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济南文学大系(当代小说卷2)(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赵林云主编的《济南文学大系(当代小说卷2)》收录当代济南本地或济南籍作家创作的优秀话剧中篇小说10篇。小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济南中篇小说的创作取得了较大成绩,《李二嫂改嫁》等作品影响了一代代山东人甚至中国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在创作成就还是在作品影响上,济南文学都是山东文学的主力和中坚,并且在全国乃至海外占有重要而独特的位置。

内容推荐

赵林云主编的《济南文学大系(当代小说卷2)》收录了当代济南作家创作的优秀中篇小说共10篇。入选作品水平较高、影响较大,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优秀作品。集中展现了济南当代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为广大读者展示济南文学发展的多姿多彩的历史面貌,提升济南文化名城的声望,有助于构建济南文学史。

目录

王安友 李二嫂改嫁

李良森 黄草坡风情

刘玉民 海猎

刘玉栋 我们分到了土地

路也 麦兰麦兰

牛余和 油纸灯

刘强 官扎营的马子妮

刘玉堂 八里洼纪事

许立强 色酒

云亮 沿途

后记

试读章节

王安友(1923—1991),山东日照人。中国作协会员。历任济南市历城县基层干部、山东省文联专业作家、山东省作协副主席等。著有长篇小说《战斗在沂蒙山区》、《海上渔家》、《凌云河》,中篇小说《李二嫂改嫁》,长篇儿童文学《擒鲨记》以及小说集《十棵苹果树》等。《李二嫂改嫁》改编成吕剧并拍成电影。

李二嫂改嫁

杨家庄有个李大娘,从前有李大爷的时候,因为男人老实得说不出句话来,里里外外的家务全由李大娘照管,所以男人也被她欺下来了。有时候李大娘吃了饭,把碗一推,坐在小板凳上,拉着长腔,说:“老汉呀,给我拿过烟盒子来。”如果李大爷稍微有点儿慢,这就不高兴地骂开了:“你就是个死鳖,三脚踢不出个响来。”

李大娘这人粗横横的个子,长了一双好像摔扁了的烧地瓜似的脚。快五十岁的人了,还梳着滚圆的小髻,小髻上网着细网子,黄眼珠子滴溜骨碌的,看样子也不善。有时候来个人,也不管大伯头子叔公公,就顺口说:“吃了饭啦,表侄?”如果李大娘的地里少了根豆角或者南瓜,这就走到大街上来骂街。邻居们都知道她不是一块儿好惹的货,只要一听到她轮腚使风地骂出门来,就快着远远地躲开了。所以庄里有些青年们,就给她送了个诨名叫“天不怕”。

天不怕家里本来是六口人,因为大家都和她过不来,还在新中国成立前,她的大儿子就领着老婆孩儿,到丈人家落了户。二儿子在前年冬死了。当下全家只有一个二十一岁的寡妇儿媳妇和一个才十几岁的小儿子。天不怕自从大儿子搬了家,二儿子死了,日子就不如从前那样富裕了。虽然有八亩地,因为没有人手种,生活就有些照顾不过来。她的本家侄子李七,因看着天不怕家里有个漂亮寡妇儿媳妇,肚里便怀了鬼胎。于是,就主动借出来一部分钱,给天不怕做本,开了一个杂货铺子。这样一方面对天不怕有利;另一方面,只要天不怕把杂货铺子开起来,李七到天不怕的家里去就便利了。本来天不怕家就肯招人耍,又加上开起小铺来,就你来打酒,我来买烟,庄里那些二不二、三不三的人,便拥挤不断了。有时候闹得也实在不像个样子,可是谁敢说呢?说轻了,她不理你;说重了,她就出上个不要脸,和你没头没脑地闹一通。所以一般人也就“大年初一送财神——见面说好”就是了。

天不怕和人家共事非占上风不可,她对待自己的儿媳妇呢,那就更不用问了。大儿媳妇因为受不了她的气,才和丈夫搬到了娘家去。眼下家里只有个二儿媳妇,还是个青年寡妇,也是常常吃她的气,整天价地瞅着她的眼珠子过日子。

