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求证(用事实粉碎谣言人民日报这样调查真相)/人民日报传媒书系
内容
试读章节

《求证》栏目头一炮——《郑东新区是不是“空城”》2011年1月27日发表后,在社会上的反响出乎我们的意料:不仅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新春新闻媒体座谈会上表扬,时任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在全市新春团拜会上感谢,更受到了来自众多郑州市民的热烈拥护,《郑州晚报》整版转载,网友纷纷在网络上发言,称赞党报确实“求真务实”。以往,凡是为党委、政府说话的报道,能赢得一致喝彩并不容易。我们的报道出来后,“鬼城”说再无踪影,卢展工开玩笑说,人民日报把鬼都给吓跑了。

分析下来,(《求证》头一炮能打响,我们觉得有以下三点经验值得总结:

■编采互动是求证成功的基础

文章发表后,我收到了河南日报副社长董林的短信,称赞我们的报道有“范儿”,我回了一条:“主要是总社指挥得好。”他立马回了旬:“昌荣,我不是你们的社长。”我把编辑发给我的几条指令短信全部转发给他后,他才相信,“人民日报就是认真”。

我是2011年1月25日下午收到四版编辑打来电话的。随后一封列有8个问题的约稿函传来,立马让我们有了采访的方向。从编辑白真智到四版副主编孟辉,从四版主编韩晓丽到总编室副主任叶蓁蓁,每个人都给我打过电话,每个电话都让我既紧张又兴奋:真的是要打一场大战啊!

求证真伪的核心是证据。在前后方的不断沟通中,郑东新区不是“鬼城”的证据或者标志到底有哪些,也在不断完善。因为如何调查房屋空置率一直是有关部门都没解决的难题,叶蓁蓁副主任到了26日上午,又补充发来短信,要求全面调查水、电、气,以及宽带和有线电视的安装数量,还有超市会员卡的办卡数量。调查中,我又确定,应该再补充重点小区物业办理装修许可证的数量:都装修了,不是自住也得出租吧?

这样的详细程度让郑东新区管委会非常惊讶。他们也相当配合,印好公文,兵分几路,要求各相关部门如实提供。我又亲自跑了三家比较大的房屋中介,他们普遍反映郑东新区二手房是明显“求大于供”,搜狐房产网上的数据也显示了这一点。这些证据一提供,谣言自破。

1月26日晚,我一直将手机放在枕头边,果真27日凌晨3点,编辑打来三个电话,反复算账,核实一个数据,“求证”了半个小时。

■求根溯源是求证成功的条件

开建8年来,郑东新区已经成为河南的名片,全国90%以上的地级市主要领导都来参观过,外界赞誉有加,但也杂音不断。这些年来,我一直关注着郑东新区的变化。就在这篇求证采写的一个月前,我们分社也正在着手郑东新区有关报道内容的采访准备,搜集了大量素材。事实证明,这些材料的确派上了用场。

在这个节骨眼上,2010年底,美国一家网站公布了郑东新区的卫星图片,并从图片上判断,这只是“一片空屋的堆积”,可能是中国最大的“鬼城”。

我就生活在当地,直觉告诉我,通过卫星图片来说“鬼城”与否并不客观,最客观最公正的应是实地调查。

面对众声喧哗,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及时站出来,用确凿的事实和扎实的调查,证明这些说法并无根据,站不住脚。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已经养成了一种“求根溯源”的自觉习惯:一旦出现舆论热点,先要冷静下来分析,这样的谣言来自哪里,去往何方,到底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然后还要仔细分析谣言的漏洞在哪里,如果需要,该如何回击。有备无患,才能出手不凡。此战还告诉我,在“水军”横行并影响舆论走向的网络时代,党报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坚持用事实说话,显得更加必要。

■追求效率是求证成功的前提

1月26日下午5点,就在我们紧张采访之时,手机新闻中突然出现一条信息:新华社刊发((河南郑东新区“鬼城”之说不实》。他们出手真快!“战战兢兢”看完全文,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他们仅仅采访了几位市民和几位专家,我们调查的证据除了学生入学难外,新华社基本没涉及。

但此时,我们还有有线电视和自来水数据没了解到,如果第二天采访完整再发,会比新华社晚两天,万一有平面媒体27日就采用他们的稿子,我们的效果就将大打折扣!  尽管编辑规定的期限是第二天传回稿件,和河南分社社长罗盘商量后,我决定不能再等!没有吃饭,忙到晚上9点半,终于将稿件赶了出来。编辑对我们的速度感到非常惊喜,也表示就不等那两个数据了。编辑效率更高,很快将我们5000多字的文章编成2000多字,精心制作了一目了然的表格,取得了不同凡响的传播效果。

