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葛沽宝辇的调查相对于皇会文化档案丛书其他老会的调查,较为复杂,因为葛沽有八辇三亭,还有众多的耍乐会,这些耍乐会和座乐会共同构成了葛沽正月十六的出会。葛沽宝辇经历了“文革”的破坏,20世纪80年代恢复,从之前的几年一出会改为每年都出会。在社会文化转型的今天,葛沽宝辇依然在很好地传承,但也与其他诸会一样,面临着各种嬗变,不过,传统就是一个不断嬗变的过程。《葛沽宝辇老会》由史静和路浩编著。
图书 | 葛沽宝辇老会/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对葛沽宝辇的调查相对于皇会文化档案丛书其他老会的调查,较为复杂,因为葛沽有八辇三亭,还有众多的耍乐会,这些耍乐会和座乐会共同构成了葛沽正月十六的出会。葛沽宝辇经历了“文革”的破坏,20世纪80年代恢复,从之前的几年一出会改为每年都出会。在社会文化转型的今天,葛沽宝辇依然在很好地传承,但也与其他诸会一样,面临着各种嬗变,不过,传统就是一个不断嬗变的过程。《葛沽宝辇老会》由史静和路浩编著。 内容推荐 值得注意的是,史静和路浩编著的《葛沽宝辇老会》传承人口述史部分的内容和正文内容有一些出入,这是因为传承人口述资料的复杂性和真实性之间的缝隙:比如天后宝辇供奉的神像其实是三霄娘娘之一云霄娘娘,但是天后宝辇会头认为其供奉的是妈祖娘娘,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云霄娘娘这一公认的看法,而在传承人口述中,我们还保留了其原始的说法。 目录 第一章 源起、沿革与文化空间 一、葛沽地理环境与人文 二、老会的源起、发展与变迁 三、信仰空间 四、女神信仰神祗体系 五、相关历史传说 六、过渡仪式中的年文化与展演的节日语境 第二章 会规与会况 一、入会 二、出会 三、会规 四、会与会的交往 五、会与民商的关系 第三章 程式与技艺 一、表演程式 二、角色 三、服装 四、号子 五、动作 六、葛沽宝辇价值及艺术特色 第四章 器其与遗存 一、设摆器具 二、表演器具 第五章 传承现状 一、身体记忆与村落认同——传统的继承与变通 二、会员结构的变化 三、表演形式的变迁 四、民间记忆向官方标准化靠拢 五、表演的语境及新生性问题 第六章 传承人口述 一、天后宝辇会头陈景清 二、东茶棚会头马兆盛 三、营房茶棚会员 四、东中街茶棚会头李庆祥 五、西茶棚会头杜家路 六、阁前茶棚会头刘荣起 七、北茶棚会员口述 八、香斗茶棚老会员张金发 九、升平民乐会头郭永祥 附录一:葛沽宝辇各茶棚传承谱系 附录二:葛沽宝辇相关方言称谓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葛沽宝辇老会/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史静//路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8850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0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首版时间 | 2014-06-01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8 |
CIP核字 | 2014152980 |
中图分类号 | K892.4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