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这世界缺你不可
内容
试读章节

阳光好刺眼。

我将手挡在眼前,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我躺在一张沙滩椅上,但我已经完全忘了自己是什么时候来的沙滩,是怎么来的。

等我的眼睛慢慢适应了光线,我才看到自己面前是一片粉红色的海!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海面反射的太阳光线,但是当我起身往海的方向走去的时候,那一片片打来的浪花,真的是粉红色的。

脚底的沙子软得不像话,我干脆坐了下来,用手摸了摸那些沙粒,细腻又柔软。

浪打到沙滩上,盖过了我的脚,海水很暖和,浪潮在岸边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粉红色,太不可思议了!

“David!”我听到有人在喊我的名字。

我转过身看,但身后一个人都没有。

“David,这里!”原来声音不是来自岸上,而是海里。

我看到不远处的海面上,凯乐正在向我招手,他似乎是在冲浪。我仔细一看,哦,不对,他居然站在一群海豚上。

而跟在他后面的,如果我没看错的话,是美人鱼。

凯乐骑着海豚群到了岸边,美人鱼还停留在浅海里嬉戏,她们的样子和好莱坞最近最受欢迎的几个女明星一模一样。

我终于想起来自己在干吗了,这是DC 3的情景模式内测。

“凯乐,这几个明星的肖像权都谈妥了吗?”

“都搞定了,她们的经纪公司很乐意她们出现在DC 3里面。”

“那就好,这个梦境的稳定性还不错,我这几天晚上有点咳嗽,也没受影响。”

“嗯,我编程的时候考虑到了第二代的这个瑕疵。”

“还有其他功能吗?”

“有。”

凯乐话音刚落,蓝色的天空上飘来几只若隐若现的巨型水母。

水母慢慢地向我们靠近,然后悬浮在沙滩上。凯乐带我跳到了水母身上,它们又慢慢地升了起来。

地面越来越远,水母载着我们慢慢升空,因为水母本身就是透明的,往下看就是粉红色的海洋。

我是个有恐高症的人,但我一点也不觉得害怕,甚至想直接跳进水里。

于是我这么做了。

我在空中大概降落了十几秒的时间,然后一头栽进了水里,刚入水的时候还有点疼痛感,但这种疼痛感很快就消失了。我不小心喝了口粉红色的海水,是甜的,草莓味。

内测结束了,我摘下DC 3的头罩时,大家都在鼓掌。

凯乐不愧是我们公司的一级造梦师。

我记得曾经有个记者问我:“听说DC创立这几年来,每一个出售的梦境您都要亲自内测,您为什么要坚持这样做呢?”

我当时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喜欢做梦。”

在场的记者都笑了。

DC是Dream Controller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造梦。DC的前身其实是SC,Sleep Controller,我们制造产品的初衷是改善失眠者的睡

眠状况,五年前的那场官司至今还历历在目。

五年前,我们推出SC 1产品,现实生活压力太大导致失眠症患者的数量与日俱增,我们的产品一经推出就反响不俗。

但随后不断有严重的失眠症患者给我们打来投诉电话,说使用SC 1之后虽然能睡着,但会有无休无止的梦,让他们感觉身心俱疲。

后来事态愈发严重,一千多名失眠症患者联名把我们告上了法庭,说我们的产品让他们每晚都做梦,说是改善睡眠,却没有实际效果,要求我们赔偿。

最后在法庭上,我们败诉了。

但奇怪的是,一个月后,YouTube上出现了一段视频。一个曾经因为考试压力太大而患上失眠症的人,在使用了几次SC 1之后,居然可以控制自己的梦。之后他把自己控制梦境的详细方法录成视频,传上YouTube,一天之内,点击量就破了1000万,不少还没有退货的SC 1用户使用几次之后也开始有能力操控自己的梦境。

