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煜主编的《新路集(第2集)第2届张亚藩法律史学基金会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集》共辑录了全国多所高校十七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学生的最新学术创作,文章的价值也已得到法律史学界各位资深学者的肯定,虽然不是毫无瑕疵,但是却是未来学术之星的起点。作为参赛作品的胜出者,必然有其出彩之处,也就具有被人学习和参考的价值。
本书不乏立论新颖之作,而且各文立论都有翔实史料的支撑,逻辑较严密,体现了年轻学者对法律史学的理解与领悟,值得读者回味。
图书 | 新路集(第2集第2届张亚藩法律史学基金会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煜主编的《新路集(第2集)第2届张亚藩法律史学基金会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集》共辑录了全国多所高校十七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学生的最新学术创作,文章的价值也已得到法律史学界各位资深学者的肯定,虽然不是毫无瑕疵,但是却是未来学术之星的起点。作为参赛作品的胜出者,必然有其出彩之处,也就具有被人学习和参考的价值。 本书不乏立论新颖之作,而且各文立论都有翔实史料的支撑,逻辑较严密,体现了年轻学者对法律史学的理解与领悟,值得读者回味。 目录 前言 一等奖获奖论文 南杰·隆英强 从藏族法文化到中华法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藏族传统法律文化的关系为视角 周浩 “罗文干案”与民国司法 二等奖获奖论文 邓长春 南朝律学研究——以会稽孔氏律学传习为视角 杨楠楠 浅析《乐素堂文集》中吉同钧的保守主义法律思想 张文辉 罗马共和晚期“元老院终极决议”宪政维度之分析 王旭 唐代台狱置废问题考论 瞿见 清中后期黔东南文斗寨苗族典制刍论 三等奖获奖论文 王海军 从“私造斛斗秤尺”看清代度量衡制度——多元法律的冲突与互动 张本照 论清代斩、绞监候人犯的处决率——以乾隆年间为例 刘寅 司法审查的先声:博纳姆医生案 史志强 伏惟尚飨:清代中期立嗣继承研究 余煜刚 传统典制在民国民法中的重述:结构、要素与话语 周文虎 从《刑案汇览》管窥清代自尽者的心态 王其林 清末教案与“采生折割”律之遭遇——以社会变迁下的西医传入为视角 李秀芳 探析先秦时期赘婿法律地位 蔡亚飞 清代乡土社会民事调解制度的再审视 陈夷 论“矜老”制度的形成与流变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路集(第2集第2届张亚藩法律史学基金会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04574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5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9-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8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