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澳大利亚大学女校长/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小桑德拉喜爱的书很多,其中非常喜欢的一本是关于一个十几岁女孩儿的世界旅行故事,这让小小年纪的她拥有了一个旅行梦。那是一个在奥地利一所中学读书的女孩儿,她就读的是一所国际学校,有说英语的、说德语的,还有说法语的,书里讲的是女孩儿在这所学校中的冒险故事。桑德拉希望自己也去这所学校,学习这些东西,了解这一切。众多的书籍让年幼的桑德拉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她觉得这个世界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地让人兴奋。她热切地希望自己快快长大,能去了解这个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她怀着一颗纯真的好奇心,想让自己心中无数个梦想得以实现。

自幼,桑德拉就是那么地热爱知识,从小就对读书无比喜爱,特别对大学更是有着美好的憧憬。她很想知道那里面究竟有什么?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对于幼小的桑德拉来说,最重要的梦想之一,就是长大后去上大学并在那里工作。

桑德拉的父亲与母亲虽然都受过一定的教育,但都没能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母亲曾在塔斯马尼亚州的一所女子中学完成了学业,而当时澳大利亚的许多女性读到一半便辍学参加工作了;父亲也在空军中受到了教育。虽然父亲和母亲都是有思想的人,然而他们都没能进入大学读书。因为家中没有人有过上大学的经历,年幼的桑德拉对大学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可有一天,小桑德拉坐在父亲的车里路过墨尔本大学,当时年仅十岁的她指着大学对父亲说:“有一天我会去墨尔本大学读书。”父亲当即转过身来,慈爱地看着小桑德拉,然后认真地表示:“如果你能考进大学,当然我相信你没问题,那么我们会保证你能去读书。”当时的情景很多年以后她依然记忆犹新。

在桑德拉看来,那个时候读大学是非常昂贵的,她的家庭虽然不算贫穷却也并不富裕。母亲是全职的家庭主妇,全家人靠着父亲的一份工资也能过较为舒适的生活,却谈不上十分富足。桑德拉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父亲能够这样说实为不易。确实,长大后除了桑德拉以外,家中并无其他大学生。并非他们不被允许去上大学,而是他们似乎都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现状很满意。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与现在澳大利亚的大学数量相比,当时的大学数量几乎屈指可数,整个澳大利亚共有约13所大学,且大学的门槛很高,大概只有不到10%的中学生能够进入大学。至今桑德拉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年幼小的她与父亲对话的位置所在,就是那条墨尔本大学门前的马路,这条路记载着桑德拉幼年的梦想与志向。

桑德拉的童年与少年是与美丽的梦想相伴着度过的。除了想环球旅行、去上大学外,她对自己将来的职业也在脑海中勾勒出与众不同的图景。后来回忆起儿时的日子,桑德拉依然记得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前后的光景。那时小桑德拉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那一天学校放假,因为桑德拉的家离学校很远,不方便回家,她便去了同学家中。两个女孩儿一起在电视机前观看了登月的全过程。如同其他许多孩子一样,阿姆斯特朗成为了桑德拉心目中的偶像,她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宇航员,这个梦想就这样开始在桑德拉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于是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那个时候,宇航员隶属于澳大利亚空军管辖,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宇航员,首先要成为一名飞行员,然而那时的空军并不招收女性飞行员,那也是桑德拉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个社会中还有这样一种男女有别的规则:有一些事情是女性可以做的,而另一些事情却不行。

桑德拉的父母对待儿女从来都是平等的,也从未告诉过桑德拉有什么事情是她不能做的,因此这是小桑德拉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女性不可以做的事情,这对于年少的桑德拉而言是一个不小的震动。虽然她最后也没能成为宇航员,情况总是不断地发生变化,但那的确让桑德拉开始更全面地去解读、去理解这个世界。

桑德拉的大学时光

桑德拉初中毕业后在墨尔本的一所高中读书。在她结束高中的学习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有一个项目,希望在全国范围内招收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到该大学读书。因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是当时澳大利亚最好的大学,桑德拉提出了申请,并顺利被录取。很幸运的是,那时桑德拉的大学学费全免,父母便不用为她筹措学费,而只需提供生活费。家中的这个难题就这样因为桑德拉的优秀迎刃而解了。在生活费方面,因为桑德拉要好好学习,没有时间出去打工,因此生活费还是需要父母的支持,不过她也感觉到父母很乐意支持她。桑德拉认为父母是一贯支持和关爱自己的,这对她将来在组建了家庭后关心家人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桑德拉最终没有进入儿时梦想的墨尔本大学,而是去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不过无论如何她的大学梦实现了。

P6-8

后记

不一样的精彩

詹姆斯·库克大学校长哈丁与格里菲斯大学董事长福德给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人生经历,我们也和她们一起体验了澳大利亚的往昔与今朝。如果说这两位大学的最高层领导有什么相似之处,竟能枚举数条:作为一个家庭的成员,她们是妻子、是母亲;作为一个社会人,她们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着事业与家庭之间角色的权衡。她们也存在许多不同点,不同的学习经历、不同的机遇、不同的困难和不同的职位。她们一直为所在的地区、为澳大利亚、为国际社会乃至人类的发展创造不一样的精彩。

