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非法入住/新生代作家小说精选大系
内容
试读章节

距离下个礼拜一还有四天的时间,但是父亲并不是礼拜一就来看他,所以还有四天以上的时间父亲才来。小孙走到门口穿鞋准备去上班,他发现鞋后跟被磨出了一个非常倾斜的坡面。每次都是这样,太郁闷了。“你说什么?”史博闻声而动,走过来问,“你说什么?”小孙不耐烦地说:“我没说什么。”史博说:“他妈的不管你说了什么,但是还有那么久你父亲才来,我真的快受不了了,我快疯了。”小孙拿起那个劣质的皮包挎在了脖子上,然后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史博就走了出去。

“你还真去上班啊?你自己不是也说去不去也就那么回事嘛!”史博怪笑了起来。

“那也比待在这里听你抱怨好一些。”

小孙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他走得极为缓慢,每一步就像是最后一步。走了大约半个小时,他停下来望了望四周,发现对面街道上有家大型超市,他就向那里走去。他进到超市之后开始了细致的观光,这样细心的顾客应该说是很少见的,每一件商品对他来说似乎都是重要的、有用的。等到他研究到第三层的时候忽然觉得脖子酸痛,他拿出那个像刚出土一样的手机看了看时间,居然已经下午两点钟了,他为自己的英明决策感到欣慰。时间能够被这样轻易地消耗过去真的不简单。他觉得应该买点什么吃的,小小慰劳一下自己,为了又在这世上混过了一个上午。

他买了一块面包和一瓶可口可乐走了出来,来到街上后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没有考虑到就餐地点的问题。他还不习惯在大街上边走边吃。一个人如果目标明确地赶着路,边走边吃,这叫作日理万机;而像他这样的懒散闲人晃悠在大街上边走边吃人家会误以为这是个游民或乞丐吧?身上又没带身份证,就让这件事情更增添了几份危险的色彩。这时他远远看到几个穿着灰色制服的城管走到一家报摊前面在指手画脚着什么。不知道为什么他向那里走了过去,好像要走到近前一探究竟。他的心突然有些兴奋地跳了起来,他对自己的这种反应感到很吃惊。他曾经天天在街道上走来走去,推销一种去屑止痒又比海飞丝便宜的洗发水,他向形形色色的人笑脸相迎,心却从来没有这么兴奋地跳过。

“恭喜发财,恭喜发财……”一个身形佝偻的老太婆拿着一个破缸子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就那么蛮横地堵在了他的必经之路上。他向右侧拐去,试图绕过她继续前进,但是老太婆不是一棵静止的树,她挪动了几步路又堵在了他面前。

“不好意思,我没有钱。”小孙不得已站住了。

“随便给几个钱。”

“我没钱。”

“随便给几个钱。”老太婆举起她的破缸子像是要干杯一样,里面的硬币哗啦啦地响了起来。

“我没钱!我他妈的是个穷鬼!是个比你穷的穷鬼!”  老太婆应该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穷凶极恶的施主,居然用方言喊了一声“妈呀”转身就逃,像是突然发现眼前这位原来是条有狂犬病的恶狗。她跑了几米远还回头看了一眼,好像他小孙还会追上去一样,小孙被老太婆的这个动作刺痛了。难道现在连乞丐都觉得他不正常了吗?

等到小孙赶到报摊前面的时候,城管与摊主之间的对话已经进入了尾声。小孙感到万分遗憾,但他还是坚定不移地站了下来。摊主是个矮胖的中年男人,秃顶,满面红光地站在那里点头哈腰,手里拿着一份所谓的红头文件。城管是几个年轻人,说话的那个应该和小孙的年龄差不多,他对摊主说:“你要认真学习这份文件,遵守好相关的纪律与规则。”中年男人连忙点头称是。小孙饶有兴味地看着这一切,领头的年轻城管显然发现了驻足不前的小孙,他把脸转过来说:“你要买报纸吗?”小孙摇了摇头。年轻城管不知所措地带着疑惑又把脸转了过去,不过这次他没有再说什么,他只是用力看了一下中年男子,那中年男子连忙又点头称是。这些城管准备离去,他们离去的方向正好对着小孙站着的地方,但是小孙并不移动一下位置,他们只能满腹狐疑地上下打量着他,从他的身边绕了过去。他目送着他们的背影走远了,那个领头说话的城管突然把头转后来看,当他发现小孙还在看他的时候他迅速把头收了回去。

小孙发现中年男子的脸已经变成了冷漠的死灰色,他在报刊亭里的一个小凳子上坐了下来,他的秃头正好和摆放报纸的平台处在了同一个水平面上。这样的话,他要昂起头来才能看到顾客究竟拿了一份什么东西。小孙站在那里一直盯着他的秃顶看了好久,但是那秃顶一直没有抬起来,好像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小孙的内心猛然间又激动了起来,他望着平台上的那些报纸突然很想偷走一份,管他是什么报纸都好。这种想法突然就这么冒出来了,连他自己也觉得惊讶不已,但是他觉得这真是一个天才的想法,还有什么能比这个行为更好地对付无聊呢?

