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羹玄酒(先秦的宴饮礼仪文化)》一书是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王玉霞主持的2011年北京市教委面上课题“先秦宴饮礼制与礼俗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全员收集资料,核心成员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展开研究。从先秦宴饮活动人手,结合礼仪规范,从食物、酒水、器皿、诗文、乐舞、娱乐、礼节等七方面渐序展开。
图书 | 大羹玄酒(先秦的宴饮礼仪文化)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大羹玄酒(先秦的宴饮礼仪文化)》一书是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王玉霞主持的2011年北京市教委面上课题“先秦宴饮礼制与礼俗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全员收集资料,核心成员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展开研究。从先秦宴饮活动人手,结合礼仪规范,从食物、酒水、器皿、诗文、乐舞、娱乐、礼节等七方面渐序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宴饮中的食 一、主食 二、副食 (一)蔬菜 (二)水果 (三)肉类 三、烹饪品及烹饪方法 (一)油脂 (二)调味品 (三)烹饪方法 四、主要菜肴 (一)膳 (二)羞 (三)羹 第二章 宴饮中的酒 一、酒的起源与发展 (一)酒的起源 (二)发展历程 二、各类酒饮 (一)五齐三酒 (二)郁鬯和租鬯 (三)浆饮 三、酒政 四、酒礼与酒俗 (一)酒礼 (二)酒德 (三)酒俗 第三章 宴饮中的器具 一、食器 (一)烹饪器和炊食器 (二)盛食器 (三)取食器 二、酒器 (一)盛酒器 (二)饮酒器 (三)挹酒器 三、饮食器具的使用特点 (一)材质 (二)数量 (三)酒具的使用制度 第四章 宴饮中的诗歌 一、飨礼与飨礼诗 (一)飨礼 (二)飨礼诗 二、燕礼与燕礼诗 (一)燕礼 (二)燕礼诗 三、乡饮酒礼与乡饮酒礼诗 (一)乡饮酒礼 (二)乡饮酒礼诗 第五章 宴饮中的乐舞 一、宴饮之乐 (一)乐之起源 (二)先秦之乐的发展 二、宴饮之舞 (一)先秦舞蹈的发展 (二)民间舞蹈与宫廷宴舞 三、宴饮乐舞的社会功能 (一)政治功能 (二)乐治功能 (三)调和功能 第六章 宴饮中的娱乐 一、射礼 (一)射礼发轫期——夏之传说 (二)射礼发展期——殷之文字 (三)射礼定型期——周之典章 (四)射礼的环节与步骤 (五)两周射礼官制 二、投壶 (一)投壶探源 (二)背景探析 (三)投壶用具 (四)参与者及其职掌 (五)具体过程 三、射礼、投壶的社会功能 (一)礼教功能 (二)娱乐功能 (三)体育功能 (四)审美功能 (五)政治功能 第七章 宴饮中的礼仪 一、宴饮礼仪的类型 (一)飨礼 (二)食礼 (三)燕礼 (四)飨礼、食礼、燕礼之异同 (五)乡饮酒礼 二、宴饮礼仪的文化特点 (一)食前先祭 (二)一日两餐,分餐而食 (三)礼制严密,具有等级性和差异性 (四)重视座次 (五)程序烦琐 (六)注重搭配 三、宴饮礼仪的功能 (一)维持统治阶级的政治秩序 (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促进君臣交流,教化民间百姓 主要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羹玄酒(先秦的宴饮礼仪文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玉霞//丁桂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0941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1 |
出版时间 | 2014-09-01 |
首版时间 | 2014-09-01 |
印刷时间 | 2014-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 |
CIP核字 | 2014137023 |
中图分类号 | K892.26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54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