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请你也学会爱我(Ⅰ培养有孝心孩子的66个细节家长版)/好妈妈书架
内容
编辑推荐

家庭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或者说,教孩子,最重要的是教他什么?是教他学做人,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而做人的根本又在哪里?那就是具备良好的德行,正所谓“德者,本也”。而德行的根本又在哪里?就是孝道。张振鹏编著的《孩子请你也学会爱我(Ⅰ培养有孝心孩子的66个细节家长版)》全面总结了培养有孝心孩子的66个细节。这些细节是根本、有效、彻底的方法。如果为人父母者真的能躬身力行这些方法,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很快就会被我们培养出来。

内容推荐

张振鹏编著的《孩子请你也学会爱我(Ⅰ培养有孝心孩子的66个细节家长版)》是好妈妈书架之一,《孩子请你也学会爱我(Ⅰ培养有孝心孩子的66个细节家长版)》从“孝道是根,教育应从教孝开始;以身示范,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建立起‘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让孩子了解父母持家的辛苦;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孝心;孝敬父母不在物质,重在一颗心;教孩子自己做点事,替父母分担;从小不让孩子在德行方面有欠缺;培养孩子的大孝之心,大孝显亲”等9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培养有孝心孩子的66个细节。这些细节是根本、有效、彻底的方法。如果为人父母者真的能躬身力行这些方法,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很快就会被我们培养出来。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孝道是根,教育应从教孝开始

 教育孩子什么最重要?这是很多父母都会思考的问题,也许有人说“将孩子教育成才”最重要。成才固然重要,却担不起一个“最”字。事实上,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从教他孝道开始,这才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之根。谨守孝道的孩子,最终才能真正成才。

 1. 德是做人的根本,而孝为德的根本

 2. 孩子没孝心,学历再高也不会爱家

 3. 孝心培养,可以解决孩子的种种问题

 4. 有孝心的孩子,才会拥有幸福人生

 5. 孩子有孝心,学习会是自动自发的

第二章 以身示范,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

 众所周知,教育孩子不仅仅需要言传,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身教。因为,相比较言传,身教可以带给孩子更为深刻的影响与震撼。所以,要培养有孝心的孩子,我们的以身示范必不可少。当我们能给孩子做出最好的榜样时,他也一定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

 6. 经常打电话问候父母,常回家看看

 7. 经常给自己的父母洗洗脚,捶捶背

 8. 如果条件允许,经常带父母外出走走

 9. 记得给父母过生日,祝福他们

 10. 自己生日的时候,要感恩父母

 11. 父母生病了,要悉心照料他们

 12. 父亲节母亲节,给父母送份礼物

 13. 经常跟父母聊聊天,说说心里话

 14. 父母错了,要原谅他们,并善于规劝

 15. 定期带父母去医院做一下体检

 16. 给父母买爱听、爱看的戏曲碟片

 17. 无论如何,都不说伤害父母的话

 18. 一定要懂得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

第三章 建立起“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

 如今,在不少家庭中,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全家人都要围着他转。在这种长幼次序颠倒的成长环境中,我们很难把孩子培养得有孝心。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起“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让孩子具备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培养他恭敬、谦虚的人生态度。

 19. 第一筷子菜,一定要先夹给长辈

 20. 与孩子分享好吃的,不要让他独占

 21. 孝子,孝子,不是“孝顺儿子”

 22. 活学活用“长者先,幼者后”的教诲

 23. 不要误读家庭的“民主”与“平等”

 24. 正视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不同

 25. 父慈子孝,要建立起正确的平等关系

 26. 父母不直呼领导名,孩子不直呼师长名

第四章 让孩子了解父母持家的辛苦

 如今,大多数孩子生长在温室里,父母为他们安排好了一切,所以他们根本就不了解父母为此付出了多少辛苦。如此,他们又怎么会体谅我们?又怎么会生起那颗孝心呢?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了解我们持家的辛苦和不易。

 27. 让孩子了解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28. 带孩子去我们的工作单位看一看

 29. 与孩子一起谈论我们的工作情况

 30. 教孩子懂得我们“另一半”的辛苦

 31. 要给孩子创造“工作”的机会

 32. 试着让孩子体验一下持家

第五章 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孝心

 向父母表达孝心并不一定非要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所以我们对孩子的孝道培养也可以从日常应对中去下手。当孩子能在日常生活的一些小细节上有良好表现时,我们就不用再为他的生活操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刚好能体现出孩子的孝心。

