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培杰、陈创涛编著的《小郎中学医记(1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以小说为载体,讲解中医理论和古今临床经验,目的是为了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以通俗易懂的小说笔法发扬光大,让更多人能从零起点,零距离地接触中医,了解中医,感悟中医,热爱中医。本书适合中医爱好者、中医初学者阅读参考。
图书 | 小郎中学医记(1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曾培杰、陈创涛编著的《小郎中学医记(1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以小说为载体,讲解中医理论和古今临床经验,目的是为了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以通俗易懂的小说笔法发扬光大,让更多人能从零起点,零距离地接触中医,了解中医,感悟中医,热爱中医。本书适合中医爱好者、中医初学者阅读参考。 内容推荐 曾培杰、陈创涛编著的《小郎中学医记(1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以中药教材为背景,以爷孙俩的行医故事为主线,展现每一味中药平凡而又神奇的一面,以及一个传统中医成长的过程。书里既有师徒传承的中医精神,也有爷孙俩深深的中医药情结。本书采用小说题材的创作形式,使读者能够带着浓厚的兴趣从头到尾一气读完。书里既有医案故事,读书析疑,又有养生保健、采药记趣等内容,既有老中医的哲理智慧,又有小徒弟的天真童趣,能够迅速引领大家了解中医,学习中医,感悟中医。本书适合中医爱好者、中医初学者阅读参考。 目录 引子 1.麻黄 ◎像伞一样把风寒挡出去的麻黄 ◎烟囱、瓦片与麻黄 ◎麻黄解郁,妙在宣肺 ◎提壶揭盖与麻黄 ◎麻黄拾珍 2.桂枝 ◎桂枝亭的由来 ◎什么叫解肌 ◎桂枝酒治风冷头痛 ◎房劳当风肩臂痛 ◎被冻僵的小手 ◎一灯能烛万年暗 ◎桂枝拾珍 3.紫苏 ◎一碗田螺紫苏汤 ◎虚人感冒用参苏饮 ◎气滞加外寒怎么办? ◎紫苏拾珍 4.生姜 ◎早行山中口含姜 ◎水火伤,用生姜 ◎生姜解半夏毒 ◎生姜童便醒跌仆 ◎止呕圣药姜汁 ◎老禅师的延寿姜 ◎姜枣茶,治痛经 ◎姜茶饮,治痢方 ◎枯树、姜汁治脱发 ◎生姜拾珍 5.香薷 ◎一味香薷治阴暑 ◎藿香和香薷的比较 ◎湿毛巾与香薷治水肿 ◎香薷止血之功 ◎香薷拾珍 6.荆芥 ◎产后血晕第一要药——荆芥 ◎治荨麻疹的金刚钻 ◎赌鬼的眼疾 ◎止嗽散里头的荆芥 ◎荆芥拾珍 7.防风 ◎荆防散治四时外感 ◎七分饱与玉屏风散 ◎中气下陷泄不止 ◎防风配枳壳治中风肠痹 …… 8.羌活 9.白芷 10.细辛 11.藁本 12.苍耳子 13.辛夷花 14.葱白 15.鹅不食草 16.胡荽、柽柳 17.薄荷 18.牛蒡子 19.蝉蜕 20.桑叶 21.菊花 22.蔓荆子 23.柴胡 24.升麻 25.葛根 26.淡豆豉 27.浮萍 28.木贼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小郎中学医记(1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曾培杰//陈创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17696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8 |
出版时间 | 2014-10-01 |
首版时间 | 2014-10-01 |
印刷时间 | 2014-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2 |
CIP核字 | 2014213676 |
中图分类号 | R2-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7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