家·事业·梦想

她们都曾几次面对选择,或者在家庭与梦想之间,或者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有梦想、有事业、有家庭是再平凡不过的事,它们之间本不冲突,似乎并没有非此即彼的选择,然而作为女性,在传统思维的主导下,她们必须承受比男性更大的压力,需要考虑更多的不是选择要哪一个,而是在特定的时期,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孰轻孰重。

福德在丈夫去世后,留下的遗产化为乌有,被迫面临继续供养五个孩子的问题。在那个时代,她自己的生存都很困难,更不用说还要养育五个孩子。但她在平衡眼前与长远利益后毅然选择了继续读书,且学习法律专业,只有这样才能在她上学期间有足够时间照看孩子、在将来有足够的工资供养家庭。这真是一位勇敢的女性,她的经历也实在令人感到辛酸,但她的选择是智慧的,她放弃了会让她身陷实验室而无法照顾孩子们的学医梦想。

她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人。福德面对选择是否要出任昆士兰州的州督时曾与州长有过那段风趣的对话:州长问:“你想做州督么?”福德说:“我得去问问安格斯!”也就是她的后任丈夫。福德知道州督的职位是为社会服务的,需要全心全意。有家人的支持,事业才会顺畅。

与福德相比,哈丁的生活没有大的起伏。但她毕竟是女性,虽然梦想是美好的,但实现起来还是困难重重。在家庭与事业的选择上,她自然而然地从传统角度先考虑丈夫,如丈夫在昆士兰州政府找到工作后,哈丁便随夫来到布里斯班开始新的工作;本希望先攻读博士的哈丁尊重丈夫的态度选择了先要孩子。这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女性,她很执著又坚定地向前行。她的选择同样智慧,既然直行有困难,就曲折前进。

但哈丁是幸运的。她有一个好丈夫,能一起帮忙做家务,还能和妻子举家前往美国一起攻读博士,一起面对困难。在人生的奋斗旅程中,有丈夫相伴,儿女相随,虽然每一天都很辛苦却无比幸福,哈丁非常感恩。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福德和哈丁选择的方式不同,但她们都保持自己真诚的信念,牢牢地把握了适合她们的机遇。

个人·社会·价值

福德与哈丁在寻求个人发展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为她们所在的地区、为澳大利亚、为国际社会甚至全人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福德在成为一名女性律师后,仍然面临着所有女性都会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福德把争取女性在这个地区的基本的、平等的权利作为己任。她参加崇德社,还担任了崇德社俱乐部的领导工作,该组织希望通过提高女性对权利的意识以及其他方式,逐渐争取达到社会性别公平的目标。福德还参与组建女律师协会并担任了第一任主席,致力于帮助女性争取平等的工作机会以及促进女性的职业发展,在帮助女性律师的同时,也希望为女性从整体上寻求积极的改变。她担任州督后,将州督府向人民开放。她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为政府与人民之间打开了一扇大门;她关心原住民的生活并为他们争取权利,用自己的努力诠释了政府服务于民的理念。在就任政府机构虐童调查委员会主席后,福德带领委员会经过一年的深入调查,最终让这段历史重见天日,让曾经在昆士兰州儿童机构中受到虐待的人们终于能够获得一些补偿并听到来自机构和政府的道歉。她成为格里菲斯大学董事长后,努力提升女性教师的比率、鼓励有孩子的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关心原住民教师和学生的状况。从律师到州督再到大学董事长,这位女性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让人们对她充满敬意。

而哈丁作为詹姆·斯库克大学的校长,秉持基于地方、关注地方、服务地方的信念,充分利用大学所在的汤斯维尔地区丰富的热带资源,设立解决该地区问题的研究所和研究项目,培养出能够结合地方特点为地方服务的毕业生。哈丁坚定地带领学校为带动汤斯维尔和凯恩斯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所带领的詹姆斯·库克大学在发展学校特色的同时,也为类似的中型地方大学提供了发展参考。如今的哈丁仍在辛勤耕耘,与世界热带地区的大学一起建立了一个国际项目,为热带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服务。同时她正带领澳大利亚大学联合会在高等教育领域继续前行。

目录

让梦想成真

 ——詹姆斯·库克大学校长桑德拉·哈丁

 童年梦

 桑德拉的大学时光

 家庭·学习·工作

 博士梦与美国行

 重返澳洲

 詹姆斯·库克大学第一位女校长

 哈丁的理念

 为“热带”奔走

 忙碌着,收获着

 家·事业·人生

美丽人生

 ——格里菲斯大学董事长莱宁·福德

 雪色的梦幻

 美丽童话

 逆境求生

 关注社会

 福德的职业生涯

 崭露锋芒

 有爱相随

 奉献才华

 铸就辉煌

 虐童调查报告

 余晖亦如昔

后记 不一样的精彩

序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强国梦必须有科教梦做支撑。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处于教育体系的顶端,是联结科技与教育的重要桥梁。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和教育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平。

