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湖楹联与景典
内容
编辑推荐

《西湖楹联与景典》由“西湖楹联”和“西湖景典”两部分内容组成的。俞泽民先生从1996年开始搜集素材,于2000年完成初稿,共搜集迄2005年底为止的近300处景点的新旧楹联约2800副,并对每个景点都作了历史的诠解。是西湖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新的一本书,再加附有景点典故历史的介绍,所以又有历来西湖楹联集所没有的优点。

内容推荐

俞泽民先生编著的《西湖楹联与景典》全书由“西湖楹联”和“西湖景典”两部分组成,辑录湖上共计287处景点的掌故简介及古今楹联2800余副、匾额(题字)约1200幅(处)。

目录

序/毛昭晰

我爱西湖(自序)

一、孤山线

 断桥(附:首届西湖博览会大门联)

 平湖秋月(附:哈同花园及国立艺术院联)

 莲池松舍(水仙王庙附:多益处小吃馆联)

 陆宣公(贽)祠

 白苏二公祠(白居易纪念馆)

 学海堂

 诂经精舍

 正气先觉祠

 徐锡麟墓(祠)

 浙江忠烈祠(附:浙军克服金陵阵亡将士墓联)

 中山公园(康熙行宫、圣因寺及万寿宫)

 朱文公(熹)祠(附:西湖博览会教育馆联)

 左(宗棠)蒋(益澧)二公祠

 楼外楼菜馆(洪楼)

 西泠印社(附:数峰阁联)

 广化寺(六一泉)

 俞曲园纪念馆(俞楼)

 孤山西爽亭

 盛杏荪家祠

 鉴湖女侠秋瑾墓(附:秋社)

 放鹤亭(林和靖墓附:巢居阁联)

 林 社(林启纪念祠、墓附:普慈寺联)

 净因亭

 范公(仲淹)亭

 敬一书院(赵士麟祠附:西泠财神殿联)

 林典史(汝霖)墓

 云亭(许炳墩墓)

 冯小青墓

 清雪庐茶室(裘庄)

二、北山线

 宝石山(附:昭忠祠联)

 坚匏别墅(小刘庄小莲庄)

 孙花翁墓

 洪公(皓)祠

 大佛寺(沁雪泉)

 葛 岭(附:初阳台及香水邻园联)

 黄源旧居(附:葛园茶室联)

 抱朴道院

 静逸别墅(附:陈文龙墓联)

 省 庐

 涵云楼(环秀山庄)

 玛瑙讲寺(附:乐墅和连横先生纪念室)

 菩提精舍

 秋水山庄(附:史量才墓联)

 丰子恺故居(招贤寺)

 孤云草舍

 抱青别墅(葛岭饭店)

 葛荫山庄

 镜湖厅(附:惠中旅馆联)

 苏小小墓

 武松墓

 镜清楼

 云边抱水楼

 凤林禅寺(附:杏花村酒家联)

 陶 社(陶成章祠)

 薛 庐

 崇文书院

 岳 坟(岳王庙附:老岳坟、老岳庙)

 竹素园(湖山春社附:江南名石苑联)

 栖霞洞(寺)

 紫云洞(庵)

 香山洞(香山寺附:毛泽东挽续范亭将军联)

 黄宾虹故居(黄宾虹纪念室)

 牛皋墓

 黄龙洞(灵济道院附:白沙泉及流苑酒家联)

三、西山线

 玉 泉(清涟寺附:杭州植物园)

 灵峰(寺)探梅

 蝶 冢(陈蝶仙墓)

 云松书舍(附:茶人之家联)

 双峰插云

 灵隐禅寺(云林禅寺附:石莲亭、青莲山房联)

 春淙亭

 壑雷亭

 冷泉亭

 飞来峰

 呼猿洞

 翠微亭

 北高峰(灵顺寺华光庙附:毛泽东诗亭联)

 法华寺

 韬光庵(附:普圆庵联)

 三天竺(附:石人亭、中印庵及三生石联)