 33. 教孩子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4. 教孩子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担心

 35. 教孩子勤俭节约,珍惜父母的血汗钱

 36. 教孩子学着冬温夏清、晨昏定省

 37. 告诉孩子外出时,要让父母知道自己去了哪里

第六章  孝敬父母不在物质,重在一颗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可一些人的道德品质却在逐渐降低,有的人虽然知道要孝敬父母,但在行动上却出了问题。比如,有人只会单纯地给予父母物质上的供给,这并不是孝敬,真正的孝敬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从精神上对父母进行关怀。

 38. 孝敬父母,不完全是以后给父母买房买车

 39. 教孩子时时刻刻把父母放在心上

 40. 教孩子善于体察到父母内心的需要

 41. 一定要成全孩子,接受他的孝心

 42. 杜绝“色难”,让孩子每天都有一个好脸色

 43. 教孩子学着唱一些孝老爱亲的歌曲

 44. 与孩子一起观看、阅读孝道故事

第七章 教孩子自己做点事,替父母分担

 很多父母对孩子百般呵护,把他禁锢在“保护圈”内,结果使他的手、脚、嘴巴、眼睛等失去了“用武之地”。试想,这样的孩子又怎么会成为一个孝子呢?所以,我们要教孩子自己做点事,让他学会照顾自己、懂得替父母分担,从而使他成长为一个勇于担当、孝顺父母的人。

 45. 教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46. 告诉孩子,用过的东西及时放回原处

 47. 引导孩子主动洗澡洗脚, 讲究卫生

 48. 教孩子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9. 告诉孩子,不要向父母提不合理的要求

 50. 让孩子知道,父母忙碌时不要打扰

第八章 从小不让孩子在德行方面有欠缺

 如今,很多家庭中重“智”轻“德”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事实证明,我们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单靠智力开发是远远不够的,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对他的成才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让孩子在德行方面有欠缺。

 51. 教孩子懂得“德有伤,贻亲羞”的道理

 52. 告诉孩子,即使有误会也不与父母赌气

 53. 让孩子明白,犯了错误要及时主动承认

 54. 教孩子主动远离“斗闹场”,不被诱惑

 55. 告诉孩子,不议论别人的长短、隐私

 56. 教孩子诚实守信,但也要注意变通

 57. 鼓励孩子交益友,亲近有贤德的人

 58. 教孩子读好书,从传统经典里学智慧

 59.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教他学会感同身受

第九章 培养孩子的大孝之心,大孝显亲

 当孩子能用自己的德行而让父母感到荣光的时候,这就是一种“大孝显亲”的表现。所以,培养孩子的大孝之心,就是要让他有德行,让他的所作所为能为众人所肯定,让他的表现不会使父母长辈蒙羞,这样他才算是真正的立身行道,扬名,以显父母。

 60. 教孩子为他人着想,远离自私自利

 61. 培养孩子的爱心,鼓励他奉献社会

 62. 教孩子有大格局,用平等心孝天下父母

 63. 教孩子感恩国家的培养与护佑

 64. 教孩子学会感念生活的每一个际遇

 65. 鼓励孩子去善待对自己不好的人

 66. 培养孩子感恩、敬畏万事万物的心

试读章节

从小到大,孩子身上的问题可谓是层出不穷。比如,他可能会不好好学习、不听我们的教导,他还可能无法与周围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或者说不能诚信为人,无法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起责任来……

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觉得无比头疼,我们也许对孩子训斥过,说教过,甚至还有的父母会采取打骂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希望能通过严厉的手段让孩子顺从,但显然这些做法都成效甚微。

我们总是迫切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帮孩子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但这在很多父母看来似乎只是一种奢望。因为在很多父母心中,能一下子解决孩子所有问题的妙招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当父母的才格外操心、格外劳累。

可恰恰还真有一个能解决孩子种种问题的妙招存在,这就是加强对他孝心的培养。有的父母会对此心存疑虑,认为孝敬似乎与孩子身上的各种问题没有任何关联。其实不然,传统道德经典《弟子规》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解释。

《弟子规》的开篇讲到的就是“人则孝”,其中就提到了各种孝敬父母的做法。可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的话,我们也许就能发现,如果孩子真的能做到这些事,那么他一定能成为一个好人。

