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的生活达标了吗(首都科学讲堂报告集上之下)
内容
编辑推荐

21世纪的公民,每天日常所需,都饱含科技的力量。从牛奶的保鲜技术,人体免疫系统的研究,到污水排放,供暖制冷,要保证一切按部就班地运转,需要科研人员的无数辛劳。

《首都科学讲堂报告集》这套书从天上的飞船讲到地下的石油,从每天食用的蔬菜讲到看不见摸不着的量子科学。读一点科学,了解天上地下正在发生什么,并不是要让人精通这些技术,而是让普通人可以了解我们的生活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以及,为了安全、愉快地继续生活,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形而上的研究和形而下的生活永远紧密相连,人类只有不断“上下而求索”,才可以看到现在和未来的幸福。

周立军主编的《你的生活达标了吗》一书就是该套书之一,内容是关于人的生活,涉及食品安全,身体健康和日用品技术等。

内容推荐

有那么多人为食品安全担心,为药物的效用困惑,为自己的身体焦虑,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担心的是什么。生活从来不可能是完美的,大家孜孜以求的安全和健康,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那么,我们可以先要求生活各项指标达到标准。能达到标准,就是安全保障。请先通过阅读由周立军主编的这本《你的生活达标了吗(首都科学讲堂报告集上之下)》认清标准。

目录

1 工业时代的食物说明书

 01 看懂标签,选对食品/范志红

 02 给生活加点料: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孙宝国

 03 理性看待转基因/戴景瑞

 04 如何确保我们的粮食安全/武维华

2 危机时代的身体使用指南

 01 人体的盾牌:认识你的免疫系统/张毓

 02“疼”是一种病:绝对不可忽略的疼痛/樊碧发

 03 积极乐观,远离不良习惯:癌症防治三十六计/孙燕

 04 温水煮青蛙:生活方式病的罪与罚/钮文异

 05 素食:健康与环保的捷径/ 郭耕

3 信息时代安装手册

 01 有规矩才有好日子/赵祖明

 02 从分子和细胞造起/于慧敏

 03 走进“电力银行”时代/王保国

 04 大数据、小百姓的智慧家庭时代/魏强

2011—2013年“首都科学讲堂”报告目录

试读章节

都说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食物的选购。你真的会选购食品吗?你会不会买错食品呢?你看得懂食品标签吗?回答这些问题时,或许你真的不一定有把握。所以我们今天讲座的主题就是“看懂标签,选对食品”。

食物一定要买对,要吃对,否则不仅损失钱,而且损失健康,还增加痛苦。也就是说,我们所吃的食物的比例,一定要跟身体的需求相适应,这样身体就没有一点负担,也就不需要排毒,也没有那么多的废物,也不长肥,也不生病,这比什么都节约。医药费是一种浪费,医疗产业会增加生态环境负担,即便是所谓纯天然成分,也需要分离提取,处理过程也很多。咱们保持健康,少去医院,少花医药费,比什么都环保,都节约。

要想把食物买对,我们就需要更多地了解食物的相关信息。大家可以自己想一想,我们关于食品的信息是从哪里来的呢?

有些朋友说,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传给我的。他们传的都是什么知识?都是天然食品的知识。过去没有那么多的加工食品。满货架花花绿绿的饮料30年前根本没有。很多东西都是最近这十几年、二十年来才出现的。所以,过去老一辈人的食品知识,不能帮我们去选购加工食品,最多只能告诉你一些天然食品的知识。

还有很多朋友说他的知识主要是看电视看来的。看电视就会有广告,食品广告比什么都热闹,一说起来孩子们一条一条广告词背得别提多溜了,我就对大家说,广告一定是对的吗?人家花了钱做广告为什么?不就是为了让你多买吗?当然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所以你从广告得来的知识,肯定是不太科学准确的,会有一些误导或者忽悠在里边的。

还有一些年轻人说他的食品知识,都是从网上的一些微博、微信、手机短信转发中得来的。这种信息不太靠谱,谁在转发微博、微信、短信时还去寻找信息的源头?还去仔细考察一下是否科学准确?所以,这些没有来源、没有审核的信息,往往会成为谣言大本营,谬误的东西传播起来飞快,科学知识传播起来反而会比较慢。科学需要了解、需要思考,而谬误从来都是让你觉得特别简单、特别省脑子的那些东西。当这些传言重复一万遍以后,就能起到洗脑的作用,听起来像是常识和真理,但这种耳熟能详的说法不一定是对的。

有一个大家特别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认为买东西一定要看品牌。对不对呢?可以说大部分不对。品牌根本不能代表食品的真正的营养质量,不能代表它的健康效果。

最大、最值钱的食品品牌是哪个?是可乐,但是品牌的价值,完全不代表这个东西对你身体有好处。可乐是好东西吗?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这个东西非常不健康,喝得越多身体越不好。这里有天然的东西吗?还有什么比它不天然?基本上没有。糖浆是从粮食里提取出来的淀粉制作的,但它已经丧失了粮食的营养价值,没有维生素、没有矿物质、没有保健成分。可乐里边还有磷酸,也不是我们天天要吃的东西。黑色又是哪儿来的?为什么那么黑您想过吗?它是大量的焦糖色素。果汁也好菜汁也好,牛奶也好豆浆也好,里面都没有这些东西。那这样不天然的东西,为什么你会那么喜欢呢?

