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幸的理由
我们并不是因为迎来冬季而痛苦,而是在于不知道冬天已经到来,依然期待像过春天一样.期待自己开花结果。
时隔一年,我接到了他打来的电话。虽然已经过了10多年,但是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与他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那时的他是一名记者,从他的语气、表情以及行动上,我能隐约感到他的烦躁和无礼。刚见到我的第一面,他就莫名其妙地问我:“金代表你的梦想是什么?”或许,就是那个提问把我的生活引向了这片丛林。记得那天,我没能回答出那个问题。此后的三年时间里,为了寻找他要的答案我彷徨了很久。再后来,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来到了这片丛林中,过起了现在这样的生活。
他会向来到丛林中的我偶尔打来电话问候,不过电话铃声总是会在午夜时分响起,而且总是在喝醉之后给我打来电话。在我打算辞职的时候,他也放弃了记者的工作,去了大企业的娱乐事业部工作。他喜欢那份工作,享受着高额年薪和优越的待遇,他经常请我喝酒。他在企业里的职责是发掘可以创造收益的电影并进行投资,并把其收益最大化地返还给企业。在我离开组织、迎来人生中的“冬季”时,他的人生则迎来了“春季”。
今天,他的声音听起来比往常喝得还要多。
“金代表,不,冒犯了,大哥!我现在累得不能再坚持下去了。在过去的三年里,我的生活糟透了。过几天,我一定会去拜访您。我想见您!我现在觉得唯有听大哥的指教,才能继续以后的生活。”
我沉默了好一会儿。因为我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我除了倾听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事情。好长时间的沉默之后,我对他讲了冬季来临之后树木过冬的方法。
“在自然界中,有着一部分名为冬季的时间。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的生活也时常会迎来冬季。然而,大部分的人却不知道冬天已经悄然来到自己身边的事实。所以,进入冬季之后,他们还是期待着自己的生活会像春天一样绽放出花朵。我们的痛苦就源于此,我们并不是因为迎来冬季而痛苦,而是在于不知道冬天已经到来,依然期待像过春天一样,期待自己开花结果。看看那些树木吧!在冬天到来之前,树木会把自己的叶子染成红色、黄色等属于自己的颜色。那火红色的漂亮枫叶,一直都得到人们的赞颂。但实际上,枫叶是树木收回自身欲望的形态,枫叶的出现也是树木迎接即将到来的停止生长期的特殊仪式。它们终于放弃了从春天开始就一直养育的所有的叶片,借助放弃自我而迎接了冬天的到来。这是赤诚的仪式——我们把这一形式称之为落叶。”
他在电话的一旁问道:
“树木变成裸木之后呢.它们做什么呢?什
么都不做吗?” 我低声地回答了他。
“树木变成裸木之后就一直守护着自己。它们知道进入冬季之后,最重要的是守护自己。它们知道自己不能再消耗,生产(对人而言就是盲目地摸索)的事实,所以树木会停下一切生产的尝试。当然,即使如此消耗也维持在最低的水平上,那就是要变得简单、变得轻松。或许它们会在默默无声地强挺着,自然中存在着一段时期,需要像树木那样强挺着,只有这样才会有希望,才有属于自我修行的时期。我今天听到南边向阳坡上的梅花已经开了。它们的花是破开花芽绽放的,而那些花芽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知道答案的话,你可能会吓一跳的。梅花树在去年夏天已经长出花芽,在冬天和秋天好好地守护着它们。虽然通过放弃很多东西迎来了漫长的冬季,但是梅花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和希望——树木会以谦逊的态度去接纳冬季。”
他的声音变得更低沉了:
“我一定会去的。一定会去拜访您的。”
我对他说:“来吧。只要方便的时候,随时都可以过来。来之前给我打声招呼就行。”我们的通话就这样结束了。我在睡觉之前,又想了想令我们感到我们不幸的理由。啊,今天应该是满月了吧!
