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上下五千年(专家名师导读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悠悠五千年,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我们的祖先凭借非凡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铸成了灿烂的现代文明。杨玉刚改编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专家名师导读版)》在注重描写历史人物的同时,力求通过真实详尽的历史事件,向读者展示出圣人先哲的思想理论、华夏王朝的兴衰更替和金戈铁马的雄浑豪迈,进而展示出他们个人的文治武功、计谋韬略和荣辱功过。

内容推荐

杨玉刚改编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专家名师导读版)》是一本故事化的历史读物。记录了从远古时代到清朝结束期间,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全书根据史籍材料,以时间为经,以重要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为纬,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组织和剪裁,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序地、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脉络,并融独特的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

目录

第一章 上古时代

 盘古开天辟地

 炎黄子孙的由来

 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

第二章 夏、商、西周

 夏朝的建立

 商汤灭夏桀

 武王伐纣

 国人暴动

 烽火戏诸侯

第三章 春秋战国

 齐桓公称霸

 仁义至蠢的宋襄公

 晋文公退避三舍

 勾践卧薪尝胆

 荆轲刺秦

第四章 秦朝

 焚书坑儒

 沙丘政变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第五章 西汉

 鸿门宴

 四面楚歌

 张骞通西域

 苏武牧羊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王莽篡位

第六章 东汉

 “强项令”董宣

 蔡伦造纸

 黄巾军起义

 赤壁之战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

 曹植七步成诗

 司马昭的野心

 扶不起的阿斗

第八章 隋朝

 南陈后主亡国

 李密与杨玄感

 李渊起兵

第九章 唐朝

 玄武门之变

 魏征直言敢谏

 一代女皇武则天

 颜真卿刚强不屈

第十章 五代十国

 “儿皇帝”石敬瑭

 周世宗斥冯道

 黄袍加身

第十一章 宋朝

 杯酒释兵权

 岳飞精忠报国

 陆游临终留诗

第十二章 元朝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

 关汉卿与《窦娥冤》

 元末农民起义

第十三章 明朝

 罢祀风波

 一代贤臣刘伯温

 海瑞刚正不阿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第十四章 清朝

 康熙帝平定三藩

 清朝文字狱

 大贪官和珅

试读章节

盘古开天辟地

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从何而来?古时候,流传着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

传说在天地还没有成形之前,宇宙是混混沌沌的一片,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更没有生命。但在这一片黑暗的“混沌”中,在漫长的时间内,悄然孕育出了一个伟大的巨人,他就是盘古。

盘古在这片“混沌”中,整整睡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他睡醒了,睁眼一看,发现四周黑漆漆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因为盘古生来就有非常神奇的能力,于是他决定改变这令人讨厌的黑暗。他拔下自己的一颗牙齿,将它变成一把巨大的神斧。然后,他拿着神斧,朝眼前的混沌用力劈去,只听一声巨响之后,眼前的黑暗被劈开了。接着,轻而清的东西往上浮,就成了天空;重而浊的东西往下沉,就成了大地。

盘古站在这天地之间非常高兴,但又担心天地再合拢起来,于是他就用手撑着青天,双脚踏着大地,让自己的身体每天长高一丈。随着他的身体增长,天每天增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盘古的身体长得有九万尺那么高,天地之间已经相隔得极其远了。

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终于把天地开辟出来了。可是盘古也累死了。盘古临死前,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飘动的云;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传说,盘古的灵魂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当然,这只是个神话而已,现在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但是人们喜欢这个神话,一谈起历史,常常说从“盘古开天地”起,这是因为它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的气魄和丰富的创造力。

那么,人类历史究竟应该从哪儿说起呢?后来,科学发展了,证明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一种从古猿转变而来的猿人。

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许多古代猿人的化石,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推算,可以得知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已经有一百万年以上的历史。比如在云南发现的元谋猿人,大约有一百七十万年历史;陕西出土的蓝田猿人,大约有八十万年历史。

北京猿人距今也有四五十万年的历史,他们当时生活在周口店一带。那时候,中国北方的气候比较温润,漫山遍野生长着树林、灌木和野草,常有虎、豹、狼、熊等野兽出没。

猿人的力气虽然比不上这些凶猛的野兽,但他们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是他们与动物的最大区别。虽然他们制作的工具十分简单,不过是经过砍削、打砸过的木棒和石块,但他们可以用这种简单的工具来采集果子,挖植物的根茎吃。同时,还可以用这些工具来同野兽作斗争,猎取食物。但这种工具毕竟太简陋了,因此,他们获取的食物也往往是有限的。看来,靠单打独斗是没法生活下去的,于是,他们只好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对付猛兽。这样,就形成了原始部落。

几十万年过去了,猿人在艰苦的斗争中进化了。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发现了另一种原始人的化石。这种原始人的样子,已经和现代人没有多大区别。我们把他们叫作“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劳动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他们不但能把石头砸成石斧、石锤,而且还把野兽的骨头磨制成骨针。有了骨针,人们可以把兽皮缝成衣服,不像北京猿人时期那样赤身裸体。

山顶洞人过的也是群居生活,但他们的群居生活已经按照血统关系固定下来。一个集体的成员都是共同祖先生下来的,也就是同一氏族的人。这样,人类社会就进入了氏族公社时期了。

炎黄子孙的由来

我们常说的“炎黄”,是指炎帝和黄帝,他们是上古传说中两位有过杰出贡献和巨大影响的氏族领袖,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先说炎帝。“帝”字本来的意思就是“神”。据说炎帝生下来三天就会说话,五天就能行走,七天就长出了满口牙齿,到了三岁便懂得了种植庄稼等知识。这些说法,虽然具有强烈的神话色彩,但从侧面反映了炎帝的聪明能干是远远超过常人的。

P1-4

序言

书籍是人类走向文明、走向进步的阶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古人对阅读图书情有独钟。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阅读选择机会,我们编写了这套中外经典阅读系列。

阅读可以让学生见多识广,拓宽知识面;阅读可以让学生借鉴别人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为自己的写作添色;阅读对写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与写作之间是厚积薄发的关系,而不是立竿见影的关系。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多阅读,为写作积累材料,包括新的字词、语言、精彩的句子、段落、新颖的构思等,凡是能够激发、促进学生写作的东西都是宝贵的。

为培养学生的读写转换能力,本套中外经典阅读系列在编写上增加了各段落的阅读理解和写作借鉴,在帮助理解文段的同时告诉学生可以借鉴的写作方法。既有让学生加深记忆的知识要点练习,又有可以比较和参考的读后感。

总之,阅读对于写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该提倡学生大量阅读,但不是泛泛而读。读的时候老师或家长要适当指导,多而不乱,要有读的方向,要有适当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上下五千年(专家名师导读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48009
开本 32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2014150393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