SC 1这款产品因为官司而停产了,所以我们将品牌改名为DC,Dream Controller,推出DC 1,在纽约、巴黎和北京首发,被抢购一空。

后来我们公开发表声明,在设计SC 1的程序的时候,因为技术原因出现了一个bug(漏洞),也就是因为这个bug,才有了后来席卷全球的“造梦革命”。

但每个人对意识的把控不一样,所以每个人控制梦境的能力也不一样。当初传视频到YoutTube上的那个男孩就是凯乐,造梦也是讲天赋的,他就是那个有天赋的人。

我也是。

这也是后来出现了造梦师这种职业的原因。造梦师能够创造出一个有着具体触感、嗅觉和味觉的梦,逼真到让人无法分清现实和梦境,所以想象力缺乏的人如果想要丰富的梦,就必须求助于造梦师的产品。

很多媒体都褒扬我们DC创造了新的社会需求,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同时圆了很多很多人的梦。

当初我们为DC 1拍摄了一段宣传片:画面是一个黑人小男孩和国际篮球巨星一起在NBA打球,虽然还是小孩,他却拥有惊人的弹跳力和敏锐度,逢投必中。镜头一直锁定在他打球时灵活矫健的身姿和脸上充满自信的笑容上。比赛结束后,小男孩被人群欢呼着抛起。画面切换,小男孩依然是满脸的笑容,但是闭着眼睛,镜头慢慢拉远,小男孩坐在轮椅上,头上戴着DC 1。

最后出现的广告词是:“Dreams never have been so close.”

梦想从未如此接近。

这在当时的媒体圈引起了一阵轰动,也让DC 1创造了史无前例的销售奇迹。

当然,很多人购买这款产品的目的也许没那么伟大,有的人白天辛苦地减肥,而希望能在梦境里大吃特吃;有的人在工作的时候受气,只希望在梦境里狠狠揍老板一顿;也有的人,只是想和自己的偶像在梦里牵手谈恋爱。

当时也有持阴谋论的报纸杂志直接指出我们推出SC 1治疗失眠患者只是个幌子,实际上是为了推出DC的产品,这些全是我们自导自演的。

其实他们说对了一部分。

SC 1那个能够让人控制梦境的bug,是我在最后加进去的。

当时的意识控制技术在国际法上还在打擦边球,如果强调这个功能,势必会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产品还没上市就可能半途夭折,所以我选择用治疗失眠的产品作为掩护。

但我希望你不要误会,我从来没有想过利用造梦技术去做什么坏事。

我刚刚也说过了,我拥有造梦的天赋。

从小我就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我不得不每天安抚完哭泣的母亲之后,自己在梦境里面制造出一个温馨美好的世界。长大后谈了一场五年的恋爱,最后却无疾而终,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打造造梦产品的梦想。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比我更加惨痛的经历和感受,因为意外失去亲人至爱,或者是患上不治之症,现实太残酷,我希望能让这些不幸的人在梦境里感受到一点快乐,难道这过分吗?

我的造梦,是为了圆梦,也是为了让人得到幸福感。

P216-222

书评(媒体评论)

当你回想起一些时刻时,你会发现别人在不经意间给了你一些力量,而你也在不经意间给了别人一些力量,那么就把这些时刻记下来,延续下去。一个故事会变成两个故事,两个故事会变成更多故事。

——卢思浩作序推荐

后记

你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我心里

My dear:

你们好,我是吴大伟。

很久没有这样正式地写过一封信了。其实平时看到微博下的留言,或者是微信平台里的留言,我都有很多想说的话,但话到嘴边又没说出来,我就在心里默默地记了下来。嗯,今天我想慢慢地讲给你们听。

2012年,我发布了一篇关于自己减肥经历的微博。那时候刚刚开始有人关注我,有一个叫乐乐的女生每天都会给我留言。当时我在念大一,也是开始尝试创业的阶段。她每天都会在微博下面跟我讲述她的生活,风雨无阻,而且每次她只要感觉到我的微博有一点点不对劲或者是我有点气馁的时候,她就会给我的邮箱写长信,信里说的是从古到今各种各样的励志故事,为的就是给我鼓劲,给我加油。后来我们成为很好的朋友。她今年出国留学了,但直到现在,她还是坚持每星期给我写信。其实无论是乐乐还是你们,我从来没有把哪个喜欢我的人当成粉丝看待过,因为在我眼里,我们这一路,一直是在彼此相伴成长。

