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嘉诚(等待的是命运拼出来的才是人生)
内容
试读章节

就在2013年10月,作为李嘉诚旗下最为强大的商业品牌,屈臣氏也被卷入了“撤资”风波之中。当时,屈臣氏旗下的百佳连锁超市正式列入出售计划,市场上因此纷纷传闻:出售屈臣氏表明李氏财团在内地影响力逐步削弱,选择撤退也是迫于无奈。但结果恰好相反:以数十亿美元出售屈臣氏的计划被李嘉诚给搁置了下来,这一传言在一系列热点事实中沦为齑粉。和记黄埔2013年中报显示,屈臣氏11093家店铺分布于33个市场中,较2012年同期增长8%。屈臣氏非但没有被抛售,李嘉诚对其的控股反而愈发重视。

然而,一些财经专家对此仍旧深表怀疑,认为李嘉诚这样做很可能是为了更好地撤资套现,来达到巩固自身金融地位的目的。在此之前,外媒曾报道:屈臣氏若成功上市,集资额或高达80亿~100亿美元(约合624~780亿港元),换言之,屈臣氏的估值非但不会下降,反而会大幅度上升,甚至能一举升至1551亿~1938亿港元,这样一来,屈臣氏就可以扩大招股的规模,让市值逼近775亿港元。

如若是李嘉诚最后选择撤资,近800亿港元规模的变动,必然会让金融界迎来一次大的动荡。针对这一预言,众多业内人士深信不疑,因为李嘉诚已经通过一些方式,成功地吸取了内地和香港的抛售金额。据统计,2013年,李嘉诚先后在广州、上海、香港三地共抛售四处房产或房产股权,共收回资金132。64亿港元。

熟悉李氏商业智慧的人都会清楚,出售资产、分拆上市只是李嘉诚惯用的操作手法。说到底,他这么做无非就是将自己兜里的钱变得更多,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他的债主不但不会向他要钱,还愿意再掏腰包支持他。用专业的术语来说,李嘉诚此举意在降低和黄的资产负债率。李嘉诚未雨绸缪,他明白虽然屈臣氏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零售品牌企业,其现金流也非常充沛,但是一旦赢利能力趋平,未来就可能成为拖累业绩的短板。

所以说,不论他选择分拆屈臣氏股权也好,撤资在内地与香港的房地产也罢,还是为了将李氏商业模式置于高地。2叭3年12月,某外电报道:李嘉诚正接洽汇丰控股作为承销商,欲分拆旗下零售旗舰屈臣氏集团上市,正式的IPO也将在2014年上半年进行。这就意味着李嘉诚很可能完成屈臣氏在中国香港和英国同步地区上市,同时不排除分拆亚洲业务在香港上市,而欧洲业务独立在伦敦上市的可能,一旦实现,他的负债率就会立马降低。“零售+地产模式”已经成为李嘉诚商业板块的现金源头,但这种模式是不可长期运营的,这一拆分就是为他自己创造更丰富的现金流来源。

也许,在这一切都还没有完全实现之前,很多企业大亨都等着看李嘉诚的笑话,但是在李嘉诚的眼里,瞄准危险才是成功投资的前提。他曾说:“在剧烈的竞争中,多付出一点,便可多赢一点,就像参加奥运会一样,你看一、二、三名,第一名的优势往往只比第二、三名的多一点点,差距可能连一秒钟都不到。但这就是现实,一点点的差距足以分出胜负!”

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是中国香港十大英资上市公司之一,占据垄断地位,盈利丰厚而且稳定。李嘉诚对港灯十分看好,打算将其招入旗下。然而置地抢先一步在1982年收购港灯。李嘉诚冷静理智地静观其变,并不鲁莽行事。之后,香港刮起迁册风,市场动荡,股市大跌,而置地自身又由于急剧扩张陷入了资金缺乏的困境。李嘉诚在1985年以29亿港元现金收购置地持有的34。6%港灯股权,省下了4。5亿,成为港灯收购的最大赢家。

然而对于撤退,他更有心得。退步即是向前,暂时的撤退是为了探索出更好的道路、更好的起点,再完成一次飞人奔跑。

2007年5月,全球次贷危机尚未爆发之际,所有人都蜂拥冲进股市,李嘉诚却清醒地劝阻,数度提醒投资者需要谨慎行事。他以少有的严肃口吻提醒A股投资者,要注意泡沫风险。就在李嘉诚讲话的半个月之后,“5·30”行情开始拖累A股一路暴跌。2007年8月,“港股直通车”掩盖了美国次贷危机,他更直指美国经济会波及中国香港。