他拿起了一份报纸转头向后就走,因为如果继续前进的话有可能被突然拾起的秃头发现。他走了大约不到五六步,身后突然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他回头一看是秃顶中年人追了出来,但是秃顶的脸上却没有愤怒的颜色,恰恰相反,他的脸呈现出了一种因为极度兴奋而产生的高兴。这让小孙大为疑惑不解,但他还是撒腿就跑,或许这是避免麻烦的最好方式。

身后的脚步声一直追得很紧,小孙不得不拼了命地跑,他没有后悔而是突然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趣起来,似乎是有人请他加入了一个这么有趣的游戏。他现在奔跑的方向正是刚才走过来的反方向,因此他觉得对这条路无比熟悉,应该能够轻而易举地甩掉身后的这个中年秃顶,因为他听到身后的喘气声比他还要粗重很多倍。可是这时候出现了一个状况,他看到了刚才问他要钱的老太婆又在盯着他看,她一边看着他一边点着头念念有词,仿佛确证了什么东西,这让小孙良好的竞技状态一下子滑落了下来。待他好不容易调整好状态的时候更糟糕的事情出现了。那群城管从一家小店里面走了出来,他们非常灵敏地看到了小孙的情况,几个人开始了议论,身后的中年男子突然开始大喊起来:“城管同志,抓小偷啊!”

报纸、面包、可口可乐飞出去很远,躺在了离他数米远的地方。小孙发现自己的目光和那些玩意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用这种角度看待事物似乎是很新鲜的感受。矮胖秃顶的中年男子和那些城管胜利会师了,他们喘着气,哈哈大笑,彼此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同志。

P58-61

书评(媒体评论)

王威廉试图穿过残酷和迷乱的现实通道,透过人物内心的紧张和疑惑的眼神去探求人生哲学层面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一种智性创作的文学路向。中篇小说集《非法入住》就集中体现了这种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出色的艺术能力。

——吴义勤

王威廉有自觉的艺术追求,包括对生活的敏行慎思,对文字的细腻感觉,对小说创作的认知和理解,成熟其挚,朴素练达,切近而又深远。他的小说里呈现出来的美学和思想追求,对当代小说写作具有非常可贵的价值。

——张艳梅

《非法入住》呈现出饱满、扎实的质地,或许正可看作西方现代派小说在中国瓜熟蒂落的开始。

——《北大评刊》

后记

隐秘的神圣

诗人T.S.艾略特曾经说过,一个超过二十五岁的人还要写诗,是一定需要适当的历史意识。我不禁想到,假如一个人正如其他大部分人一样,他并不写诗,而仅仅是社会化地活着、凡俗地活着,那么超过二十五岁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呢?难道他就不需要一种对于自己生命的历史意识吗?我们通常所谓的“成熟”究竟是什么?它是一种先验的存在还是被文化规训后的命名呢?进而,能够将我们破败的生活外壳支撑起来的内容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常常像漏网之鱼一般从每个人的生命河流中毫无痕迹地溜走,但是对于优秀的职业渔夫来说,捕捉到这些鱼是他的毕生追求和最大荣誉。尽管不得不承认,在捕捉的过程中渔夫往往会掉进不可自拔的危险陷阱中。

我试图成为一个不知疲倦与失败的渔夫,把鱼竿伸向紧紧裹住生活的皮衣内,想象的生活之肉身如同被禁忌的虚空。或许,那些缠绕着我的一切谜团可以简单地类比为“界限”。是的,《非法入住》《合法生活》《无法无天》这三部小说在我的个人写作史中构成了一个奇怪的谱系,它们全都和一种生命的界限相关联,那些界限仿佛是俄国作家安德烈耶夫笔下的隐喻之墙;但不同的是,它们不仅仅处在墙的这一侧,它们有时处在墙的另一侧,甚至是墙的正上方。它们和墙纠缠在一起。这并不是我的本意,只是在当代汉语书写中令我们敬畏的东西并不确定就在墙的四周,我们必须无所顾忌地去寻找,甚至包括肮脏的下水道。在寻找的过程中,它们获得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我戏谑地称之为:“法”之三部曲。