2013年,我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个电视节目的录制。我记得刚录没几次,有一次台上一个男嘉宾过生日,现场有个喜欢他的观众捧了一个蛋糕上台给他庆生,然后旁边有个小女生也跟着上来了,她也捧着蛋糕。主持人问她怎么会有两个蛋糕的时候,她接过话筒说这个蛋糕是送给大伟的。主持人说可是今天不是大伟的生日啊,然后那个女生小声说,昨天是他的生日,可是昨天没有录,所以我想今天补送给他。那个时候在节目上没有什么人留意到我,更别提知道我的生日了,这件事我后来每次回想起来。都还是觉得很感动、很开心,那个女生叫丢丢,后来她成了我的粉丝后援会会长。

和她一起做管理的几个女生我都认识,亮亮(她最近订婚了,恭喜她)、果果、郭子,还有—直支持我的好多好多人……我觉得在这个时代,喜欢和不喜欢一个人,其实变得很快,距离这档节目过去已经两年了,这些人却一直留在我的身边。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问我都忙着创业,没有什么活动和“出镜率”,可他们也都一直一直没有变过。我在微博上说想要吃点什么,你们就张罗着要给我寄,每年沛沛和我爸妈生日到了,你们记得比我还牢,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策划……

其实我真的不是一个喜欢享受虚荣的人,但你们每一个人的喜欢,都一点一点变成我的能量,让我成为一个更强大的人。有困难,有挫折,那又怎么样?只要你们一直都在,我就不怕,真的不怕。

后来,关注我的人越来越多,也有各种各样骂我,黑我的人,但我一点也没有在乎过。既然有人这么坚定地支持我、喜欢我、我把心思全部花在这些人身上都来不及。跟骂我的人过不去,一点必要也没有。

2014年,我开始以朴尔因子创始人的身份,受邀去各个高校开创业讲座。我记得那次在湖南的讲座结束,工作人员带我从后门离开的时候,有个女孩拿着本子站在门口等了很久,想让我在上面签名。我停下来问她的名字,准备写句话送给她,后来有人发现我要从后门离开就叫了起来,然后所有人都拥了过来。工作人员为了维护现场秩序就把门关上了,连同那个女孩也推了出去,隔着玻璃门,我看见那个女孩哭了。紧接着我就被工作人员带回了休息室,手上还拿着那个女孩给我的本子。我翻了翻,里面都是我的照片和对我说的话,当时我真的觉得很难受,我想如果换了我去见一个自己喜欢很久的人却被拒之门外,我也会很难过的。后来我设法在微博上联系到了那个女孩,亲手选了一份礼物送给她。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每一次我觉得自己没有做好或者辜负了你们的期望的时候,我一个人回到酒店以后就会想很多。我希望每一次让你们看到的,都是我最棒最好的样子。

上个月我说了来北京开新公司之后,好多人不止一次说要来看我,给我送东西,看我过得怎么样,缺不缺什么,习不习惯……上个星期我收到私信,里面有好几张照片,是一个女生在798拍的,和我发在招聘微博里的照片的角度一模一样。她说自己在798找了整整两小时也没有找到我们,天气很热,让我小心。看到后我就和我们的行政到楼下去找,但最后没有找到。后来我才知道她坐了五个多小时的车过来找我们……

我能做的真的很少,我也常常因此觉得过意不去,但能成为你们一直支持的人,是我心里最最骄傲的事情。

还有每条微博都评论的你们,一直坚持给我发私信的你们,逗我、“黑”我但我知道也是出于喜欢的你们,就算自己不开心也要来调侃我让我开心的你们……可能我们的距离很远很远;可能我们至今都未曾谋面,但这段相互陪伴的时光,值得我一直珍藏。

