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成功当然跟个人的努力有很大的关系,但也缺少不了别人的帮助。在你努力工作的时候,总有老板和同事的帮助,在你从普通到优秀的时候,你最应该感谢的是曾经帮助过你的老板和同事。”
这是美国通用电气前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说过的一句话,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读出:一个人不管有没有功成名就,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尤其是对自己的工作。
感恩,其实是一个舶来词,最初的感恩来自基督教,是用来表达基督教徒对他们的主耶稣拯救世人的感激。牛津词典给它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并且回馈他人。
美国和加拿大都有专门的“感恩节”,用以感恩这一年的收成以及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中国虽然没有专门来表达感恩的节日,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化却将感恩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得人花果千年香,得人恩惠万年记”等诗和名句。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学会感恩工作才能学会善待自己。
工作,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我们收入的来源,是我们功成名就的奠基,当我们忙碌于金钱与利益的追逐中时,是否想过对工作欠缺一些感恩?
一个人在一个公司干了10年,他的薪水却并没有多大改变,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了,便去找经理理论,经理告诉他:“你的确是在公司干了10年,可你的能力水平却与新员工没有多大区别,你对待工作如此不认真,让我如何给你加薪?”
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人数不胜数,总以为自己是一匹千里马,却在被伯乐发现后,自己不懂得感恩,反而抱怨连连。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在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也帮助了自己。”人与工作是同样的道理,我们感恩工作,工作才会不辜负我们,而我们在感恩工作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成就了自己。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一种幸运,因为它决定着人生能否不设限,决定着人生能否海阔天空。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发给“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先生一份关于发展新加坡旅游事业的报告,报告中旅游局抱怨新加坡既没有中国的长城、日本的富士山,也没有埃及的金字塔、夏威夷的海浪,除了一年四季的阳光,新加坡什么名胜古迹也没有,根本没有发展旅游事业的资源。李光耀看了报告后,很气愤,当即就在报告上批了一句:“你还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就够了。”
后来,正是因为新加坡有这样一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阳光,才能发展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
一个人在工作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关键看自己在遇到困难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处理。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自己陷入一种误区,对工作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解决问题,也才能在任何时候都得到老板的赏识。
对工作感恩,就是感激领导能够给予自己工作机会,感谢同事能够给自己业务上的帮助,感召自己能够以一颗感恩的心认真对待这个机会。
当我们怀着一颗感恩心去工作时,工作将不再是一幅难看的画面或者难以下咽的食物,它会成为最可口的面包和最令人享受的乐趣。当我们以这种愉悦的感恩之心对待工作时,既能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还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我们的命运也会就此改变。
感恩,应该从工作做起;工作,也要从感恩做起!
P2-4
第一个月 适应期:从“被工作”到“爱工作”
第一周 心怀感恩:没有苛刻的老板,只有不懂感恩的员工
工作,从感恩开始
感恩是行动,不是口号
把感激之情融入工作中
想公司之所想,急公司之所急
第二周 忠诚公司:离开公司你将什么都不是
忠诚就是与公司共患难、同命运
不要做公司担忧的“能人”
经得起诱惑,坚守住“阵地”
忠诚没有条件,敬业不容推诿
第三周 团结同事:大家好才能真的好
不要一个人战斗
走自己的路,也听听别人怎么说
少想“我怎么省事”,多想“大家如何方便”
既可做红花,也可当绿叶
第四周 遵守纪律:手脚未动,制度先行
迟到早退也是“违纪犯法”
最佳的工作态度是制度第一
纪律面前,绝对服从
做人有标准,做事按流程
拒绝坏习惯,只做好模范
第二个月 成长期:从“干工作”到“能工作”
第一周 超自信:一切奇迹尽在自己