 双桧峰

 浙江省佛教协会

 山外山庄(吟庐)

四、湖上及湖西

 阮墩环碧(阮公墩)

 湖心亭

 三潭印月(放生池水心保宁寺鱼沼秋容)

 退省庵(小瀛洲彭公祠附:浙江先贤祠联)

 苏堤

 花港观鱼(附:花港饭店联)

 马一浮纪念馆(蒋庄附:小万柳堂联)

 苏东坡纪念馆

 曲院风荷

 湖外湖庄(文选别墅)

 茅乡古道(上香古道茅家埠)

 都锦生故居

 醉白楼

 金沙港旅游文化村

 环碧湖舍(仁寿山庄附:金庸茶馆联)

 燕南寄庐(附:盖叫天墓和赵公堤石坊联)

 延青水榭

 金溪别业(唐庄)

 天泽楼

 杭州花圃(兰苑附:杨公堤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和浙江十大名花、名树

 郭庄(端友别墅汾阳别墅)

 红栎山庄(高庄豁庐)

 赵之谦纪念亭

 西湖国宾馆(刘庄康庄)

 法相寺

 六通寺

 留余山居(陶骥别业)

 三台阁

 三台梦迹

 思贤堂

 旌功祠(于谦祠墓附:于谦故居联)

 俞曲园墓(右台仙馆)

 陈夔龙墓

 东坡亭(附:高丽寺)

 玉岑诗社

 黄篾楼

 武状元坊

 附:湖上诸舫联

五、南山线

 龙井寺(龙井附:茶人村)

 中国茶叶博物馆

 龙井山园

 浙江辛亥革命烈士墓群

 龙井草堂

 龙井御茶园(老龙井胡公庙)

 十里锒铛

 灵石樵歌(灵石寺)

 烟霞洞(寺)

 南高峰

 水乐洞

 石屋洞(附:桂花厅)

 满陇桂雨公园(杭州市少年儿童公园)

 虎跑寺(大慈定慧寺虎跑泉附:四眼井联)

 李叔同(弘一法师)纪念馆

 济公塔院

 太子湾公园

 张苍水祠(墓)

 章太炎纪念馆(附:章夫人汤国梨墓联)

 净慈禅寺(附:祝愿世界和平讲经大会联)

 雷峰塔

 魏源墓

 小有天园(壑庵)

 白云庵(月下老人祠)

六、湖滨线

 柳浪闻莺公园

 周濂溪(敦颐)先生祠

 唐云艺术馆

 新群高级中学

 清照亭

 勾山樵舍

 南山路休闲特色街

 钱王祠(附:灵芝寺联)

 金华将军庙(涌金池)

 涌金楼

 小瀛洲(楼外楼)

 杭州老年乐园(西湖奇石馆)

 三雅园茶馆(放庐)

 藕香居茶室

 两宜楼酒家

 湖滨公园(原一公园至六公园)

 亭湾骑射

 湖畔居茶楼(湖畔诗社纪念馆)

 风波亭(附:银瓶井)

 补读庐

 南阳小筑

 圣塘闸亭

 昭庆律寺(杭州市青少年宫附:小昭庆寺联)

 望湖楼(餐秀阁)

七、凤凰山及之江路

 玉皇山(福星观)

 慈云岭(玉皇宫)

 吴越郊坛(天真禅寺)

 天龙寺

 八卦田

 万松书院(敷文书院)

 于子三烈士墓

 凤凰亭(望海楼)

 排衙石(教场山)

 禹王庙

 杭州海军疗养院

 双吊坟(节义亭)

 牺云寺

 圣果寺

 梵天寺

 月岩

 中峰(望海亭)

 海神庙

 海潮寺

 吴越碧波亭

 白塔寺

 钱江观潮亭

 南宋官窑博物馆

 六和塔(开化寺)

 九溪十八涧

 理安寺(法雨泉附:符梦阁、石壁寺及且住庵联)

 五云山(附:五云山庄联)

