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卫拉特三大汗国及其后人/中国蒙古族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随着时移世易,卫拉特蒙古在近代逐渐被边缘化,其声名不再显赫,事迹不为人所熟知,但他们的后人仍生活在今天中国、俄罗斯和蒙古国境内,延续着他们千百年来所独有的文化与习俗。

班布日、孛儿只斤·苏和著的《卫拉特三大汗国及其后人》将系统地介绍卫拉特蒙古的历史,以及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三大部落——和硕特、准噶尔、土尔扈特的源流,以飨读者。由于杜尔伯特部现居住于蒙古国境内,因此未纳入本书内容之中。

内容推荐

班布日、孛儿只斤·苏和著的《卫拉特三大汗国及其后人》讲述的是:蒙古族曾经是一个有过辉煌历史的民族。在蒙古圣主成吉思汗的统帅下,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使蒙古民族的历史载入人类历史史册。在中国,由于蒙古民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统一的大元王朝,结束了中国自唐朝以来364年的分裂局面,也使蒙古族成为了中华民族中的佼佼者和举足轻重的一员。从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时期到近代长达7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蒙古民族叱咤风云、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体现在中国的国家版图、政治体系、哲学、宗教、科技、战争、商业、文化等诸方面。

目录

序言

一、卫拉特蒙古的起源

 1.卫拉特蒙古的核心部落——绰罗斯

 2.卫拉特蒙古其他重要的组成部落

二、北元时期的卫拉特蒙古

 1.猛可帖木儿的崛起

 2.东西汗廷的对峙

 3.空前绝后的非黄金家族大汗——“大元天圣汗”也先

 4.卫拉特蒙古的衰落与东蒙古中兴

三、持教法王——和硕特汗国

 1.“卫拉特汗”——卫拉特联盟时期的和硕特

 2.乱世雪域——和硕特入藏前的卫藏局势

 3.“全藏三区之王”——和硕特汗国的建立

 4.由汗主宰还是由佛主宰——五世达赖喇嘛收回政权的行动

 5.最后的辉煌——拉藏汗的空前集权

 6.倾国之恋——和硕特汗国的灭亡

 7.青海和硕特的复国努力——罗卜藏丹津的反清起义

 8.和硕特汗国后裔之一——青海和硕特各旗

 9.和硕特汗国后裔之二——新疆和硕特旗

 10.和硕特汗国后裔之三——阿拉善和硕特旗

 11.和硕特汗国后裔之四——肃北和硕特部落

四、最后的游牧帝国——准噶尔汗国

 1.在内忧外患中的发展——巴图尔珲台吉、僧格珲台吉

 2.帝国时代——噶尔丹博硕克图汗的成功与失败

 3.重建帝国——策妄阿拉布坦的努力

 4.最后的雄主——噶尔丹策零

 5.堡垒从内部攻破——准噶尔汗国的灭亡

 6.准噶尔汗国后裔之一——-厄鲁特营

 7.准噶尔汗国后裔之二——-达什达瓦部

 8.准噶尔汗国后裔之三——砰伦贝尔厄鲁特

五、东归英雄——土尔扈特汗国

 1.为寻找安乐的牧场而西迁——土尔扈特汗国的建立

 2.无所不在的枷锁——土尔扈特汗国对沙俄控制的反抗

 3.“土尔扈特的末日来到了”——东归前的土尔扈特局势

 4.死亡之旅——东归路上的血泪

 5.“勿生事端,致盼致祷”——清廷对东归后的土尔扈特人的安置

 6.滞留在伏尔加河的汗国子民——俄罗斯卡尔梅克人

 7.土尔扈特汗国的后裔之一——旧土尔扈特盟

 8.土尔扈特汗国的后裔之二——新土尔扈特盟

 9.土尔扈特汗国的后裔之三——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一、卫拉特蒙古的起源

卫拉特蒙古的来源较为复杂,其形成过程囊括了蒙古帝国、元朝、北元时期,在不同的时期,其部落组成也大为不同。

1.卫拉特蒙古的核心部落——绰罗斯

最早的卫拉特人,是在叶尼塞河流域广大森林中的森林狩猎民,史书称之为“林木中的百姓”,其中主要是卫拉特人。他们当时被称为“斡亦剌惕”、“斡亦剌”、“外剌”、“外剌夕”,明朝时被称为“瓦刺”。