喜欢一个人,就是要为了他去努力变成一个更好的人。这句话我觉得是对喜欢最美好的定义了。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会迷茫,会对未来不知所措,会遇到挫折,会因为一个人受伤,会被背叛,会遭遇不快乐。,而那个喜欢的人,能够给你光,给你力量,给你在雨天的泥泞中继续前行的希望。因为他也经历过这一切,他也承受过这么多,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

我们终有一天会长大,那又怎么样呢?我们终有一天会不再喜欢这个人,那又怎么样呢?我们终有一天会面对生活残酷无情的一面,那又怎么样呢?

我们在相遇的这段时间里,彼此都在努力成长为更好的人,这就够了,不是吗?

想在今天这个浪漫的日子,说句浪漫的话:还好有你们。

你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存在于我心里。  吴大伟

2015年5月20日

目录

推荐序 卢思浩| 做一个温柔而有力量的人

序 | 承认吧,我们都需要彼此;承认吧,我们都需要爱

这世界,缺你不可 | STORY

你有属于你的世界 | TALKS

博杜安的阴谋 | STORY

你可以治愈自己 | TALKS

叶婉的故事 | STORY

那些老叶教我的事 | TALKS

莫奈兔 | STORY

多留一些时间给那些让我们幸福的人 | TALKS

只要你能陪着我就好 | STORY

人生里第一个喜欢的女生 | TALKS

如果我们还在2015年| STORY

最甜蜜的负累 | TALKS

再等一分钟 | STORY

不迷茫 | TALKS

爱情的成长速率 | STORY

不纠结 | TALKS

世界那么大,让我遇见你 | STORY

人生那么长,总有些事情,要倾注爱 | TALKS

遗忘蛋糕店 | STORY

再见小时候 | TALKS

被卡住的方脸猫 | STORY

与其迎合别人,不如花时间塑造自己 | TALKS

阿源的故事 | STORY

你会找到更好的自己 | TALKS

造梦师 | STORY

正能量就是过好一个人的小时光 | TALKS

你看到了吗,我在等你。 | STORY

我想照亮更多的人 | TALKS

后记 | 你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我心里

吴大的日常微博 | 每一天,缺你不可

序言

承认吧,我们都需要彼此;承认吧,我们都需要爱

吴大伟

关于《这世界,缺你不可》,有个小故事。

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有两家不同的出版社来找过我。第一家找来的出版社想让我出一本写真,我当时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虽然他们给出的报酬很诱人。

我平日里是有点自恋,但还没有自恋到觉得自己可以出本个人写真的地步。

第二家出版社的编辑因为听过我之前的讲座,希望我写经营朴尔因子的心路历程,我也拒绝了。因为我觉得朴尔因子还没有发展为我想要的样子,还在进步,等以后时机差不多了,也许我会专门写一本书讲述朴尔因子的故事。

因为有写作的习惯,所以我把自己平日写的一些稿件发给了这两家出版社的编辑看,但几天后,他们告诉我可能用不上这些文章,一个说这样的文字和我的形象不符,一个说这些文字不是我的粉丝想看的。

虽然他们语气委婉,但我的自尊心还是多少受到了伤害。

所以出书这件事情就耽搁了下来,工作也实在忙,一晃就过去了五六个月。

后来我来了北京,又有几家出版社过来找我,也是各种不同的选题。我想了想,把自己的文字逐一发了过去,和他们给我的选题定位都不大相符,我只是抱着再试一试的心态。

没想到有一天凌晨,其中一个编辑小颖给我发微信,说她看我写的那篇20年后我和沛沛的故事看得眼睛热热的。她有一个弟弟,她知道这种看着他慢慢长大、开始拥有自己的世界时的不舍感觉。

然后她打电话给我,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多,我把自己剩余的稿子也发了一部分给她,电话一直没挂,我就在这边静静地等着她看我的文字。

她说她看完了,然后有片刻的沉默。

她问我:“真的全部是你写的吗?”我能感受到电话那边她语气中的激动。

我在想是不是这个编辑刻意奉承,但是我又听得出她的话是真诚的。

我说“是”,然后她说:“拜托你,能让我们出版吗?”