李二嫂,是大刘庄刘福礼的闺女,家里指地无有,从前全靠种地主的八亩份子地吃饭,年年让份子粮压得抬不起头来。劳碌一年,打两个粮食不够上租的。欠下一屁股账,年复一年,越滚越多,简直没有办法还了。在李二嫂三岁的那年,刘福礼被地主逼得实在过不下去了,就狠了狠心,在夜里偷跑到东北去了。家里撇下刘大娘和两个孩子,越发没法过了。刘福礼一走,地主就把八亩份子地抽回去了。这样,刘大娘也只好拖着一个、抱着一个地要着吃了。有一年刘大娘要饭到了杨家庄,有人看到她女儿长得黑眉大眼的,挺漂亮,都不忍她跟着娘要饭吃受那些苦,于是就有人去动员天不怕花了三百斤粮食,把刘大娘的闺女给她的二儿订了媳妇。

李二嫂十七岁的那年,天不怕就把娶媳妇的日子送到了大刘庄。刘大娘一听,可就犯起愁来:人家的闺女出嫁,娘家都是陪送什么箱呀柜呀的,可是刘大娘满心想把闺女陪送得好一些,无奈有心无钱也是难办。最后无法了,现托人去赊了两丈蓝布,给闺女做了一裤一褂,也算陪送闺女出嫁了。

李二嫂因为没从娘家带了东西来,一进门,天不怕就没看上眼。当时鼓了一肚子气,因为媳妇刚进门,她好歹的还没说出口来。在“三日”那天,东院里小孟他娘来看媳妇,问起来娘家怎么样,媳妇好不好的时候,就一下子把天不怕的一肚子火勾起来了,只见她把嘴一撇,把手一抡搭,说:“就算是穷吧,没有别的,还能连几个长生果也炒不上吗?这个可倒好,干净利索,什么也没有。就像呆子一样,也不知道到堂屋里去问问我,屁……她知道什么是做媳妇?”

小孟她娘一听,心里就不服气,说:“二婶子你可别这样,娘家穷不是别的,谁有粉不愿朝脸上搽,把闺女陪送得好一些?再说,她还是个小孩子,哪里知道那些老规矩?等着大大就好了。”小孟他娘一面说,一面抱起孩子来就走了。天不怕没讨着好脸,气得半天没作声。

人家说女大十八变,李二嫂在出嫁以后,渐渐地变了。首先是个子长高了,脸也又白又大了,身上结实实的,脸上厚墩墩的,谁见了谁夸奖,都说李二嫂在全杨家庄拔了尖了;其次是针线活也跟着邻居的婶子大娘学会了。可就是有一件,因为看不惯婆婆那种脾气,时常也和她顶几句嘴。天不怕看不到儿媳妇的长处,只因为不应自己的心,就天天责备李二嫂不懂做媳妇的规矩。每当李二嫂出去的时候,天不怕总是把那白眼珠子一翻,把那簸箕嘴一撇,咬咬牙根说:“看看她那个穷样,从她一来,我就知道没有好,带着一身的贱气,一辈子主贱!”就是儿子死了,她也说是李二嫂妨的。这样,李二嫂在婆婆的面前,总是为不出人来。庄里成立识字班,李二嫂去上课,婆婆更是不满意,说:“带一肚子野心。哨子一响,也不问一声就走了,像个做媳妇的样吗?”总之,没有好。不过这都是两年前的事。从去年以来,天不怕对儿媳妇的态度稍微好些了。因为妇女们都组织起来了,她们不断地受到党的教育,觉悟也渐渐地高了。有些人看到李二嫂吃气太多,就背着天不怕,对李二嫂说:“不用怕她。今后只要好好地劳动,积极工作,她再无理霸道地拾掇你就不行。”不过这也是小事,主要的还是因为儿子死了。有一次,李二嫂回想起来男人死了,婆婆又拿着不当人待,自己才二十一岁,到底靠到什么时候是个头?想到这里,心里就一阵儿发酸,那眼泪止不住地滚了下来。这当儿,天不怕正支使李二嫂去干点什么,不想李二嫂心里不耐烦,嘴里也没应。结果婆媳俩顶了半天嘴。天不怕把一张西瓜脸全气黄了,想打也没敢动手打,喘了阵儿粗气,就赌气出去了。到街上一凑堆儿,找着那些老妈妈,就七言八语地拉起李二嫂的不好来了!

“那个小老婆真是无法无天了。今天为我说了一句话,她差一点儿撕了我。我去问问她娘,对老的能这样吗?”

俗话说:有病背不了大夫,有事背不了邻居。在杨家庄,谁不知道天不怕是厉害出了名的?所以坐在旁边看孩子的小孟他娘,一听天不怕把话说得很强硬,就插嘴说:“二婶子,今后你那脾气也得改改了。你看你儿媳妇哪样孬?论人物,在全庄找不出第二个来;论活路,家里外头都是人家干。俗话说‘壶里无酒难留客’,儿子死了,媳妇还怪年轻的,真的把人家闹走了,我看你再向哪里找去!”小九他娘也附和着说:“我看你别不知足了。现在婚姻自主,人家真的要走,只怕你留还留不住呢!”

