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治国理政箴言(治国理政方略文化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刘配书、陈昌才编著的《治国理政箴言(治国理政方略文化读本)》对中国古代的名句箴言做了全面的汇总。每个机关公务人员自觉学习国学,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具体体现。

书中箴言为古代名臣为官智慧的结晶,可以作为机关工作人员的枕边书、案头书,翻此书可自省、可悟道。德化育人,成好官,好官从来不会成为“苍蝇”“老虎”。

为了精益求精,本书编写过程,断断续续历时两年,在保证内容广博而精深的同时,将学习价值实用价值放在第一位,二者兼备,方可入选。不必通读国学经典,即可全面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

内容推荐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当下是变革的社会,从种种现实问题的矛盾凸显,到各项治国理政措施的发力,再到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尤其需要加强自身修养,精通治国理政与安邦富民之道,从历代治国理政思想精华中获取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一个人的领导力首先体现他的思想力上,往何处走,怎么走,具体到一件事该如何处理,都需要准确判断、抓住核心,避免走弯路犯错误。古人留给我们的治国理政智慧浩如烟海,谋人、谋事、任贤、善治、修身、平天下不一而足,通读经典很难,且收效甚微,因此如果能把那些既紧贴当下现实政策,又能有针对性地快速提高党员干部执政能力的历代治国理政智慧结集便尤其重要,通过一本书,让各级领导干部都可以从中受益。刘配书、陈昌才编著的《治国理政箴言(治国理政方略文化读本)》编写历时近两年,就是为了精益求精,首先在保证内容广博而精深的同时,将学习价值与实用价值放在第—位,二者兼备,方可入选。