我的助理说我当时答应得太冲动了,至少也应该衡量比对一下几家出版社给出的版税再做决定,因为第二天其他出版社也陆续打电话来说希望能够出版我的这些文字。

但我已经答应了小颖,我没有后悔。

因为我相信她是发自内心地喜欢我写的东西,这一点对我来说就足够了,其他的不重要。

我要在开篇感谢她,是她那晚的激动让我恢复了信心,也才陆陆续续有了后面的这些故事。它们藏在我脑子里面很久了,但把它们变成纸张上面的黑色铅字,我真的从来没有想过。我也一样兴奋。

第一次以作者的身份出现在你们面前,难免有些紧张。担心自己的辞藻不够华丽,担心自己的写作手法不够娴熟,担心大家看不到我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担心……

后来我想了想,也许大家喜欢的,就是最真实的我。文字所表达的,就是一个人的内心,它最能展露一个人心底的想法,无论平时我们怎么掩饰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这份直视自己的平静。

这本书里面写的,都是在我脑海里面像放电影一样存在的故事。参加完朋友聚会回家的路上、给妹妹讲完童话的夜晚、旅行路上的一个小憩,各种各样的故事在我的眼前闪现,我连忙把笔记本打开,生怕这些画面转瞬即逝。

我很庆幸自己活在一个精彩的世界里,总是遇到各种各样有趣的人,听到来自不同个性的朋友的爱恨情仇,生活里充满了有意思的故事。

细想想,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哪。你的失恋、你的难过、你的挫折、你的坚强、你的振作、你的快乐……你能够和别人分享的一切,都是你的故事。而在这本书里,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的故事,没有什么了不起,没什么特别值得夸耀的,但又确实是特别的,因为我只有一个。在读这本书的你们,每一个都是。

我写了几个故事是关于我和妹妹的,或者干脆以她为主角。她和我相差十几岁,这让我带着她出去的时候,总是被误认为单亲爸爸。

她是我生活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她教会了我感情里最重要的事是陪伴,她不在意我能给她买多少个芭比娃娃,而更在意我有没有听她讲话。

这可能是很多人没有办法体验到的事情。她让我的生活,在慢慢步入社会、应该走向成熟的时刻,塞满了她对这个世界最直接天真的看法。

我有时候会尝试从她的视角去看待生活,这是长大以后很难拥有的快乐。

她让我体会爱,也体会责任感和成长。

你会读到,书里面有我对爱情的看法。我谈的恋爱不多,还有很多是在想象里,我幻想在另一个时空里恋爱,我幻想和不存在于这个时代的人恋爱,我幻想在梦里恋爱。我有无数个想象快要撑破脑袋的夜晚,辗转难眠,所以我只好把这一切写下来。也许你觉得荒诞,也许你觉得有趣,但它们是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的脑海里的故事。

可能是处女座天生的好奇心,一个难解的奇异事件、一个无法解释的想法,甚至是朋友一个无心的问题,都会让我想到延绵不绝的未来世界,想到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和创想。

我们是否能掌控自己的梦境,在意识中找到快乐?

在古老的莎士比亚书店,贴满字条的留言板上的那个人,是否真的来自过去?

世界上是否真的会有留念机这种东西,就算挚爱逝去,我们仍能和她的意识交流?