当时,李嘉诚被很多记者问为何可以预测。他的回答十分通俗:“这是可以从二元对立察看出来的。举个简单的例子,烧水加温,其沸腾程度是相应的,过热的时候自然出现大问题。”

就在2008年,当危机再次来临之时,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提出“持赢保泰”策略,冻结全球新投资,只在本行内继续发展。在经济杠杆里,近乎所有的商业投资最后都会步入衰退的阶段。后来李嘉诚再进股市,成功地将上市的屈臣氏玩转在手掌之中。

P17-19

目录

第一章 今天的起点就是明天的高度 拼在起点——当别人还在苦苦寻找起点的时候,你已站在高处俯视他们。

 起点也有高度:抢知识就是抢未来

 起点猎头:尖锐的眼光是知识打磨的

 互联网的起点:盯紧穿越国界的APP

 屈臣氏上市:新起点的寻觅之路

 进军世界货运:运用全景思维才能找到最佳起点

 有度扩张:“四两”并不一定能拨“千斤”

第二章 新资本家要预见E时代的未来 拼在远视——视界有多深远,你的未来就能走多远。

 要知道风的方向:识时局者为俊杰

 Tizen系统:担更低的风险,拿更高的效率

 86岁也要运筹高科技

 收购赫斯基:未来的机遇是可以预见的

 双赢之道:让今天的利,赚未来的钱

第三章 “危”“机”并存:谨学经营,伺机而动 拼在谨慎——在危险下谨慎保身,在机遇下放手一搏,武拼蛮斗就是将未来拱手相让。

 从3G到4G:适时就是机遇,前后都是危机

 危机就是戴着危险面具的机遇

 审慎化危机:迅速决定,而后步步为营

 政策里面有黄金

 机会就在转角,换个视角就能看到

 机会大约长1/10秒

第四章 习惯的力量:一勤天下无难事 拼在习惯——好的习惯能让人变得“习惯性成功”。

 从不过夜的当日事

 将手表调快10分钟

 外表谦虚,内心骄傲

 时刻冷静:不忍小事则乱大局

 以和为贵: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关注“自负指数”:人生无法“重新启动”

第五章 经营之术:治大国若烹小鲜 拼在策略——通用的经验只能解决常识性困难,未知的领域唯有灵活才能攻破。

 动态管理:团队因灵活而高效

 像大公司一样思考,像小公司一样行动

 起用“客卿”:平稳经营需要外援力量

 公司的味道:有制度的威严,有人情的温暖

第六章 成功就是一群人才的巧妙组合 拼在团队——恰到好处地用人所长,天时地利地敢为人先,成功就会如期而至。

 成为一只“仁慈的狮子”

 招贤纳士:聆听那些沉默的声音

 容人之短,用人之长

 拿来主义:不拘一格地中西合璧

 团队就得“有傲骨无傲心”

第七章 谈优势:永远比对手强一点 拼在实力——强一点足矣:既不会因遥遥领先而失去斗志,也不会因没有对手而感到寂寞。

 没有机会难以成功,没有实力定会失败

 做到最好:先有不懈的努力,才有不老的传说

 把90%的时间用于思考失败

 知己知彼,更要知彼之长

 收购置地:不急而速才能迎接胜利

第八章 拼的就是品牌:德行天下,无为而治 拼在德行——用钱砸出来的是名牌,以德养出来的是品牌。

 诚信就是最好的广告

 从不轻易许诺,许诺从不食言

 让对手都相信你

 赚钱有度:不义之财一文不取

第九章 慈善与责任:赚钱不是企业的唯一目标 拼在责任一以赚钱为最终目的的企业,最终都赚不到钱。

 专注公益:形象好的企业一定有良心

 做慈善并不只是捐点钱而已

 基金会:募集难以估价的社会资本

 有价的生意,无价的口碑

序言

86岁,拼搏仍未止步

“85岁,就不能爱科技吗?我对新科技深感兴趣,令我的心境年轻化。”2013年11月,李嘉诚在接受南方报业的采访中如是说。今年,李嘉诚已经86岁高龄,而他仍在拼搏之路上奋勇前进,一直未曾止步。

大互联网时代给诸多传统企业带来的冲击是毁灭性的,李嘉诚是实业家出身,面对全新的互联网思维时代,要让自身的企业能够继续发展,在全新的时代中仍旧有钱可赚,86岁高龄的李嘉诚没有选择在家颐养天年,而是奋斗在商界的最前沿,与最新的动态握手,与不同的对手斡旋。时下热门的APP,最新潮的4G通讯,时代主流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但凡时代进程中涌现的新事物,李嘉诚都要试图接触一番,并且在快速地评估过后,当即决定是否介入操作,以增加新时代的拼搏筹码。

李嘉诚的人生就是拼出来的人生。10岁开始的第一份工到现在,70余年的拼搏生涯不仅造就了李嘉诚今天的伟业,更年轻了他的心态。被誉为华人商界传奇人物的李嘉诚究竟用什么资本与别人相拼呢?

