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窗外有阳光
内容
编辑推荐

谢京、邢红枚主编的《窗外有阳光》由北京市东城区阳光社区矫正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整理真实案例所成,未成年人犯罪日益上升的趋势给我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带来很大的压力,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思想处于不稳定状态,对社会的认知也比较片面,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影响,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从矫正中心的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案例来看,未成年罪犯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前,有的也是受害人,值得人们通过他们的行为去思索未成年人教育、心理成长、角色定位等方面的问题。20个真实案例,深入浅出,从多个角度解析未成年人涉法的成长经历和心理问题。探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尤其是父母所处的重要位置和责任,也给很多父母以警鸣和经验。

内容推荐

谢京、邢红枚主编的《窗外有阳光》书由北京市东城区阳光社区矫正服务中心组织编写,介绍了二十个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例,并从心理学视角深度剖析犯罪行为背后的个人、家庭、社会原因。每个故事深入浅出,由案情回放、成长经历、分析解读、调查员寄语和心理贴示五部分组成,呈现了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的调查过程、思考和建议。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目录

妈妈,请接纳我

爱与哀愁

父母的成长,孩子的护佑

维护“公正”也会付出代价

被打掉的自尊

不愿长大的孩子

青春,别太远也别太近

崇拜“英雄”的少年

孩子,勇敢面对生命中的痛

淡漠的家庭,缺爱的孩子

“懂事”那心底的痛

谁之过

暴力下长大的孩子

始终缺失的父爱

我是领养的孩子

谁来温暖我的心

窘迫的生活,压抑的孩子

我想有个家

令人心痛的“少年打劫”

爱我就请相信我

试读章节

作为赵博宇的社会调查员,我们在看守所和博宇访谈后,也到他家中和他的爸爸、妈妈进行了访谈,我们还是来看一看赵博宇的成长经历吧。

十七年前,博宇出生在北京。妈妈性格直爽泼辣,在一家旅行社做导游,爸爸沉稳上进,也毕业于博宇现在的这所职高,现在是一家大酒店的厨师长,家中经济宽裕。父母是中学同学,感情融洽。博宇出生后,妈妈就辞去了工作,全职在家照看他,一直到他三岁上幼儿园。博宇四岁时,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早期教育,父母把他转入到一所寄宿制幼儿园,周一至周五在幼儿园寄宿,周五晚上接回家。到了上小学的年龄,父母又为他选择了一所好学校,只是离家很远,博宇又度过了六年周一至周五在学校寄宿的生活。升入初中后,妈妈再次放弃自己的工作,全职负责每天接送他,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直到他三年后升入职高。

博宇从小到大,妈妈一直对他在学习上的期望值很高,希望他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将来有前途,有发展,不要像他爸爸那样。和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一样,妈妈在生活上对博宇大包大揽,洗衣、做饭、开车接送,甚至上初中了还帮他剪指甲,但在学习上对他要求非常严格,如果老师让背书,晚上十一二点也必须背,背过才可以睡觉。从小学到初一,博宇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是中等水平,全班三十个同学,排在十四五名,初二时下滑到二十多名。妈妈对他的成绩很不满意,没有和他商量就给他请了家教,从此,博宇的周末被各科家教安排得满满的,基本没有了休息时间,学习成绩却一直没有起色,妈妈恨铁不成钢,对他越来越失望,经常唠叨“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呀”“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你考不上大学以后可怎么办”。初三毕业时,因成绩不佳,博宇进入一所职业高中。

