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浙里走向卓越--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访谈录
内容
编辑推荐

浙江大学党委学工部以“追寻卓越的足迹”为主题,采访历年十佳大学生、竺可桢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荣誉获得者的优秀事迹,汇集成《从浙里走向卓越--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访谈录》,由邬小撑担任主编编写的书中具体收录了《你是人间四月天——访浙江大学第三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徐莎莎》、《比成功出色一点——访浙江大学第三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羊洋》、《提高人生的每一块板——访浙江大学第四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陈敏洵》、《初心相随,征途渐远——访浙江大学第四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徐海亮》、《一念执着,写就无悔青春——访浙江大学第一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徐奂》等作品。

内容推荐

浙江大学党委学工部以“追寻卓越的足迹”为主题,采访历年十佳大学生、竺可桢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荣誉获得者的优秀事迹,汇集成《从浙里走向卓越--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访谈录》。由邬小撑担任主编编写的本书目的在于传播正能量,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求是学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目录

序言

STUDY 因求实而卓越

 与其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不如活在自己的努力里

 ——访浙江大学第一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陈烨

 围绕中心,全面发展

 ——访浙江大学第一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吴迪

 浙医路,一走就是十年

 ——访浙江大学第一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郑园娜

 科技创新争一流,力行求是作先锋

 ——访浙江大学第二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沈俊杰

 风景这边独好

 ——访浙江大学第三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王舒月

 大学之“学”,大学之“大”

 ——访浙江大学第三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徐雅兰

 小目光,大世界

 ——访浙江大学第四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李颖

 太极者,无极而生

 ——访浙江大学第四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孟祥飞

 灼灼己心,不溢不馁

 ——访浙江大学第四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王轶伦

 慢行步履,急流赴前

 ——访浙江大学第四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邹楚杭

UFE因真实而卓越

 一路坚守,成就初心

 ——访浙江大学第一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陈旭

 于这一刻,驻足

 ——访浙江大学第一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毛亚琪

 执笔斥方道,写意真性情

 ——访浙江大学第二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周蓓娜

 篮球永不熄,求实无止境

 ——访浙江大学第三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蒋威

 她走过了一路风景

 ——访浙江大学第三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吕丹旎

 前程似锦,扬帆远航

 ——访浙江大学第三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钱锦远

 你是人间四月天

 ——访浙江大学第三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徐莎莎

 比成功出色一点

 ——访浙江大学第三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羊洋

 提高人生的每一块板

 ——访浙江大学第四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陈敏洵

 初心相随,征途渐远

 ——访浙江大学第四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徐海亮

WORK因踏实而卓越

 一念执着,写就无悔青春

 ——访浙江大学第一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徐奂

 明亮而温和的光

 ——访浙江大学第一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姚明明

 侠心会故友,赤胆行医职

 ——访浙江大学第二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褚涵文

 年少意气在,胸谷怀家国

 ——访浙江大学第二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李凯

 追求卓越,不断成才

 ——访浙江大学第二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万纬

 用奉献书写无悔的青春

 ——访浙江大学第三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陆智辉

 拾梦

 ——访浙江大学第三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庞雨潇

 追求灵魂与信仰

 ——访浙江大学第三届“十佳大学生”获奖者张璐

 青春,在路上

 ——访浙江大学第四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纪盈如

 白璧一心,丰盈一程

 ——访浙江大学第四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徐碧莹

附录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名单

后记

试读章节

作为2007年第一届浙江大学应用生物科学大类提前批的录取者,陈烨的大学四年充满了酸甜苦乐,同时也有幸结识了众多一辈子的良师益友。虽然动物医学专业并不起眼,虽然陈烨的同班同学也会笑称自己是“兽医”,但陈烨和小伙伴们一起默默地耕耘在自己的土地上。陈烨有幸在彭金荣教授的实验室完成了自己的SRTP、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本科毕业论文。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导师卓越的学术思维、实验室丰富的学术体验,让陈烨坚定了生物领域的深造之路。与此同时,在本科毕业之时,陈烨所在班级中有七位同学继续在国内攻读研究生,有四位同学奔赴异国他乡去继续自己的梦想。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同学们对于动物医学专业的认可,对于追求生物领域科研的执着与坚定。“与其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不如活在自己的努力里”,尤其是在现在的社会,各行各业都人才辈出,社会文化相较以往亦更包罗万象,陈烨强调广大求是学子更应该潜心学习、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所长。

对于学业,陈烨很看重。在高手如林的浙江大学,如果想在专业里面考取第一的成绩确实有一定的难度,陈烨也认为浙江大学有很多很“牛”的学霸难以超越。但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是可以实现专业的前20%或30%的”,陈烨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在做的。努力的回报是陈烨连续两年排名专业第一。学业是学生的根本,无论你是学生会骨干还是社团精英,抑或是艺术达人,都不能忘记了自己的本分,陈烨认为学业是学生的脊梁,支撑着大学生的“生命”。虽然浙江大学的课程并不简单,尤其是理工科的课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与此同时的收获也是成倍的。“在学习这些科目的过程中,我们的成长也在不知不觉地发生,我们的思维方式正在完善,我们的治学态度正在走向严谨”,但是同时“这些成长也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陈烨提醒学弟学妹们切莫在学习上过多地追求捷径。她一直认为能来浙江大学这样一所研究条件和科研实力都很不错的大学学习是一种荣幸,所以她一直告诫自己和身边人“不能辜负了自己,不能辜负了淅大的条件,不能辜负了求是人的荣誉”。“当我知道一些学生为了游戏荒废了学业,我真的感到很惋惜,都是12年的努力才换得的结果,怎可轻易放弃?”陈烨反复强调着学业的重要性。