1206年(蒙古太祖元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号“成吉思汗”。建国后,成吉思汗一面开始对西夏、金朝进行军事扩张,一面也对周边各小国进行招抚。经过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在南方为金朝镇守边疆的汪古部首领阿刺兀思剔吉忽里、在西方的高昌回鹘的亦都护巴尔术阿尔忒的斤、海押立哈刺鲁首领阿儿思兰汗与阿力麻里哈剌鲁首领斡匝儿等相继主动归附。而在东方,成吉思汗派长子术赤前去招抚“林木中的百姓”。面对强大蒙古军的威慑及成吉思汗丰厚奖赏的怀柔,“林木中的百姓”斡亦刺部首领忽都合别乞很识时务,主动接受了招抚,并帮助术赤招抚其他森林部落。

忽都合别乞不战而降,为成吉思汗招降其他“林木中的百姓”建立了功勋,从而受到极高奖赏,不但得以统治原有部落,受封太师,而且成为成吉思汗的亲家,其儿子脱劣勒赤娶了成吉思汗的女儿扯扯干公主。斡亦剌部也随之成为大蒙古国的皇亲国戚,极为显贵。所谓种下梧桐树,招得金凤凰。周围林木中百姓各部落都以斡亦刺为荣,虽然在内部继续沿用各自的名称,对外都喜欢自称斡亦剌。因此,原本的林木中百姓,逐渐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斡亦刺,这便是瓦剌或卫拉特。

而在日后的蒙古文献中,记载着一个关于卫拉特形成的传说。据说,在古代,有名叫阿木尼和多木尼的两个人住在蛮荒之地。阿木尼的十个儿子成为准噶尔的部众,多木尼的四个儿子成为了杜尔伯特的部众。一天,他们之中的一个猎人在森林狩猎时发现一个婴儿躺在一棵树下,那树的形状像一个弓形的管子,从中流出的树汁哺育着婴儿,而旁边则有一只鹗(音xiao,一种鹞鹰)在守护着婴儿。猎人认为树是孩子的母亲,而鹗是孩子的父亲,这是神奇的婴儿,于是将孩子抱回部落,取名“绰罗斯”,长大后因为其神奇的出身和过人的英武,众人便推举他为准噶尔和杜尔伯特的首领,于是,绰罗斯便成为了准噶尔和杜尔伯特的姓氏。

这个传说载于噶班沙拉勃所著的《四卫拉特史》和巴图尔乌巴什图门所著的《四卫拉特史》。这两部书都是卫拉特历史的重要著作。不过,噶班沙拉勃著书是在1737年(清乾隆二年),巴图尔乌巴什图门则要比其晚100年左右,这距离卫拉特的早期形成已经过去数百年,而传说中因受佛教影响,只能看作是神话而不是历史。准噶尔和杜尔伯特本都属于绰罗斯!部,1486年(明成化二十二年)方才!分裂为两部,可见传说不实。但卫拉特核心部落以绰罗斯为姓氏,这却是确凿的。

1227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成吉思汗去世,窝阔台汗及其子黉由汗相继继位,而贵由汗死后,戚吉思汗第四子托雷之子蒙哥依靠家族强大的实力,并获得术赤家族、察合台家族的支持,一举取得了蒙古大汗汗位。因为汗位易主,一场清洗也就不可避免,蒙哥汗对窝阔台家族的贵族们进行了强力镇压,或处死,或改封,将“窝阔台兀鲁斯”除国。这场变故,使得大蒙古国内部各贵族的封地出现了一次大洗牌。卫拉特此时的首领是忽都合别乞之子脱劣勒赤,他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蒙哥汗的弟弟阿里不哥以及察合台的孙子哈刺旭烈,在这次事变中站在蒙哥汗一方,受封很多牧场和属民,于是,卫拉特人大量西汗,来到阿尔泰山及现今蒙古国西部地区,从森林狩猎民逐渐转变为草原游牧民。

1259年(蒙古宪宗九年),蒙哥汗在攻打南宋的合州钓鱼城时驾崩,他的两个弟弟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开始了长达4年的争位战争。卫拉特部首领因为是阿里不哥的岳丈,自然全力支持阿里不哥一系。阿里不哥失败后,又转而支持与忽必烈作对的窝阔台汗国之汗海都,参与战乱30余年,所部损失惨重。不过,脱劣勒赤第三子巴儿思不花之子别乞里迷失一直跟随忽必烈,在攻打南宋之战、平定昔里吉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而备受宠信,官至同知枢密院事高位,从而保住了卫拉特人在元朝的地位,得以继续发展。

