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而为赢(关于心态成功与效率的心理学)
内容
编辑推荐

经典再现,权威翻译。

“最伟大的励志导师”奥里森·马登作品!

哈佛大学图书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最受欢迎的典藏经典!

畅销美国千万册,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30年,创全球出版史奇迹!

美国前总统威廉·麦金莱、林语堂推荐版本!

奥里森·斯威特·马登创作的《生而为赢(关于心态成功与效率的心理学)》是一部讲述如何将我们的热情如何融入我们的生活。

内容推荐

美国经典著作,影响无数青年自我鼓舞成才。在马登之前,还没有哪位大家如此详尽地论述如何“成功”,而奥里森·斯威特·马登创作的《生而为赢(关于心态成功与效率的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部讲述如何将我们的热情如何融入我们的生活,并实现人生的蜕变,直到成功和快乐的经典之作。堪称是人生道路上的永不过时的、必备的指南。

目录

Chapter 1 热情

Chapter 2 逆境中接受教育

Chapter 3 世界的游戏

Chapter 4 错误的位置

Chapter 5 有始有终

Chapter 6 “帮助自己融入社会。”

Chapter 7 “我愿意”

Chapter 8 良好的举止

Chapter 9 塑造品格

Chapter 10 心灵鸡汤

Chapter 11 “我只做了一件事。”

Chapter 12 “我有一个朋友。”

Chapter 13 理想

试读章节

帕里斯在贫穷与失败的生活里发现了白色陶瓷的制作方式,并对此充满了热情,不管别人怎么看他。他是一个上帝眼中的“傻子”,心中始终满怀着希望,高兴地承担所有损失。当他看到橱窗上展示着很多进口的陶瓷杯时,心驰神往,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了,必须要去发现其中的生产秘密。

“我的儿子,这些都是怪人吗?”罗伯特·J.布尔德特说,“那么.这个世界充满这些怪人。要是没有这些怪人的话,我们该怎么办呢?要不是这些怪人不断往前冲,我们这个古老的世界前进的速度会多么缓慢啊!哥伦布是个怪人,他在探索与环球旅行中做出了贡献,他也享受了作为怪人的许多待遇——他曾被投入监狱,死在贫穷与耻辱之中。现在不是非常受人尊敬吗?哦,是的。在我们将忒勒马科斯饿死之后,才知道他是多么的伟大。”

“哈维在研究血液流通方面是个怪人;伽利略是天文学上的怪人;富尔顿是汽船导航的怪人;莫斯是电信方面的怪人;所有的废奴主义者都是怪人;很多人都将约翰·班杨视为怪人,我的儿子,你可知道吗?”

“但是,人们时常鄙视的。陉人’却口口相传下来了。纪念这些人的纪念碑在很多城市已经倒塌了,但在你生活的圈子之外,谁也不知道你的存在。我的孩子,善待那些怪人,不要轻易地嘲笑他们,因为他们知道某样东西,而你对他又缺乏了解。很多时候,这些怪人能够改变一些事情,让历史的车轮不断转动,让我们获得进步。事实上,这些怪人一直在转动着车轮,除此之外,他们没有别的成就,但他们的确让人类的足迹不断得到拓展。”

“那些不断改变,想要追求全面的人,每天改变数百次立场的人,根本不是怪人,而只是墙头草。我的儿子,你明白吗?你可能会感激上帝没有让你成为一名怪人吧?儿子,千万别这样想!也许,即便你想成为怪人,你也做不到呢。当上帝想要那些墙头草式的人物,他并不会特别注意这些事情,几乎每个人都能做到这点。但当他想要一个怪人的时候,我的儿子,那么他就要从人类中挑选那些最为优秀的人。在你感谢上帝没有把你变成怪人之前,仔细地审视自己,看看自己身上的缺点是否阻碍着你成为这样的人。”

正是对自身任务的坚定信念——深信自己的存在就是要为某项事业献身的念头和热情,让阿加西从阿尔卑斯山脉到亚马逊丛林,让普林尼去探索火山,最后献出了生命,让福内特在面对暴风雨的时候,依然描绘出浪花的翻滚,甚至在风雨可能将他吞噬的时候,也岿然不动——正是这种热情让人拥有一种英勇的精神。

瓦特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引擎的开发中。“我无法去想其他事情,”他说,“但我不能让自己的家人挨饿。”

