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活书(东北平原写生集)
内容
试读章节

得胜台

这年秋天比往年热,都九月了,暑气还不肯退去。这天下午两点,我坐上一辆脏乎乎的“小公汽”,离开了哈尔滨。这不是一时的冲动。事实上,这件事我已经想了很久。这个念头一产生,我就一直处于一种莫名其妙的兴奋状态,不断想象城市之外的广阔乡野和印象中宁静朴素的屯落。我越来越意识到,作为一名写作者,我必须做一点改变现状的事情。就像有人说的:感觉代替不了一切,纠缠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只能让人心绪不佳……

小公汽在一条西南方向的公路上疯跑,司机一手扶住方向盘,一手夹着一支烟,升起来的烟雾迅速飘出半开的车窗,就像被抽走了一样。车上挤满了人,有的只好坐在过道的加座上。其中有人在高喉大嗓地唠嗑儿,有人闭着眼睛打盹。我因为上来得早,坐了右侧一个靠窗的座位,一边看着车窗外面绿森森的田野(甚至感觉田野在飘动),一边有意无意听着那些尾音极重热情洋溢的东北土话,心里有种异样的亲切。

此行我要先到某县,那儿我有一个朋友,我已经给他打过电话,他说给我接风;接着再从县里出发去乡下。按照事先的想法,我要直接到屯子里去,最好是一个屯子接着一个屯子往下转,每个屯子住一宿,转上十天半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我轻装简行,随身带了几本书和一个笔记本。我还想请朋友跟我一道走,不过他没答应我,他说我天天上班,就怕没空儿啊!

有件事我没对朋友说,此行我还有一个想法,不过还不太成熟。我一直想写一组东北农村的小说,总的题目就叫《东北平原写生集》,每一篇都以一个屯子的屯名做标题,其中可以涉及该屯的来历,屯里出过什么人物,历史上发生过什么大事,哪一年闹过灾荒,另外还有婚丧嫁娶民风民情……在我的想象里,这些作品应该是朴素平实的,不是油腔滑调的,甚至不是所谓深刻的。

我的想法是:读过这些作品,你就会对东北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了。

但是说来说去,眼下这一切仅仅是我的想法而已,具体操作起来不一定什么样子。不过我总觉得这件事我应该做,有必要做,如果做得好,肯定是有意义的。

三个小时之后,小公汽一路按着喇叭,风风火火地撞进了县城。我见到了那位朋友,他安排我在县里住了一夜(接风的情形就不说了)。第二天,我便只身一人离开了县城。朋友十分抱歉,不停地说:“……真没办法。领导把我盯得太紧了,屁大的事儿也得找我,不是这个材料就是那个材料,全我一个人写。还不敢不写,也不能不写,除非你啥指望没有。我有啊。我的情况你最清楚,眼看就奔四十岁了,总得在四十、之前把‘正科’拿下来吧,副科我都干了五六年了,他们就这么吊着我……”  朋友又说:“我给老胡的字条你放好了吧?一到太平川你就上乡政府,直接找他。昨晚儿我刚给他打过电话。他们乡就有十几个屯子,够你转一阵儿了。老胡也喜欢写点儿文章,我们县报常发他的豆腐块儿。这老兄爱喝酒,喝点儿酒就白划起来没个完,到时候你就听吧。他以前是个民办教师,后来转了正,接着又调到乡里——当时叫公社——当文秘,后来又调到文化站,他不是爱写嘛!他这人还主意正。举个例子说:他家一直住在得胜台,别人早就劝他搬到乡上来,连房子都给他弄了,可他就是不动窝儿,每天骑个破自行车两头跑。这老兄才热情呢,一来人就往家里请……”

朋友最后说:“遇到什么事儿随时给我打电话,这些天我手机二十四小时开着。”

接着我再一次坐上了小公汽。这辆小公汽比前一辆还要脏一些,不过乘客倒不比前一辆少,而且多数人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显然是刚从商店买的)。看上去这些人大多是相熟的,一上车就听见他们热火朝天地说话儿,有说今年年景还不错的,有说谁的儿子再过俩月就要娶媳妇了,有说谁家的闺女考上了天津的南开大学,有说谁的老婆跟别人跑哈尔滨同居去了。

不久小公汽驶出县城,走上了乡间的土路,于是开始不停地颠簸,颠得人摇来晃去,感觉都要把人颠散架子了。这样颠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来到了太平川。

太平川是乡政府所在地。向人打听之后,我走进乡政府的大院,找到了老胡。

老胡又矮又瘦,窄小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头发已经花白了,理着一个当下最常见的发型。我看见他时,他正在办公室里埋头看报纸,听见敲门,马上站起来,看住我说:“是鲍十老师吧?”

我急忙说:“对对,是我……”

老胡过来抓住我的手,显得无比的热情,嗓音尖尖地说:“我叫胡汉中,他们都叫我老胡。我都等你半天了。昨晚上高科长就给我打过电话,刚才又打了一个。我跟他说没问题,陪你是我的荣幸,再说本来我就是个闲人,闲着也是闲着……”

老胡放开我的手,在原地转了一圈,似乎要找什么东西却没找到,然后搓着双手说:“我们乡长在办公室,你想不想见见他?”