一个是年轻人的毅力。“在逆境的时候,你要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自己逆境的时候,我认为我够!因为我勤奋,我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李嘉诚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每当遇到磕磕碰碰之时,李嘉诚总能以过人的毅力,带领自己的员工挺过难关,最终谱写奇迹。当然,这种毅力不仅仅表现在面对逆境身受煎熬之时,还表现在对新技术的渴望之上。年轻时,为了学习技术,李嘉诚甘愿充当最底层的员工,虚心地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学习,只为自己能完全地掌握核心技术;如今,新时代的技术如井喷一样冒出,李嘉诚也是凭借着这样一份可贵的精神继续坚持学习,从而源源不断地为自身的企业带来新时代的新鲜理念。

第二是人如其名的真诚之心。不仅在企业的内部,李嘉诚能做到真诚待人,在商业往来方面,李嘉诚更是做到了“商人轻利重情义”,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的商人。对此,李嘉诚阐述道:“我开始创业的时候,原来打算做三年后再从头念书,但现实环境有所改变,我当然有点伤心。但我后来想通了,就是我一个人做医生,也不过是一个人,假如我的事业成功,我可能每一年也培养了一二百个医生,结果会更加好。这目标我达到了!当你赚到钱,等有机会时,就要用钱,赚钱才有意义。”

第三则是李嘉诚的视野,这是成为一个杰出商业人士最为重要的业务素质。有广阔的视野,才能够准确地把握时代的潮流,才能够大气而准确地运筹帷幄,才能够对内调兵遣将对外见招拆招。从最开始的“塑料花大王”,到并购石油大王“赫斯基”,再到收购竞争对手香港置地;从成立长河实业,到投资医疗教育事业,再到公益慈善事业……李嘉诚一路走来,下了一盘大棋,一个不以赚钱为首要目的的商人,最终却成为了华人的首富,而且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书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地分析了李嘉诚不同于常人的商业信念、思想和策略;追寻他五十年一路过往心迹,最细节、最真实,恍如与李嘉诚倾心面谈。五十年人生风雨路程,道出他事业和人生的通行准则——等待的是命运,拼出来的才叫人生。

内容推荐

通过一本书读懂一个人,通过一本书看到未来的机遇!看一个“商界超人”、一个让人感动得落泪的大慈善家是如何炼成的?

易云著的《李嘉诚(等待的是命运拼出来的才是人生)》中记录了李嘉诚一步一步走来,在商界从崭露头角到让世人瞩目的商海沉浮。讲透他营销、战略、投资等全方位的经管历程,字字句句,全是恳切之言;一页一篇,全是血汗经验,无一不闪烁着李嘉诚关于商业、关于人生的大谋略、大智慧。

本书真实记录,不保留,不回避,追寻他五十年一路过往心迹。

编辑推荐

他是企业家中的翘楚,他从“塑料花大王”到现在身为“商界超人”名满天下;他是企业改革的先驱,打破旧陈规,引入新模式;他是商界的思想家,广采博纳,推新出奇,亲力亲为;他是创业者的引路人,探究现实,分解当下,各个击破;他是财富的播种者,点拨有理想的人创造财富的新思路;他是一个好胜心强的人,耄耋之年依旧站在时代最前沿:他是一个老者,有着仁者的慈怀和智者的光辉;他是一个勇者,经历过人生的辉煌和沉沦,坚守不渝;他是一段传奇,年逾86岁,始终怀着年轻的理想和责任感,敢想敢做,激扬人生。他就是李嘉诚。

易云著的《李嘉诚(等待的是命运拼出来的才是人生)》将通过李嘉诚的五十年人生风雨路程,道出事业和人生的通行准则,激发出你成长的力量!即使李嘉诚的成功无法复制,但他的成功之道将彻底燃烧你的激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嘉诚(等待的是命运拼出来的才是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易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12246
开本 16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2014152437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