第五十封信
年龄
在我们村子里,人们不会在墓碑上刻年龄。我们认为重要的不是一个人活了多久。
新年那一天,我比平时早起了一些。睁开眼睛之后,我就一直侧躺在那里没有动。跟随着自己视线的方向,我凝视着窗外小泉上面那些榉树的枝条。它们都保持着静止的状态。暧暖的火炕让我躺着很是舒服。不知不觉我已经完全沉浸在了思考的海洋:“啊,是45岁的早晨了。在刚满30岁的那一年,一直觉得离自己很遥远的年龄,终于在这个清晨变为了现实!”
我的心情变得很愉快。现在已不再那么年轻了,已经是放下大多数触不可及的欲望的年龄。现在我还没有那么衰弱,所以还能保持着依然不能放弃的信念。另外,这个年龄里,心胸也不再那么狭窄,能够包容很多的东西。啊,我的生活迎来了新的局面!
焖上米饭之后,我简单地整理了一下屋子。然后,翻开了那本从昨天开始读的红色的诗集。这是我非常喜欢的诗人在时隔12年之后推出的新作。比我大10的这位诗人曾经是一个死囚。他在牢狱中生活了7年多,在总统的特别赦免下才回到了社会当中。据说,现在的他周游世界,为生命、为世界和平做着自己的尝试。P215-222
歌颂自己的生活
这本书是生活在平和的丛林中的我,写给凄凉无比的丛林外的世界的信。为了向生活在某种不安和悲伤、挫折和疼痛中的你,送去一份安慰和勇气,分享一片温暖的心,我提笔写了这封信。信的内容并不是只有“打起精神”这样无力的安慰。我现在过着“歌颂自己”的生活,而本书讲述的就是我这样一个人的生活点滴。书中融入了我丛林生活的喜怒哀乐。而我向大家低声地发问,期望读者能够对这些喜怒哀乐的片段进行砍伐和摘取,并寻求大家的答案和共鸣。我的信融入在这喜怒哀乐中,我希望读者能认清我们自身,并衷心期望每一个人都能从中获得重新站起来、继续向前的勇气,这是我对于你最为衷心的祝愿。
不知不觉,我已经在丛林生活了五年之久。在得到我现在所生活的狐狸林(地名)决定接纳我的许可后的第二年,我亲手搭建了一个山中小屋,并给它起了“白乌山房”这样一个名字。就这样,我终于开始了丛林新生活。我开始做农活,在园地里种了柿子树,在灯台树和大山樱稀疏的丛林空间则栽种了菩葱。我还弄来了土蜜蜂,开始煞有介事地养殖土蜜蜂。之后我的家中又增添了几个成员——有人送了我两只狗。我给它们分别起名为“大山”和“大海”。还有值得提到的一点是:我跟邻居们也会经常走动,我们的关系很不错。一个月一次,我会跟村里的几名村民和从城里来的几名都市人聚在一起开“丛林研讨会”,然后一起做饭吃,欢度每一段时光。有空的时候我还会向村里的大哥大嫂们学习务农的技巧,我还跟村里的几名木匠经常来往,关系都很不错。你也可以通过这些信认识他们。
在丛林中生活,你可以拥有很多的个人时间,而我经常会一人静静地漫游在丛林里。倘若在这份沉默中领悟到自然与生命向我讲述的故事,那会是一个格外开心的日子。我会在忘掉之前,把那快乐的教诲用文字记下来。这一习惯成为我丛林生活的一部分。《向丛林问路》是我的处女作,是我把丛林的教诲用文字表达出来的首次尝试。此后,过了一两年,我跟别人一起共著了《青山岛生态文化图鉴》,这本书介绍的是莞岛郡的美丽岛屿以及青山岛的生态和文化。在此过程中,很多读者纷纷来到了这片丛林,他们还邀请我去他们知道的好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我跟几名村民和都市来的朋友一起建立了“丛林学校,古老的未来”。从那以后,我便和更多的人分享着丛林、生命以及自然教给我们的生活智慧。
就这样,我过着“歌颂自己”的生活。我慢慢恢复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或者说是寻找到了人类最开始的状态,过着我自己想要的生活。曾经在首尔被人称为CE0并经营着一家公司的记忆,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被吹落,腐化为我新生活的土壤。我亲手搭建了自己要住的房子,我开始务农、写书、演讲。自从开始享受融入丛林的新生活之后,我不断地摸索不失去自我的生活。我获得了可以守住自己自尊的力量,获得了在资本和权力要求我遵从它们时可以一口拒绝的勇气。例如,当有人只想拿钱购买我的土蜂蜜时,我并没有卖给他们。