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收藏入门必备!每一件古陶瓷都代表着当时的技术水平,承载着历史文化,有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从“赏”到“玩”,需遵循一定的价值评估体系。资深收藏家楼钢教您透视古陶瓷及其背后的故事。
《中国古陶瓷鉴藏手册》介绍了陶瓷的发源及在各朝代的演变发展,再精选有代表性的陶瓷种类进行详述,通过器物图、特写图等分析这些陶瓷各自的特点、历史背景及赏鉴方法,是古陶瓷收藏爱好者的入门宝典。
图书 | 中国古陶瓷鉴藏手册(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古陶瓷收藏入门必备!每一件古陶瓷都代表着当时的技术水平,承载着历史文化,有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从“赏”到“玩”,需遵循一定的价值评估体系。资深收藏家楼钢教您透视古陶瓷及其背后的故事。 《中国古陶瓷鉴藏手册》介绍了陶瓷的发源及在各朝代的演变发展,再精选有代表性的陶瓷种类进行详述,通过器物图、特写图等分析这些陶瓷各自的特点、历史背景及赏鉴方法,是古陶瓷收藏爱好者的入门宝典。 目录 001.千年窑火耀中华——中国古陶瓷发展演变之脉络 003.中国陶器 008.从陶发展成瓷 010.秦汉陶瓷 013.三国两晋陶瓷 016.南北朝陶瓷 018.隋唐陶瓷 024.五代陶瓷 027.两宋陶瓷 033.夏、辽、金陶瓷 038.元代陶瓷 041.明代瓷器 045.清代瓷器 049.千峰翠色入其中——中国青釉瓷 050.青釉瓷的起源 052.青釉瓷的发展 058.青釉瓷的鉴赏与收藏 061.温泉水滑洗凝脂——中国白釉瓷 062.白釉瓷的起源 062.白釉瓷的发展 069.白釉瓷的鉴赏与收藏 073.点漆未能绳纯黑——中国黑釉瓷 074.黑釉瓷的起源 075.黑釉瓷的发展 085.黑釉瓷的鉴赏与收藏 087.留得青白在人间——中国青花瓷 088.青花瓷的起源 090.青花瓷的发展 098.青花瓷的鉴赏与收藏 103.霞袂霓裳下九天——中国彩绘瓷 104.彩绘瓷的起源 105.彩绘瓷的发展 111.彩绘瓷的鉴赏与收藏 113.欲寻龙舟泛海去——中国外销瓷 114.外销瓷的起源 115.外销瓷的发展 118.外销瓷的收藏与鉴赏 121.养在深宫人未识——中国官窑瓷 122.官窑和官窑瓷的起源 123.官窑和官窑瓷的发展 130.官窑和官窑瓷的鉴赏与收藏 133.价格与价值——中国古陶瓷价值评估体系 134.为什么要建立价值评估体系 135.什么是价值评估体系 137.淘宝和捡漏 139.几个要点 140.时间换取金钱 141.文化创造财富 142.悖论 144.被别人骗、被自己骗、骗别人 146.一些须要买回来看的书 148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陶瓷鉴藏手册(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楼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95865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首版时间 | 2014-06-01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04 |
CIP核字 | 2014066636 |
中图分类号 | K876.3-62 |
丛书名 | |
印张 | 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91 |
宽 | 217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