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可预知的地球(人类灾难全档案)
内容
编辑推荐

王楠主编的这本《不可预知的地球(人类灾难全档案)》通过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灾难事件,特别是最近的马航事件为切入点,讲述人类历史上无法抹灭的巨创性大劫难,以劫难介绍为辅,重点讲述每次劫难背后不为人知或长时间热议的疑点与谜团,使读者通过对灾难的认知,了解在灾难来临前应该如何救人于自救。

内容推荐

翻开历史的羊皮卷,灾难和动荡甚至占据了从文明的起点到而今时间巨轴的很大一部分:从古老庞贝的废墟,到新奥尔良漫天的海啸;从耶路撒冷城头的鲜血,到现代巴格达上空的硝烟;从撼动世界的瓦尔迪维亚9.5级大地震,到死神的新镰刀埃博拉病毒……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灾难一直伴随着生命的起始,既是苍生万物在毁灭和惊恐的悲鸣,也是在我们百折不挠不断迎接挑战的悲壮颂歌。

万物生有时,死有地。然而,万物是在沉默中腐朽,还是在直面中涅槃?或者,我们无法禁绝灾难,我们除了有战胜灾难的勇气和信心,还要在每一次灾难中,获得巨大的启迪和新生。翻开王楠主编的这本《不可预知的地球(人类灾难全档案)》,灾难犹在眼前;合上本书,希望就在前方。

目录

第一章 空中来临:神秘空难

 马航MH370——迷航印度洋

 协和空难——速度与死亡

 911事件——双子星陨落

 法航AF447——失落于云端,沉睡于海底

 慕尼黑空难——绿茵场的哀歌

第二章 死神今天值班:陆地交通大灾难

 国王十字街地铁火灾——雾都伦敦的地下火海

 奥姆真理教沙林毒气事件——邪教“信仰”的悲歌(上)

 奥姆真理教沙林毒气事件——邪教“信仰”的悲歌(下)

 印度西孟加拉邦列车事故——46厘米铁轨与138条生命

 尼崎火车出轨事故——一念之差

 日落特快撞桥事件——墨比尔河的惊魂

第三章 今日洪水滔天:恐怖海难

 印度洋大海啸——波塞冬的怒吼

 卡特里娜飓风——惊魂墨西哥湾

 泰坦尼克号——永眠的海洋之心

 “风神”的怒吼——“群星王子号”的悲鸣

第四章 山崩地裂的愤怒:地震·火山

 日本关东大地震——天灾和人祸

 瓦尔迪维亚大地震——撼动世界的9.5级

 唐山大地震——华北之殇

 维苏威火山爆发——庞贝古城今何在

 世界其他著名地震盘点——如何毁灭一个城市

第五章 新秀杀手:能源灾难

 切尔诺贝利事件——晴空不再

 福岛核电站事件——纵使英雄再现

 纽约大停电——纽约停摆之日

 石油危机——另类灾难中的博弈与制衡

 全球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第六章 天启骑士降临:瘟疫

 天花——远去的梦魇

 鼠疫(黑死病)——笼罩中世纪欧洲的不散阴霾

 艾滋病——20世纪的死神

 埃博拉病毒——死神的新镰刀

第七章 深空哀鸣:航天灾难

 “联盟1号”坠地事件——航空探索中的第一个牺牲者

 金星号——地面上的爆炸

 挑战者号——化为烟花的航天飞机

 美国航天史上最悲惨的一天——哥伦比亚号失事

第八章 文明的哀歌:毁灭的战争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的陷落

 罗马的陷落——蛮族入侵

 蒙古征伐(一)——草原之狼

 蒙古征伐(二)——西征花剌子模

 蒙古征伐(三)——灭亡花剌子模

 一战——没有赢家的战争(上)

 一战——没有赢家的战争(下)

 二战——全人类的伤痕

 被毁灭的印加帝国——神庙下的黄金与鲜血

第九章 不可知的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

 非典——恐慌存在于看不见的空气中

 禽流感——熟视无睹的死亡

 新的全球性杀手——气候变暖

 无法逃避的命运——陨石带给恐龙的灭绝危机

 新病毒危机——实验室里的死神

 莫让无知阻碍我们对宇宙高等文明的探索

结束语:我们的未来在何处

试读章节

马航MH370——迷航印度洋

神秘失踪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标准时间的凌晨,一架巨大的波音777-200E飞机从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国际机场缓缓升起,飞离机场的M号航站楼,拖曳着灯光向夜空驶去。此次航班的目的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这架飞机是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370号班机,也是中国南方航空CZ748号班机。因此,飞机上的227名乘客中大多数是中国人,其中包括两名幼童。这其中,有在马来西亚观光旅行后返回祖国的乘客,有在马来西亚参加相关国际书画研讨会议后归国的艺术家团体,也有因工作需要往返于马来西亚和中国两地的公司员工和商务人士。如果一切正常,旅客们在飞机上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北京时间的6点30分时,他们就会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很多人就能回到自己的家和家人团聚了。在起飞不久,一切似乎都十分正常。

