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非暴力沟通(实践篇)
内容
试读章节

据我的经验,持续关注需要,我们的冲突就易于得到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关注需要时,我们表达自己的需要,同时,清楚地明白他人的需要,避免使用任何错在对方的暗示性语言。在前一章,你能看到关于人类共有的基本需要的列表。

不幸的是,我发现极少有人善于表达他们的需要,相反,他们对批评、侮辱之类的沟通倒是很在行,而这些沟通方式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隔阂。结果,原本可以轻易解决的冲突也变得无法解决了。双方本该表达各自的需要,并理解对方的需要,现在却玩起了谁对谁错的游戏。这种游戏更可能以语言、心理、身体等各种形式的暴力告终,而不是得到和平解决。

因为需要是这种化解冲突的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想澄清一下我所指的需要是什么。我所用的这个词,“需要”,可以被视为生命为了维持自身存活所必需的资源。比如,我们身体健康是因为我们对空气、水、休息和食物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而当我们对理解、支持、诚实和意义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就得以加强。

根据需要的这个定义,不管我们的性别、国籍和宗教信仰是什么,受教育程度如何,所有人都有相同的需要。人与人的不同在于满足需要的方法。我发现,将我们的需要与可能满足需要的方法区分开有助于化解冲突。

 将需要和方法区分开的一个指导方针就是:记住,“需要”不涉及某个采取特定行动的具体的人。与之相反的是,有效的“方法”——或我们通常所指的欲望、请求、渴望,以及“解决方案”——则确实针对某些采取特定行动的具体的人。一对几乎对婚姻绝望的夫妻之间的交流,明显地体现出这种需要与方法问的重要差异更清晰。

我问这个丈夫,在婚姻中他有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回答说:“我需要摆脱这个婚姻。”因为他是在谈一个采取特定行动(离婚)的具体的人(他自己),所以,他并没有表达出我所定义的需要。相反,他告诉我他正在考虑采取的一个策略。我向他指出这点,并建议等我们真正弄清楚他和妻子的需要之后再讨论策略方法。当他们能够弄清楚彼此的需要时,两人都意识到了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的方法,而不用离婚。我可以很高兴地说,自那之后的两年,他们在婚姻中的感情很好,两人都非常满意这样的关系。

许多人都觉得表达需要很难。当人们想要化解冲突时,对“需要”做准确表达的缺乏就造成了问题。我想给你们举另一对夫妻的例子,他们本想解决冲突,结果却导致了身体暴力。

我曾在这个丈夫的单位工作过,给人提供培训。培训结束后,这个丈夫问我可否私下一聊。他声泪俱下地讲述了他和妻子之间的情况,问我是否可以见见他俩,帮助化解他们的矛盾。他妻子同意了,于是,那天晚上我和他们两个见面了。  我首先说:“我知道你们两个都很痛苦。我建议我们这么开始:你们先说说自己在这段婚姻关系中有什么需要没得到满足。一旦你们明白了彼此的需要,我相信我们能找到满足这些需要的办法。”我让他们做的事,要求他们有表达需要的能力和理解他人的需要的能力。

可惜他们做不到——他们缺少那样的表达能力。丈夫不是表达他自己的需要,而是对妻子说:“你的问题就是你对我的需要毫不在意!”妻子则回击道:“这就是典型的你,说这种很不公平的话!”

还有一次,我在一家公司里,当时那个公司有一个非常烦人的矛盾冲突,长达15多个月仍未得到解决。这不仅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还导致公司的员工士气低落。冲突双方是同一部门的两派,争论该使用哪一款软件,都带着强烈的情绪。一派花了很多功夫才把现在正在用的软件开发出来,因此,希望继续使用这款软件;另一派则强烈建议使用一款新软件。

见到这些人后,我同样首先让双方告诉我,他们推荐使用的软件可以让他们的哪些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然而,这次我同样没有听到清晰的需要表达。相反,两派都进行了理性分析,而对方将之视为批评。

其中一派有人说:“我认为,如果过分保守,未来我们就都可能失业,因为与时俱进需要我们承担风险,敢于抛弃过时的做事方法。”另一派的人则反驳说:“但是我认为冲动地抓住每样新事物对我们并非最有利。”他们告诉我,数月来,他们一直重复着类似的对彼此的分析,毫无进展。其实,他们这样反而给自己制造出很多紧张敌对的情结。

P4-6

书评(媒体评论)

卢森堡博士的高效沟通技巧将原本的矛盾冲突都转化成了和平的对话。通过这本书,你将学会用非暴力的方法来化解矛盾冲突,并与家人、朋友等建立起真诚的联系。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作者,约翰·格雷

非暴力沟通不仅仅是一种沟通方式,它还是一种生活方式,能改善各种人际关系。书中有很多让我产生恍然大悟之感的地方,在阅读中我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在生活中运用这个方法。

——《心灵鸡汤》系列创作者之一,杰克·坎菲尔德

书中有很多技巧和方法帮助你恰当地表达自己,而不至于让他人感觉不舒服或受到了威胁,并能让你学会专注地倾听、理解他人,以达到沟通的真正目的。

——《激发无限潜能》作者,安东尼·罗宾

马歇尔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表达自我和理解他人,从而实现深层的、发自内心的沟通。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

目录

非暴力沟通简介

第一章 创造一个非暴力的世界 如何和平有效地化解冲突?

 用非暴力沟通法化解冲突

 告诉对方你想要的,而不是你不想要的

 当冲突双方无法聚到一起时

 小结:表达自己的需要,倾听对方的需要

第二章 在爱情中表达真实的自我 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应用非暴力沟通?

 一场小“危机”

 亲密男女之间的典型冲突

 如何在婚姻关系中应用非暴力沟通?

