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减法生活(幸福女人平衡术)
内容
试读章节

2008年夏天,为了收集第一手写作素材,我们开始采访职场辣妈们。结果让我们备感意外,我们发现接受采访的大多数女性都可以归入下面两类人:一是相对比较平和地对待自己为了家庭在事业上做出的牺牲,比较心甘情愿;二是心中充满了无奈,是被迫接受当前的生活状态。属于后者的职场女性经常处于茫然迷惑甚至愧疚的心理状态,觉得自己不符合优质女性的标准,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她们迫切希望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能有所改观,但是又不知从何处着手来改变现状。接受采访的女性有六成以上的人都很聪明并且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在收入方面也没有很大的差异,物质生活的压力并不大。那么为什么其中一部分人的心理状态跟另一部分人的差异会如此之大?为什么会有人对目前的生活持如此纠结的态度?

我们计划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找到答案。我们两个在多年前就相识了,并成为了好朋友。当时贝基是《西北日报》的编辑,采访了霍利,因为她不仅是一名记者,更是一位母亲,所以霍利对她颇感兴趣,二人遂结为好友。那时的贝基依然想坚持做一名工作体面、收入高的职场辣妈,同时还希望能有足够的时间陪伴自己的两个女儿——伊丽莎白和卡蒂;而霍利为了腾出时间照顾自己的两个儿子——基甸和亨利,从律师变成了法律教授。

因此,在2009年5月,我们开始为了一项专门的研究而在全国招募了900名出生于1965~1980年的职场母亲来接受采访与调研。我们的问题涉及女性为人母后做出的牺牲,对成功的理解,有什么优先权,促使或阻碍女性应付所有事物的因素,以及身兼数职的辣妈们有什么行动计划。

接受采访的女性几乎来自美国所有的州,种族各异,职业不同:有来自加利福尼亚的法学博士,有来自夏威夷的大学教授,有来自佐治亚的电气工程师,有来自德克萨斯的银行家,还有来自纽约的广告执行官。

我们把接受采访的职场母亲很贴切地分为两类,每一类群体的人数大致相当。第一类是“永不满足型”,属于颇有成就的人,主要特点是“每一件事都要做到最好,追求完美的动力十足”;第二类是“知足常乐型”,这部分职场母亲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她们并不认为追求完美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她们认为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非常好,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时常被幸福感包围着,开心最重要。

不出预料,永不满足型的职场母亲在收入上要比知足常乐型的职场母亲高出约18个百分点,但是高收入能抵消她们为了工作耽误陪伴孩子的愧疚感吗?她们坚守着完美主义的理想,像机器人一样不知懈怠地忙来忙去,保持着快节奏的生活,身体状况日益糟糕,离身心健康的人生目标越来越远。一位母亲说,她为了给孩子找个靠谱的保姆曾经面试了30多个备选人员;另外一位母亲说她曾经为了找个只需工作一小时的临时保姆也面试了十几个备选人员;还有的母亲因为白天忙于工作而错过了儿科学会组织的活动感到万分懊悔——这都是两年前发生的事情了。很多母亲针对孩子们的进食时间和更换尿布的时间制作了精细的电子表格,甚至有的还信誓旦旦地保证不能让孩子的安全受到一丁点儿威胁,一定要让孩子远离压路机等一切危险的机器。还有,不能让孩子们过平淡无奇的生活,不能让孩子们变成平庸之辈。P9-11

后记

当今的职场女性经常在工作和生活的夹缝中顽强挣扎,希望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来赢取事业和家庭的双丰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我们新时代的女性却不会轻易低下高贵的头,我们要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意气风发地走在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制定属于自己的人生标尺。“减法生活”就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态度,我们坚信能够通过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以更包容、更开放的心态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保持最佳的平衡状态,以饱满的激情兼得“鱼和熊掌”。

