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突破质疑——“我是好校长”
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福斯特的任命在哈佛也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波。刚刚得知新校长的任命消息,一群自然科学领域的教授就有些怨声载道,因为福斯特已经是哈佛历史上的第五位非科学家出身的校长了。柯南特卸任后,哈佛接连任命的校长分别来自古典文献、法学、文艺复兴文学和经济学领域。尽管哈佛大学拨给科学研究的预算逐年递增,但教授们还是担心福斯特纯文科的学术背景会阻碍自然科学的发展。
当然,更多的人质疑的是她的管理能力。福斯特此前没有任何管理大型学术机构的经验。她领导了六年的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只有87名教职工,每年1700万美元的财政拨款也仅占全校总预算的0.5%,突然要接手一个拥有11个院所、12000多名员工和每年大约30亿预算的大学,这对福斯特本人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教授因此担心,福斯特没有足够的韧劲和眼界来管理哈佛这样一所学派众多、崇尚学术自由的综合大学。
撰写过有关哈佛历史著作的布莱德利表示:“这个选择似乎旨在愈合前校长萨默斯造成的创伤,尽快恢复哈佛元气。”布莱德利代表了一群人的声音。他们认为,福斯特的出现只是为了纠正萨默斯的错误——她或许是最合适的女校长,而不是校长。福斯特对此却不以为然,她坚信哈佛是一所负责任的大学。
福斯特当选后,收到了来自中国、印度、法国等各个围家女性领导者的来信。在这些女同行们看来,福斯特的当选具有象征意义。什么时候,人们不再强调男女平等了,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福斯特说:“读了她们的来信,我觉得我必须好好干,我一定得干好!”
哈佛校长椅:最不舒服的一把椅子
2007年7月2日,福斯特走进奥本山公墓附近的校长办公室,给全校师生发完问候邮件后,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工作。校长任命于前一天刚刚生效,这是福斯特掌舵哈佛的第一天。
福斯特的办公室位于马萨诸塞堂的一楼。这栋四层大楼始建于1718年,是哈佛大学现存最古老的建筑。1775年,波士顿郊外的莱克星顿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英军随即包同了整个波士顿,乔治·华盛顿率领640名美军上兵在马赛诸塞堂安营扎寨,苦守了近一年,房屋也在战乱中遭受严重损毁。战争结束后,经过翻修的房屋恢复了原本红砖白顶的模样。福斯特的办公室并不宽敞,10余平方米的空间摆满了各种文书。可以想见,她每天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将是怎样地案牍劳形。
10月12日,哈佛大学为福斯特举行了盛大就职典礼。典礼上最引入瞩目的除了福斯特的就职演说外,还有哈佛延续了上百年的传统礼仪。大厅里摆放着哈佛大学建校以来搜集的占代银器、钥匙、印章、早年的学校记录和一把庄严的“校长椅”等。当詹姆斯·霍顿陪福斯特走向“校长椅”时,他略带戏谑地说:“传说这是现世巾最不舒服的一把椅子。”这并非戏言,两年前萨默斯就是从这把椅子上被撵下来的。
哈佛校长不好当,几乎众人皆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副总统戈尔就曾被提名为哈佛校长,但都因缺乏足够的学历背景而被哈佛拒之门外。所以说,就算当过美国总统,也不一定当得了哈佛校长。哈佛大学现有30000多名学生、12000多名教职工、11个主要学术单位、40多个系科和100多个专业,堪称一个小王国。这里高端人才扎堆,自由精神弥漫,要管理好哈佛绝非易事。