自信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天生匮乏
自信力成就卓越的自己
困难面前不低头,挫折挡路不服输
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第二周 满激情:态度积极的人,必有积极的成果
热忱激发梦想,激情焕发动力
工作中不能“审美疲劳”
把“朝九晚五”变成一种享受
换岗位不如换心情
把每一天都看作第一天
第三周 提能力:每天只需进步一点点
心态决定成败,能力决定输赢
以“精业”来弥补能力的不足
按照工作需要去学习
死读书不如无书,会办事更要办成事
做进取者,哪怕比别人多做一点
第四周 找方法:不问为什么,只想怎么做
一百个借口产生一百个问题
没有不能做的事,只有不想做的事
不抱怨外界,只找解决方法
把失败和挫折当成是最好的机遇
发展期:从“能工作”到“会工作”
第一周 会执行:要有狼的速度,老黄牛的精神
没有行动的想法就如同失去手脚的巨人
执行力就是竞争力
有效执行=优质高效+任劳任怨
执行铁律:要事第一
第二周 敢负责:一流的责任心成就一流的员工
责任补位,工作才会到位
克服“事不关己,力不从心”
对每一件小事负责
用强大的责任心填补经验空白
从自我要求到自我鞭策
第三周 善创新:不换大脑就换人
工作要在不断改进中完善
停止思考,只会束缚手脚
不要重复讲述昨天的故事
敢于挑战“不可能”的工作
第四周 求结果:工作落地才是硬道理
完成任务不等于有成果
没有功劳,苦累白费
不要差不多,只求更完美
细节决定结果
《易经》中有句话:“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干一件喜欢的事,如果对天下人民都有利,才算是事业。我们很多人都对自己的工作不满,为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而烦恼,就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将自己的工作当成一项事业,如果我们将工作当成事业去做,就不会太计较个人的得失,而是会充满激情,哪怕是别人看来索然无味的事情,我们也会干得有声有色。
世界首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说:“如果只把工作当作一件差事,或者只将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但如果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将工作当成事业,才能善待工作,善待工作其实就是在善待自己,因为我们将不必再承受过大的职场压力,不必再承受各种职场焦虑,要知道,这些都是阻碍我们自由和健康的隐形杀手。
善待工作就是善待自己,就是本书想要告诉各位读者的核心思想。
本书从为什么要善待工作,如何善待工作,善待工作对自身有哪些帮助等方面人手,由浅人深,对职场各个工作阶段,所经历的问题与困惑做了分析,从而为员工提供有效的引导与激励。
在叙述上,本书以三个月的时间作为一个工作周期,第一个月着重讲述如何从被动地接受工作到喜欢上自己的工作,这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适应期,并且书中明确指出了工作环境应该如何适应;第二个月着重讲述如何从干工作到能工作,其实这是一个提升的阶段,我们称之为成长期,旨在帮助读者培养工作信心、激发工作激情、提升工作能力、寻找工作方法,从一个只知道干一些简单工作或者是领导安排的工作的员工,成长为一个自动自发,遇到问题能够主动寻找解决方法的人才;第三个月着重讲述如何从能工作到会工作,这一部分已经超越了成长期上升到了发展期,主要是让读者认识、明白,并学习到怎样从一名优秀的员工变身为一名卓越的员工,从高效执行、敢于负责、善于创新、善始善终四个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
本书秉承一种递进的逻辑,使读者能够更清晰、更容易地认识到对工作应该持有的态度和自己应该付出的努力。 真诚地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各位读者走出迷茫,带给各位读者真正的帮助!
由田雷所著的《善待工作就是善待自己(全新升级版)》从为什么要善待工作,如何善待工作,善待工作对自身有哪些帮助等方面人手,由浅入深,对职场各个工作阶段,所经历的问题与困惑做了分析,从而为员工提供有效的引导与激励。
在叙述上,本书以三个月的时间作为一个工作周期,第一个月着重讲述如何从被动地接受工作到喜欢上自己的工作,这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适应期,并且书中明确指出了工作环境应该如何适应;第二个月着重讲述如何从干工作到能工作,其实这是一个提升的阶段,我们称之为成长期,旨在帮助读者培养工作信心、激发工作激情、提升工作能力、寻找工作方法,从一个只知道干一些简单工作或者是领导安排的工作的员工,成长为一个自动自发,遇到问题能够主动寻找解决方法的人才;第三个月着重讲述如何从能工作到会工作,这一部分已经超越了成长期上升到了发展期,主要是让读者认识、明白,并学习到怎样从一名优秀的员工变身为一名卓越的员工,从高效执行、敢于负责、善于创新、善始善终四个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
本书秉承一种递进的逻辑,使读者能够更清晰、更容易地认识到对工作应该持有的态度和自己应该付出的努力。
与其被动打工,不如主动工作;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着生活的质量;怎样对待工作,将获得怎样的人生。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热爱自己的工作,用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的工作,你将得到不一样的人生!
由田雷所著的《善待工作就是善待自己(全新升级版)》秉承一种递进的逻辑,使读者能够更清晰、更容易地认识到对工作应该持有的态度和自己应该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