新时代的职场辣妈们也许因为身负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感到孤立无援、不知所措,但是我们要坚信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尽管世上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生真理,但是我们通过本书中呈现的诸多女性的故事来让大家从中受到启发,进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本书的作者经过这几年的调查研究,收集了海量的数据,其观点有着很强的说服力。在此,译者也衷心希望新时代的女性能扮演好雇主、雇员、妻子与母亲等多种角色,平衡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如果有缘能阅读本书,相信你会因为懂得了“减法生活”的内涵而变得更加美丽从容,前方风景真的无限好。

感谢我的译者队伍为此书付出的心血,他们是:闰国瑞、田丽、陶丽、欧阳春玲、刘峰峰、张伟利、陈怀瑾、荣柏莹、周晓文、王艳云、王海容、石雪。

谭苗苗

目录

第1章 我辞职啦

第2章 继承

第3章 新时代母亲革命

第4章 贤妻修炼指南

第5章 寻找最适宜的工作方式

第6章 技术时代的女性

第7章 给自己当老板

第8章 重新思考高风险职业的发展

第9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第10章 重塑·新知足常乐

第11章 乐享人生

后记

来自贝基

来自霍利

译者的话

序言

本书绝不是一本宣扬中庸之道,鼓励大家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书,本书的定位不过是要帮助新时代的职业女性和超级辣妈们搞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而已(当然不是在书中罗列种种我们想要的东西,而是让大家明白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

本书倡导的生活理念是不要盲目从众、追随他人,不要生活在别人制定的规则中。书中略带残忍地指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仅仅靠卖命工作是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全部东西的,你根本无力控制自己的生活方向,也只能接受事实了。

但在本书中你也能找到有关鼓励你积极奋斗、努力工作的内容——这并不是为了实现俗不可耐的“人生几步曲”或者为了实现他人的梦想,我们只是希望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而已。本书讨论的是怎样让你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保持最佳的平衡状态,让你以饱满的激情兼得“鱼和熊掌”。

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我们心怀坦荡,以开放的姿态在这里开诚布公地讨论“减法生活”的话题,并且十分欢迎对此话题感兴趣的人们与我们争论和辩驳。有人质疑本书的名字起得不够恰当,包括书中提到的两位重要女性也发出了质疑的声音,其中一位还是霍利的好友,她建议我们应该把书名改为《阿谀迎合很可怕》。

我们对一切质疑持兼容并蓄的态度,我们向来都是以一副包容的姿态面对大家的质疑。因为在我们看来,倡导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并不是怂恿大家当懒虫,纵容大家不求上进、悠闲散漫。我们是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对于一个女人而言十分重要而又必需的东西,在另一个女人眼里可能分文不值,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标尺和生活标准,不要为了追求那些不切合自身实际的东西而做太多无用功,否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徒劳无获。

有人把我们倡导的生活态度称为“知足常乐”,但是我们认为“新知足常乐”更为贴切。

在我们开始深入讨论“新知足常乐——减法生活”的话题之前,请允许我们作者先来个自我介绍。贝基是名记者(嫁给了一名律师),霍利是名律师(嫁给了一名记者)。就像我们采访过的许多女性一样,我们也是在工作与家庭之间挣扎的职业女性,也是千万新时代母亲中的一员。贝基在生下两个女儿之前是一名出色的报刊记者,她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喜欢在自己尊敬的人们中间忙来忙去。霍利在生下两个儿子之前是一家非常著名的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虽然一年到头工作很辛苦,但是收入很可观,而且她在学术方面颇有建树。

但是,我们两人在休完产假、回到工作岗位七个月之后都辞去了工作。

作为母亲,我们最终放弃了工作,做出这样的抉择的确十分艰难,而随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使得我们萌发了撰写本书的想法。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为本书提供素材的朋友,他们更是从多个方面激发了我们的创作灵感。