第二天,新华社河南分社一位副总编辑偷偷告诉我,因为人民日报调查扎实,求证给力,新华社总编辑何平给他们打电话,问一向以调查为特长的新华社这次为什么没有比得上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谢国明总结此战时说:要用真相提升公信力,“作为主流媒体的中坚,人民日报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广大受众求证众声喧哗背后的事实真相,特别是对那些意图撕裂社会和谐、损毁党和政府公信力的谣言,我们将用铁一般的事实予以坚决的回击”。此战告诉我,人民日报在地方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是打出来的。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时代,“求证”既要准,还要快,效率也是生产力。我们作为分社记者,尽管人员紧张,只要坚持决不服输的劲头,集中优势兵力,遵循新闻规律,也能打几个大的歼灭战!

(作者为人民日报河南分社采编部主任)

P9-11

目录

一、事件调查

 郑东新区是不是“空城”

 打响《求证》第一炮/曲昌荣

 残害儿童硫酸泼脸不是事实

 真相,永远只有一个/朱磊

 We watch, We hear, We learn/姜峰

 “甬温线动车事故29人失踪”说法不准确

 关键时刻,主流媒体不能失语/王梦纯

 河南嵩县智障人入狱案五大疑点调查

 从复杂线索中抽丝剥茧/曲昌荣

 这个校舍是不是危房

 一篇求证,一次历练/黄晓慧

 “邢台县长座驾闯红灯撞人”调查

 网络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引导舆论/李增辉

 自愿服药预防疾病,不是试验新药

 揭开“人体小白鼠实验”真相/季健明

 30人以上死亡为特别重大安全事故

 笨功夫戳穿老谣言/肖潘潘 吕毅品

 海监五职位“零合格”缘于门槛高

 以求实精神捍卫真相/李浩燃

 中国输非洲抗疟药不是假药

 打击假药,需中非共同努力

 中国抗疟药非洲采访记/苑基荣

 用真相维护国家形象/史鹏飞

 芦山地震捐款到位了吗?

 一篇报道为灾区落实2700万元捐款/吕毅品

 复制手机卡偷听通话是骗局

 暗访调查戳穿谎言/徐丹

 北川:救灾物资被封存未发放?

 细节提高说服力/张文

 香港援建四川地震灾区项目“六成不合格”报道系误读

 打破境内境外“信息不对称”/尹世昌

二、环境安全

 PX项目风险有多大

 PX产业,我们可以不发展吗

 日本PX工厂如何保障安全

 韩国PX积极扩容增产

 PX如何走出困境

 爱惜羽毛更要敢打硬仗/沈小根

 “9—11层是扬灰层”没根据

 怎么证明9—11层不是“扬灰层”/郝迎灿

 节能灯摔碎,汞蒸气伤不了人

 节能灯回收,难在哪?

 科学报道更要讲科学/肖潘潘

三、食品安全

 大闸蟹养殖违规使用激素和抗生素吗

 黄鳝是激素催肥的吗?

 水产品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已与国际接轨

 水产品怎样才能更安全?

 传闻很廉价,澄清的代价却很大/王伟健

 老谣言的背后有深层次原因/李刚

 为什么关注水产品?

 小龙虾被妖魔化了

 小龙虾,烧熟食用可放心

 小龙虾,还你清白不容易/王梦纯

 转基因食品,美国人吃得不少

 转基因大豆安全吗?

 我国管理转基因作物,分级分阶段

 普诵大豆为何不敌转基因大豆

 我国有哪些转基因作物

 倾听反对的声音/孟辉

 督促信息公开 赢取民众信任/吕毅品

 碘盐其实不会致癌

 解惑民生 引领舆论/吕毅品

 我国茶叶是安全的

 要像做学术论文一样,做好《求证》报道/徐丹

 “酸碱体质”纯属商业噱头

 用专业、权威晒出谣言/吕毅品

 “食物相克”早被试验否定

 为谣言画上休止符,好难/王君平

 乙烯利催熟香蕉对人体无害

 及时准确回应才能消除疑虑/冯华

 喝牛奶不会致癌

 好奇,是调查采访的钥匙/丁小希

四、生活知识

 微波炉加热食品会致癌吗?