天不怕本想朝着大家泄泄自己的火,却没想到反而碰了一个钉子,心里又生气又发慌,双手托腮,坐在那里呆了,心里想:现在世道改变了,不叫老人张口了。政府又说什么婚姻自主,女人家也去上识字班,和一些小伙子挤来挤去的,到底像个什么样子?但是怎么办呢?天不怕只好把气憋在肚子里,最后无精打采地回去了。从这以后,才算对李二嫂的态度好了些。

P1-4

序言

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在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济南的文学,始终与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同生共命。济南作家、济南籍作家和来自海内外的其他作家们,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和生花之笔,共同造就了济南文学的丰茂与绚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在创作成就还是在作品影响上,济南文学都是山东文学的主力和中坚,并且在全国乃至海外占有重要而独特的位置。

济南的古代文学,可以一直追溯到远古的大舜时期。舜耕历山,“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南风歌》和《思亲操》便成了济南文学的发轫之作。出自谭国(今济南市东南)大夫之手的《诗经·小雅·大东》,则记录了先秦时期济南先民们的苦难和忧愤。济南文学的繁荣是在唐宋时期。唐朝时,济南籍作家员半千、崔融曾名重一时,大诗人李白、杜甫在济南分别留下了《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和《陪李北海宴历下亭》等脍炙人口的佳作。宋熙宁四年(1071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出任齐州知州,在济南任职期间写下了《齐州二堂记》、《西湖纳凉》等佳作。与此同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也先后来到济南,在饱览济南的山水之美后,留下了自己的得意篇什。“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杜甫)、“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曾巩)、“济南潇洒似江南”(黄庭坚)等诗句,也由此成了济南人世代相传、吟诵不止的名句。唐宋时期济南文学高峰期的代表人物是李清照、辛弃疾。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一首《如梦令》,生动地描绘了她少女时代家乡生活的情景。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感叹身世,情调感伤,成为词坛婉约派的杰出代表。她的诗则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一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不知打动了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辛弃疾,号稼轩,济南历城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史。他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同时,也有不少歌咏祖国河山的作品。其艺术风格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开词坛一代豪放派之先河。李清照、辛弃疾以其巨大的成就和影响,烁古耀今,成为济南文学乃至山东和中国文学的标志和荣耀。

李清照、辛弃疾之后,济南古代文坛上仍然呈现出大家迭出、佳作泉涌的景象。济南本土作家中,元代散曲大家张养浩以《山坡羊·潼关怀古》和《普天乐·大明湖泛舟》等为历代人们所称道。清代济南府淄川县秀才蒲松龄,因所著《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语)而名闻天下,受到后世推崇。明清之际,以边贡、李攀龙、王士祯、李开先、田雯、王苹等人为首的“济南诗派”,在文坛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济南赢得了美誉。外籍作家中,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题解飞卿山水卷》和《济南杂诗十首》中,唱出了“羡杀济南山水好,几时正作卷中人”和“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长作济南人”的心声。元代知名书画家赵孟烦描写趵突泉的诗句“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至今被人传诵。于钦、晏璧、王守仁、胡缵宗、吴伟业、顾炎武、孔尚任、爱新觉罗·玄烨、赵执信、高凤翰、郑板桥、爱新觉罗·弘历、董芸、张之洞、何绍基等人,也在游历济南和写景抒怀中,为丰富济南文学做出了贡献。

在济南的古代文学中,戏曲杂剧也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元代济南籍戏曲作家武汉臣创作的《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杂剧》、《包待制智赚生金阁》,岳伯川创作的《吕洞宾渡铁拐李岳》,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杜蕊娘智赏金线池》,明代济南籍戏曲作家李开先创作的《新编林冲宝剑记》、《裴淑英断发记》,清代济南籍作家叶承宗创作的《贾阆仙除日祭诗文》、《狗咬吕洞宾杂剧》等,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总括而言,济南的古代文学以其足以让人仰视的丰富性、艺术性和影响力,成为济南历史和文化中最为深刻、永久,也最为鲜活、灵动的一部分,并且已经融人济南的城市血脉和济南人的心灵之中。可以断言,济南古典文学的雨露和阳光,必将在通向更加辉煌的明天的征途上,为济南也为山东和中国浇灌和培育出更多、更鲜丽的生命之花、文明之果。