 云栖竹径(云栖寺)

 梅家坞茶文化村

 宋城

八、吴山及其他

 城隍山(吴山伍公山 附:十二生肖石)

 城隍阁(附:吴山大观联)

 天开图画阁

 城隍庙(周新祠附:如此江山亭联)

 汪王(华)庙

 四宜亭

 郭璞(婆)井

 龙神庙(大观台附:风神殿联)

 阮公(元)祠

 石观音阁(附:青幽居茶室联)

 伍公(子胥)庙(忠清庙)

 东岳庙

 蕲王(韩世忠)祠

 仓圣(颉)庙

 文昌帝君庙(文昌庙)

 关圣帝君(羽)庙

 药王庙(皮场庙附:先贤堂联)

 火神庙

 财神殿

 茗香楼(太岁庙)

 月下老人祠

 层 园(芥子园)

 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

 云居圣水寺(附:赞元亭联)

 三茅观

 紫阳山

 孔 庙(杭州碑林)

 清河坊历史街区

 胡庆余堂国药号(附: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联)

 鼓楼(镇海楼)

 胡雪岩故居(芝园)

 浙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墓)纪念牌坊

 弥陀寺

 弥陀山

 显功庙

附录

 一、西湖的别称

 二、历代西湖景名录

 三、新、旧“西湖十景”及“三评西湖十景”景名集联

 四、环西湖周围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环西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六、环西湖全国重点寺观

 七、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排序(1982年由国家旅游部门公布)

 八、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于2005年公布)

 九、最值得旅游的世界城市(2011年1月9日《都市快报》)

 十、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景观(括号内为批准时间)

 十一、近代西湖长联

 十二、近年由名家创作并公开发表的西湖楹联

 十三、我所见到的杭州西湖楹联集

 跋  孙如琦

试读章节

徐锡麟墓(祠)

徐锡麟(1873—1907)辛亥革命先烈。字伯荪,绍兴人。早年在当地从事教育,任绍兴府学堂算学教师,升副监督。后游学日本,参加“留日学生援助爱国学者章太炎及拒俄运动”,次年回国参加光复会。1905年创办“绍兴大通师范学堂”,以习体育为名购买枪弹,规定人校学生必须是光复会员,并以学堂为联络点,重点培养金华、丽水、绍兴三府反清人才。为掩护革命,徐捐资任安徽武备学堂副总办(相当于安庆府警察局副局长)兼巡警学堂监督(即校长)。因与秋瑾约定皖浙两地同时起义的计划失密,徐即趁巡警学堂毕业典礼机会提前举义,枪杀安徽巡抚恩铭。于1907年7月6日在率领巡警学堂学生攻占军械库时被俘,陈伯平、马宗汉二人当场牺牲,徐锡麟就义。次日晨,刽子手将三人尸首钉在木板上示众,又用牛角刀剜出心脏“烹”而食之,此何其毒也。时仅34岁。

徐墓原在孤山东南麓,于民国元年(1912)由安徽移灵安葬于此(蔡元培、汤寿潜分别撰墓表,章太炎为陈伯平、马宗汉烈士作传刻石),与“湖天一碧”厅遥对,共三穴,另二为陈伯平烈士与马宗汉烈士。1951年,为举办“浙江省第一届城乡交流会”,墓区曾辟为展区,1954年迁鸡笼山。1955年,周恩来总理得悉杭州市在清理西湖墓葬中,将众多辛亥革命烈士遗骸迁出、墓茔被平毁的消息,十分震惊,专门委托上海市长陈毅同志与中共浙江省委领导通话,希望将烈士骨殖迁回原处,墓葬按原样恢复。一周后,徐锡麟等辛亥烈士和克服金陵阵亡将士遗骸(连同苏小小坟)均移回恢复。

