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谋事在人(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谋事在人》的时代意义就在于:开启了知识分子凭脑袋创造财富的闸门,正如洪太尉误走妖魔,一不小心,把那些“妖魔”给放出来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搅得天地风生水起。

谭启泰编写的《谋事在人(精)》作为第一本浓缩王志纲个人人生经历和策划实录的著作,1996年刚一问世就不胫而走,成为当年最火爆的畅销书之一,以至于在美国只要有华文书店的地方就有《谋事在人》。

内容推荐

谭启泰编写的《谋事在人(精)》作为第一本浓缩王志纲个人人生经历和策划实录的著作,1996年刚一问世就不胫而走,成为当年最火爆的畅销书之一,以至于在美国只要有华文书店的地方就有《谋事在人》。甚至到今天,王志纲在各地做项目的时候,还能遇到好多人把珍藏已久的这本书拿出来请他签名。这次的再版是应广大读者的强烈要求,谨以此书献给作者谭启泰先生,以告慰他英年早逝的在天之灵。

目录

原版作者序言“王大侠”与我

第一章 碧桂园神话一一个轰动南国的战例

 房地产不等于钢筋加水泥

 “可怕的顺德人”奇袭

 新闻推广的技巧加

 “超级社区”启动

 “白领精英”下乡

 “碧桂园生活方式”之谜

 名牌的背后是文化加

第二章 策划家时代——知识力量的竞争

 春秋战国纵横家

 世界著名“脑库”

 “第四产业”卷起大潮

第三章 挑战者传奇一改变命运的个人策期

 策划,从人生设计开始

 “一门四匠”与“五子登科”

 《资本论》的信徒

 锥处囊中,脱颖而出

 宁为鸡头,不为牛后

 “大文章”一炮打响

 南下“新闻的海洋”

 “放眼向洋看世界”

 附录:《广州人经受了三次冲击波》

 附录:《放眼向洋看世界》

 附录:《中国食林外史》

第四章 中南海震荡——寻找坐标的新闻策划

 在混沌中确定坐标

 敢于纵论天下风云

 中南海紧急召见

 广东与浦东的对话

 捕捉热点“满天飞”

 附录:《中国走势采访录》

 附录:《中国走势再访录》

 附录:《一个夏天的访问》

第五章 “珠三角”之战——把握走势的区域策戈醴

 南方“共同体”之谜

 把握海面上的“冰山”

 三角洲“虎穴追踪”

 “九段”侃出“原子弹”

 附录:《百万移民下珠江》

 附录:《华东归来话广东》

第六章 商场如战场—各出奇谋的商战策划

 “健力宝”百万大酬宾

 白云山“超级秘密”

 附录:《新闻传播与战略策划》

 附录:《珠海:跨世纪的冲刺》

第七章 摄像机旋风——跨越媒体的影视策划

 “野牛”闯进电视圈

 北方高地的诱惑

 老板,你好嚼

 漂在“最后的江流”

 附录:王志纲谈《南方的河》摄制前后加

第八章 文化的沉淀——策划人的铸造

 三位一体独立人

 如何“逃离射程”加

 “闯荡江湖”之后

 从设计师到皮尔·卡丹厂

附录

 探寻中国坐标之谜

 新闻记者的“职业病”

 我与《谋事在人》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一本书改变命运

后记 风,吹灭了蜡烛,吹旺了篝火

试读章节

1993年6月,肆虐的骄阳暴晒着位于广东省顺德市广珠公路南侧的一千多亩土地。临近公路的一片工地上,几百座灰头土脸的小楼房,袒露着无可奈何的胸膛,此外,就是已经圈了两年的农田、鱼塘、山丘。一架古老的水车在烈日下低垂着它的身影,沉重的叶轮早已无法转动。

如同当时广东境内上百个花园别墅楼盘一样,这个号称面积最大的工地,显然处于“死火”状态。

银根突然紧缩,宏观调控加强,失控的经济列车被重新拉回轨道,耀眼的“经济泡沫”在阳光下开始破灭。

曾经一度被炒得火爆的“高级花园别墅”,刹那间受到冲击。“击鼓传花”式的炒卖、投机,终于自食其果。房地产大势转弱,走向低潮。

鼓声停下来的时候,“不祥之花”正好落在碧桂园这块地盘上。

碧桂园,因位于顺德市陈村水道的碧江之畔、桂山之侧而得名,它坐落于顺德与番禺的交界地,前不着村,后不靠镇;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尽管投资逾亿的开发商反复宣传此地为“金三角的交汇点”,又请在广东颇得民心的前省长叶选平亲笔题写“园’’名,前来看楼买房的人仍是伶仃可数。