比如,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意思是说,不要因为事情小就随便去做,一旦随便做了,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导致父母伤心、难过。这就是在提醒孩子要养成好习惯,不要轻视任何小事,对每一件小事都要认真对待,对每一个小错都要及时改正,这样孩子就会具备基本的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他也就会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这个好习惯对他未来的行事将会大有帮助。

还比如,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一句的意思则是对父母想要的、喜欢的事物,做子女的一定要尽力满足;父母不喜欢的、讨厌的事情,孩子就要提起警觉,尽量不做,以免让父母伤心难过。当孩子能做到这一点时,他就会积极改正自己身上的坏习惯,并努力向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还有就是“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当孩子身体受到了伤害或患有疾病时,父母会无比担忧;而当他的品行、德行出现了问题时,父母就会倍感羞愧。所以,孝敬父母的孩子,就会格外注意照顾自己的身体,更会时刻关注自己的品行举动,争取不做让父母蒙羞的事情。

由此可见,当孩子真正做到对父母孝敬有加时,他不管做什么都会格外注意,那么那些不良习惯就会在这个过程中被逐渐纠正,曾经犯过的错误也会慢慢被消灭,孩子自身存在的种种不足也会得到弥补。也就是说,他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会在孝心的影响下逐渐被解决掉,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就如《礼记》中所说:“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则可谓孝矣。”

P7-8

序言

家庭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或者说,教孩子,最重要的是教他什么?是教他学做人,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而做人的根本又在哪里?那就是具备良好的德行,正所谓“德者,本也”。而德行的根本又在哪里?就是孝道。儒家经典《孝经》中提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也就是说,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如果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德行的培养,没有孝道的教育,孩子一定是教不好的,他的人生一定是失败的。

一个人只有做到对父母尽孝道,对兄弟姐妹尽悌道,他的人生才是幸福、圆满的。所以,教育孩子,也应该把握这一点。一句话:孝悌家风的传承,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

孝,是一个人做人处事的根本。一个懂得孝道的孩子,他一定会好好地学习,积极乐观地生活,以后也一定会有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好的前程,更会有幸福美满的人生。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教孩子学孝呢?为什么不带头学孝呢?

孩子从父母那里继承了血脉和家训,孩子就是父母的分身。我们是父母,但我们也是父母的分身。如果一个人不孝父母,他就失去了做人的大根大本。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古语才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也就是说,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成人,只有做到了孝,家庭才会是和谐的,事业才会是顺利的,人生才会是幸福的。

有的父母可能就会有疑问:“教孩子学孝道真的管用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想一下: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是不会让父母操心的,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他都会尽力让父母开心。比如,《弟子规》里提到的“亲所好,力为具”,如果孩子掌握了这句话的精髓,那他就懂得如何去做了。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但遗憾的是,今天的孩子,乐意主动学习的太少了,学习变成了一件苦不堪言的事。古人提到学习,那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现在,都成了“不亦苦乎”。如果我们的孩子也是“不亦苦乎”,那基本可以断定,他的孝心还没有打开。因为一个有孝心的孩子,知道父母希望他能学习好,他就会主动地学习,根本就不用父母在后面催逼,更不需要父母用物质、金钱奖励来刺激。所以,孩子有孝心,他就会学习好。

而且,一个懂得孝道的孩子,绝对不会做出让父母操心的事,他做事前一定会好好掂量,做这件事是否有违孝道。所以,我们的孩子如果有了孝心,那我们这一生都会安心了,孩子的人生之路也会走得非常踏实,当然,他也一定会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那么,我们怎样培养有孝心的孩子呢?或者说,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孝道呢?这是我们这本书要回答的。

本书从“孝道是根,教育应从教孝开始;以身示范,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建立起‘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让孩子了解父母持家的辛苦;从日常应对开始培养孩子的孝心;孝敬父母不在物质,重在一颗心;教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替父母分担;从小不让孩子在德行方面有亏欠;培养孩子的大孝之心,大孝显亲”等9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培养有孝心孩子的66个细节。这些细节是根本、有效、彻底的方法。如果为人父母者真的能躬身力行这些方法,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很快就会被我们培养出来。

最后,衷心祝愿每一位父母都能实践这些方法,培养出有孝心的孩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请你也学会爱我(Ⅰ培养有孝心孩子的66个细节家长版)/好妈妈书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振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409366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1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