之后,周恩来又亲自与浙江省委主要负责人通话说:“你们想把西湖风景点搞整齐些的用意很好。但这些古迹是西湖景区的一角,有些人对他们还有感情。这次拆迁不要你们作检查,回迁费用全部由国务院负担。”1957年3月,周总理在省人民大会堂的群众大会上又说:“你们杭州也是个革命地方,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章太炎、苏曼殊墓(原在孤山鸡毛信雕塑西麓)都葬在这里。为什么我们要纪念他们?因为是他们这一代推翻了清朝,是我们前一代人,也就是我们天安门烈士纪念碑上有份之人……”1964年,徐锡麟等三烈士墓又迁鸡笼山,1981年再迁风篁岭下,现墓碑系书法泰斗沙孟海墨宝。(参见《浙江忠烈祠》条)

徐锡麟祠原在今竹素园南门濒湖处,又名浙江先烈祠(该处早先为“左公祠”祀左宗棠,后移孤山与蒋益澧祠合一),建于民国元年(1912)。徐公祠除祀辛亥先烈徐锡麟、马宗汉、陈伯平3人外,并祀杨哲商、陶成章、赵膺、叶仰高、董国祥、杨旭东、虞廷、沈志刚等共11人,抗战中被毁去。新中国成立后,该处一度为西湖幼儿园址。旧时有联:

丹心一点祭余肉:

白骨三年死后香。(孙文)  五年前同志同谋,急不能援、死不能从,让两君偕作鬼雄独自安乎!当时奔走呼号,梦绕皖公山,尺剑深知负吾友;

千古来奇人奇事,头可以断、心可以剖,拼一身促成民族何其烈也!今日共和圆满,祠开越王郡,瓣香犹得告先生。(朱瑞)

读春秋左传,吴有胥、越有种,皆名报仇雪耻,奈何民族精神,成败若弗论,潮汐往来应惭后起;

严中外大防,宋则岳、明则于,惜志尊王攘夷,难免家奴事业,英雄纵不朽,湖山管领合让先生。(刘大白)

贼君果何仇,料其人终难逃罪;

在我有余痛,为时局非哭己私。(朱瑞挽虞赓甫)

奇功未竞越王台,斜阳芳草、血泪难干,留与后人补恨;

侠骨得依宗泽墓,风马云车、精英尚在,都来故里招魂。(朱瑞挽赵伯先)

徐锡麟遗诗存世不多,但句句浩然正气、慷慨凛冽,兹录《大刀歌》一首以示例: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1964年10月,中央某领导来杭,撰写了《沁园春·杭州感事》词:“穆穆秋山,娓娓秋湖,荡荡秋江。正一年好景,莲舟采月;四方佳气,桂国飘香。玉绽棉铃,金翻稻浪,秋意偏于陇亩长。最堪喜,有射潮人健,不怕澜狂。

天堂,一向喧扬,笑今古云泥怎比量!算繁华千载,长埋碧血;工农此际,初试锋芒。土偶欺山,妖骸祸水,西子羞污半面妆。谁共我,舞倚天长剑,扫此荒唐。”(录自1965年1月1日《人民日报》)从文学、技巧角度讲,此词不愧为一首佳作。但其中狂热地高擎“左”的大旗,说什么“土偶欺山,妖骸祸水,西子羞污半面妆。谁共我,舞倚天长剑,扫此荒唐”(原注:“土偶、妖骸所指甚广,并不限有形的庙坟,一切旧文化的偶像、骸骨都包括在内,对这些东西必须进行长期、艰巨的斗争。”)。该词在出版前,又经当时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审阅并作如下批示:“杭州及别处,行近郊原,处处与鬼为邻,百年犹难扫尽。今日仅挖了几堆朽骨,便以为问题解决,太轻敌了,且与事实不合……至于庙,连一个也未动。”(录自广州花城出版社《随笔》2005年第5期)