回顾大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校长的水平。世界著名大学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都铭刻着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正如艾略特之于哈佛大学,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研究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是管窥一所大学兴衰成败的途径,而专门研究大学女校长,则独辟蹊径,别开生面。

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大学校长虽以男性居多,然而成就卓著的女校长也不乏其人。她们推动了大学的变革,丰富了大学的精神内涵,如金陵女子大学老校长吴贻芳,复旦大学前校长谢希德,东南大学前校长韦钰,同济大学前校长吴启迪,等等。女校长人数虽然屈指可数,但其业绩丝毫不逊于男性同行。大学女校长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做出了贡献。大学女校长的治校理念、办学风格乃至传奇的职业生涯,确实值得深入研究和细致品味。

女子大学是高等院校序列中的一种特有形式,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著名的女子大学,如韦尔斯利学院、史密斯学院、淑明女子大学、日本女子大学、御茶之水女子大学,以及中国历史上的金陵女子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华南女子大学等,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是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世界各国女子大学,总结提炼女子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现代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形式,对于寻求符合女性特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应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由中国传媒大学承担的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完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中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学女校长群体研究”课题,对以上两个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就是这一课题的主要成果。这套丛书分为四个系列:女子高等教育系列,考察全球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呈现其办学传统和教育特色;中外大学女校长个案研究系列,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深度追踪大学女校长的人生经历,剖析她们的成长历程、心智历练、办学理念和治校方略;女校长群体研究系列,群像式描绘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大学女校长群体,彰显女校长个性的同时,探寻她们的共性;“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图文集锦系列,汇集展示了大学女校长在历届论坛上的真知灼见和绚丽风采。四个系列,四十余本,蔚为大观。

“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也是“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历时十三年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及女性培养结出的硕果,是深化论坛主旨、促进女性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学术行动。丛书的写作,依托“论坛”这一平台,深度访谈和研究了参加历届论坛的大学女校长,系统整理了多年积累的学术成果,可以说,“论坛”既是女校长们交流合作的舞台,也是本套丛书得以出版的重要基础。

自1995年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以来,世界妇女运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性别平等的高端主题——女性领导力,也已经是全球关注的议题,与女性学相关的课程在中国高校已经四处开花。今天,有识之士都深刻认识到,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创造力和领导力,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对于提升女性领导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知识女性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大学女校长是高等教育、女性、领导力的集结点,是知识女性的杰出代表,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典型,她们不但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更以自己坚韧顽强、宽厚包容、无私奉献的品质与情怀,阐释了女性领导力的独特内涵。对于广大女性来说,她们是教育典范和女性楷模,具有榜样的力量和示范的价值,定能引领青年女性沿着正确的道路勇敢前行。

女性的发展,既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更需要女性自身具备积极进取的意志和宽广博大的胸怀。希望丛书的研究成果能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为女性高等教育提供宝贵借鉴,为精英女性的成长与成功给予智力支持;促进全社会更加重视女性平等的教育接受权和职业发展权;激励正在为打破“玻璃天花板”而奋斗的新一代女性,为女性领导力的培育与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是为序。

陈玉立

2014年7月

内容推荐

《澳大利亚大学女校长》中的主人公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校长哈丁和格里菲斯大学董事长福德,她们都是普通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大学的校长,她们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都曾几次面对选择,或者在家庭与梦想之间,或者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她们勇敢抉择,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她们所在的地区、澳大利亚、国际社会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她们沿着不同的路径成就了同样精彩的人生。

本书由叶鸿宇所著。

编辑推荐

叶鸿宇所著的《澳大利亚大学女校长》为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校长哈丁和格里菲斯大学董事长福德的传记合集,莱宁·福德1935年出生于加拿大,1954年随丈夫移民澳大利亚。1990年至1992年任国际女性组织——崇德国际社主席。1992-1997年成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第一位女性州督。1998年,福德任昆士兰机构虐童调查委员会主席。2000年成为格利菲斯大学名誉校长,并在任期内为女性与原著民在格利菲斯大学获得公平的受教育与工作的权利作出了努力。福德1991年获昆士兰年度人物称号,1993年获得澳大利亚爵级司令勋章,2003年获得澳大利亚百年纪念奖章。桑德拉·哈丁1957年出生于澳大利亚,1994年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毕业,拿到博士学位。1988年,她成为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并被授予社会学教授职称,2004年出任该大学副校长,2007年成为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第一位女校长。本书讲述了她们的成长经历,特别是作为女性,她们如何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女性领导者的过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澳大利亚大学女校长/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鸿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711244
开本 16开
页数 1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4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2014175797
中图分类号 K836.115.46=6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5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