如果我从出生开始,就拥有预知一分钟内的未来的力量……

这本书里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来自真真切切地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有我理性第一的老妈,她总是出奇地淡定,幼时的我时常埋怨没有一个事事贴心的老妈,却在长大后感谢这样的她让我比别人更早地认识自己,找到自我。而她在年轻的时候,也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主角还不是我爸。

有我们品牌一起工作的老肖,她嗓门比谁都大,高跟鞋比谁都高,她一心只想着往前冲。当她发现自己跑得太快爱人根本追不上了的时候,她失落又迷惘,似乎只是当初那个任性的女大学生。

有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因为一本童话书而结识的郭冉,她在不恰当的年纪遇到了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人,却不敢再用力去爱,也许是因为胆小,但是她又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坚强。

有我们公司陷入姐弟恋的九五年的设计师,他有很多事情还不懂,唯一懂的,也许就是紧紧牵住所爱之人的手,因为他真的不想放手。

他们的故事里,都有一个“这世界,缺你不可”的人。

他们有血有肉,你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真诚热爱与追求。他们看着我成长,我也陪伴着他们经历人生,真实的生活里没有全剧终,只有继续抱着希望往下走。

因为属于自己的故事还在上演,还没到落幕的时候。

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我要承认自己的文字还很稚嫩。其中一部分故事我甚至想过推翻重写,但几经挣扎,最终还是决定原封不动地呈现给你们。

我也许能写得更好,但我再也没有办法重现当时的莽撞和热烈,即使是少不更事,也带着满满的诚意与感动。

这些我认认真真写下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爱。当你在脑子里面像放电影一般去回想这些故事时,你也许会停在某个画面,在细节里感受到幸福。

这就是我读书最大的乐趣:感受幸福。

我说:这世界,缺你不可。

谁说不是呢。

没了你,那又会有谁,愿意静下来,在温暖的被窝里、松软的沙发上、慵懒的咖啡厅里,去读我写下的这一个个故事呢?

即使做作,承认吧,我们都需要彼此。

即使矫情,承认吧,我们都需要爱。

内容推荐

你的失恋、你的难过、你的挫折、你的坚强、你的振作、你的快乐……你能够和别人分享的一切,都是你的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都是特别的,因为世界上的你,独一无二。

《这世界缺你不可》是中国好哥哥吴大伟的首部暖心故事和励志随笔集。书里的14个故事,有充满幻想的莫奈花园、被规则和流言卡住的方脸猫、充满遗憾与美好的初恋……这些都是作者想象中的、身边发生的、曾经经历过的故事,关于亲情、友情、爱情及梦想与奋斗。作者以他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个奇幻绚烂的世界,又以细腻柔软的情感带给我们感动和温暖。在这个世界上,在每个人的身边,总有特别的人,也有特别的事,他们是我们的动力,也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编辑推荐

吴大伟和妹妹的故事一夜爆红,获得网友力挺,兄妹俩的生活萌照被纷纷转载。腾讯、优酷、搜狐、土豆、迅雷、56网等各大网络门户,媒体、羊城晚报、南方周末等各大报纸以及广东电视台今日关注等渠道中,关于“中国第一好哥哥”、“最萌年龄差兄妹”的新闻铺天盖地。

作者吴大伟的微博粉丝超过500万。同名热门话题“这世界,缺你不可”已有3076.8万次阅读,正在等待你的参与和互动。吴大伟被网友盛赞为“中国好哥哥”“中国好老板”。是充满正能量和励志色彩的90后代表。

《这世界缺你不可》用充满想象力的暖心故事和励志随笔为你描绘了奇幻绚烂的美好世界——友情诚挚温暖、爱情坚贞不渝、亲情绵密深远。当你翻开书页,时空变幻、记忆倒流、梦境重置……被这些故事打动的同时,你会发现你的心事有人会懂,你的难过与挫折都能被治愈,你的快乐和坚强会得到奖励。

本书为精美的全彩图文书,大量作者私藏有爱美照、兄妹萌照首度公开。随书特别赠送吴大亲自设计的LOMO概念书签1枚(共10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这世界缺你不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大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72900
开本 32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6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2015192005
中图分类号 I247.81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0
15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0: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