P5-6

序言

坚守中的感动

北京的楼台殿阁密集如林,文化古迹遍布全城,它包含着悠久的历史,也充满着现代的活力。在这数千万人集聚的超大城市里,一座闪耀着科学之光的殿堂——“首都科学讲堂”正悄然兴起,成为首都灿烂群星的一员,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民众,到那里去学习、去交流……领略科学家的风采,品尝科学知识的盛宴。

这座科学讲堂从2007年创立以来,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宗旨,紧紧围绕当今科学热点问题,邀请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开展系列演讲活动,丰富多彩地传播科学知识,生动有力地弘扬科学精神,方便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讲座越办越好,人气越来越旺。7年来,已有300多名院士、教授莅临讲坛演讲,受众达5万余人。从年逾花甲的老人到天真活泼的孩子,许多人已成为“首都科学讲堂”的忠实粉丝;他们不仅积极参加讲堂的活动,还自觉自愿地为讲堂活动服务,甘当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我有幸应邀前去为听众讲述“地球的灵魂:火山”,带领大家探索“极地的神奇与奥秘”,深感组织者的尽心尽力和听众的热情高昂,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和对问题的探究,有时超出我的想象。社会企盼科学,科学也要拥抱民众,回馈社会。

这次新出版的2011—2013年“首都科学讲堂”报告集,凝聚了科学家和编辑出版人员的心血,除了包括科学家本人补充、修改和审定的报告文稿之外,还增添了科学家的近期关注、推荐阅读等提示,使内容更丰富,条理更清晰,可读性更强。书的最后,是这三年“首都科学讲堂”的全部报告目录,加之之前出版的8册《首都科学讲堂·名家讲科普》系列图书及DVD光盘,读者可以一目了然,知晓“首都科学讲堂”的全貌。

在快餐文化、碎片知识时髦的今天,能从科学大家那里多接受一些系统的、准确的、深入浅出的科学熏陶,对每个人来说,都受益匪浅。如果有一天,人们周末去科学讲堂能像西方人虔诚地去教堂做礼拜,那将是多么令人欣慰和振奋啊!我祝愿“首都科学讲堂”越办越好,使它成为人们业余文化交流的场所、科学传播的殿堂。

刘嘉麒

2014年8月

后记

岁月如歌

时光荏苒,岁月无痕。好书就像岁月沉淀的沙金,保存在纸上,烙刻在人们的心里。

匆匆行走中,我们又迎来了北京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也盼来了“首都科学讲堂”新的报告集的集结出版。

自2007年5月北京市科协创办“首都科学讲堂”以来,“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等300多位成就斐然的专家学者百忙之中走出科学的象牙塔,揣着服务大众的情怀,担着科学普及的责任,风雨无阻地在每个周日的上午为北京的普通市民奉献出精彩的科普讲座,7年间从未间断。基于讲堂科普讲座精心打造的系列科普丛书也随之陆续出版。这里面不仅凝结了科学家宝贵的创新成果,更印刻着科技工作者坚守的足迹,折射出中国的科学家群体令人敬佩的精神魅力。

7年来,“首都科学讲堂”从零开始,由不知名到小有名气,由崭露头角到声名鹊起,成为首都北京一个公开的、坚定的科学阵地。7年中,普通的市民百姓每周都有机会和科学家面对面,听他们讲,随他们想,成为“首都科学讲堂”忠实的铁粉儿。周日来讲堂,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7年中,有一批乐在其中的志愿者,他们敬科学、爱科学,把传播科学当生命,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科普的形象与标志。我要特别感谢“首都科学讲堂”的志愿者,为他们的无私奉献,为他们的专业素养,更为他们的始终坚守。坚持一朝一夕易,坚守数年矢志不移难。我想,正是这种对科学的坚守,“首都科学讲堂”才能发展到今天。在快餐式文化信息充斥、泛在学习成为普遍方式的今天,以讲堂形式开展的科学传播更需要用坚持与精彩彰显其顽强的生命力。

“首都科学讲堂”是挖掘优质科普资源的富矿。为了更多人能够分享讲堂的精彩,我们开通了网上直播,并二度创作、集结出版《名家讲科普》系列图书及DVD系列光盘,至今已经出版发行了8册。这一书系曾荣获第四届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科普图书类最佳奖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提名奖等多项荣誉。  好的科普图书应当体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让读者有阅读的冲动和不能释卷的磁力;应当接地气、贴民生,准确回答广大读者对科学将如何推动改变的关切;应当鲜明表达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用经得起检验的科学结论引导读者理性思考。此次改版的“首都科学讲堂”报告集系列正是遵循了这一理念,力图让读者回归真正的阅读。

无论世界如何发展,无论历史长河如何荡涤,科学这一方净土,永远是人类值得坚守的精神圣地,“首都科学讲堂”正是百姓的科学家园。有众多令人尊敬的科学家守候在这里,有无数科学粉丝情系这里,有执着的志愿者固守在这里,我坚信“首都科学讲堂”成为百年讲堂不是遥不可及的梦,在科学传播璀璨的星空中,她永远是最亮的那一颗。

周立军

2014年9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的生活达标了吗(首都科学讲堂报告集上之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立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379133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3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2014204947
中图分类号 TS976.3-49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1: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