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编著的《学府与政府--清华大学与国民政府的冲突及合作》汇聚丰富的公私史料,深入而细致地梳理了罗家伦与梅贻琦掌校时期清华的历史情境与发展脉络。作者提示我们,那时的清华既非超然于政治之外的“世外桃源”,亦非与政治绝然对峙的“民主堡垒”,恰是治校者较好地拿捏了“学”与“政”,“制度”与“人事”之间微妙的分际与张力,从而使清华在纷乱的时局中仍能得到有序的发展。作者以简洁、流畅的文笔描述了一所大学如何与政治互动的生动故事。
图书 | 学府与政府--清华大学与国民政府的冲突及合作(1928-1935)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超编著的《学府与政府--清华大学与国民政府的冲突及合作》汇聚丰富的公私史料,深入而细致地梳理了罗家伦与梅贻琦掌校时期清华的历史情境与发展脉络。作者提示我们,那时的清华既非超然于政治之外的“世外桃源”,亦非与政治绝然对峙的“民主堡垒”,恰是治校者较好地拿捏了“学”与“政”,“制度”与“人事”之间微妙的分际与张力,从而使清华在纷乱的时局中仍能得到有序的发展。作者以简洁、流畅的文笔描述了一所大学如何与政治互动的生动故事。 内容推荐 刘超编著的《学府与政府--清华大学与国民政府的冲突及合作》以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论及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清华大学与南京当局之间的冲突及合作。作者从第一手档案材料着手,打通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深入而细致地梳理了1928年—1935年清华的历史情境与发展脉络,对这一著名学府崛起背后“政”与“学”之间的博弈进行了精密解析。 目录 绪论 民国大学的面相:学术乎?政治乎? 第一章 “一场饶有兴趣的斗争”——清华集团与北洋旧部的博弈 一、北洋社会与“预备学校” (一)病弱国度的“预备学校”:“洋化”与“官气”并存 (二)从“美国式大学校”向“中国式大学”的努力 二、北伐功成与北平异动 (一)北平知识界的乱象 (二)政权鼎革与清华变革 三、罗家伦初长清华及其“大学的理念” (一)北上长校的台前幕后 (二)“整理校务之经过” (三)董事会第一次会议 (四)董事会第二次会议 四、另一场博弈:在罗家伦与教授会之间 五、小结 第二章 罗家伦与清华大学的内部改革——“学术化”与“纪律化”的纠结 一、学术化:从“预备学校”迈向“高深学府” (一)改革人事制度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改组师资团队,汇聚学术英才 二、学术体制机制的改革与成效 (一)营造学术空气 (二)鼓励发表成果 (三)强化学术休假 三、物理学系:跨越式发展的典范——“学术化”的硕果之一 (一)“学术化”改革与学术之猛进——以物理系为例 (二)物理学系发展历程 (三)物理学系与中国国防 四、“纪律化”:极具争议的尝试与顿挫 (一)“纪律”:清华传统气质的一部分 (二)此“纪律”非彼“纪律”:在“纪律化”与“党化”之间 (三)反弹:“彻底失败”的尝试 五、小结 第三章 易长风潮与“所有计划照常进行”——清华、北平与南京的三边互动 一、“党治”时代的来临 二、“驱罗”运动:政学博弈的第一个回合 三、“拒乔”运动:清华与阎锡山政权的博弈 四、“驱吴”运动:清华学人与南京当局的互动 (一)南京教育部的人事变动 (二)吴南轩的北上与南下 (三)清华、北平与南京的互动 (四)蒋介石的反应与翁文灏的出长 五、“法”的两种面相:《大学组织法》与清华之“法” (一)《大学组织法》与清华规程 (二)“党”与“主义”定于一:蒋介石及其教育观 六、小结 第四章 政学互动的结果:柔性治校体制的成型——以梅贻琦为中心 一、梅贻琦与清华:人脉、气质与时势的耦合 (一)梅贻琦:从幕后到前台 (二)校长的两重身份:“知识人”与“政治人” (三)梅贻琦重掌清华 二、近代大学治理体系的成型 (一)权力的博弈:教授治校与校长治校 (二)系主任群体:“核心”之核心 (三)非零和的分权制衡:校长与评议会之关系 三、“超然于政潮”的理念与无法超越的现实 四、小结 第五章 “新兴大学”在政治纷扰中崛起——学术布局的拓展与创新 一、从“撤销工程系”到“增设工学院”:工程教育的兴衰与反复 (一)清华工学的“后来居上” (二)努力的受挫:经费停付风波 (三)办学成绩 (四)矫枉过正的隐患:“理工科抬头” 二、兴废之间的挣扎:法律学系的嬗变 (一)由“兴”而“废”:法律学系的遭逢 (二)究缘:法律学系兴废的台前幕后 三、农科的兴废:从裁撤农学系到增设农研所 (一)农业中国与民国大学 (二)清华与农科的离合 (三)关于圆明园实验农场的博弈 四、航空工程:政学合作与中外互动的典范 (一)远东政局与中国航空 (二)“救国”与“读书”的变奏 (三)政学合作:双方关系改善的机缘 (四)中外学术合作典范 (五)历史意涵及其他 五、小结 第六章 “党国”、“民国”与“杰出大学”——办学成就及其限度 一、本校“文法数科亦并不弱”——体制创新与多科性综合型大学的建成 二、表征:“母校在美声誉之佳”——国际能见度的显著跃升 三、历史意涵:中国大学界的结构转型 四、“未完成的近代化”:远东大学史上的清华 五、小结 结语 政学互动的历史图景 致无尽的苍茫岁月(代跋)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学府与政府--清华大学与国民政府的冲突及合作(1928-1935)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109018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0 |
出版时间 | 2015-03-01 |
首版时间 | 2015-03-01 |
印刷时间 | 2015-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84 |
CIP核字 | 2014282347 |
中图分类号 | G649.281-64 |
丛书名 | |
印张 | 2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35 |
宽 | 16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