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收录了南怀瑾与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的经典对话,内容包括禅修的方法、修行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对生命的意义,以及南师对生命科学与认知科学的独道见解。有些时人以为是先进的,南师却看到它的弊端,如进化论和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等。最后,南师教你以静来破妄想,来感悟当下的空灵与直觉,以香象渡河的气魄,切入大悲的境界。

内容推荐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与美国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的对话录。两人谈论的话题非常宽泛,涉及东西方文化的异同、生命的起源等问题,南师还相机讲解了佛教禅宗修持的基本方法。下编是南师为彼得·圣吉等国外友人讲解生命科学、认知科学方面的知识。圣吉的提问简洁明了,南师的回答幽默、睿智,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和把握;而这组跨文化的对谈,也凸显了东西文化汇流的趋势。此外,南师关于银行、企业的观点与见解对金融家、企业家也颇有指导意义。

目录

上编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整理说明

第一章

 第一讲

内容提要:学禅定是什么目的○截断众流○顿然而悟○知觉与感觉○风和气

 第二讲

内容提要:安那般那出入息○修出入息是修什么○呼吸不是息○念头和气

 第三讲

内容提要:六字口诀○安那呼出病气业气

 第四讲

内容提要:止和观是方便○生理是五阴中色法○色受想行识○知时知量用功○表色形色显色

第二章 时间:二○○四年十一月八日至十日

 第一讲

内容提要:最早讲生命科学的人○宗教追求什么○生命的生理问题○气与生命○生命本元之气○什么是种子气

 第二讲

内容提要:时间用在哪里最好○圣吉谈工作与修行○如何达到止息

 第三讲

内容提要:生命来源泉与十二因缘○佛法不是宗教是科学○最难懂的无明○四种死亡○三种无常○五种痴○大政治家不搞宗教信仰

 第四讲

内容提要:说止息○鱼不认出水 人不认气○修行人的呼吸○出气最重要○大势至无法挡○南北分歧○如何观想

 第五讲

内容提要:中国人的宗教观○西游记的含意○原罪和业力

第三章

 十二日晚 漫谈

内容提要:中国茶○倒爷企业家○谁是企业家○教育问题○信仰问题

 十三日晚 漫谈

内容提要:颜色声音影响人○不同文化的困惑○生是生 命是命○时间 空间○人体生命的神奇○科学发展的影响

 第一讲

内容提要:再说息○长养气 报身气 根本气○风喘 气息

 第二讲

内容提要:报身气用完了如何○病是气造成的○种子气是什么

 第三讲

内容提要:三种意念——心意识○谁是真正的活佛○胎儿是思想与感觉○十个一切人

 第四讲

内容提要:什么是色法○三十种所触○四种能触○心念的光 物理的光○色与光不同

下编 谈生命科学

整理说明

 第一讲

内容提要:一本治世的老书○《易经》的五种含义○认识变 领导变○儒释道如何应变

 第二讲

内容提要:《易经系传》上下篇说变○认识自己生命的能源○导引人类进入幻觉的科技○思想感情是什么○认知醒与梦○知的六部分作用○什么领导了思想作用

 第三讲

内容提要:永恒的生命 分段的生死○生命的变化○说记忆 谈胎毒○婴儿的污染

 第四讲

内容提要:个性思想是遗传吗○宗教 哲学 科学○脑的修养问题

 第五讲

内容提要:动态的人和万物○生命的能源来自宁静○打坐学宁静○生命初次的发音

 第六讲

内容提要:静态达到极点的现象○静的功效○老年人的静

 第七讲

内容提要:光的问题○音声瑜珈○笑与音声

 第八讲

内容提要:东西文化沟通的诸子百家○身体瑜珈的武功○武功 气功 内功 道功 禅功

 第九讲

内容提要:修金温铁路的理念○银行与贷款○人生的目的○生是生 命是命○生活与生存○四种理论的影响

 第十讲

内容提要:自然变化的规律○反省自己 认识生命○科技带来的烦恼○墨子及科技○站在墨子与杨子之间的人

 第十一讲

内容提要:骗中国抢印度的欧洲○科技与精神修养

 第十二讲

内容提要:意识的独影○梦和不梦○把握自己的知性○直觉和空灵○香象渡河的气魄○享受宁静

试读章节

我们接着前天的话题,怎么修养?释迦牟尼对这门科学讲得最清楚,儒家、道家讲得很笼统,最周详的是释迦牟尼的说法。他讲我们第六意识的思想(是讲成长以后,不是讲婴儿阶段),一弹指间有九百六十个意识在转动,一昼夜有十三亿的思想在转动,我们自己不知道。现在如果研究医学、脑科学,慢慢就会发现了。

譬如我们的睡眠,你说人真睡着了没有?没有。只是脑子一部分休息,另一部分还在活动。所以人睡着了会做梦,可是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在做梦。其实没有一个人不做梦,只是睡醒已经忘了。对梦有记忆的话,这个人脑子已经特别了。

梦是我们第六意识的反映,这种现象的名称叫“独影意识”。我们白天有眼睛、耳朵、身体综合起来帮忙配合思想,当我们睡着时,眼睛、耳朵、身体都不帮忙了,那个意识就叫做“独影意识”。这种作用在人睡着的时候就变成梦;也有一些人修道、打坐、冥想、练功,把身体慢慢放松了,出现的境界,也多半是这种独影意识;还有脑衰弱、精神病也会有这种独影意识现象。