本书内容分八个大类,以名句、注释、今译、典故、感悟、链接六个部分提纲挈领,以微言点透乾坤,举一反三,智慧与实用并重。

目录

一、忠国篇

 爱国如家

 保家卫国

 不求富贵

 不忘武备

 得道多助

 定国之术

 辅车相依

 各美其美

 国不相攻

 捍蔽边疆

 好战必亡

 和而不同

 华夷一家

 江山如画

 交得民安

 交邻以信

 尽忠报国

 居安思危

 邻国相亲

 令疆域静

 匹夫有责

 强不犯弱

 亲仁善邻

 死守疆土

 四海一统

 勿惧挑事

 协和万邦

 以身许国

 忧国忧民

 止戈为武

二、爱民篇

 爱民如子

 安居乐业

 安民则惠

 必先富民

 察民之心

 大事在农

 得民之心

 广求民瘼

 厚于乐民

 家给人足

 利民为本

 民为邦本

 民怨国危

 平易近民

 强本节用

 勤恤其民

 勤政亲民

 轻徭薄赋

 劝课耕织

 省用足财

 视民如伤

 遂民之欲

 无夺农时

 先民后己

 兴利除害

 询于刍荛

 与民休息

 裕民以政

 政在养民

 足食为先

三、奉法篇

 变法则存

 不必法古

 不费不滥

 德主刑辅

 法不阿贵

 国之权衡

 贿赂败国

 俭以养廉

 可行必守

 宽猛相济

 礼法合治

 立法明分

 令行禁止

 明主察法

 能法之士

 人法相维

 任法去私

 赏善罚奸

 是法平等

 适时有度

 事断于法

 随事制法

 贪夫徇财

 贪人败类

 天下公器

 听狱不阿

 为政以德

 无简不听

 正其制度

 执法如山

四、隆礼篇

 安危之本

 卑己尊人

 从善如流

 大德敦化

 导民以学

 非礼勿动

 公出于道

 躬行为实

 国之四维

 化民易俗

 湔浣浮俗

 践履笃实

 教令为先

 尽己服人

 绝恶未萌

 看人设教

 礼义养心

 莫善于礼

 齐之以礼

 上枉下曲

 奢者狼藉

 顺俗而教

 天下有道

 无礼不宁

 勿任爱憎

 先正其身

 严以治吏

 以德服人

 振民育德

 正己教人

五、任贤篇

 爱士如尊

 褒善录功

 卑谦致贤

 不必求备

 不党不偏

 不拘一格

 裁汰冗员

 察能授官

 超拔良辅

 黜退佞邪

 代有才人

 道远知骥

 告老退身

 官人惟贤

 进贤亦贤

 举大略细

 考绩进秩

 廉者生畏

 量功分禄

 论材审用

 明试以功

 木茂鸟集

 取长补短

 人才为本

 任贤使能

 容人之过

 小人勿用

 用人不疑

 育才造士

 凿石索玉

六、善治篇

 秉公无私

 称任政立

 持纲疏目

 大开言路

 当时则动

 多闻善败

 各死其事

 公平正直

 公听并观

 官无烦治

 广开耳目

 贵不专权

 好谋善断

 计天下利

 兼听则明

 见事未萌

 旧邦新命

 励精图治

 临深履薄

 履不必同

 明于下情

 千官尽能

 善假于物

 上下和睦

 少算不胜

 熟思缓处

 损小全大

 悉见情伪

 有备无患

 抓大放小

七、博学篇

 博学多识

 博学躬行

 不耻下问

 不学不成

 读书则生

 笃行不倦

 躬行为重

 贵师重傅

 好问则裕

 假人之长

 进德修业

 尽苦功夫

 开卷有益

 莫大于学

 内外兼修

 能者为师

 切问近思

 群人共学

 手不释卷

 务要穷究

 先于穷理

 修学好古

 学而必习

 学而不厌

 学贵得师

 学贵心悟

 学无早晚

 学以致道

 要之有用

 在位知学

八、修身篇

 敖不可长

 白驹远志

 卑色贵人

 卑以自牧

 不嬖颜色

 不倡游言

 不溷流俗

 不僭不贼

 不信流言

 不以利交

 持己自正

 出言必信

 淡看富贵

 反骄破满

 反求诸己

 过勿惮改

 谨始虑终

 谨言慎行

 敬老慈幼

 利不苟就

 明志致远

 清心寡欲

 穷不变节

 勿疏小善

 行必正直

 宴安鸩毒

 养浩然气

 正己齐家

 知恩报恩

 重寸之阴

试读章节

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

——《左传隐公六年》

五父:人名。善邻:同邻国友好相处。宝: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

五父进谏说:“亲近仁义,与邻国友好相处,是一个国家最为宝贵的东西。您应该答应郑伯和好的请求。”

丝绸之路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开辟了充满神秘色彩的丝绸之路,为促进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陆上丝绸之路东起西汉都城长安(西汉延伸到洛阳),西至欧洲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海上丝绸之路东起徐闻、泉州等港口,西至欧亚各国。眼下,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一路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丝绸之路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为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和平共处,友好交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我们将用自己的双手,把“亲仁善邻”之花培植浇灌得更加绚丽多彩。

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

不以晋为图。——《晋书苻坚载记》

宝贵亲仁与善邻。——[唐]周昙《春秋战国门少孺》

远裔种族匪殊,亲仁善邻,宜捐小忿。

——[近代]章炳麟《与汪康年书》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宋史李纲传》

疆土:疆域;领土。

祖宗留下来的疆土,应当死死守住,一尺一寸也不可以给别人。

寸金桥

1898年3月,法帝国主义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广州湾(即湛江)的无理要求。4月22日派兵攻占广州湾,一路烧杀掳掠。在吴帮泽等率领下,当地人民高举抗法义旗,以长矛、大刀、棍棒为武器,痛击装备精良的侵略者。在湛江人民痛击下,法军的嚣张气焰受到严重打击,不得不做出重大让步。吴帮泽等在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纪念这场斗争,当地群众将赤坎桥改名“寸金桥”。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每一个人都有义务有责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中国人从来都是舍生忘死,寸土不让的。