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理直气壮的递进,而更像是拥有相同元素特征的同位素。可以说,它们都蕴含着相同的质子,那就是“法”字。“法,,字无可置疑地向我们宣告了汉语的伟大。中文的“法”字古体写作“瀵”,仅仅从古文字的角度来进行知识考古学的辨析,就可得出有关法律公正以及等级化等等的阐释结论,越过这一点,更令我倾心的是:它同时兼备名词和动词的属性,亦同时指向及物的器物层面和不及物的思想层面,它昭示了多重而深刻的含意,构造了一个独立的话语世界。而这一切仅仅是用一个汉字就完成的。但是,也正因为如此,阐释这个汉字并勾勒出它的世界图景就拥有了无限的难度。与其说《“法”三部曲》抵达了它的独立世界,不如说“法”三部曲仅仅是它一扇卑微的边门,通过这扇边门我们拓展了可以寻找的疆域。当然,这样的说法绝对不是一种自我解读。因为自我解读往往是危险的。小说的艺术形式会融解掉理性的杂质,经过层层过滤得到的是完美的净水。自我解读正是那些容易被过滤掉的杂质。因此,我的诉说准备穿越那些作品,试图向更远处的事物敞开。

那么,不妨借用哲学的运思,在这里文学化地探测下“法”的内在奥妙。  首先,这样来说,“法”是一种律令。从广义的文化人类学角度而言,律令并不仅仅是那些诉诸文献的法律条文,更为基本和原初的律令是那些潜在的文化规则,那些规则铭刻在民族心灵的深处,体现在口耳相传的声音和具体琐屑的生活中。而对于文学来说,叙述的手术刀游走在文化的皮肤与人性的肌肉之间,真相宛如骨髓一般深不可见。最关键的一点是,生活的“法”与文学的“法”有着深刻的错位,这两种奉行不同律令的秩序交织在~起,恰好能够揭开对方的诸多隐秘之处。人类最为执着的“意义”即诞生在这样的峡谷中。

其次,“法”是深刻的学习和模仿。穿过历史层层黑暗的淤泥,我们看到我们的祖先所效法的对象是自然的万事万物,人生的意义与宇宙万物的秩序水乳交融在一起。而反观眼下,我们站在分崩离析的民族史幻影中,被现代化的浪潮步步裹挟。每个人仿佛是柔弱的海胆,被抽空了内在的美味,只剩下难以描述的古怪外壳。我们只能效法他人,他人又在效法他人,这一切如同一条咬住自己尾巴的蝰蛇,它试图吞下自己的身体。几代人青春期结束后的成长,居然能够越过荷尔蒙弥漫的浓雾,重新返回到孩童无助的年月。在夜晚的道路上,自己成了越来越靠前的人,内心充满了恐惧却要表现出安稳的姿态。因为走在后面的人需要效法走在前面的人。不过最为遗憾的情形正在成为现实,走在前面的人也越来越不能给后行者以榜样般的真切支撑,尤其在后现代降临的话语中,诛心之论比比皆是,总的真理已经破碎,无数的细小真理却在兴起,形成汹涌喧嚣的泡沫海洋。

再次,我想说,“法”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彰显了“非法”的阴影。我知道这样的说法显得骇人听闻,但是这的确是“法”的重要的内在悖论。我们不妨这样来理解,在古代中国人构筑的神鬼世界中最重要的核心是什么?我觉得“法术”是最恰切的回答。正是法术部分地代替了那些面目可疑的地方信仰,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对世界的想象能力。这些想象都建立在对现实法则的超越之上。无论是点石成金还是穿墙而过,这些都是鄙俗欲望的象征化文本,而法术则是梦想成真的可靠桥梁。换句话说,大家都相信这个世界存在着一种法术,只要获得它,就可以为所欲为。法术就是非法甚或无法的浪漫式寓言,它所讲述的内容就是如何“切实可行”地拆除那些禁忌的栅栏,让欲望的通行如同旷野上的飓风。这已经背离了法天而后无法的先秦哲思,我们看到的是庄子的道法自然而后游刃有余的逍遥之旅被中国的现实主义者们仅仅捉住了尾巴,这样的行为已经陷入了疯狂的沼泽。在这样的时刻,的确只有通过“非法”“无法”的镜面才能一窥“法”的影像,而“合法”的背影已经如同老子骑牛出关的传说。