对于社团,陈烨有自己的法宝。谈起社团,陈烨想起了社会学课上一位老师提及的关于人际沟通的方法——试错。最适合自己的事物应该是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的。陈烨在参加了三个不同的学生组织以后才发现了“家”一般的scDA(浙江大学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这个组织见证了她的成长,她在这里结交了许许多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很享受在scDA的日子”。很多同学在刚入校之时都非常有热情,但是一旦遇到这样那样的事与愿违就选择了放弃。其实人生的很多事都是试出来的,没有什么东西是遇到的就是你最想要的,所以请不要轻易下定论。而且在事与愿违的经历中,我们应该去思考它发生的原因,并以此为鉴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人生总的来说就是一种经历,所以趁着年轻去多经历一些也未尝不可”,这是陈烨真诚的建议。

当被问及“如何平衡学习和社团”这个老问题时,陈烨透露了她的秘诀:做一件事的时候专心致志,这样就提高了效率,而效率的提高就会使你的生命比别人长。例如学习,尤其是在考试周,剥离自己和其他不相关的事情,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复习备考上。效率的最大化,将使你的投入得到成倍的回报。同时,陈烨亦建议学弟学妹们可以三五成群一起学习,这样能起到互相督促对方的作用。

当被问及学业之余最应该追求什么时,陈烨并不认同各种考证的做法。

“我们拼命地去学一些技能,考四六级,考计算机证书,考口译,学礼仪,考这考那,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陈烨认为这是急功近利。她认为有些所谓的“素质”是大家通过同样时间的努力都可以获得的,而这样的领先并不能维持多久,因为善于学习的人总有一天会超过你。“内心的完善是最重要的”,这是陈烨认为大学教育下大学生最应该关注的一个方面。如果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各种证书上,而忽视了内心的强大和人性的建设,将是大学四年最大的遗憾。P4-5

序言

浙江大学走过了117年的光辉历程。在这117年中,这所中国名校已经培养了近60万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前辈们的优秀事迹更是激励着广大在校大学生“从‘浙’里走向卓越”。循着求是精神的指引,求学路上,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生活之中,他们砥砺意志品质;面对社会,他们敢于担当责任;开展工作,他们锐意进取创新。

为了更加深入地宣传在校优秀大学生的先进事迹,褒扬充满理想、大有可为、值得信赖的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激励广大在校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浙江大学连续四年举办了“十佳大学生”公开评选活动,汇聚了先进,确立了模范,树立了典型。

校党委学工部特组织学生记者对这些先进典型进行专访和“素描”,形成了这本文集,以期达到更好地宣传先进、学习先进,持续推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真正实现“用先进的事迹感染人,用身边的榜样影响人”的目的。

细细品味这本文集,我为这些年轻人追逐梦想的激情所感染。如果悉数他们的成就,相较于成功的大师、大家们,相较于在社会上的杰出校友们,这些年轻人目前所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然而,看完他们的故事之后,我仍感动于他们回忆起母校,回忆起老师,回忆起同窗挚友时那心中所饱含的浓浓深情;感动于他们对“求是创新”校训的那份铭记、理解和诠释;感动于他们在艰苦环境中自强不息、奋发图强、不懈拼搏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感动于他们“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的自信和豪迈;感动于他们如此年轻却对人生有着那/z,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窃以为,大学之华美,不在高楼,而在气度;大学之希望,不仅在大师,更是在青年。将这些“十佳大学生”在“浙”里的成长之路辑录成册,我们希望其在展现求是群芳灿烂的同时,勉励未来代代学子,续写“启尔求真”、“开物前民”、“无吝于宗”、“海纳江河”、“天下来同”的华彩篇章。是为序。  严建华

2014年8月于求是园

后记

如果说学校每年举行的十佳大学生公开评选活动是树立先进的过程,那么这本访谈录就是宣传先进的成果。

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评选活动已举办了四届,四年来由在校学生通过网络投票等方式公开评选出来的40位“十佳大学生”,都是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道德与个人修养表现突出的优秀大学生。当我们去回首每一位“十佳”的成长足迹时,会发现成长得最快的总是那些拥有梦想、渴望实现梦想的人。我们衷心地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大学生朋友的一面镜子,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通过这面镜子,执着于自己心中的梦想,以自强不息、奋发图强、不懈拼搏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本书的成功出版,要感谢浙江大学求是潮工作团队新闻资讯中心和浙江大学本科生院现代写作中心的记者们,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对这些“十佳大学生”进行了采访,并撰写了属于他们的一个又一个的大学故事、奋斗历程、情感思想以及人生感悟。在文集的编撰中,浙江大学出版社的相关老师对文章筛选和审读做了大量的工作,因为你们的鼎力支持,本书才能顺利出版。

此书之出版,还承蒙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严建华教授在百忙之中作序,特此感谢。辅导员陈晶妍、张曼华,毕业生陶安娜等同志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许多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四届“十佳大学生”共40位同学,由于学生毕业等各种原因,未能与其中的胡悦、李一帅、冯履冰、刘筱宁、陈鑫磊、赵阳、陶蓓佩、崔杨、钱力言、周继红等10位同学取得联系并进行采访,在此深表遗憾。我们也希望后续能够争取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和这些同学取得联系,并对他们的事迹加以宣传报道。

同时,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浙里走向卓越--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访谈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邬小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137744
开本 16开
页数 1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2014191423
中图分类号 K828.4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1
171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