宁弃千军,不弃寸土。——《金史始祖以下诸子》

寸天尺地虽局蹐,尽容稊米一微身。——[清]黄遵宪《海行杂感》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下》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叙伦《塞上曲》

胡尘未尽不为家。——[唐]韩翃《送刘将军》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唐]令狐楚《年少行四首》

四海一统,万里同风。

——《晋书》

风:风尚;教化。

国家统一,风俗一致。

千古一帝秦始皇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居功至伟。结束长达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帝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统一文字,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文化基础。统一度量衡及货币,有利商业发展。统一驿道,有利于国内的物资交流。实行郡县制,避免了藩国制征战不休的弊端。他还统一了全国的法规刑律。明代著名学者李贽在《藏书世纪列传总目》里评价他:“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统则强,分必乱”,乃是历史的规律。在涉及国家统一的问题上,我们始终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绝不会有任何妥协和动摇。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一轨九州,同风天下。——《晋书苻坚载记上》

芟夷宇宙,混一车书。——《北史隋本纪下》

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南史朱异传》

盖王者之兴,天下必归于一统。其可来者来之,不可者伐之;僭伪假窃,期于扫荡一平而后已。——《新五代史南唐世家第二》

天下大权,当统于一。——[清]圣祖玄烨

王者大一统之义。——[清]袁枚

视天下如一家。——[宋]苏轼《杭州谢上表二首》

P24-26

序言

国之不治,四维不张;政之不理,天下动荡。党的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把握使命、顺应潮流,将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作为重要的理性认知和实践逻辑,提出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中央领导集体的使命意识、担当意识更加符合“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一体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在人类治国理政的历史追求中,离不开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智慧。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庸政、懒政、怠政,风气庸俗,问题成堆;乱政,朝令夕改,人心惶恐;弊政,罔顾人权,薄民害人;腐政,目无王法,祸国殃民;虐政,倒行逆施,民怨沸腾;苛政、暴政,如狼似虎,必生灾祸;德政、仁政、美政、善政、廉政、勤政,四海咸服,天下归心,必定政通人和,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理论、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我们今天的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们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就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各级领导干部在新的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任重而道远。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牢记宗旨、永不忘本的明确要求,是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和行为准则。他们的素质、责任、事业心、水平、能力如何,关系到我们伟大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成败。

回顾历史,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并不缺“治国理政”响亮的口号。比如:天下为公、大同梦、共和行政,等等。缺什么呢?缺实际的操作程序以及实际有用的措施。

如何避免历史痼疾的发作?能否避免好的政策、好的法律、好的主张不能得到好的实现?最重要的一条是:任何一位领导,在提出某一项主张的时候,都应通盘考虑这主张如何才能得到很好实现的问题。为此,与主张相对应的,必须有一个详细的、可以实际操作的具体计划。这计划应该是一揽子的,即: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措施得力。而且,这目标,可以不断完善;步骤,可以不断深入;措施,可以不断改进。如此,方可使我们的好主张,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前进,从不太成熟走向成熟。

我们就治国理政这个闪耀着中华文明智慧光芒的命题,进行了长期学习和认真思考,选编了这本《治国理政箴言》,分忠国、爱民、奉法、隆礼、任贤、善治、博学、修身八个部分,每个部分里选择了30条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名句,再加以注释、今译,进而添加典故、感悟以及链接(相似或接近的名言,该条的参考材料和内容的扩展),提纲挈领地提出,展现其微言大义,又举一反三,使这部《治国理政箴言》成为领导必读,从政必读手册。读者可以触类旁通,深入研读,洞悉其妙,获知其理,成为人生进取、领导工作中重要的智慧源泉,成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的精神力量。

是为序。

刘配书 陈昌才

于丰台科学城

2014年12月1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治国理政箴言(治国理政方略文化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配书//陈昌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48144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5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2015047313
中图分类号 D092.2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