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90元走中国(2)/独行天下旅行文学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我站在汾河大桥上看着四面八方缓缓移动的人流,惊讶得瞠目结舌。由年轻男女和老人小孩组成的人流远远延伸到视线以外。有的正在自东经大桥向西岸而去,有的正从西往东来,也有的正在从一些小巷子中走进主干道。大桥下,汾河中奔腾着湍急的流水;大桥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人头攒动,我视野中的一切仿佛都在动。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县城也会有这么多人,这让我联想到了欧美某些地方的示威游行,但我并没有看到任何标语,只看到为数不多的几面商业广告牌。

一个穿着绿色T恤且看起来有些稚嫩的小伙子在不远处的桥头向我招手,我想他应该就是之前一直与我联系的小周。小周虽刚高中毕业,比我的年纪都要稍小,但他经常外出骑自行车旅行,算得上是个老手了。前不久他刚骑车去了北京,来了一次“小长途”。在他身边还有两个青年,之后我知道,其中一个姓李,2009年骑车穿越川藏公路(简称“川藏”),曾在湖南上大学(这让我感觉有些亲切)。另一位上个月也刚刚骑完“川藏”回来。我迫不及待地走了过去,好早点了解这里的情况,一阵寒暄与握手之后,小周给我介绍了他的两位朋友,并向我解释了此地热闹的景象。

原来今天是8月1目(农历六月十五),这一天是静乐县一年一度的庙会,从周边各县赶来买卖、游玩的人们挤满了这个小小的县城,热闹的场面一点不亚于春节。我曾经在看一些古装电视剧时常听到“庙会”这一码事,但总以为那只是过去的东西,现在早该消失了。不过,在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山西,人们竟长年累月地将它作为地方盛会给传呈了下来,并且使庙会更加兴盛(后来在山西其他地区也看到过庙会)。

小李笑着说:“我们都已骑过了‘川藏’,并且不久后小周也会去骑那条线,你什么时候也去骑呀?”也许是听“川藏”听得太多,我朋友中也有很多人老念叨着“川藏”,我都开始有些对“川藏”这个字眼儿感到反感了,于是微笑着说:“我会走其他进藏路线,对‘川藏’不感兴趣”。该死,我叛逆的性格又表现出来了。但我可不只是说说而已的。后来,我亲自走过了青藏线、新藏线、滇藏线、唯独没有去走川藏线。

我跟随他们来到了一个商铺门口(其实就是他们其中一人家里开的店),他们让我把自行车放在这里。然后我同他们来到了附近的一家小饭店聚餐,一个哥们儿打开了两瓶汾酒。看到这酒时,我突然感到十分惬意,在汾河边喝汾酒,很合时宜。晚餐过后,借着星光,我们融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始享受眼前这一切。摆摊写字作画的老先生、捏糖人的艺人、大红灯笼、各种精美的剪纸、奇怪的面具与各式土特产等等景象,密密麻麻地排满了汾河西岸的几条街巷,真是琳琅满目、一片祥和。我感到自己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或者是误入了某部古装片的拍摄现场。

晚上我就住在小李的家里,小李的家人很热心,这也就让我不那么拘谨了。躺在柔软的床上,我回想起了这些天从陕北过黄河后一直到静乐县的这一路经历。天上几乎天天下雨,别说路不好走,就连晚上找个干燥的地方露营都成了一种奢侈。即使找到了,晚上仍然会随时面临风雨的侵袭。现在终于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睡上一个安稳觉了。我觉得人要懂得感恩,我感谢上苍让我拥有现在的一切。想到这儿,我顿时感到有一份甜蜜的感觉涌上心头。

次日清晨7点多,住在我隔壁房间的小李就起了床,开始洗漱,我也跟着起了床。今天是庙会的第二天,他们要带我一起骑车去天柱山上的庙,我想既然是“庙会”,那“庙”应该才是活动的主题,就欣然答应了。但是因为自行车不是山地车,一上坡度超过45度的盘山路我就实在跟不上他们了,最后我推着车上了山。原来山上有佛庙也有道观,但不论是庙还是观,门前屋后、里里外外都挤满了前来烧香的人。一群穿着袈裟的和尚正抬着一些东西往庙内去,不知是要请佛还是要开光。朋友劝我去烧个香保佑平安,我反问道:“你烧过香吗?”“我不信那个”他们嬉笑着回答。我敬仰佛,但我不……

P21-22

书评(媒体评论)