福斯特的日程安排换给另一个人,也许会焦头烂额。用福斯特自己的话说,“每一天都有些不一样。每天我通常有一系列会议,我要和各学院院长开会。我还有专门为学生设定的时间,每个学生都能预约来和我谈话。我还要安排时间,去让哈佛的各个专业学院更好地协作起来,从医学院到肯尼迪学院,一起来表达他们的想法。我还经常和校友们待在一起,到全球各地去拜访校友,告诉他们哈佛在发生什么,保持和他们的良好关系,这也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像新生家长访校日,我要花很多时间和家长们在一起,让他们确信自己的子女在这里有光明的未来,也传递我对他们子女的期望。”哈佛校长椅象征至高无上的荣誉,也意味着以身作则的使命。
P17-20
“五朵金花”现象研究
——探索成功与幸福人生的“心灵旅程”
美好心灵之旅
写这本书,是我的导师、中国传媒大学老校长、世界女大学校长论坛主席刘继南教授给我的一份写作任务。一本书,写四所常春藤大学的五位女校长,怎么写?写什么?为什么写?这几个问号一直在我的脑中心中,压力如影随形。
我本人就毕业于常春藤盟校的哥伦比亚大学,对常春藤盟校有着一份亲切与自豪感,而我所写的这五位大学校长所在的哈佛、普林斯顿、宾大和布朗这四所大学,我也曾多次走访过同学师长,对各所大学的校园、学校的基本特色与精神有着基本的感性了解。而把这些感性认识与女校长研究结合起来,视点、立足点与方向该如何确立呢?扫描、纵览五位女校长的经历,我欣喜地发现:这五位女校长先后于上世纪90年代末和20世纪初期,于50~60岁的人生阶段当选常春藤盟校校长。她们的个人成长经历、事业发展轨迹、治学治校理念与风格、成绩成就有着诸多惊人的共性与特质。这个发现,激发了我将其作为一个群体现象研究的灵感。而将这个群体现象研究冠以“五朵金花现象”则是希望借中国经典电影《五朵金华》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历久弥新的大众传播影响力,来对常春藤盟校五位女校长这五朵金花现象作女性领导力的大众普及传播。书名就是这样带着很强的传播目的而定。而当这本书以它自己的方式一步步走过探索、发现、分析、提炼的研究过程;一步步走进这四所充满知识与人文气息、充满自然美与人性美的美丽校园;一步步走进这五位智慧女杰精彩人生的奇妙精神世界……她们的光彩无须描绘,无须借势,无须营销,因为她们所创造的价值,她们所代表的学校对于当今世界,对于人类的影响和贡献,无时无处不在,同时,她们自身的风采也在常春藤盟校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历史中,成为名副其实的永恒的常春藤上美丽夺目的五朵金花!
写书之初的压力,随着写作的深入逐渐转化成了动力。那份无形的沉重幻化成了放飞的激情与喜悦,由内而外。事实上,这本书的写作,是我不断吸收养分、不断学习思考、不断成长成熟的自我培训进修过程,我成为榜样力量的最先受益者,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汲取榜样的营养和力量,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走出精彩美丽,享受成功幸福!
风采女人,智慧人生。五朵金花的精彩人生为追求梦想的人照亮了通往成功和幸福的人生旅程。
最后,感谢我的导师刘继南教授。导师的信任和支持让我获得一次最佳学习充电机会,并把这份能量与大家分享!感谢我的助理阮婕妤和杜嘉荔,她们的不计时间、精力和才情的全力付出才使得这样一个耗时费心、困难重重的写作任务得以最终完成!感谢闵惠泉老师、李水仙老师及责编赵丽华博士。他们的高标准要求与把关,让这本书稿得以在写作之初就按照严格的规范要求进行写作,提高了书的整体水准和品质!感谢五朵金花,她们榜样的力量推助我将女性领导力研究视为我的使命,视为丰富成就我人生的心灵旅程!
研究美国的常春藤女校长现象,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让我们真诚的期待:中国的大学有一天也能花开遍地、姹紫嫣红!让我们真诚的祝福:越来越多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中国金花给国家的高等教育创造一个如花似锦的未来!