这个时代正如荷尔德林歌唱过的,世界的暗夜早已降临,“法”的世界也更加隐秘而多变。写作者追问的意义在我看来很多时候就是试图找到某种潜藏的秩序,尤其是某种神圣的启示,能够令人的灵魂获得终极的安放与平静。但是,神的境界遥不可及,就连人也是鄙俗权力塑造下的聚合物。写作者何为?舍斯托夫在《创造源自虚无》中写道:“契科夫的真正的、唯一的主人公是一个毫无希望的人。这种人在生活中是绝对没有什么事可‘做’的——除了用脑袋撞石头。”写作者的无力与坚韧都在这段话里面了。我记得加缪曾在论著中开门见山地说道:“何谓反抗者?一个说‘不’的人。”——这,就是反抗的开端,从一种秩序向另一种秩序的跨越,说“不”就是脑袋对石头的蔑视,即便石头垒砌了坚硬的墙壁。可以说,写作者就是在绝望内部反抗绝望的人。在写作者漫长而繁杂的队伍中,卡夫卡与凯尔泰斯的身影在我看来格外引人瞩目,真正理解了这样的作家之后,我们的绝望简直像希望一样亲切。因为,我们远未抵达那样的幽暗之地。况且,圣徒西蒙娜·薇依说:“神圣在尘世中应是隐蔽的。”那么优秀的渔夫也就对神圣而深刻的事物可以进行不倦的捕捞,所有的蛛丝马迹都是异常珍贵的神迹。

目录

序:哲思的格调(吴义勤)

非法入住

合法生活

无法无天

附:寻找来与去的路

后记:隐秘的神圣

又记

序言

哲思的格调

吴义勤

如果按照作家代际的区分进行整体考察,与60后、70后的作家相比。80后小说家的创作似乎还缺乏时间上的积淀,在一定程度上也还带有青春的“稚气”。更重要的,很多时候,这个群体还会被韩寒、郭敬明所绑架,他们符号化的光环常会遮蔽了这个小说家群体的丰富可能性。令人欣喜的是,“80后”小说家并没有被人们的“偏见”吓住,他们正以一种锐不可当的文学气势,以自己独特的思想方式和表达方式,以对文学理想的执着和虔诚、对自我意识的维护和坚守,迅速崛起于当代文学的进程并不断创造着一个个炫目的文学景观。王威廉就是这个小说家群体中引人注目的一个。

我最早接触王威廉的小说是2013年《人民文学》杂志的“人民文学之星”评奖,他的一部中篇小说《第二人》以诡异的气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获奖后颁奖词也是我起草的,我是这么写的:“王威廉的中篇小说叙事充满思想和艺术张力,语言既有形而下的鲜活感,又有形而上的思辩度,其对人性的解剖鲜血淋漓,有着与众不同视角与震撼力,显示了诡异而神秘的气质。《第二人》以一个似乎俗套的绑架故事开场,但最终呈现的却是几个主人公各自不同的精神创伤与灵魂痛苦,大山毁容后所宣扬的“脸”的哲学与“我”的平庸的生活构成了巨大的反差。是要“脸”还是要“钱”和体面的生活?是做碌碌无为的“自己”还是做“第二人”?这问题表面上很荒诞、很残酷,但对于被严重异化、扭曲了的主人公来说却是别无选择。小说以黑色幽默的风格、强烈的戏剧性以及张弛有度的逻辑性完成了对人性复杂面貌的层层解剖,笔力遒劲,风格奇特,刀刀见血,给人以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此后,又陆陆续续读了他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他201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获救者》,我的基本印象和感觉没有太大的变化。2014年我到西安挂职,七八月份的时候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在西安组织了一个青年作家的活动,在那活动上我第一次见到了王威廉,得知他是西安人,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此次,他的新中篇小说集《非法入住》又即将出版,嘱我为之序,我很为难,因为我总是觉得一部好的作品根本不需要在前面加一篇多此一举的序言,但考虑再三,我还是答应了,不仅因为他是西安人,还是因为我觉得关于他的小说还是有些话要说。