一场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序幕。济南的现代文学,虽然不及古代文学那般高峰迭起、群星灿烂,却也展现出不少令人赞叹的亮点。如晚清时期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对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湖光山色和人文环境,以及大明湖中的“佛山倒影”、黑妞白妞击鼓说书的场景等,都有精彩生动的描绘。作品在海内外广为流传,为提高济南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三十年间,活跃在济南文坛的本土作家和常年寓居济南并以济南生活为题材的作家主要有杨振声、王统照、董秋芳、老舍、李长之等,其中尤以王统照和老舍影响最大。王统照在济南六年,写下了小说《沉思》、《春雨之夜》、《湖畔儿语》等,作品体现了鲜明的五四时代精神,发表后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20世纪30年代,老舍曾两次执教于齐鲁大学,在济南工作生活了四年有余,完成了小说《猫城记》、《离婚》、《大明湖》等。《大明湖》因原稿焚于战火,后浓缩为短篇小说《月牙儿》,受到世人称赏。老舍还写了不少描写济南山水和风情的散文,其中最为知名的如《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趵突泉的欣赏》等,不仅成为济南的名片,还被编人中小学课本和多种文学选本,成为公认的散文名篇。

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济南生活并且创作了不少好作品的作家还有李俊民、李广田、卞之琳等人。李俊民的小说集《跋涉的人们》,受到鲁迅的好评。李广田的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记》等,成就了他一生的创作高潮。卞之琳的代表作《断章》、《寂寞》、《航海》等,都是在济南完成的。此外,黄炎培、章士钊、周作人、郁达夫、柳亚子、艾芜、蹇先艾等著名作家和学者,也写下诸多描绘济南淳美景致和风土人情的纪游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标志着中国当代史的开始。济南的当代文学可以大体分为“文革”前、“文革”中、新时期三个阶段。“文革”前十七年的济南文学,作品数量较少,但也有几部有较大影响的作品。如王安友的中篇小说《李二嫂改嫁》出版后,先是被改编成吕剧,随之拍成电影,成了“文革”前十七年山东吕剧的代表性剧目。于廷臣、高洁编剧的大型吕剧《逼婚记》,公演和拍成电影后也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诗歌方面,最为知名的是高亨的《水调歌头·读毛主席诗词》。作品高屋建瓴,气势磅礴,文辞优美,不仅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得到了毛泽东本人的赞赏。短篇小说方面,韩啸天的《夫妻俩》、李成才的《芙蓉花盛开的地方》、徐志刚的《步枪》也受到了好评。但总体而言,“文革”前十七年的济南文学,是处在作品不多、水平不高的阶段。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文革”期间的济南文学基本上处于荒芜状态。除部分跟风的、口号式的作品,难能找出一部真正有价值的优秀之作。

“文革”结束,宣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同全省全国各条战线一样,改革开放的春风给济南文坛带来了勃勃生机,济南文学呈现出日益丰富、日益提升、日益繁荣的局面。诗歌方面,新诗如雨后春笋,新人佳作不断涌现。塞风的黄河诗,以其粗犷和悲怆打动人心。孔孚的山水诗,则以清新、凝练和空灵受到赞赏。山青、苗得雨、桑恒昌、路也等也唱出了各自的心声。在古体诗词创作中,郭沫若、贺敬之等大家均有描写济南的佳作。徐北文的《济南竹枝词》开风气之先。王砚耕、王寿春、李子超、耿建华、李文朝等人也推出了不少好作品。新时期济南的散文创作成绩斐然。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把栏杆拍遍》,写出了李清照、辛弃疾的风采。刘玉民的《泉涌如诗》人选柯岩等主编的《中国当代散文选》,《泉城柳》人选多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徐北文、任远、侯林、简墨等也各有建树。小说方面,新时期推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未艾的《异国飘零记》,此后佳作不断、高潮迭起。冯德英的《山菊花》被拍成电影,反响热烈。刘玉民的《骚动之秋》获茅盾文学奖,并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张海迪的《绝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济南出生的法兰西院士程抱一的《天一言》,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张悦然以《樱桃之远》等,成为“80后”作家的代表性人物。郭震、王欣、刘玉栋的作品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报告文学方面,李延国的《废墟上站起来的年轻人》、郭慎娟的《知识的罪与罚》,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戏剧文学方面,陈永涓、田牛、杨琨、高力耕的儿童剧《小白龟》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陈永涓、田牛、乃棼、在呈的儿童剧《宝贝儿》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并人选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影视文学方面,杨剑呜、殷习华等人的《警方1I0》获中国电视金鹰奖。张继的《乡村爱情》系列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连年播出。尹艺茂的《天下泉城》为提升济南的城市形象做出了贡献。文学评论方面,新时期也有丰硕成果,济南评论家和外地评论家所写的推介济南作家和作品的文章,为扩大济南文学的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作家出版社2011年12月版的《济南作家论》中有详细记载,此处不再赘述。如此等等,济南新时期的文学真可谓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编选《济南文学大系》,回望数千年济南文学走过的历程,我们深感济南的文脉是如此悠远绵长,济南的文学积淀是如此丰盈厚重。这种文脉和文学积淀,如同济南地下奔腾恣肆的激流一样无可阻挡,是注定要喷发出不可尽数和比拟的泉的花朵和歌唱来的。由此我们想到了明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济南文学的明天,注定是霞光满天、芳草遍地、花香四溢,呈现出无愧于古人和今人的辉煌。这是我们的期待,也是我们的祝愿。