P2-5

序言

蒙古族曾经是一个有过辉煌历史的民族。在蒙古圣主成吉思汗的统帅下,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使蒙古民族的历史载入人类历史史册。在中国,由于蒙古民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统一的大元王朝,结束了中国自唐朝以来364年的分裂局面,也使蒙古族成为了中华民族中的佼佼者和举足轻重的一员。从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时期到近代长达7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蒙古民族叱咤风云、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体现在中国的国家版图、政治体系、哲学、宗教、科技、战争、商业、文化等诸方面。

蒙古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走过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蒙元帝国时期是她最辉煌灿烂的时期。

到了明朝,蒙古族退居漠北,史称“北元”。初期大汗的统治衰落,使蒙古族内部进入纷争之中,并形成各部落割据状态。达延汗再度统一蒙古,成为“蒙古中兴英主”,他把蒙古各部分封给诸子,形成了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一统天下的统治局面。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黄金家族亲缘关系的逐渐远离、游牧地域的扩展和游离,使蒙古各部落的关系渐行渐远,形成了事实上的部落割据状态。但不管怎么样,蒙古北元政权对漠北的统治一直维持到1636年清王朝建立时为止。这期间形成了蒙古左右翼六万户、科尔沁及阿鲁蒙古、兀良哈三卫、四卫拉特等蒙古诸部,以及滞留在中国内地隐居下来的蒙古族。蒙古族近现代备部落和群体就在这个时期基本形成了雏形。

在这以后,蒙古民族对中国的影响不再是以整体民族出现,而是体现在蒙古各部落之中。这是由于达延汗以后的北元蒙古大汗对蒙古族整体的统治权随着各部落的崛起和割据而逐渐趋于弱化。一些崛起的部落纷纷进入了各自的历史角色,这些蒙古部落的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结果,从不同的程度和角度上对中国的政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个时期的蒙古族历史更突出了部落的独立性。

我们举例来说明这种影响。在明朝,其实际疆域不含明长城以北、以西的蒙古高原和西域(现新疆)地区,对青藏地区也影响甚微。而蒙古族各部落正是这一地区的实际统治者和控制者,蒙古族作为中国元朝的统治民族和曾经担任过中国皇帝的民族,他们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实际上起到了防止这一部分国土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危险。察哈尔部是北元大汗的直属部落,达延汗的蒙古中兴使蒙古族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得到了加强。土默特部的阿勒坦汗缓和了明蒙矛盾,并引进了农业、手工经济,使蒙古地区与明王朝和睦相处了几十年。到了清朝,科尔沁及其漠南蒙古诸部作为清朝统治者的同盟军,为清朝巩固北部边疆和开疆扩土做出了重大贡献。西部卫拉特蒙古所起的作用更不容忽视。准噶尔部在西域建立了疆域广大的准噶尔汗国,和硕特部在青藏高原建立了和硕特汗国,他们归附了清朝,使这一地区继元朝以后重新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土尔扈特部在欧洲伏尔加河建立土尔扈特汗国,后因不堪忍受沙俄的统治毅然东归故土,这一举动起到了巩固国家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再比如,蒙古族接受藏传佛教以后,利用其威势巩固了藏传佛教——黄教在青藏高原的统治地位。1578年,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赠封青海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索南嘉错为“达赖喇嘛”称号。1645年,和硕特部首领固实汗加封西藏扎什伦布寺寺主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的称号。从此确立了藏传佛教“达赖”、“班禅”佛教体制。事隔多年以后~1653年(清顺治十年),这一封号才得到了清朝政府的承认。

现在中国蒙古族聚居地区的很多地名都来源于蒙古族的部落名称。但是由于历史的变迁,很多人不十分清楚这些地名的历史沿革,这些地名本身就隐含着一部蒙古部落的历史。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世人皆知,她除了继承蒙古族的主体文化以外,各部落还独具特色。这是由于蒙古族各部落的历史、居住地域广阔,以及与周边不同民族接触和影响所造成的,因此蒙古各部落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点。

综上所述,这些蒙古族鲜为人知、尘封多年的历史文化,在不同的蒙古族部落里也不尽相同。要真正了解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必须从蒙古族各部落和群体的角度来加以研究,才能清晰地勾画出来龙去脉而展现其历史的本来面目。

孛儿只斤·苏和先生经过多年对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倾心研究,把他的研究成果以《中国蒙古民族系列丛书》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该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境内蒙古部落和群体。相信这部系列丛书与读者见面以后,能够起到在广大读者中普及蒙古民族历史文化的作用,为落实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为我们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大区建设做出贡献。

内蒙古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阿迪雅

于二○一一年十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卫拉特三大汗国及其后人/中国蒙古族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班布日//孛儿只斤·苏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4126613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2013301447
中图分类号 K281.2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内蒙古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