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刘文楠编著的《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研究》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考察近代中国国家与民众关系的塑造和转变。纸烟从晚清传入中国以后,就迅速成为流行,到了抗战前夕,已经遍布全国城乡各地,直到现在,中国已经成了纸烟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然而,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却鲜为人知,几乎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作者从报纸、档案、回忆录等材料中辑录出史料,重构了晚清到民国时期三次不吸纸烟运动的来龙去脉,并详述了这三次运动的言论、组织和开展过程,将其与更大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以小见大,从局部考察整体,最后着眼于近代中国精英和政府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定义和塑造。本书虽然从不吸纸烟运动出发,却没有被这一主题限制住,而是以此为线索,将政治动员、国民教育、日常生活规训、卫生观念的演进、烟草业经济发展、政府税收管理、中央地方关系、民族主义思潮等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内容推荐

吸烟能让人上瘾,处于娱乐消遣和吸毒成瘾的中间地带。从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各国曾有过多次规模不一的不吸纸烟运动,但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却鲜为人知。本书从史料中钩沉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社会团体和政府发起的数次不吸纸烟运动,考察其宣传话语、组织实践及其社会历史背景,思考在尚无确凿证据证明吸纸烟有害健康的情况下,不吸纸烟运动在中国发生的原因,以及在无法律明令禁止的情况下,不吸纸烟运动的推行机制。

刘文楠编著的《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研究》首先讨论美国传教士丁义华如何将美国的不吸纸烟运动移植到中国的语境中,并于1910年在天津发起了一场类似的不吸纸烟运动。在此次运动中,源于英美的基督教节制观念和强健国民身体的社会达尔文思想,与晚清中国的宪政改良思想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中西观念交流的双向互动。其次,探讨发生在辛亥革命前夕的上海不吸纸烟运动。这一运动由曾任清廷官员的伍廷芳联合上海地方名流发起,依托于上海更为成熟的地方名流社交网络和公共舆论,相较于传教士发起的类似运动,有着更为深广的影响力。运动发起者有意识地将“吸纸烟有害”这一外来观念与底层民众的知识结构相结合,并掺入爱国观念和公民意识,表现出新兴“中间阶层”教化民众的意图。继而,本书深入分析了1934~1935年蒋介石发起的新生活运动中之劝戒纸烟运动。一方面,从自上而下的角度考察新生活运动的顶层设计中不吸纸烟的具体训令,分析吸纸烟的个人习惯如何与道德、节约和公共礼节联系在一起,以及该训令如何在各地实施推行。而纸烟统税收入是中央政府财税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不吸纸烟的训令同时又遭到了来自政府内部的反对。另一方面,从自下而上的角度观察浙江的省县政府如何将地方政府保护农村经济的自发愿望与中央劝戒纸烟的训令结合起来,并在县一级积极组织不吸纸烟运动,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和互动,以及基层政府在政策执行上的能动性。

这三次主要的不吸纸烟运动分别发生在清末宪政改革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既表现了一定的共性,又反映了不同政治和社会背景下的差异。尽管当时的西方医学知识在不吸纸烟运动的舆论话语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但是不吸纸烟运动却常常植根于一些政治化的主题,例如培养合格的国民、拯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立新的公共秩序等等。通过将个人的吸烟行为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政治化的不吸纸烟运动便可以正当地以国家的名义来塑造个人的行为。然而,由于这一运动缺乏可靠的社会机制和社会资源的支持,社会群体和政府又缺乏有效的合作,不吸纸烟运动在组织和落实的过程中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本书试图揭示,在不吸纸烟运动中,吸烟这一貌似微不足道的个人嗜好如何与国家民族等宏大政治命题联系在一起,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和公民观念的形塑,以及在近代国家和社会中,个人生活习惯受到管控干预的权力机制。这一历史研究也将对今日中国控烟运动有借鉴作用,并有助于控烟宣传和政策实施的有效推行。

目录

绪论

 一 不吸纸烟运动能告诉我们什么?

 二 既往研究中的近代中国不吸纸烟运动

 三 中国烟草史中的纸烟

 四 本书概览

第一章 新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不吸纸烟运动的缘起

 一 吸烟有害论在英美的兴起

 二 西方反纸烟言论传人中国

 三 来自美国的福音派改革者:万国改良会和丁义华

 四 立宪国民不吸烟:丁义华的劝戒纸烟言论

 五 改良风俗的共同努力

 六 日常生活的理由:妇女的戒吸纸烟言论

第二章 城市社会精英和辛亥前后上海的不吸纸烟运动

 一 伍廷芳和慎食卫生会

 二 另类的“卫生”:从慎食卫生会到劝戒纸烟会

 三 劝戒纸烟会的社会资源

 四 本土化的反纸烟言论

 五 革命时的淡出和革命后的持续影响

第三章 新生活运动中的纸烟与国家

 一 以身作则:蒋介石和不吸纸烟运动

 二 吸纸烟的“三宗罪”

 三 规训吸烟行为与国家权力的界限

 四 无心无力:纸烟相关的国家政策

 五 德国与中国:不吸纸烟运动的比较

第四章 地方实践的变异:浙江的不吸纸烟运动

 一 浙江的吸烟和禁烟

 二 浙江不吸纸烟运动面面观

 三 利益博弈:海门和温州的抵制洋烟

 四 难以控制的民众动员:临安的不吸纸烟运动

结语 不吸纸烟运动的弦外之音

 一 被定义为“恶习”的吸烟行为

 二 不吸纸烟运动的派生性

 三 非正式社会控制的两种模式:社会发起和政府发起

 四 今日中国烟草控制的挑战

附录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纸烟业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文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72294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3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2015048014
中图分类号 K250.5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