博宇认为,妈妈只关注学习,其他都不关心。有时他想和妈妈天南海北地聊一聊,妈妈不但不愿意听,甚至会打断他,告诉他跟学习无关的话题免谈。博宇妈妈非常看不起职高生,觉得那些孩子成绩不好,品质也好不到哪儿去,将来都没有出息。有一次博宇带同学回家玩儿,在楼下给妈妈打电话,妈妈不允许他的同学上楼,并且要求他以后不要把同学往家里带,态度非常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妈妈的话语和行为让博宇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而妈妈认为,博宇进入职高太给她丢脸了,自己姐妹的孩子上的全是北京市重点高中,成绩都很好,她觉得自己在姐妹中抬不起头来,万分失望之余,她不止一次地对博宇说:“妈妈对你十分失望!”几年来,妈妈的失望和不满也让博宇内心备受压抑,感觉妈妈看不起他,也看不起他的朋友,在心理上越来越抵触妈妈,疏远妈妈,有什么话也不愿再和妈妈说了。

和妈妈不同,在爸爸眼里,博宇是个善良、憨厚、诚实、热情的孩子,爸爸也能够接受博宇学习成绩不好,上职高的现实,看到妻子因为孩子的成绩揪心,会经常和妻子说,成绩并不决定一切,儿子的成绩就是这样了,应该接受这个事实。虽然爸爸在酒店工作,作息时间比较特殊,再加上厨师长工作繁忙,每天晚上十点多才下班回家,但只要博宇还没睡觉,就会和他聊聊天,主动问问他有什么事儿。博宇也喜欢和爸爸聊天,跟爸爸说说心里话,遇到事情时,也基本照着爸爸说的话去做。在生活中,爸爸不溺爱博宇,犯了错误会批评他,给他讲道理,除了小时候偶尔打打屁股外,长大后爸爸基本没有动手打过他。初中二年级以后,博宇对妈妈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经常会跟爸爸诉苦,觉得妈妈对他学习要求太高,学习压力很大,内心很郁闷。妈妈也经常跟爸爸诉苦,觉得博宇学习不努力,对儿子又失望又担心。虽然爸爸对博宇的学习成绩没有过高要求,但还是会站在妈妈一边,经常给他讲道理,希望他能努力学习,体会妈妈的苦心。

博宇告诉我们,他喜欢绘画、唱歌和写作,在绘画方面还有小小的天赋。小学时在学校学过两年素描、速写,后来学习忙了就中断了画画,但是只要他闲下来,就会画,画人物,画漫画,画故事,家里有一面墙贴的都是他的画。父母知道博宇喜欢画画,但一直没有重视,觉得先读完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是最重要的,画画前途比较渺茫。初二时博宇学习成绩下降,父母开始为他考虑其他出路时,给他报了动漫班学习画画,即使喜欢画画,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也是想画就画,不想画就不画。虽然他很想考本校高中部美术专业,但因为抵触学习文化课,成绩一直提高不上去,最后还是上了职业高中。职高也有动漫专业,可是父母还是为他选择了航空公司定向培养、将来可以升入大专继续学习深造的航空管理专业。由于博宇根本不喜欢这个专业,经常上课睡觉,不交课堂笔记,被老师催得紧了就集中补抄笔记,有时找别人替自己抄,成绩也一直较差。职高期间,博宇认识了一个朋友的哥哥,开纹身店,他经常去店里玩儿,喜欢上了画纹身图案手稿,特别是画鬼的图案,一排脑袋的鬼,或带着鬼面具类似佛像的图案。

博宇现在的班主任李老师认为,博宇聪明、善良、团结同学、人缘好,但学习不用功,而且心理年龄小、单纯、幼稚,是个傻傻的、简单的孩子。博宇的小学老师曾告诉过家长,博宇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像很小的小孩,和年龄很不相符,初中的老师也说过他行为处事像小学生。不同阶段的老师向父母反映过相同的问题,但父母认为博宇没有违反校纪、校规,没有影响过学校和其他同学,就没当成问题去认真思考。

职高一年级时,一次放学后,博宇在校门口等公交车,本校高二的几个学生和一个高三的学生打架,本和他没什么关系,但他认识其中一个高二的学生,就上去踹了被打的高三学生一脚,为此被学校处以留校察看处分。事后老师问他为什么要上去踹一脚,他说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心情很烦闷,总被妈妈唠叨,被老师批评,有点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对于这次涉案,博宇就是想为同学田子达“弄”一部手机,因为田子达连续丢了两部手机,没法跟家里人交代。

P2-5

序言

“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呀……你将来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妈妈对你十分失望!”