我只会把我的蜂蜜分享给这样一些人:他们懂得品味蜂蜜中包含着的蜜蜂的辛劳,他们能够体会到那蜂蜜中所蕴含的无数的花朵的芬芳。如果不懂得感激,不会献出自己的叶子来与他人分享自己淡淡清香的人,我也是不卖给这种人茖葱叶子的。即使我受邀演讲,如果我觉得自己站在讲台上有不舒适之感的话,我就会拒绝。多年以来,我一直遵守着这一原则。因这种关系,我没能脱贫,甚至可以说是迎来了我人生中的“寒冬”。可即使这个冬季比我想象的还要漫长一些,我也还是过着歌颂自己的生活。因为我早就知道这个道理:过着贫穷的生活,也能歌颂自己;也没有必要因为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而不把宝贵的生活当成一首歌去唱诵。
歌颂自己的生活是追求自我的生活。这种生活意味着放弃一味地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一切,扔掉那些自己固有的冗杂方式;这种生活是追求属于自己喜怒哀乐的生活;是顺其自然的生活:是接受每个生命都会经历的喜与悲,并平淡地度过那些岁月的生活;是扔掉期待生活中只有快乐的贪欲、接纳生活中会遇到所有局面的生活;是懂得尊重他人的生活。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只有我们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时候,心里才会变得暖暖的,心情也会变得愉快。试一下吧,我想你也会不由得哼出歌来。
我想通过这封信跟大家分享我的这些体验。不过,即使读完了这封信,我想你也不可能马上就能过上歌颂自己的生活。还有,找到能过上这种生活的具体方法也是非常不易的。然而可以确定的是,你会对很多事情产生共鸣。希望你能够在这封信里,这封于某个美丽的一天中被写下的信里,了解到什么是歌颂自己的生活之乐。希望你能从一棵小草、一棵大树发出的信息中,了解到它们的欲望、它们的奋斗其实与你别无两样:希望那些故事能够打动你柔软的内心,能够给你及时地送去~些勇气。我相信跟我一起生活的两只狗的故事和与我的邻居们的故事也同样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
我更希望此封信的“收件人”是生活在不安与绝望、伤痛和痛苦之中的人。我曾经也有过像苦熬寒冬的大树一样的生活经历。我十分清楚春天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季节,它代表了多么漫长的等待。就如苦熬寒冬的大树接到春天来临的消息一样,希望我的这封信能够化解你心中的积郁,哪怕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一点点,我也会很开心,心满意足。
金荣奎
于狐狸林
《丛林中的来信》是生活在平和的丛林中的作者金荣奎,写给凄凉无比的丛林外的世界的信。为了向生活在某种不安和悲伤、挫折和疼痛中的你,送去一份安慰和勇气,分享一片温暖的心,作者提笔写了这封信。信的内容并不是只有“打起精神”这样无力的安慰。作者现在过着“歌颂自己”的生活,而本书讲述的就是作者这样一个人的生活点滴。书中融入了作者丛林生活的喜怒哀乐。而作者向大家低声地发问,期望读者能够对这些喜怒哀乐的片段进行砍伐和摘取,并寻求大家的答案和共鸣。作者的信融入在这喜怒哀乐中,作者希望读者能认清我们自身,并衷心期望每一个人都能从中获得重新站起来、继续向前的勇气,这是作者对于大家最为衷心的祝愿。
金荣奎放弃了都市中高管的职位与丰裕的生活来到丛林中,担当起联系自然与人类的工作,他在丛林的生活中,用缓缓的方式侧耳倾听,触摸到了生命的脉络,听到了自然赠与人们的生活智慧。读金荣奎的《丛林中的来信》,即使没有亲自步入丛林也似乎能够感到丛林中吹来的凉风习习,听到鸟声欢叫。他将生活的智慧融化在丛林的自然生活中向我们娓娓讲述,让都市中疲倦的心灵能够放松下来,让奔波的灵魂能够在大自然馈赠的智慧里得到解脱,重新换回生命内在无限的能量,开启崭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