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慈江所著的《杨绛走在小说边上》以文献钩稽、版本对比、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理论研究、问卷调查研究等方法为基本手段,紧扣杨绛的学院派或学者型小说家兼小说译作家这一双重身份,在文本(小说写译文本与文论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杨绛的小说写作、小说译作以及小说写译的理念与理论展开细致探究。
图书 | 杨绛走在小说边上 |
内容 | 编辑推荐 于慈江所著的《杨绛走在小说边上》以文献钩稽、版本对比、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理论研究、问卷调查研究等方法为基本手段,紧扣杨绛的学院派或学者型小说家兼小说译作家这一双重身份,在文本(小说写译文本与文论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杨绛的小说写作、小说译作以及小说写译的理念与理论展开细致探究。 目录 序一 对杨绛小说经验的细读、感悟与阐释 洪子诚 序二 他摸到了学院学者文学家的脉搏 王富仁 第一章 走在小说边上的杨绛——文坛多面手与小说情意结 第一节 学者型或学院派作家兼译作家——人们怎样看待杨绛 一 作为文坛多面手的杨绛 二 作为当代作家的杨绛 三 作为现代作家的杨绛 四 综合视角观照下的杨绛 第二节 最难割舍是小说——审视杨绛的绝佳聚光灯 一 杨绛文心深处无所不在的小说影像 二 以小说打量杨绛的具体方式与路径 第二章 “有什么好?”——杨绛谈小说的特性、路数与理论积淀 第一节 “偶然欲作最能工”——杨绛专论小说的文集《关于小说》 一 “事实——故事——真实”:小说的构成因子与写作模式 二 从小说的虚构、想象本质看不能“以假为真” 三 小说的弹性、客观性、自为性、结构局限性与功用 第二节 “落红不是无情物”——杨绛的第一本文论汇编《春泥集》 一 从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说到小说家的主观意图 二 由具体作品看中外有别的戏剧结构与小说路数 第三节 小说何为——杨绛纵谈“英国小说之父”菲尔丁及其小说 一 “无非把小说比作史诗”——杨绛谈菲尔丁的小说写作理念与理论 二 “总把实际的人生作为范本”——杨绛谈菲尔丁的小说写作 三 杨绛谈典型人物及其他——以菲尔丁的小说写作理论与实践为例 第三章 杨绛的小说写作理念与理论 第一节 关于小说写作的理念与理论——从“对小说艺术的爱好”谈起 一 从文学写作的理念与理论到小说写作的理念与理论 二 借言记事、写人和达意:杨绛作品的小说意味与小说笔法 第二节 取法经典、阅世启智——杨绛的小说写作理念与理论 一 “创作小说的艺术”——杨绛的小说写作艺术论 二 娱目快心与阅世启智——杨绛的小说写作功用论 第四章 杨绛的小说翻译理念与理论 第一节 翻译理念与理论流变:从“信、达、雅”到传“神”入“化” 一 从严复的“译事三难”说开来 二 朱生豪、傅雷的传“神”与钱锺书的入“化” 第二节 “照模照样地表达”原作——杨绛的小说翻译理念与理论 一 何谓翻译? 二 翻译三件事:选字、造句与成章 三 “翻译度”与翻译的适度和到位 四 “一仆二主”与翻译的两难 五 对转译、意译、死译、硬译和直译等的理解 六 慎用成语、重视译注与不轻言译诗 第三节 追求译文的洗练与明净——杨绛的翻译“点烦”论 一 “点烦”与译文文字的“明净” 二 西班牙小说《小癞子》的汉译书名——例说“点烦” 第五章 杨绛的小说写作与小说译作 第一节 刻画“软红尘里”的众生之相与根性——小说《洗澡》及其他 一 “纯粹编一个故事,塑造一个人物”——杨绛小说的关注重心 二 描摹和透析“人性与世态”——杨绛小说的内涵指向 三 从“艺术是克服困难”到“艺术与克服困难”——杨绛小说的写作限度 第二节 “我翻译的书很少”——杨绛的翻译生涯 一 “孝顺的厨子”的劳作——杨绛的数种“流浪汉小说”译本 二 杨绛与新诗的缘或非缘——英诗《我和谁都不争》的汉译及其他 三 “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杨绛翻译生涯的起步与跨度 第三节 西班牙小说经典《堂吉诃德》的汉译及其他 一 文学翻译的文学性之争——由汉译小说《堂吉诃德》说起 二 杨绛、董燕生和刘京胜的《堂吉诃德》译本:一个抽样分析 三 杨绛译笔的特点——以英国小说《傲慢与偏见》一个汉译片段为例 第六章 百年杨绛:一个“写作困难的人”对“困难的克服” 第一节 “走到人生边上”的“业余作者” 一 在野状态与边缘视野 二 业余立场与专业精神 第二节 小说写译的困难与“因难见巧” 一 “从难处着手”——杨绛小说写译的宿命或个人选择 二 是“有志无成”还是“因难见巧”?——杨绛的“试笔学写”状态 三 附论:“困难的克服”?——对传记《听杨绛谈往事》的另类解读 参考文献举要 附录一 杨绛译西班牙小说《小癞子》1951年初版版权页 附录二 杨绛译《小癞子》签名本封面——杨绛赠杨业治 附录三 本书作者于慈江草拟的问卷《请杨绛先生答疑》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杨绛走在小说边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于慈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08402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0 |
出版时间 | 2014-10-01 |
首版时间 | 2014-10-01 |
印刷时间 | 2014-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16 |
CIP核字 | 2014183303 |
中图分类号 | I207.42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