“家里经济条件虽然不好,但我们尽量满足他,别的孩子有的,他一般也会有的,没想到他会觉得我们不关心他……”

“我长大了,想自己解决问题,和家长、老师说也没有用,而且还丢面子……”

“我和他争执是为了公司利益……看到他流血了,我感到很害怕,现在想想,如果换个方式就好了。”

“这学生挺懂事的,和同学、老师关系不错,平时挺胆小,没想到他还会去打架……”

这是我们在未成年人社会调查中听到的孩子、父母和老师的话语,听着这样的描述,看到孩子们犯下的错误,我们一直在思考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近年,我国司法改革对未成年人违法行为的审判在人权保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09年7月开始,北京市东城区阳光社区矫正服务中心与北京市东城区法院着手开展涉少刑事案件的社会调查工作;2012年8月矫正服务中心与东城区检察院合作把未成年人审前社会调查前延至逮捕、起诉阶段;2013年6月中心与东城区团委签订协议,将社会调查进一步推进到公安预审阶段,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北京市东城区阳光社区矫正服务中心率先推出由专业心理咨询师担任社会调查员并参与诉讼的举措,创建了具有东城特色的社会调查模式。

时光荏苒,五年来,十六名调查员在对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着、实践着。与数百名处于青春期孩子们谈话,访谈他们的父母和老师,目睹他们的生长环境,每每执笔调查报告,孩子们触犯法律行为背后的东西就深深地震撼着调查员们,触发大家思考,这也是促成本书的动机,希望更多人认识到怎样的关心才能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本书二十个真实故事选自数百个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案例。故事的主角都是十四周岁至十七周岁的青少年,因涉嫌盗窃、抢劫、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行为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曾经的市三好学生、年仅十四岁的小凡因为持械抢劫出租车司机40元钱被送上少年法庭。单亲家庭长大的十七岁少年何伟,为了“不被别人欺负,也不能看到朋友受欺负”,用错误方式“保护”着自己和同伴,等待他的是法律审判。“我真的是抱来的吗?我不是爸爸、妈妈亲生的?”对身份认同充满困惑与迷茫的张继祖,尽管父母给予了“特别好”的关爱,仍无法释然,在漂泊的旅途中失去了方向。面对花季般年龄的孩子们在青春期自我成长中遇到的挫折,调查员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专业视角,解读着他们的压抑、愤怒、恐惧、内疚、孤独和迷惘,以无条件之爱感受他们,努力发现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二关键期,每个孩子开始拥有“个人寓言”。有的孩子会经历“疾风暴雨”式的过程,充满挑战,需要智慧应对。在当今多彩世界中,孩子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家人的倾听,老师的耐心,社会的关爱,需要有人真正读懂他们,感受他们的感受。

书中的每个故事由案情回放、成长经历、分析解读、调查员寄语和心理贴士五个部分组成,呈现了调查工作的过程、思考和建议。希望和大家分享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心路历程,帮助青少年树立良好自尊,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本书献给家庭、学校和社会,让我们共同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使这一粒粒种子在适合的土壤和匹配的耕作方式中成熟饱满。

本书更要献给青春期的孩子们,学会在逆境中成长,挫折中前行,终会绽放盛开。

致谢北京市东城区司法局、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北京市东城区团委,你们的大力支持使社会调查工作充满意义。

致谢社会调查员,你们的志愿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坦率、真诚的沟通技巧使社会调查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致谢本书的出版者,你们严谨地编辑加工和精心地设计为本书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

由于社会调查工作经验不足,编写时间仓促,本书不可避免地存在瑕疵,期待同行和读者朋友们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窗外有阳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京//邢红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028714
开本 16开
页数 1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5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2014171655
中图分类号 D926.7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5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