后记

这部《济南文学大系》,是在中共济南市委有关领导同志的关心支持下完成的,是济南作家和文学艺术工作者献给共和国六十五华诞的一份厚礼。

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来涌现了众多卓有成就的文学大家和丰富精美的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济南的文学事业更是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年代久远、作品繁多、分散零落等原因,给阅读和传承造成了诸多不便。近年虽经多方努力,却至今没有形成一套能够选精拔粹、一览古今的大型文学丛书。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济南文学的传承和影响。因此,编选一套能够为济南文学的传承和繁荣做出实实在在贡献的济南文学大系,便成了我们共同的心愿。而此前,在时任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济南市市长谢玉堂和中共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谭延伟等同志的支持下,我们先后编选出版了八卷本的《济南市五十年文学作品选》、两卷本的《济南作家论》,编印了近二百万字的“美丽泉城文学作品研讨会推荐作品”。这为《济南文学大系》的编选奠定了基础。

《济南文学大系》收录的是历代济南作家(济南本地作家和行政关系隶属于济南的作家)创作的优秀作品,历代济南籍作家创作的优秀作品(以写济南的为主),以及历代外地作家创作的与济南有关的优秀作品。全书共十卷。其中古代三卷,现代一卷,当代六卷,囊括了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影视文学和戏剧文学等六大门类。当代作品中小说成果最丰,故独占两卷;报告文学和影视文学佳作较少,则合而为一;文学评论因有《济南作家论》出版在先,故阙如。人选作品,均为在国家正式报刊发表或出版社出版过的作品。编选中我们遵循优中选优,传递正能量和鼓励多样性、丰富性的原则,在确保作品质量和重点作家作品人选的前提下,特别强调兼顾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性、群众性。在篇目排列上,大抵以发表或出版的时间为序,同一题材、同一作者有多部(篇、首)作品收入的,以第一部(篇、首)发表或出版的时间为序。长篇小说和多集电视剧本,采用了内容简介加选录少量章节的办法。除个别作品略有删节外,其他均尊重原作及所依据的版本,仅是根据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规范了个别字句。为了方便阅读,在古代卷中添加了少量注释。

《济南文学大系》的编选工作自2013年6月初启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编委会全体同仁和各分卷主编,秉持对历史和济南文学事业负责的精神,在广泛征集和深人发掘作品的基础上,反复研究,多次调整,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作为当代文坛的领军人物,贺敬之、张炯先生的参与为《济南文学大系》增添了光彩。济南出版社社长崔刚先生对《济南文学大系》的编选倾注了很大热情,孙凤文总编辑、郭锐主任和有关编辑同志,为丛书的高水平、高质量出版付出了巨大努力。山东文人书画院作为依托单位,承担了编选中的具体事务。《济南文学大系》编选还得到了诸多同仁和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在此我们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同享泉水幽,共栽泉城柳。《大系》十卷古今收,珠玑满翠楼。不辞沥心血,寒暑一度秋。马踏祥云春来也,凯旋曲已悠。千年长河添新流,功业复何求?淡淡清风里,把盏话同舟。”马年春节的这首贺词,记述的正是全体编选人员共同的心声。

编选出版《济南文学大系》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工作,加之篇幅有限,编选者水平有限,遗憾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我们恳切期待广大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编选者

2014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济南文学大系(当代小说卷2)(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林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814184
开本 16开
页数 41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07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826
CIP核字 2015022802
中图分类号 I218.521
丛书名
印张 27.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8
179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4: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