随后,据曾在《浙江日报》工作的同学告诉,同年11月12日,该报刊载署名柳鸣《风景区也要破旧立新》的“读者来信”,作为对《杭州感事》词发表的响应。随后,杭州市领导机关决定在西湖景区开展“破旧立新”运动,据1964年12月19日杭州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室编发“供领导参考”的《工作动态(86期)》称:“仅12月2日一个晚上,就拆除孤山及西泠桥地区的墓葬36处,碑亭、牌坊、石像16座……”1965年3月,周恩来总理得悉西湖周边的历史人文景观遭受严重破坏,又电告浙江省委转知文化部门“一定要保护好有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由于当时全党的工作重点是投人“四清”运动,不久,全国则陷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西湖更是经历了比清代太平军战火更残酷、更彻底的破坏性灾难。

杭州有句俗话,叫做“古今多少英雄骨,埋遍西湖南北山”。所以巴金先生对杭州的“英雄骨”和许多庙宇,很是感兴趣。他说:“(这些坟庙)是我所崇敬的伟大的爱国者的遗迹,我对他们有感情,有说不尽的感激之情。……我看到的不是坟,也不是‘鬼’的化身。西湖是和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结合在一起的,我经常到这些坟前寻求鼓励和信心,她不仅美丽,而且光辉……”这说得多好呀!P15-17

序言

毛昭晰

我怀着浓厚的兴趣读完了俞泽民先生编著的《西湖楹联与景典》一书的打印稿,对俞先生渊博的知识和他为弘扬西湖文化所作的努力感到由衷的钦佩。

《西湖楹联与景典》正如书名所表述的是由“西湖楹联”和“西湖景典”两部分内容组成的。据俞先生告诉我,他从1996年开始搜集素材,于2000年完成初稿,尔后又逐步作了补充和修改,共搜集迄2005年底为止的近300处景点的新旧楹联约2800副,并对每个景点都作了历史的诠解。这是我所见到的西湖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新的一本书,再加附有景点典故历史的介绍,所以又有历来西湖楹联集所没有的优点。

关于编写这本书的动机,俞先生说是因为见到有人把冯玉祥所撰秋瑾墓前的“碧血长开自由花”联,讹成“碧血常开革命花”。他认为“长开”与“常开”的概念,不仅有量的区别而且还有质的不同,而秋瑾投身反清,是受到法国罗兰夫人的影响,因此是“争自由”而不是“干革命”。关于这件事,我特地请教了秋瑾的侄孙秋经武先生,他说俞先生的意见是正确的,“自由”是目的,而“革命”则是争取自由的手段。把争“自由”改为干“革命”,显然歪曲了原作的初衷。俞先生还发现在许多刊物上经常出现把故事、传说当作历史来宣传的现象。他认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是真实的,而故事、传说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现象,两者不能混淆,所以他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编写这么一本书,把西湖景点的楹联、匾额、历史和传说作了一番梳理和研究,然后介绍给读者,真是功德无量。

杭州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西湖的文化积淀十分深厚,杭州人有句口头禅,叫做西湖“步步有景、景景有典”。步步有景是真的,但只有一些特定的景点才有典故,并留下历代文人的许多墨迹,给西湖美丽的山水增添了无尽的诗情画意。

楹联(包括匾额)是汉文字与书法相结合的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这是我国汉语文化所独有的。西湖各景点的楹联,不仅可以让人们更深切地领会湖光山色的意境,还能从联文中了解西湖的历史和文化。所谓“典”,就是出典、掌故或者由来。换句话说,就是对西湖的人文历史渊源的诠释,在杭州话里,叫作“说法儿”。

世界上有许多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但像西湖这样既有景又有典,景典紧密结合的却不多见。所以有人说:“做个杭州人是幸福的。”杭州人不但生活在湖山胜景之间,为山水之灵秀所钟,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岳飞、于谦、张苍水、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等许多民族英雄的影响,养成了坚强、正直、不屈不挠、爱憎分明的性格,所以人称杭州人为“杭铁头”。在俞先生的这本书里有许多楹联或匾额是颂扬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这些作品,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材。

俞泽民先生和我都是自幼生长在西子湖畔的老杭州,我们都热爱杭州,热爱西湖。这些年来,俞先生埋头故纸堆里研究搜集西湖楹联典故,还以70岁之高龄,亲自到各景点踏勘抄录。和他这种“杭铁头”精神相较,我既感钦敬,又觉自惭。