本书的写作时间始于2008年,经过这几年的调查研究,我们收集了大量数据——采访了905位出生于1965~1980年,已经做了母亲的职业女性,遍及美国每一个州;还对超过100位坚持工作的母亲做了深度访谈。其中一些女性在一两年的时间内定期接受我们的采访,采访内容涉及各种各样的主题,她们慷慨赠予我们的礼物就是提升了我们对于生活的洞察力,告诉我们许多影响今日女性朋友做出决策的因素。我们也从许多有关婚姻、女权主义和商务运作等学术研究中汲取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还与许多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阐释自己的调查研究结果。

我们最关键的发现确实让人备感惊讶。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两种类型的职业女性(已为人母)的生活状态:一种是“永不满足型”,一直在努力做到“最好”,以求获得“最好”的东西;一种是“知足常乐型”,把追求“最好”看得并不重要,在事业和家庭两方面都乐意持一种知足常乐的态度。我们关注的并不是这两种类型职业女性的存在,而是这两种类型的职业女性是如何为平衡事业与家庭来做出努力的,二者有何不同之处。

为了尽快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澄清事实,解析困惑,我们特意选择了一部分已为人母的职业女性作为研究样本。这些女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选择权,有能力更换工作并且可以抽出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几乎所有接受过我们采访的女性(无关乎种族、居住地、职业和家庭背景)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的文凭,有相对稳定且不菲的收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她们没有丝毫金钱方面的压力,其实她们都有物质生活的压力,但是她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担心晚饭会无米下锅)。几乎所有参与了我们问卷调查的女性都接受过大学教育,而且大约有一半的人是因为有了高等学历才获得了现在体面的工作。当然我们深知社会上还存在一批承受着巨大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女性,她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只能为了生计埋头苦干,可是这些人并不在本书的研究范围内,我们关注的并不是这一类女性。

我们同样也没有选择全职妈妈们作为研究对象,因为我们坚信在当今时代掀起的“母亲革命”(见本书第3章)是卓有成效的,会得到众多新时代职业女性的认可和推崇,工作和家庭绝不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对立面。我们遇到的诸多母亲(包括贝基)都是在经过艰难抉择之后给家庭和孩子开了绿灯,在事业上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当然这种让步是意义非凡的。在本书第10章我们也讨论了曾经在职场上勇猛拼杀的职业女性在升格为母亲之后是怎样转换角色、变换职业的。

我们想说明的最后一点,毫无疑问,就是包括我们两位作者在内的所有接受过采访的女性都要清楚地明白,自己比起其他大多数人而言还是幸运的。凡是接受我们采访的女性都非常诚恳、坦率地讲出了她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不论是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想法,都与我们慷慨分享。很多女性内心十分纠结,勉为其难地应付当前的工作是因为不想被外人指指点点说自己是忘恩负义的人,时常感到心中有苦说不出,不止一次地跟我们絮叨她们常常被孤独感包围着。我们认为,这种孤独感大多数来源于我们不愿意相互之间坦诚倾诉,不愿意提到生活中阻碍我们走向职场的各种绊脚石,不愿意让人知道我们正无奈地被各种烦恼推向崩溃边缘——我们真的很想做出改变!有很多全职妈妈之所以待在家里而不愿走向职场,很多时候是因为不知道该怎样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但是又不愿意跟他人透露自己真实的想法与种种困惑(个人的工作与生活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个人隐私,不便放到桌面上讨论,只是最近一段时间才有所改观)。不过我们很多人从心底里都不想整日喋喋不休、牢骚不断。

事实上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已经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新时代职业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找到了较好的平衡点。但是这部分可怜的女性面临的是铺天盖地的批判,各种打击扑面而来,令她们备感郁闷。有时候还有大量非难的声音是来自于另一部分同样面临事业、家庭两难选择的女人们——唉,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呢?女人应当同情女人才对啊!我们在自己的博客里也会看到诸多尖酸刻薄的留言,凶狠地打击那些走出家门去谋求一份高收入、高声望职业的妈妈们,认为她们的行为非常不合时宜。曾有一位怒火冲天的网友留言说:“哼,让你那六位数的薪水见鬼去吧!早晚让你变成大穷鬼!”