为了“救市”,发展商曾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希望出奇制胜,但他们也没有什么高招。

碧桂园的老板虽出身农民,却酷爱书报。古谚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谁料想,机遇女神竞也藏身其中。

他从报上看到,四川有个奇人,办了一所“贵族学校”;广州有个叫从化的地方,也办了一所“中华英豪学校”,为大款们解除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

他也是大款,他也有子女,一开始,他想的是送自己的孩子去“中华英豪”。

然而,那年8月的一天,当他驱车来到离广州市两个小时车程的“贵族学校”时,他的心却“忽”地被拨亮了。

这里也是偏乡、僻壤,学校建在水田、鱼塘之上,尽管每个学位要交教育储备金15万元,但仍有那么多“大款”,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千金、公子往这儿送。

为什么不在自己的楼盘附近建一所学校?别墅区本来就需要教育配套。当然,通常的惯例是先建房再办学,可是为什么不能倒过来,先办学再建房呢?

逆向思维往往出创意,碧桂园老板顿然醒悟:山路不通走水路,楼盘不活先办学。

可是,一帮农民出身的建筑商,怎么才能办起一所高档次的贵族学府呢?在三角洲的田园地带办学,能吸引大都市的有钱人吗?如何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

当时,碧桂园成立了一个筹办学校的小组,其中有位精明的年轻人,建议请新闻界的“大腕”出山,写一篇大手笔的文章,为办学推波助澜。

他向老板推荐了一个奇人。

这位奇人,是中国国家通讯社即新华社的一位名记者,曾以《破解中国经济密码》名噪一时,又是当代一些知名企业家的座上客卿,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同时,发挥余热、助人为乐,被称之为“策划大师”。

奇人王志纲——本书的主角,当时也关注着房地产的发展趋势。早在1992年房地产最热之时,他就预见到了今日的结局。

在羊城的一次“新闻沙龙”上,他语出惊人,预言“1993年房地产将大跳楼”。一家大报的编辑当场向他约稿,然而在稿件送审中,却因“观点过于激烈”“耸人听闻”而被迫改头换面,更题为《房地产炒卖热杂议》刊出,其中尖锐的分析被删去一些,但仍然保留了这样的判断:高潮接下是低潮,幕起之后是幕落……狂吹的气球不能总是猛涨,总有一天会爆裂。何去何从?挨不过1993年。一年之后,此话应验。碧桂园正处于这样的“落幕”期。P3-5

序言

为了纪念王志纲工作室成立二十周年,工作室组织编辑团队,历时两年,将出版过的荟萃工作室多年实践成果和经典案例的文集作了修订。今天,《智库是怎样炼成的——王志纲工作室战略文集》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智库是怎样炼成的》不仅呈现了工作室二十年的经典案例,更记载了一家民间智库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其中,《城市中国》初版于2003年,《第三种生存》初版于2005年,《找魂》初版于2006年,《财智论语》《谋事在人》初版于2007年,《玩出来的产业》初版于2014年,《战略之道——王志纲演讲录》《走向泛地产》则是首次与读者见面。

本着“尊重历史、尊重原著”的原则,在修订过程中,我们保留了文章原有的时态和叙事风格,尽量把原汁原味的内容呈现给读者,以此纪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集的修订是一个繁琐的过程,编辑团队根据各方修改意见,删繁就简,几易其稿,每个人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由始至终,文集的修订工作都得到了王志纲老师和林兰老师的指导。同时,各策划中心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按照不同的业务特征和写作要求,分别承担了相应的编写任务。其中,杨一飞、胡靖波及原整合中心云亮总经理先后参与,共同完成了《走向泛地产》的撰写,北京中心任国刚总经理及吴鹏、吴特、吴启霞完成了《新城市中国》的修订,上海中心柏波、王加俊、林超利完成了《第三种生存》的修订,深圳中心段明总经理及其团队完成了《玩出来的产业》的修订,广州中心金凌冰总经理及陈志鸿完成了《战略之道——王志纲演讲录》的撰写,成都中心许艳玲、杨峻、高文山、郭允剑完成了《谋事在人》的修订,运营整合中心杨镇宇总经理及唐申硕、李方军、侯剑锋完成了《财智论语》《找魂》的修订及文库最后的审订工作。

再次感谢所有付出心血的同仁1

2015年3月下旬,由工作室组织的“2015草根春天大会”即将在广东佛山召开。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文集的付梓可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作为工作室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我们秉承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力求使文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读者。谢谢!

