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秉政编写的《阿拉山口的风》是《跟着本书游天下》系列丛书之一,书中收录了《大理剑川土陶》、《淮北地区正月十五捏面灯》、《看得见的故宫》、《千年徽墨》、《浦江夜宴》、《说不尽的平遥》、《筑“巢”》、《风阳行》、《塔川丹枫满林红》、《刘伯温故里行》、《情系新疆》、《阿拉山口的风》、《青山碧水河内情》等作品。
图书 | 阿拉山口的风/跟着本书游天下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秉政编写的《阿拉山口的风》是《跟着本书游天下》系列丛书之一,书中收录了《大理剑川土陶》、《淮北地区正月十五捏面灯》、《看得见的故宫》、《千年徽墨》、《浦江夜宴》、《说不尽的平遥》、《筑“巢”》、《风阳行》、《塔川丹枫满林红》、《刘伯温故里行》、《情系新疆》、《阿拉山口的风》、《青山碧水河内情》等作品。 内容推荐 《阿拉山口的风》收录了作者张秉政的旅游散文22篇。题旨新颖多样,色彩绚丽旖旎,显现出作者深厚的生活底蕴和文化功底。他笔下的景物,形象鲜明,语言朴实与绚丽的叠出,记叙、抒情融为一体,特别是文章把景色和历史融为一起,不论是从思想内涵上,还是审美意蕴上看,都有一定的高度和艺术价值,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能让你看出他的坚韧向上、飘逸浪漫的情怀和心灵。在他的旅游散文中,将无限的空间、时间和万事万物纳入自己心灵节奏之中,于娓娓述说絮絮而语中,隐隐约约地透出沉厚与渊源。 目录 飞向巴厘岛 王家大院建筑的灵性与人文气象 巴札:南疆人一道丰盛的大餐 江淮古茶镇 好一个淮河花鼓灯 大理剑川土陶 淮北地区正月十五捏面灯 看得见的故宫 千年徽墨 浦江夜宴 说不尽的平遥 筑“巢” 风阳行 塔川丹枫满林红 刘伯温故里行 情系新疆 阿拉山口的风 青山碧水河内情 小镇的另类 草原八月(组诗) 惠安女 成长 附录:行者无疆 试读章节 临涣的茶馆很多。沿南阁遗址向北的大街两侧,茶铺林立,茶香四溢。最鼎盛的时候,临涣有大小茶馆二十多家,每天接待茶客6000多人,如碰上逢集赶场,茶客更是摩肩接踵,穿梭不断。 由于缺少史料,早年的茶馆已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人们所能回忆起来的,多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的茶馆。其中较早的有吴云生开的吴家茶馆和一荆姓人家开的荆家茶馆。新中国成立后,私人经营茶馆遭到禁止,茶馆由政府的商业部门接管。再后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私人茶馆又逐渐兴办起来。 在众多茶馆中,较为出名的还有蓝田茶馆、江淮茶馆、南阁茶馆、怡心茶馆。 和全国其他地方的茶馆一样,临涣茶馆具有一般茶馆的共性,也蕴涵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特点。 以家为店。临涣老茶馆的最大特点是以家为店。临涣集镇坐落在浍河北岸,老茶馆大都近水临街,多依家舍而设。 独特水质。俗语谓“茶好不如水好”。在天水、井水、江水、湖水、泉水中,茶对泉水情有独钟,而临涣的泉水又最宜沏茶。临涣城下四大古泉各具特色,它们是回龙泉、金珠泉、饮马泉和龙须泉,四泉沿浍河之水“L”形排开。临涣得天独厚的古泉资源,是临涣茶馆名扬四方的一大优势。1998年水文专家对临涣泉水进行过专门化验鉴定,确认临涣泉水含有23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活络通经,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因而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功效。另外,临涣泉水的张力极强,沏泡的茶水高出杯沿而不溢。临涣回龙水是硬水,同样是一杯茶,用回龙水泡制的就比用平常水泡制的重约1两。 独特茶料。临涣茶馆的茶有着鲜明的特色和唯一性,茶叶的唯一性是临涣茶馆“茶”的精髓。临涣当地不产茶,临涣茶馆使用的茶也并非一般的茶叶,而是专门取自两百里以外的六安的茶梗,临涣人把这种低廉的茶梗叫做红茶棒。说来也怪,在六安本地很少有人用这种棒棒茶,在其他地方用棒棒茶的几乎没有。最令人惊异的是,这种茶梗经临涣泉水的沏泡,雾气结顶,色艳味香,入口绵甜,回味无穷。但是一旦将这种茶梗带出临涣,用其他地方的水沏泡,永远不可能有这么好的味道、舒适的感觉和奇特的功效。很明显,六安的棒棒茶与临涣的古泉水达到了不可代替的完美结合。常饮这种棒棒茶,有春生津、夏消暑、秋提神、冬生暖的奇特功效,另外还有解酒的功能。临涣棒棒茶的另一个特点是多饮不撑腹,无论喝多少,都不会有撑胀的感觉。饭前饮之能增进食欲,饭后饮之能帮助消化,闲暇饮之可舒神清心,劳累后饮之能解疲提神,常年饮之能延年益寿,一时饮之能充饥解渴。早些时候,除红茶棒外,茶馆还使用过秫秸库子(高粱秸皮)、桑叶等作茶料。 独特茶客。临涣茶馆的茶客五花八门,三教九流。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贩、拉车挑担的朋友往往在此歇脚,风尘仆仆中喘口气、喝碗茶、吸袋烟;再不然,掏出窝窝头、咸菜,喝着茶吃顿午饭……但是常来饮茶者,大都是当地有些年纪的人,六七十岁的老人占了茶客的一大部分。这些茶客满脸皱纹,手指关节尤其粗大,吸着劣质的烟。他们一大早从自己家中出发,有的离茶馆二三十里,不急不躁地缓缓地走来,不时地与路见的熟人打声招呼,或调侃几句,然后继续走自己的路。来到茶馆,先缓慢地伸出手,从裤袋的深处掏出一个布包或纸包,举到眼前,一层层揭开,从中摸索出旧而平整的分币或毛票,很认真地数够三毛钱,递给茶馆的主人。茶馆的主人拿来一把茶壶和一个茶盅,从地面放着的一个塑料袋子里抓一撮棒棒茶梗,放在茶壶里,从熊熊炉火上提起一把水烧得翻滚的铝壶,往茶壶里倒水冲泡,然后端起茶壶、拿起茶盅,送到茶客选定的桌子或台子上。茶客便开始慢慢地喝,细细地品。这样,每天摆在门口的长条矮桌围坐得满满的,每人面前一把茶壶,一只茶盅,徐徐地品那红褐色的茶水。他们行动迟缓,表情木然,反应迟钝,对采风的摄影家、采编的记者都视而不见,对周围的一切都无动于衷。有一种嗜茶上瘾、一整天泡在茶馆的茶客,被当地人称作“茶瘭子”,早晨茶馆没开张就在门口等着,茶馆一开门就冲进去,晚上茶馆打烊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去,临走时还要带一壶回家。P43-4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阿拉山口的风/跟着本书游天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秉政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610184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14-04-01 |
首版时间 | 2014-04-01 |
印刷时间 | 2014-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6 |
CIP核字 | 2013301090 |
中图分类号 | I267.4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32 |
宽 | 170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