钟蕾
2013年12月18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强国梦必须有科教梦做支撑。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处于教育体系的顶端,是联结科技与教育的重要桥梁。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和教育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平。
回顾大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校长的水平。世界著名大学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都铭刻着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正如艾略特之于哈佛大学,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研究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是管窥一所大学兴衰成败的途径,而专门研究大学女校长,则独辟蹊径,别开生面。
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大学校长虽以男性居多,然而成就卓著的女校长也不乏其人。她们推动了大学的变革,丰富了大学的精神内涵,如金陵女子大学老校长吴贻芳,复旦大学前校长谢希德,东南大学前校长韦钰,同济大学前校长吴启迪,等等。女校长人数虽然屈指可数,但其业绩丝毫不逊于男性同行。大学女校长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做出了贡献。大学女校长的治校理念、办学风格乃至传奇的职业生涯,确实值得深入研究和细致品味。
女子大学是高等院校序列中的一种特有形式,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著名的女子大学,如韦尔斯利学院、史密斯学院、淑明女子大学、日本女子大学、御茶之水女子大学,以及中国历史上的金陵女子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华南女子大学等,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是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世界各国女子大学,总结提炼女子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现代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形式,对于寻求符合女性特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应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由中国传媒大学承担的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完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中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学女校长群体研究”课题,对以上两个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就是这一课题的主要成果。这套丛书分为四个系列:女子高等教育系列,考察全球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呈现其办学传统和教育特色;中外大学女校长个案研究系列,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深度追踪大学女校长的人生经历,剖析她们的成长历程、心智历练、办学理念和治校方略;女校长群体研究系列,群像式描绘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大学女校长群体,彰显女校长个性的同时,探寻她们的共性;“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图文集锦系列,汇集展示了大学女校长在历届论坛上的真知灼见和绚丽风采。四个系列,四十余本,蔚为大观。
“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也是“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历时十三年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及女性培养结出的硕果,是深化论坛主旨、促进女性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学术行动。丛书的写作,依托“论坛”这一平台,深度访谈和研究了参加历届论坛的大学女校长,系统整理了多年积累的学术成果,可以说,“论坛”既是女校长们交流合作的舞台,也是本套丛书得以出版的重要基础。
自1995年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以来,世界妇女运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性别平等的高端主题——女性领导力,也已经是全球关注的议题,与女性学相关的课程在中国高校已经四处开花。今天,有识之士都深刻认识到,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创造力和领导力,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对于提升女性领导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知识女性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大学女校长是高等教育、女性、领导力的集结点,是知识女性的杰出代表,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典型,她们不但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更以自己坚韧顽强、宽厚包容、无私奉献的品质与情怀,阐释了女性领导力的独特内涵。对于广大女性来说,她们是教育典范和女性楷模,具有榜样的力量和示范的价值,定能引领青年女性沿着正确的道路勇敢前行。
女性的发展,既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更需要女性自身具备积极进取的意志和宽广博大的胸怀。希望丛书的研究成果能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为女性高等教育提供宝贵借鉴,为精英女性的成长与成功给予智力支持;促进全社会更加重视女性平等的教育接受权和职业发展权;激励正在为打破“玻璃天花板”而奋斗的新一代女性,为女性领导力的培育与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是为序。
陈玉立
2014年7月
钟蕾、阮婕妤所著的《美国常春藤大学女校长》对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博士、普林斯顿大学校长雪莉·提尔曼博士、布朗大学校长鲁斯·西蒙斯博士、宾州大学首任女校长朱迪·罗丹博士及其继任校长艾美·古特曼博士这五位女大学校长作全方位的介绍,通过分析、归纳其成长历程、学术背景、治校举措、治学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共性和特征,进而探索、研究高等教育界女性领导力的管理优势。
在对五位女校长的介绍中,本书概述了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和宾州大学这四所常春藤盟校大学的立校治校理念、历史文化与精神风貌特征,是一本介绍美国常春藤盟校的普及性读物。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常青藤先后诞生五位大学女校长,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界一种新现象,钟蕾、阮婕妤所著的《美国常春藤大学女校长》将之称为“五朵金花”现象,书籍共分五章,对五位女校长做全方位的介绍,并归纳其成立历程、学术背景、治校举措、治学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共性和特征,探索高等教育界女性领导力的管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