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汉拳植根于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拳风纯厚、刚劲,既有强魄健体的作用,又颇具实战技击的价值,是少林寺历代武僧精心研练的结晶,也凝结着历代佛汉拳师的辛勤和汗水。
《佛汉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作者王名非和李士中将其30余年习武心得结集成册! 全书共分为五章,分别涵盖佛汉拳创立、传承和发展;佛汉拳的特点;佛汉拳的功法及套路演练;佛汉拳习练心得和佛汉拳大师。
图书 | 佛汉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佛汉拳植根于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拳风纯厚、刚劲,既有强魄健体的作用,又颇具实战技击的价值,是少林寺历代武僧精心研练的结晶,也凝结着历代佛汉拳师的辛勤和汗水。 《佛汉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作者王名非和李士中将其30余年习武心得结集成册! 全书共分为五章,分别涵盖佛汉拳创立、传承和发展;佛汉拳的特点;佛汉拳的功法及套路演练;佛汉拳习练心得和佛汉拳大师。 目录 第一章 佛汉拳的创立、传承及发展 一、佛汉拳的创立及历史渊源 二、佛汉拳的传承及发展 三、佛汉拳历代祖师的碑刻 四、佛汉拳传承辈次 第二章 佛汉拳的特点 一、崇尚武德 二、禅武双修 三、强魄健体,延年益寿 四、突出“正”字和“齐”字 五、攻防同步,打破不二 六、偎身靠打,短时制敌 七、内外兼修,注重呼吸 第三章 佛汉拳的功法及套路演练 一、基本功法及身架 二、单练式 三、对练套路(二十八路对打捶) 四、对“一”、“三”、“五”、“七”、“九”的诠释 五、对“手”、“眼”、“身法”、“步”及“出手身架”的要求 六、教手说 七、“把式”、“八式”和“八把” 八、八式达摩跟手法 九、二十四式的用法和图解 十、佛汉拳诀 十一、三齐三照之法 十二、佛汉拳的器械 第四章 佛汉拳习练心得 心得一:练拳三部曲 心得二:论武术技击中的“快” 心得三:佛汉拳中开门腿的用法 心得四:谚语浅析 心得五:佛汉拳——崇德尚武 心得六:赞佛汉拳 心得七:习佛汉拳心得 心得八:练拳感悟 第五章 佛汉拳大师——李士中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佛汉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名非//李士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0875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2 |
CIP核字 | 2014004960 |
中图分类号 | G852.19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69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