人一定都会做梦。但是醒后不晓得,而不是没有梦。世界上不做梦的只有两种人:一是至人无梦。至人是得道、成仙成佛的人、有最高智慧的人,他没有梦但不是白痴哦;相反的,他什么都知道,他是不用意识的。另外愚人无梦,笨到自己没有思想,那就没有梦了。

我真的碰到过这样一个人。几十年前,我从峨眉山下来回到家里,我父亲的一个朋友,他单独请我吃饭,然后吃完拉我到楼上去,不给别人听,他有个问题问我。

他说:“人家说你得道了!别人我不讲的,因为你得道我问你。”  我说:“伯伯啊,我没有得道。”

他说:“不管,你要告诉我,什么是梦?”

把我问得愣住了,我说:“伯伯啊,你没有做过梦吗?”

“没有啊,我六十岁了,没有做过梦啊!不晓得什么叫梦,你们都说‘梦’,好奇怪哟!”

可是他是个大好人,不是愚人,真是个好人!他帮忙人家,什么好事都做,专门做好事的。

我很难对他解释,当然我引导他说现在就是梦。我说现在我们讲话很高兴,你还看着我。眼睛闭起来看不到我,我也不讲话,这个时候梦就没有了。但他好像似懂非懂。

梦在开眼闭眼之间、脑神经闭合之间,这是非常大的科学了。中国文化里有一句话叫“痴人说梦”,笨人在讲梦话。

现在我们不谈梦了,因为讲思想而讲到梦。我们的思想那么多,自己看不清楚。其实大家静坐下来,是不是知道自己思想那么多啊?譬如诸位坐在这里听的时候,是不是知道有一个很清楚的在听讲话的,有没有?一定有吧!当然有个知道的,那个是知性,不是思想。

现在我讲话,你们听到,同时你们自己也在分析这个话的道理,对不对?起了很多作用,对不对?可是你有一个知道自己在分析、知道自己在听话、知道自己在思想的这个东西,它没有动过,这个东西很清楚。

所以这个东西不需要你去用力的,不需要你去找的,你自然知道自己思想。搞清楚了吗?起码有一两个搞清楚的吧?假如全体搞清楚,那不得了啦。

我们知道自己有思想有感觉的,这个是知性,它没有动过。当我们睡觉一醒过来,第一个是这个东西,那个叫“睡醒了”,很快的,第二个东西——思想来了。是不是这样?

对,就是那个东西,你把握住。

自己的思想为什么那么多?这个叫妄想,也可以叫浮想。我们知道的这个妄想,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过去、现在、未来。过去没有了,未来还没有来,讲现在,现在已经没有了。

所以你静下来的时候,不要怕妄想多,你那个知性看到妄想,就把握这个。前念已过去,未来还没有来,就看着现在。分成三段。常常这样反省、体会,时间一长,你就会很空灵了。

如果你把握这个空灵,假如盘腿打坐,把握得越久越好。这个把握久了以后,你的身心、脑力、体力什么都转变了。

P217-219

序言

南怀瑾先生是近年来享誉国内外,特别是华人读者中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为其终身学业打下坚实基础;而其一生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讲学的经历又是不可复制的特殊经验,使得先生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先生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书剑飘零大半生后,先生终于寻根溯源返归故里,建立学堂,亲自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和复兴民族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不遗余力,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Peter M.Senge)是国际组织学习协会(Society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简称SoL)的创始人兼主席,是当代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之一。他的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践》被誉为过去75年中影响最深远的管理学书籍之一。

圣吉博士对中国的儒释道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颇有兴趣,早在大学期间即开始修习禅宗,并有所证悟。自20世纪90年代起,他曾先后四次带领团队拜访南怀瑾先生,就修行和人生中的困惑求教于先生。本书的上编是二人的问答对话,话题甚广,既有关于安那般那出入息的问与解,也有针对生命起源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哲学探讨,还有对某些问题的思与辩,比如关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学校教育问题,等等。在下编中,南先生给国际跨领域的知识分子和行业领袖讲解了生命科学、认知科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南师从《易经》入手,指出“宇宙万有随时随地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而且,“变的法则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只有认识变、领导变,才能智慧地处理各种问题。南师更以此为楔,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生命科学、认知科学联系起来,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和万物的关系以及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与融合。

我社与南怀瑾先生结缘于太湖大学堂。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认识和传扬中华文明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紧迫感,承蒙南怀瑾先生及其后人的信任和厚爱,独家授权,我社遵南师遗愿,对已在大陆出版过的简体字版作品进行重新整理和修订,陆续推出,力求贴近原讲原述,还原作品原貌。作为一代国学宗师,南怀瑾先生“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毕生致力于民族振兴和改善社会人心。我社深感于南先生的大爱之心,谨遵学术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原则,牢记出版人的立场和使命,尽力将大师思想和著述如实呈现读者。其妙法得失,还望读者自己领会。

东方出版社

二○一三年十二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南怀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77767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43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44
CIP核字 2014219767
中图分类号 C52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