我想了一下,揣测老胡什么意思,不过最终说:“我看算了……你说呢?”

老胡犹豫了一下说:“算了就算了……那就先到我家去,晚上我请你喝酒,我给你整点儿农家菜,然后在我家住一宿,屋子是现成的……别的以后再说。我那屯子离这儿不远,顶多不超过六里路,用不上一个小时咱们就到了。”

P1-3

书评(媒体评论)

《生活书:东北平原写生集》是一个东北人写出来的东北故事。鲍十在质朴、感伤、复杂的书写中,为我们再现或构建了他的乡土东北。东北大平原上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就这样在变或不变的生活中来到了我们面前……

——孟繁华(文学批评家)

这是一部灵魂的还乡之书。鲍十长久以来一直守护着故乡的土地与灵魂的记忆,东北平原青纱帐覆盖下的村庄在他的笔下成为了鲜活的创作;无数的乡村故事,刻骨铭心的童年记忆,不幸或风趣的人物,令人感念而难忘的细节,魂牵梦萦的土地亲情,如在眼前的农事与习俗……

——钟晓毅(文学评论家)

鲍十的小说写得看似随意,但是在娓娓道来中却曲径通幽,在某一刻打动了读者的心。

——李云雷(文学批评家)  鲍十的文字沉静妥帖,具有陌生的冲击力——反抗历史,也反抗遗忘,他以刻印风物的方式为我们留下宝贵的记忆财富。

——张莉(文学批评家)

目录

自序

D

 得胜台

 大姑屯

E

 二天堂

F

 翻身屯

G

 高步屯

H

 后窝棚

J

 积万屯

L

 蓝旗屯

 莲心屯

M

 麻雀墩

N

 南北条

P

 笸箩洼

Q

 七里屯

S

 尚书屯

 四家子

 石人屯

T

 滕家渡

W

 王官屯

X

 西腰窝

 小五屯

Y

 杨生房

Z

 走马川

中篇小说

 生活书:三合屯记事

附录

 从传说到沉思:重述传说的叙事期望与历史意味 徐肖楠

序言

编在这本书里的作品,我从1999年就开始写了,一面写,一面在刊物上零散地刊载,直到2013年,才算告一段落。这样断断续续,居然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类似的作品,我或许还会写一些,以我掌握的素材,也确实尚有可写的。

现在想来,我当初能够坚持把这些作品写出来,没有中途放弃,-实在是个不错的选择。也正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我逐渐地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和感悟,包括对生活的感悟,也包括对文学的感悟。自以为,这些发现和感悟,都是有价值的。

我最初的想法,是想通过这些作品,让人们对中国东北的乡村社会有个大体的了解,包括历史的、政治的,以及人的命运、民风民俗,等等。我同时想做到一点:要使这些作品看上去不那么离谱,要基本真实,既不涂脂抹粉,也不夸大其词,尽力留下时代的真相。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走访了一些村庄,同时也翻阅了一些史志。

有读过其中某些作品的朋友曾经问我:你这些故事是不是真实的?还问:这些作品是小说吗?

它们当然是小说。只不过,我强化了其中的写实感。确切一点儿说,它们可能是半真半假的,是似是而非的,或者是似非而是的。小说,绝非只有一种或几种做法。至于小说如何做,包括什么样的小说才是好小说,历来都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在这些作品中,我确实有意识地放弃了一些东西,而选择了另外一些东西。放弃和选择,是每个作家都要面对的。在我,主要是放弃了大,选择了小;放弃了诗意,选择了驳杂。

在这次写作中,我要做的,可能仅仅是一种寻找,寻找一些被历史和现实忽略乃至遮蔽掉了的事情(在我们过往的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东西被忽略和遮蔽了,有的则正在被忽略被遮蔽)。而这些被遮蔽和被忽略的事情,或许只是传说——既是历史的传说,也是现实的传说。而我所做的,则是把传说写成了现实,把现实写成了传说。

有人说,看一个人,不仅要看他做了什么,还要看他不做什么;看一个作家,不仅要看他写了什么,还要看他不写什么。此话似有几分道理。

鲍十

2014年3月28日

内容推荐

《生活书:东北平原写生集》是一个东北人写出来的系列东北故事,一部灵魂的还乡之书。小说中每篇作品以东北平原上的一个村庄命名,意在通过对每个村庄的素描与“写生”,呈现出东北平原的风云与风貌。这些东北故事,是作者鲍十文化记忆的一部分。他在质朴、感伤、复杂的书写中,为我们再现或构建了他的乡土东北。东北大平原上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就这样在变或不变的生活中来到了我们面前……

编辑推荐

这是一台荤素搭配的东北二人转,这是一锅香气四溢的猪肉炖粉条!

民风民俗,饮食男女,历史政治,乡土的命运与情感……那些消失的乡村文明在质朴、感伤、复杂的书写中浮现!

翠花,上酸菜!

作家鲍十继《我的父亲母亲》之后最新力作,一部东北人写,写透东北的新乡土小说!

《生活书:东北平原写生集》是作者历时多年而成的一个短篇小说系列,其中的每篇作品都以东北平原上的一个村庄命名,意在通过对每个村庄的素描与“写生”,呈现出东北平原的风云与风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活书(东北平原写生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鲍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71803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2014152431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0
16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