 谣言往往经不起调查/王梦纯

 WiFi正常使用,不必担心辐射

 生活中的辐射并不可怕

 实地检测辐射多数远低限佰

 电离辐射,需要警惕

 《求证》可以围绕人心做/史鹏飞

 婴幼儿需要全体补钙吗?

 香港儿童很少补钙

 一对比,就露馅儿/尹世昌

 婴儿游泳脖圈有无隐患

 平衡报道也有态度/肖潘潘

 不实传言缠身牙膏很是受伤

 小由头引出大盘子,一网打尽重复性谣言/沈小根

 骨头汤,既不补钙也无害

 做一个科学的传播者/王有佳

序言

还原事实真相传递理性声音

人民日报社社长 杨振武

探寻真相,求证不止。

这本《求证:用事实粉碎谣言——人民日报这样调查真相》,汇集了人民日报《求证》栏目创办以来的优秀报道和编采手记。《郑东新区是不是空城》《我国茶叶是安全的》《哪些国家提供免费医疗》《小龙虾被妖魔化了》《PX项目,我们能不发展吗》《地震能够准确预测吗》……3年来,这一篇篇调查扎实、证据充分的“求证”文章,不仅让谣言现形、让真相澄清,更传递出主流媒体的理性声音。

信息时代,网络让人们享受海量信息的便利,也饱尝“雾里看花”之苦:许多凭空捏造的信息被四处散播,各种似是而非的观点以讹传讹、真假难辨。在网络的助推和放大下,一些不实新闻和谣言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比如,2011年“7·23”动车事故后,一份“29人失踪名单”在网上大量转载,引发网友激烈情绪;2012年10月30日,日本富士新闻网称中国公务员考试报名中海监船员报名者为零,在国际上形成恶劣影响;2013年11月,“雾霾使肺6天变黑”的传言广为传播……这些谣传信息借助网络扩散,对国家形象、政府政策、人民生活造成很坏影响。真相究竟如何,迫切需要主流媒体在众声喧哗中发出真实、理性、客观、权威的声音,人民日报《求证》栏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大显身手的。

《求证》栏目创办3年来,逐渐形成了以证据为核心的报道模式,树立了求证类报道的独特风格,在重大灾难和新闻事件中,在众说纷纭中,起到了激浊扬清的作用,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品格和气度。《求证》栏目的实践充分表明,只要坚持对现场、证据和原创不懈追求,坚持独立、公正、客观的立场,坚持不回避敏感事件,不轻信个别“专家”之言,多信源采访,拿一手证据,就能“阻击谣言、伸张正义,提倡科学、击破谬误,净化环境、健康社会”。

当前,我们不仅在和谣言做斗争,更在和谣言背后的情绪做斗争;不仅在和谣言打一场正面战,更在和谣言打游击战、贴身战、阻击战。这些新特点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创新报道方式方法,在继续深入调查、严谨核实的基础上,还要针对社会情绪做好解读工作,针对网络新特点构建新的平台,在报网融合大趋势、大发展中走在前列,增加读者对主流媒体报道的接受度。

探寻真相,击破谬误,求证没有终点。

内容推荐

韩晓丽主编的《求证(用事实粉碎谣言人民日报这样调查真相)》内容从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近三年来发表的多篇文章中精选出60余篇来,按照事件调查、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活常识等社会关注点高、有长期效应的选题中分门别类。为了拓展读者阅读,每篇都加上编辑手记或者记者采访手记,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对新闻学子有指导意义。

编辑推荐

“求证”是人民日报在要闻四版开设的深度调查性新闻专栏,在海量信息的网络时代,聚焦各类争议新闻、疑点事件、不实传言,力求通过严谨核实与深入调查,澄清事实,还原真相,回应关切,阻击谣传,促进和谐,提升公信力。从2011年1月27日开栏以来,“求证”栏目刊发报道145期,平均每周1.3期,树立了以证据为核心的报道模式和栏目特色,要求不回避敏感事件,不轻信一家之言,务必多信源采访,务必拿到一手证据,倡导“传递理性声音、弥合社会裂痕”新闻理念,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韩晓丽主编的《求证(用事实粉碎谣言人民日报这样调查真相)》选取了部分内容加以收入,供广大阅读参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求证(用事实粉碎谣言人民日报这样调查真相)/人民日报传媒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晓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522672
开本 16开
页数 4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5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744
CIP核字 2013296307
中图分类号 D609.9-53
丛书名
印张 3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