“看了书中陈超波的旅程,也许你就患上了重度‘旅行传染病’!说走就走,一走走遍中国,这样的旅行,此生足矣。在西藏冲顶海拔6206米启孜峰的前夜,收到陈超波发来的私信,为他的新作《90元走中国2》写一下推荐。顺利登顶回来,在大昭寺旁的酒吧里,在飞越雪山群峰的飞机上,在东方明珠上海黄埔江边的咖啡厅里,通读完了他感人至深的书稿,仿佛看到他依然在路上的背影。看书和零散看他旅行微博的感受不一样,更加充满温度,充满画面感。不行,我也要继续出发,去向我的下一个心旅目的地……”

——搜狐网汽车板块战略顾问 杜松

“行走,永远是打开心灵最好的方式。这种不断改变的状态,让我们能够在变化中学会如何面对自己,而这一点,才是力量的源泉。我们总是习惯埋怨生活的不自由,但是阻碍我们改变的通常都是自己。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跟随陈超波的脚步,希望我们能够看到另外一种体会这个世界的方式。”

——《汽车时尚报》总编辑 莫非

“超波这本《90元走中国2》,我是含着泪看完的。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不是‘驴友’眼中的旅途之美,而是空灵和纯净的心灵之美。这种美,醍醐灌顶,沁人心脾。陈超波途经刀郎文化之乡新疆阿瓦提县时,我与他做过心灵的沟通。他是—个纯粹的理想男,他的理想在他的脚下一步步实现着。在这个充斥着网络与商业影响的时代,我们急躁地寻求陕捷之道,内心充满了彷徨和迷茫,而这本书,就像一眼在物质的沙漠中源自作者心灵的清泉,值得—读,实在值得—读。”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瓦提县委外宣办主任 王国纯

后记

回忆是为了出发

任何事情总会成为过去,唯有回忆永留心底,时间越久,越显珍贵。

两年半的难忘旅程历历在目,记忆中的很多故事恍如发生在昨日。2013年中秋节,我从炎热的广东回到湖南山清水秀的老家。班车过了一个山头,进入村庄,映入眼帘的是满眼郁郁葱葱的绿色、阡陌纵横的稻田。多美丽的景色啊,可是,好几年来,我对家乡的印象似乎只有冬季。只因这么多年来每次回家,几乎全是在腊月,早已忘记了家乡盛夏的颜色。看着家乡熟悉的树木、熟悉的河流、熟悉的面孔,心灵一阵悸动。我终于可以真正地停下来了!没错,就是“终于”,经过两年半的漂泊,内心已疲惫不堪,我现在需要的是对过去的梳理与沉淀。

回到老家的原因有三个:其一,想多陪陪奶奶;其二,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写书;其三,是我真想安静地生活一段时间了。

在家乡的日子十分清闲,但是有些该自己做的事,还是逃不开的.比如写书。拿起纸笔想了半天,还是不知该如何开始。最后只得找出移动硬盘里的照片和这几年写在笔记本上的日记、笔记等资料,一本本浏览、一页页品读,希望从中找出什么灵感。“当你有了目标,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这句话适用于任何时候。果然,我还没看到一半,就已内心澎湃、下笔如神。可见平时写日记是个多么好的习惯。同时也诚挚地建议读者,今后在生活中或在旅行时一定要记得写日记。有了那些文字的积累,今后如果要写些什么作品,那会方便很多。

为了保证写作时不受干扰、情真意切,我先把书稿用笔写在纸本上,全部写完后再打字输入电腩里。这样虽然慢,但却能做到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更有创作的快感。写累了,就或骑摩托车或徒步行走游荡于故乡的山水之间。

光阴荏苒,转眼又到了冬季,房前屋后已是一地枯草,稻谷也已收割完毕。终于,在临近农历腊月的一天,本书最后一童终于写完了,这部书初稿的创作也就进入了尾声,此时我竟然有了一种莫名的成就感。毕竟,对于一个“一直在路上”的行者来说,待在同一个地方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沉浸在文字与回忆当中,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呢!

2014年2月,当测绘出版社的朋友们得知我将写作《90元走中国2》时,非常高兴地表示愿意与我再次合作。有了先前的合作经验,这一次就显得顺利多了。在此,我要衷心感谢测绘出版社文化生活分社赵强社长对我的鼎力支持,是他最早发掘出了我的故事,并做出了极大投入与投资,使《90元走中国》《90元走中国2》两部作品得以问世。同时,我也要衷心感谢我作品的编辑徐以达先生,他也为两书的成功推出倾注了大量心血,不厌其烦地把我初次尝试创作时写下的无数生涩文字,逐字逐句地审阅与校改妥当,并且总是鼓励我,“用腿踏上新的旅程,用笔写下你的心路,好不断把一个人的故事,分享给世间更多的人”。