尽管反对与质疑的声音不断,但是我们依然全心全意投身于这个研究项目中,因为我们希望把新时代女性面临的事业与家庭间的两难问题变成全球热议的话题,希望这一主题走向永恒,希望新时代的辣妈们不必为此感到压力重重。纵然平衡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并非易事,但是我们一定要有信心,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总是有解决方案的。虽然新时代的妈妈们曾经面对挑战感到孤立无援、不知所措,但是我们要坚信幸福握在自己手中。

在这里,请大声畅谈新时代女性如何平衡好事业与家庭吧,不必有所顾忌!

因为我们十分强烈地感受到平衡好事业与家庭意义重大,所以我们毅然决定(不顾新闻从业者的天性)在本书中呈现我们自己的真实故事,与读者分享我们的私人感受,把我们为人妻、为人母的种种经历一一展现。

本书在每一章的开头都列出一些精辟的警旬——一部分来自被访者的观点,一部分提炼自我们的研究结果。这些警句只不过起到了引子的作用,是否有用还要看个人的理解。到底是什么真正激发你的活力?是什么点燃你的激情?是什么让你产生起床的欲望去迎接初升的太阳?对你而言,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各位新时代的辣妈们,世上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理论,我们只是希望通过跟大家分享本书中呈现的诸多女性的故事来让大家从中受到启发,进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希望新时代的女性能扮演好雇主、雇员、妻子与母亲的角色,平衡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我们在书中宣扬了“新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真心希望已为人母的职业女性能因为阅读了本书而理解幸福生活的本意,创造出无数幸福的生活方式;更希望本书的读者能了解,如何通过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活状态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与成就感,真切诠释何为“新知足常乐”。

本书中涉及的诸多女性的真实故事让我们读来颇受启发,激发了我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快乐生活的灵感,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特别希望本书能够赋予读者的东西。

贝基和霍利

2011年4月

内容推荐

《减法生活(幸福女人平衡术)》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不能打开所有人的心锁。

我们这一代人总是喜欢给自己套上无形的枷锁——希望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包括一份收入可观的体面工作,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还要有时间享受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快乐。但是,你是不是已经发现无论做出怎样艰苦的努力都无法让自己面面俱到了呢?

事实上,对你而言鱼和熊掌完全可以兼得,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一切。秘诀就是给所谓的“一切”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定义,把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纳入这个范畴。

当今时代的职场妈妈们掀起了一股改变生活状态的新思潮,她们试图让自己从各种琐事中解放出来,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家庭中,抑或是面对自己的人生,她们都开始关注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本书作者贝基·博普雷·吉莱斯皮和霍利·施瓦兹·坦普尔在创新研究中发现,当今母亲的生活方式已经跟传统意义上火不相同,越来越多的新时代辣妈开始接受并践行“减法生活”的人生观,而且变得更快乐、更自信,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本书列举了大量职场母亲的案例,都来自于作者的第一手研究资料,而且还从最新的研究中提取了不少观点。本书就是给那些希望平衡好事业和家庭关系的新时代妈妈们提供的行动指南。

编辑推荐

当今的职场女性经常在工作和生活的夹缝中顽强挣扎,希望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来赢取事业和家庭的双丰收。新时代的职场辣妈们也许因为身负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感到孤立无援、不知所措,但是我们要坚信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减法生活(幸福女人平衡术)》的作者贝基·博普雷·吉莱斯皮和霍利·施瓦兹·坦普尔经过这几年的调查研究,收集了海量的数据,通过呈现诸多女性的故事来让大家从中受到启发,进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相信你会因为懂得了“减法生活”的内涵而变得更加美丽从容,前方风景真的无限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减法生活(幸福女人平衡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贝基·博普雷·吉莱斯皮//霍利·施瓦兹·坦普尔
译者 谭苗苗//闫国瑞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172856
开本 16开
页数 3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2
CIP核字 2013269870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2-7007号
版权提供者 CA-LINK International LLC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6: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