 练习非暴力沟通

 角色扮演

 如何表达欣赏?

 如何练习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与爱的关系

 小结:用非暴力沟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第三章 放下各自的伤痛 如何修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何放下对他人的怨恨?

 同理连接

 治愈的四个阶段

 灵活过程VS固定程式

 让生活从容起来

 试着理解那些要伤害你的人

 一旦愤怒,我就知道自己需要慢下来

 如何做到宽容?

 与母亲达成和解

 母亲给我的礼物

 小结:治愈与和解的四个阶段

第四章 愤怒的意外作用 如何有效管理愤怒?

 将愤怒当作一个自我提醒

 愤怒处理四步骤

 从满足需要的角度来说,惩罚从来不起作用

 杀人:对愤怒的肤浅表达

 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只需要掌握非暴力沟通法的策略原则

 关于愤怒的18句话

第五章 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 如何与孩子进行非暴力沟通?

 跟孩子也能进行非暴力沟通

 作为家长我意识到的一点

 强迫和惩罚的局限性

 放任不管和强迫之外的第三种方法

 奖励也有局限性

 改变你所习惯的沟通方式

 “家务战争”

 向孩子传达无条件的爱与尊重

 让孩子做好应对暴力沟通的准备

 “船长”游戏

 强制力的使用

 成为互助社区的一分子

第六章 实践灵性 对非暴力沟通灵性基础的思考

推荐阅读

关于非暴力沟通中心

关于作者

序言

非暴力沟通,简称NVC,是一种强大有效的沟通方式,但远不止于此。同时,它亦是一种我们在世上存在、思考和生活的方式。它旨在促进我们与自己、与他人建立真诚联系,并通过出于善意的给予使每个人的需要都得到满足。它鼓励我们发自内心地给予,帮助我们与自己的内在灵性沟通,帮助我们倾听心中每时每刻涌动的思绪。

我们可以说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善意的语言,但它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的语言,善心在其中自然而然地生发。这种沟通方式告诉我们如何表达我们心中的感受和想法,并了解他人心中的感受和想法。一旦清楚了彼此心中的感受和想法,我们就能考虑如何做以使我们的生命更丰盈。

非暴力沟通源自我对两个问题的强烈兴趣:一是我想更好地了解是什么导致有些人的行为充满暴力和剥削;二是我想更好地了解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使我们永葆善心。我认为,尽管有些人的行为充满暴力和剥削,善心仍然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流行数百年的理论总是告诉我们,暴力和剥削的存在是因为人类本性邪恶、自私自利、残暴不仁。但是,我见过许多人并非如此,恰恰相反,他们乐于为他人的幸福做贡献。因此,我想知道为什么有人乐于看到他人受苦受难,而有些人却恰好相反。

在对上述两个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在相似情境中为什么有些人以暴力回应、而有些人则以善心回应这一问题的理解,有三个因素十分关键。

我们所学会使用的语言

我们所学会的思考和沟通方式

我们所学会的支配他人和自己的特定方法

因为这三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在某些情境中是以暴力还是以善心回应,所以,我将这三种有助于促使我们愿意为自己和他人的福祉做贡献的因素——即语言的类型、思考的方式和沟通的形式,整合成了我称之为非暴力沟通的方法。

非暴力沟通方法告诉我们如何坦然表达我们所处的状态,以及内心的感受和想法——不做任何批评,也不做任何暗示错在他人的分析。这一方法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人们从我们这儿听到的任何话,如果听起来像是分析、批评,或是暗示对方有错,那么,我们与他人沟通的方式就无法为彼此的幸福做出贡献。这种沟通方法强调行为的动机是善心,而不是恐惧、。内疚、羞耻、责备、强迫、威胁或惩罚。换句话说,这种方法让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且日后不会后悔。这个方法一方面在于清楚地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和想法,不带分析、批评和指责;另一方面则在于清楚地表达什么会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并将这个信息以请求而非命令的形式传达给他人。

非暴力沟通关注人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如果没有,怎样做才能使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参看表格“人类共有的基本感受”和“人类共有的基本需要”。)它告诉我们如何表达自己,以使他人更愿意为我们的幸福做贡献,也告诉我们如何理解他人的信息,以使我们更愿意为他人的幸福做贡献。

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用这种生命的语言与人沟通,告诉你如何不管他人怎么说话,都能从其话中听出对方真正想要传达的信息。

内容推荐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首次明确提出非暴力沟通的概念,非暴力沟通不仅是一种沟通方式,更是一种语言、思维和生活方式,它能促进我们与自己、与他人建立真诚的联系,最终实现顺畅的沟通。

《非暴力沟通实践篇》则是马歇尔一声森堡继《非暴力沟通》后新推出的又一力作。本书延续了非暴力沟通的要义,但思想更成熟,系统而深入地讲解了非暴力沟通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咨询实例,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了非暴力沟通的使用步骤和方法,更具指导和实践意义。阅读本书,读者能学会如何积极有效地化解冲突、治愈旧日创伤、管理愤怒等。学会非暴力沟通,我们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人都能既理解对方,又充分表达自己,在和谐的环境中顺利达到沟通目的。

编辑推荐

同事很难相处、父母或伴侣总是不理解自己、孩子总跟自己对着干……

你想过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吗?马歇尔·卢森堡著的《非暴力沟通实践篇》将帮你找到沟通障碍的根源,教你学会用非暴力的方法倾听和说服,你会发现,一切的交流都可以很顺畅,所有的冲突都能轻松解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非暴力沟通(实践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马歇尔·卢森堡
译者 梁欣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136367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6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2014178862
中图分类号 C912.11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5
16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10-2013-602
版权提供者 Marshall Rosenberg.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