不久,我就又离开了家乡,开始为我新的旅行而去精心准备了。

——陈超波

2014年5月13日

目录

第一章 寻找古墓

第二章 托克托雨夜

第三章 离开煤窑

第四章 汾河边的庙会

第五章 失而复得

第六章 古色古香红灯区

第七章 黄河边小记

第八章 宁夏流浪猫

第九章 震中的废墟

第十章 青海湖边的牧民

第十一章 在青藏高原捡垃圾

第十二章 穿越柴达木雅丹沙漠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十三章 探访罗布泊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十四章 可可托海

第十五章 没有防线的人性

第十六章 在乌鲁木齐休整

第十七章 挑战火车的速度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十八章 西域警官

第十九章 喀什旅馆

第二十章 昆仑山惊魂记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二十一章 新藏线行记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第7节

第二十二章 转神山

 第1节

 第2节

第二十三章 感动墨脱

 第1节

 第2节

第二十四章 滇西七日

 第1节

 第2节

第二十五章 北部湾偶遇

第二十六章 南海夕阳

第二十七章 世界改变了我们

第二十八章 东莞!东莞!

后记

附录一:70后读者寄语

附录二:80后读者寄语

附录三:90后读者寄语

序言

代序二

最真实的行走

每次读到超波的文字,都会觉得眼角湿湿的,他总会让我有再度翻看自己最初梦想的勇气。曾经、现在以及将来,行走亦是我追求,但行走的计划又往往由于世俗的羁绊被无奈地束之高阁。每当我觉得需要通过旅行让身心再度充电的时候,超波在路上的故事就会给我足够的力量去“Support”这个想法,于是我带上了灵魂和相机,去享受“在行走”的快乐。

这本书里诉说的故事,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游记,而更像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超波在书中提到:“也许是因为在路上遇到的好人太多(或者甚至可以说‘我遇到的全都是好人’),唯一遇到的一次‘抢劫’,最后还跟对方成了朋友,在一起喝酒。久而久之,我对社会产生了一种信任感,有了一种觉得‘天下无贼’的感觉。”这种对社会的信任感正是现今最可贵的信仰,那种渴望互相信任、相互交心的期望,每每在此书的文字中自然流露——他的自行车在城市里从不上锁;为减去游玩时的负重,他的背包也常常随手在公园的长凳上搁置,直到晚上才寻回。虽然这样无数人会问:丢了怎么办?丢了怎么办?陈超波向世界展现了一个纯粹的、不设防的自我,正是这样完全对社会信任的态度,让他也同样在不同的地方收获了各种各样的真心对待。我不敢期望看完了此书,所有人马上都对社会有了绝对的信任感,但我将和超波一起坚信世间应当如此,因为唯有如此,我们的社会才有希望,我们的行走才能真正的随心随性。

随心所欲地行走,是很多人永远没有办法实现的梦想,这个梦想连说出来都很奢侈,但这本书常常能让我感到温暖,从而获得前进的动力。他让我想到一句话:“我之所以这么努力,是不想在年华老去之后鄙视我自己。”活得充实比活得成功更重要,而这正是努力活着的意义。

没有谁愿意,让一生在现实的碌碌无为中度过,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很多人都无法甩开世俗的羁绊,因为工作、因为父母、因为家庭、因为孩子……如此种种,都让我们无法迈开第一步。如果你认识了超波,你就会知道,其实一切并没有那么复杂,旅行,只需要一颗安静的心和不停的脚步。我心目中真正的旅行,应当是像超波一样,让灵魂和身体一同漂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机会从繁杂的世事中解脱出来,触摸到自己内心的深处,并一同寻回了翻看自己最初梦想的勇气。

——腾讯微博名人、独立旅行者谢坚深

2014年6月29日

内容推荐

陈超波的《90元走中国(2)》一位普普通通的90后男孩,一个走遍中国的简单梦想,一段出发时仅有90元的无悔旅程,三者融合在一起,就是你手中的这本书。通过它,你会看到陈超波走过的路——一条90后自由无羁、追求个性的路。一路上,饿了却没有钱买吃的,他就打工挣一顿饭;困了却无处睡觉,他就支个帐篷睡一晚。而面对崇山激流、高原大漠、狂风暴雪,还有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考验,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历时28个月时间,跋涉了3万余公里路程,在经历了无数难忘的故事,获得了无数深刻的感悟之后,终于成功完成了环绕祖国一周的壮举。就让我们同他一道重温这段漫长旅程中心灵的每次震动,从中你会发现一段宛如激流般蜿蜒曲折、奔涌向前的青春之旅。

编辑推荐

作者陈超波是一位神奇的90后旅行家,白手起家、怀揣90元出发,28个月后成功环游中国。

《90元走中国(2)》完全由作者按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同读者分享他神奇旅程中的每一段难忘经历。

作品闪烁着90后自由无羁、纵横四海、百折不挠的青春正能量,在所有读过的人心中树立了90后的崭新形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90元走中国(2)/独行天下旅行文学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超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测绘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035982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2014275637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