陈兴良编著的《刑事法判解》第16卷专题为“正犯与共同犯关系”,其中,收录了张开骏博士的《共犯的成立与归责》、王志远教授的《共犯从属观念的现实意义批判》及钱叶六教授亦撰写了《共同犯罪的本质在于违法事实的共同——董丹维教唆他人伤害引发杀人案的思考》。【判例研究】对日本狸·狢案件、德国“皮革喷雾剂案”、台湾“最高法院”102台上235判决及台湾“最高法院”100台上5493判决进行了深入研究。【域外传译】栏目对德国刑事裁判书及国际刑事审判实践进行了探讨。
图书 | 刑事法判解(第16卷)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兴良编著的《刑事法判解》第16卷专题为“正犯与共同犯关系”,其中,收录了张开骏博士的《共犯的成立与归责》、王志远教授的《共犯从属观念的现实意义批判》及钱叶六教授亦撰写了《共同犯罪的本质在于违法事实的共同——董丹维教唆他人伤害引发杀人案的思考》。【判例研究】对日本狸·狢案件、德国“皮革喷雾剂案”、台湾“最高法院”102台上235判决及台湾“最高法院”100台上5493判决进行了深入研究。【域外传译】栏目对德国刑事裁判书及国际刑事审判实践进行了探讨。 目录 【本卷专题】 共犯与正犯之关系 编者按 共犯从属观念的现实意义批判 共犯的成立与归责 ——南京曾某教唆盗窃案的法理分析 共同犯罪的本质在于违法事实的共同 ——董丹维教唆他人伤害引发杀人案的思考 正犯、共犯违法关系的再厘定 ——以对包胜芹教唆抢劫案的分析为中心 【判例研究】 “捅伤他人后捅死自己”的归责 狸·猪案件判例研析 刑法中不法集体决策问题的归因和归责 ——以德国“皮革喷雾剂案”为例 私行拘禁罪与伤害罪之竟合 ——台湾地区“最高法院”2013年台上235判决简评 拿人钱财,不与人消灾:“类宗教行为”于诈欺罪上之问题 ——台湾地区“最高法院”2011年台上5493判决简评 【法律适用】 我国结果加重犯结构类型的实然与应然 “变相入罪”与罪刑法定相容性分析 ——以新型受贿犯罪为切入 【域外传译】 德国刑事裁判书简析 日本刑法中共犯理论的基本问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刑事法判解(第16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兴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90957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1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首版时间 | 2014-07-01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 |
CIP核字 | 2014081620 |
中图分类号 | D924.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5 |
宽 | 161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