拉斐尔的热情感染着意大利每位艺术家。

特恩纳始终不愿意售出一幅自己喜欢的画作。这些画就是他个人的一部分,要是卖出这些画,就像是将他心灵的某些部分割去了。每次在做完交易后,他内心都感到极为痛苦与忧郁。“这周,我失去了我的一个孩子。”他总是悲伤地说,眼里含着眼泪。

从一个为家庭做面包的人到为国家制定法律的政治家,这其中必然有某些激发个人潜能的东西在发挥作用。一旦这种激情消失后,无论我们过去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都是逐渐走向下坡路,最后肯定埋葬了更大的成就。P6-7

序言

对这样一本旨在激励世界各地每个年龄段的人去奋斗,去拼搏,去把握自己的书,写前言似乎没什么必要。但笔者觉得,在本书开始前略微阐述一下各个主题的写作意图,还是对读者在阅读时多有帮助。

每个年轻人都想着要有所成就。很多人绞尽脑汁,夜不能寐,手脚并用,只为了成功。无论他们背后是持怎样的动机或是目标,也无论他们的目标是高尚还是低俗,是好还是坏,但他们眼中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成功。

要是没有外在刺激的话,很少人能够真正克服逆境,走向成功的。在这本书里,笔者想通过许多例子激发读者们追寻更高的理想与高尚的目标。笔者的目标是尽可能地以有趣具体的例子来阐明这些道理。笔者相信,要想激发读者阅读的热情,就必须首先让他们对书的内容充满兴趣。单纯抽象的理论与空洞的道德说教是不可能再让读者感到兴趣了,而在书中一味地埋怨很多人的失败也是无济于事的。当然,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驾驭人生的航向。要是没有了航向,我们就需要自己去努力找寻。

其实,很多年轻人之所以缺乏雄心壮志,只是因为他们的潜能没有被激发出来而已。要是每个人能将潜能的火花激发出来,就肯定能激发出炮弹般的能量。

现代社会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今天充满野心的年轻人都想尽可能地多了解一些信息,了解对他们有所帮助的知识或是经验——因为这会让他们在未来获得财富或是力量。他们不再关心那些天才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他们更喜欢了解那些像他们一样平常的人是如何赢得生活的奖赏。

笔者的目标就是要满足年轻读者的这部分阅读需求。笔者尝试在书中增加一些暗示性的内容,并以全新的方式来表达一些鲜活与有趣的道理,让本书能够激发年轻人的斗志,成为他们思想的一个宝库。笔者希望读者在每一页里都能有所感悟,带给他们一些鼓励与帮助,希望读者能够从本书鲜活的例子有所启发,让他们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这些比我条件更差的人都能成功呢?难道我就不能成功吗?”

在贯穿整本书的内容里,笔者有一个终极的目标,就是希望读者能够明白,成为真正的男人与女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要比财富或是任何名声都更加重要——个人的品格要比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更加重要。

“所有睿智的事情已经被人类思想过了。”德国一位作家这样说道,“我们要做的,只是再思想一遍。”笔者觉得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但在写作方法上,笔者还是做了很大的创新。就书的内容而言,笔者从很多思想的花园里采撷了最为美丽的花朵,从很多人的生活中抽取更为典型的例子。

因此,笔者在此向其他作家表示敬意与感谢,特别要感谢波士顿的亚瑟·w.布朗先生提供的大力帮助。

笔者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1897年5月25日

书评(媒体评论)

在马登之前,还没有哪位大家如此详尽地论述“如何成功”,而《生而为赢》就是这样一部讲述如何将我们的热情融入我们的生活,并实现人生的蜕变,直到取得成功和快乐的经典之作。此书堪称是人生道路上永不过时的、必备的指南。

——《纽约时报》

马登的书对所有具有高尚和远大抱负的年轻读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我认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比马登的书更值得推荐给每一个美国的年轻人。

——威廉·麦金莱美国前总统

烦闷、消极、悲观、颓唐是今日中国青年的流行病……我亦未曾错过,自读马登的原书后,精神为之大振,人之观念为之一变。烦闷、消极、悲观、颓唐的妖雾阴霾,已经驱除尽净,现在所面对的,是光天化日下的世界大同人生了。

——林语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而为赢(关于心态成功与效率的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奥里森·斯威特·马登
译者 关明孚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26949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2014194923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2
17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5: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