王志纲工作室战略文集编委会

2015年3月19日

后记

(此文为《谋事在人》作者谭启泰先生的夫人游日英女士有感于《谋事在人》再版特为本书撰写的文章,以表达对谭启泰先生的纪念并作为本书的后记。原书中谭先生所写的后记《“王大侠”与我》则作为此次再版的序言。)

不知不觉,启泰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短短十年,历史已经很淡忘,人也很淡忘。无论远观近看,人生的评说已带有几分朦胧,蓦然回首,恍如隔世。

作为一个新N-r作者,启泰的生命早已依附到创办《南风窗》杂志的十数年历程之中,尤其是凝聚在他临终前的心血之作《谋事在人》中;作为一个理论研究者,他的学人风骨,他在新闻心理研究前沿领域的探索,至今还给后辈学子以诸多启迪;作为亲人,他的高风亮节,他真诚的亲和力,将永远存于我们的心底。

此次国内最权威的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决定将《谋事在人》一书收入《王志纲战略思想库》隆重再版。这无疑是对启泰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也是对他辞世十周年最好的纪念,了却他的亲友和师长们多年的心愿。

记得在《南风窗》杂志创刊8周年的时候,要每一位同仁都写下一句话,时任《南风窗》副总编辑的启泰就写了一句简洁而意蕴丰富的格言:“风,吹灭了蜡烛,吹旺了篝火。”这是俄罗斯一位著名作家的格言。启泰解释道:“多年前,我在人生的风雨路上一个困难的时刻读到了它,立即抄写在身边的小本上。从此,它一直伴随着我。”

表面上看,这描写的是一个简单的自然现象,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风风雨雨,对于人生来说,可能是压力、是考验、是逆境;也可能是动力、是源泉、是舞台。有人被冲刷、被压倒、被淹没,也有人被锤炼、被造就、被推动。这里,关键在于人的素质、品格、修养、能力。是“蜡烛”就会熄灭,是“篝火”则会燃旺!

……

薛永应先生在《成事在天》一书中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大款在读,小贩也在看,成功的商界精英对号入座,当权的党政官员置诸案头,大学的莘莘学子互相传阅,甚至临刑前的犯人也聚精会神、喜爱有加……有人说,这是商海老板的商战‘圣经’,有人说这是知识分子的人生宝典,有人说这是普通人的座右铭,也有人说这是失意者的加油站,还有人说这是党政官员的‘隆中对…。此书甚至远销海外,“摆满了美国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许多华文书店”(时任《贵州日报》副总编刘庆鹰语),最终创下了发行量高达百万的纪录。

可惜启泰却无缘见证完这一切,于1996年12月7日(该书初版的九个月后)因病辞世。他身后并没有留下什么财物,却留下了厚重的“精神食粮”:满满几大书柜的藏书,还有他笔耕不辍四十载所留下的几百万字的文章和著作,尤其是这本心血之作《谋事在人》,每每翻读,睹书如睹人,令人感慨万分,不禁联想起他一生的辛劳与勤奋。他临终前的遗言,我至今记忆犹新:“我这一生问心无愧,今生无悔。”

十年来,启泰所著之《谋事在人》一书已陆续为国内外近五百多家图书馆收藏,还登堂人室进入了网络天地,此次又将随着这套《王志纲战略思想库》的出版活动推出十周年纪念版,继续传播着思想的火花,激励更多有志者审视、修正自己的人生坐标,探寻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这再次验证了那句格言:风,吹灭了蜡烛,吹旺了篝火!这也是启泰一生的写照。

最后,借此机会向对这本书再版给予很大帮助的启泰的亲朋好友以及人民出版社的编辑致以衷心感谢,此外,恰逢启泰的孙女谭靖薇诞生于世,也权作新生礼物,以贺薪火传承之喜。

谭启泰遗孀原《广州商报》副总编辑游日英

2006年12月7日撰写于广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谋事在人(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谭启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908978
开本 32开
页数 36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6
CIP核字 2015047933
中图分类号 F279.23-53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17
155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