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韩振远所著的《秦晋之好》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晋陕两省交往史。山西与陕西,地域相连,文化上自成格局又密切相关,书稿以两省的历史为纵剖面,以一个个讲述点为横切面,以一条黄河、一个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将一个个有故事蕴含的亮点连缀在一起,以散文的笔法展现了两省在地理、历史、文化上的血肉联系。
图书 | 秦晋之好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韩振远所著的《秦晋之好》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晋陕两省交往史。山西与陕西,地域相连,文化上自成格局又密切相关,书稿以两省的历史为纵剖面,以一个个讲述点为横切面,以一条黄河、一个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将一个个有故事蕴含的亮点连缀在一起,以散文的笔法展现了两省在地理、历史、文化上的血肉联系。 目录 依偎在黄土高原 高原与黄土的奥秘 老河啊,峡谷 大河出龙门 寻找华夏根脉 渭汾河水的滋润 从中华文明的诞生方式说起 描摹先祖形象 春秋早期的秦晋 秦之霸始于晋人 大河为媒结秦晋 穆公与伯姬:利益的交好 子圉与怀赢:诱惑中离别 重耳与怀赢:妥协的姻缘 河道上,相望不绝的舟楫 孔子西游不入秦晋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三晋:变法的策源地 栖身晋地的秦君 孝公:得商君而秦国兴 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 魏长城秦长城 赢政和他的战争机器 竹简中的秦卒 惨烈的汉韵胡风 车夫的谏言 大汉王朝的梦魇 英雄不问出处 与大汉一起湮灭 匈奴人的秦晋 一片混血的土地 兴衰唐王朝 共孕混血文化 太原:唐王朝的发祥地 河东:大唐王朝的根基 大明宫里的河东佳丽 同处边关 跨越天堑的行政区划 难分彼此的民俗风情 黥面文身的将士 黄河并非天堑 山陕商人秦晋大贾 食盐的魅力 会馆的凝聚力 共同的梆子戏 明长城上,那残破的关口 禁留地、黑界地与雁行客 悲怆缠绵走西口 造福陕西的河东商人 华山聚义的志士仁人 留洋浪潮与学子东渡 相约在东瀛 南响北应携手共举 分兵南北求援陕西 东渡践约西渡援秦 河东事件与亡命陕西 聚义华山共谋大计 援陕风云和秦晋情缘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秦晋之好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振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70852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42 |
CIP核字 | 2013297480 |
中图分类号 | K292.5 |
丛书名 | |
印张 | 2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西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