2005年12月25日于杭州弥陀山

后记

孙如琦

得知老同学俞泽民大哥的《西湖楹联与景典》即将出版增补本,非常高兴,就我所知,这是同类著作中内容最丰富,考订较翔实,且雅俗共赏的好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书对各类读者都是大有裨益的。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作为天堂,最美的就是“景景有典”的西湖这颗明珠。可是长期生长、生活、工作在杭州的杭州人和老杭州,却未必真正认识西湖,了解西湖。《西湖楹联与景典》对西湖320余处景点文化的详细解读和近3300余副楹联、1500多块(处)匾额(及岩书)的载录,可以让你足不出户,也能大体上对西湖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即使对从事旅游、教育及文史工作者来说,《西湖楹联与景典》也不失为一本可贵的参考书。设想如果杭州的导游能阅读本书,那他们对景点的讲解必定更加准确深刻。书中对景点的介绍和楹联的诠释,突出了岳飞、于谦、张苍水、秋瑾、徐锡麟等民族英雄、志士仁人的崇高品德;白居易、苏东坡、李叔同、马一浮、盖叫天、都锦生等在文化艺术实业上的突出贡献,这都是教育培养学生极好的爱国主义素材。至于书中随处可见的辨伪求真,如对雷峰塔别称“皇妃”“王妃”“黄妃”的考证,冯玉祥所撰秋瑾墓联的“碧血常开革命花”应为“碧血长开自由花”等,皆为真知灼见。这种探索的成果对专业工作者也是有帮助的,而求实的态度更可作为治学的借鉴。

总之,只要你打开书本,随意读上几篇,就能体会到“开卷有益”。

俞大哥早先投笔从戎,后在军事院校执教,转业后在机械部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工作。这位看似与文史毫不相干的老者,为何能编撰出如此有分量的有关西湖的著作?

据我所知,《西湖楹联与景典》的撰写,发轫于短文《菜卤豆腐小记》。一次偶然的机会,俞大哥在家接待来访战友,嫂子烧了典型杭帮菜“菜卤豆腐”,受到大家称赞,激发了他要写身边熟悉的掌故故事的愿望。先写了《菜卤豆腐小记》,而后又写了《西湖文泉》《六一泉涌苏欧情》《楼外楼命名由来》《俞曲园与俞楼》等,均被《杭州日报》采用发表,并在《钱江晚报》以“名人与西湖”的形式连载。2001年政协杭州市委文史委编的《杭垣旧事》(《杭州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更以专题形式刊出他的《俞曲园与杭州》,内含15篇文章。之后,除《杭报》《钱报》外,还在《都市快报》《团结报》《联谊报》《浙江交通报》《海峡》《大众电影》《大众电视》等报刊发表有关西湖掌故及论述文章近百篇。

随着文章的不断发表,他受到了鼓舞,产生了成就感。更缘于对西湖的热爱和对事物真相不断追求的探索精神,使他欲罢不能。经过前后十七年的努力,收集了大量文字资料,并进行艰苦的实地勘探,终于集腋成裘,完成了《西湖楹联与景典》一书,被毛昭晰先生在序言中盛赞为“功德无量”的佳作。

书的出版并未使他停止前进的脚步,他认为书是写给别人看的,必须认真负责。况且第一版还是有所遗漏,加之有的地方或考证浅薄,或叙述不够全面,于是再做努力,以期更臻完善,这才有了即将面世的增补本。

耄耋之年且身体不佳的俞大哥,仍能如此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笔耕不辍,怎能不令人由衷敬佩。我热切期盼能尽快与广大读者再次共睹佳作,一饱眼福!

2013年10月23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湖楹联与景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俞泽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89716
开本 16开
页数 4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33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728
CIP核字 2014119873
中图分类号 I269
丛书名
印张 29.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9
171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4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