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列为世界汉语修辞学会文集,该系列作品内容涉及语言学与修辞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如:社会心理修辞学、认知修辞学、视觉修辞学、传播修辞学、新闻修辞学、语言伦理学、对外汉语修辞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本系列为年度出版物,每年出版一辑,这本由陈汝东主编的《国际修辞学研究(第3辑)》为第三辑。
图书 | 国际修辞学研究(第3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该系列为世界汉语修辞学会文集,该系列作品内容涉及语言学与修辞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如:社会心理修辞学、认知修辞学、视觉修辞学、传播修辞学、新闻修辞学、语言伦理学、对外汉语修辞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本系列为年度出版物,每年出版一辑,这本由陈汝东主编的《国际修辞学研究(第3辑)》为第三辑。 目录 第一部分 全球修辞学研究 论修辞学研究的全球化趋势 World Rhetoric in the 2 1 st Century:Conversation Between Sir Brian Vickers and Chen Rudong Conflict and Hope:Creating Rhetorical Capabilities Strategic Communications:A New Field for Rhetoric 第二部分 古典修辞研究 The Aim and the Task of Rhetoric:The Reasons for Its Artistic Nature What Medieval Europeans Talked about When They Talked about Rhetoric The Reappearance of an Ancient Rhetorical Dilemma in Modem Western Democracies 第三部分 传播修辞研究 Imagination in Rhetorical 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 修辞传播: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课题 电视谈话节目话语控制的修辞策略 新闻记者职业角色认同的自我呈现 ——基于厦门地区社会新闻报道的个案研究 第四部分 文化修辞研究 翻译与文化传播的修辞学 从道教的性别隐喻看道教的女性观及其当代价值 论当代中国电影韩国语译名的翻译品质 第五部分 文艺修辞研究 台湾新诗的反讽技巧表现 从《生死疲劳》看莫言的魔幻语言风格与摹绘修辞 方言在马来西亚华文小说中的表达效果——以原上草小说为例 第六部分 话语修辞研究 庭审语篇的态度研究——修辞视角 转述的忠实类型及建构性和顺应性转述研究 第七部分 传统修辞研究 论表比喻的“仿佛” 论中国判词语体的产生与演变 国际汉语教材编写与国家形象修辞策略 学会介绍 学者介绍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国际修辞学研究(第3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陈汝东 |
绘者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4041640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9 |
出版时间 | 2015-03-01 |
首版时间 | 2015-03-01 |
印刷时间 | 2015-03-01 |
正文语种 | 中英对照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4 |
CIP核字 | 2015015913 |
中图分类号 | H1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