王威廉的小说多取材于同龄人的人生经验,通过对他们从学校走向社会这一特殊时期的精神世界和心灵感受的揭示,表现他们与社会现实的某种对抗和冲突。他试图穿过残酷和迷乱的现实通道,透过人物内心的紧张和疑惑的眼神去探求人生哲学层面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一种智性创作的文学路向。中篇小说集《非法入住》就集中体现了这种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出色的艺术能力。书中收录的三个中篇小说《非法入住》、《合法生活》和《无法无天》,被称为王威廉的…法’三部曲”,也是其现阶段重要的代表作品。从小说的名字可以看出,王威廉显然对“法”这个社会学的概念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合法、非法的边界进行了极具个性的辨析和思考,并以此为基点去寻找个体与社会冲撞的结合部,去发现精神世界里的法里法外,从而来呈现冲突之中的坚守与放逐、残酷与温暖、融合与分裂的精神状貌。三篇小说都以刚刚踏上社会的大学生为主角,以他们的生活遭遇为叙事线索,在单纯的生命视角和人生的碰撞挤压中来展示社会现实的复杂性、荒诞性以及人性变化的可能性。

……

从这几部小说,我们不难发现,王威廉一直在拒绝娱乐性和平面化的叙事元素,而是用一种关切甚至焦虑的目光去审视社会和生活,在饱含庄重和充满思辨性风格的创作路径上延展自己旺盛的创作态势。这当然与王威廉的知识结构有关,更与其小说创作的审美取向分不开。王威廉身上似乎有源源不断的文学活力,他高效地运用着自己年轻的活力和新鲜的思维撕扯着还不算丰富的人生经验,用自己的热情和锐利焚烧与刺穿包裹在身上的坚硬外壳,痛苦而倔强地对抗着、勇敢而智慧地表达着自我精神的复杂本相以及外在的各种困惑、冷漠和残酷。当然,王威廉对智性写作容易出现的为文生情、主题先行等倾向也保持了相当的警惕,他总是力求在切近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对现实生活进行鲜活和深刻的表达。与此同时,王威廉对中篇小说文体也显示出了独特而高超的掌控能力。一两个与主题话语有直接关联的人物,较为简单的故事情节,以及并不复杂的叙事结构,就可以营构出一篇引人入胜的中篇小说。他能在不长的篇幅中恰到好处地安排叙事元素,游刃有余地展开叙事,既能形成顺畅之势,又能有效控制节奏,并能把叙事空间的拓展与小说叙事意蕴的开掘结合起来,显示了出色的叙事驾驭能力。风格上,王威廉的小说在哲思的格调中保持了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的叙事特性,其成熟而具超越性的艺术品格某种意义上也标志着“80后”小说创作的一种新高度。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我们这个时代,现实比小说更离奇,更复杂,也更残酷;网络比小说更迅捷,更直观,也更包罗万象。真正的写作变得分外艰难。作家仅有讲故事的能力还不够,还要有思想的能力,才能穿越生活万象,澄清庞杂;不仅要凸显地域的优势,还要掌握人类化的整体性视野,才能准确描述全球化时代的现实。”王威廉以书写青年人的精神迷茫为起点,正走在探索和表达人的精神困境和生存困境的创作道路,衷心祝愿他越飞越高、越走越远。

是为序。

2014年秋于西安

内容推荐

王威廉的中篇小说《非法入住》用荒诞的手法写了一个“蜗居”的故事。小说用第二人称展开叙述。“你”租了筒子楼里一间只有九平米的房子,窄小阴暗,像“低档而暧昧的理发馆”。而“你”的邻居——脖子细长如鹅的“鹅男人”一家的居住情况更糟,“鹅男人”与其父母、妻子和儿子、弟弟共六口都挤在同样九平米的房子里。小说以“你”的视角来呈现“鹅男人”一家的“蜗居”生活,表现底层人生的卑微和窘迫,似乎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

此外,本书还收录作者的另外两篇小说:《合法生活》、《无法无天》。其中,《合法生活》通过对大学生小孙内心挣扎的叙写,表达了自我坚守的痛苦与艰难。《无法无天》则以黑色幽默的叙事方式写了年轻人在涉入职场之后的工作遭遇和精神编化。

编辑推荐

本书是80后作家王威廉的三个中篇结集。《非法入住》、《合法生活》、《无法无天》,三部曲既有连贯性,又各有主题、侧重。三篇小说共同关注现代生活内部的边界和规则,作品在充满强烈现实感的同时,具有浓厚的想像力,有一定的荒诞色彩,其现代派的文风颇似卡夫卡的风格。本书文学性较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非法入住/新生代作家小说精选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威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51668
开本 32开
页数 1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2014251593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6.1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7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