到了马来西亚时间凌晨1点01分,也就是客机起飞20分钟的时候,机组开始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系,他们通报了客机的位置—已经升到了3.5万英尺的高空,这也是波音777正常的巡航高度—并进行了几组数据的确认。到1点19分,也就是客机起飞38分钟的时候,客机机组人员最后一次和马来西亚航空交通管制中心进行了语音联系。谁也想不到,没过多久,匪夷所思的事就发生了。

到了凌晨1点21分,这架波音777飞机,也就是MH370航班,已经飞行到了马来西亚和越南的空中边界了,即将进入越方的胡志明飞行情报区。按照国际航空规则,机组人员此时应该和越方联系,但是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了,飞机上所有的通讯设备一瞬间全部被关闭。而当时,越方并未发现有飞机求救和发生意外的任何迹象,天气状况也是适合飞行的。偌大一架波音777飞机就这么诡异地在雷达上突然消失了,不但越方无法联系到它,马来西亚方面也是骤然与其失去联系。在客机消失已经好几个小时以后,马方才对整个世界通报:客机失踪了。

这个消息对当时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焦急等待着亲人返航的乘客家属和亲朋来说,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

迷云

马航MH370客机宣告失踪以后,相关方面立刻开展了大规模的排查和搜救工作。根据相关方面雷达记录的资料可知,客机失踪的地方,是马来西亚和越南交界的土珠岛南部一百多海里处。虽然经过大范围的搜索,但飞机就像蒸发了一样,搜索人员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俗话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可是这架波音777在事发区域却没有任何坠毁的痕迹。有几次,搜索人员发现一些可疑的油迹和漂浮物,但也很快被证实和马航MH370客机无关。

当时,也没有飞机被劫持的消息。按道理来说,如果飞机是被恐怖分子或者其他别有所图的犯罪分子劫持了的话,劫持者应该公开制造影响或者与相关方面联系以达到目的。可是马航MH370客机失踪以后,却始终没有劫持者发出的任何消息。无论是机上乘客的家属,还是海上相关国家,都焦急万分。很多人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如果飞机是被劫持,那么,机上两百多条生命还有生还的可能。为了寻找飞机,各国都出动了海空力量前往调查。情急之中,马来西亚有关人员甚至把当地著名的巫师伊布拉欣马欣请到吉隆坡机场,请他“做法”来寻找失踪的飞机。可是这位巫师却只是说“飞机没有在陆地,如果不是在天上继续飞行,就是已经坠入海洋”。这种跳大神的行为当然被科学界乃至宗教界嗤之以鼻。不过这也说明,当时,马来西亚当局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为了寻找飞机的下落已经是病急乱投医了。

这个时候,新的线索又出现了。

事故发生几天后,马来西亚军方才向相关方面通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原来,当时虽然民航雷达和马航MH370客机失去联系,但马来西亚军方的雷达却仍然监测到了该航班的信号。当时,在通讯设备突然被关闭之后,马航MH370客机打了个折返,往西北飞去,一直越过马来半岛,飞到了印度洋上空。根据这个消息和数据,马来西亚政府在3月24日,也就是该航班失去联系的17天后宣布,马航极有可能已经在印度洋地区失事罹难了。

这让等待好多天的乘客家属们非常失望和愤怒。因为在这段时间内,马来西亚政府可谓是闪烁其词,不断改口。来自各个国家,包括美军海军在内的搜救队伍在马来西亚官方提供的失事可疑地点用了一切手段来搜寻,动用了各种先进的搜索装备,其中就有世界上仅有几台的小型无人潜艇机器人蓝鳍-21(Bluefin-21)。蓝鳍-21还有个外号,叫“蓝鳍金枪鱼”,它被“海洋之盾”号军舰搭载,能潜入海下4500米深处进行探查和搜寻。结果到四月底,整个南太平洋中曾检测到可疑脉冲信号的范围全部都被搜寻了一遍,结果却一无所获。海洋之盾只好收回机器人,结束任务返航。在此之后,中国、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继续进行了后续的搜救任务。在这三国的搜救力量里,有我国可供深海探查的“竺可桢”号远洋综合考察测量船,以及为它提供数据传输等协助的“海巡01”号调查船。在这段时间,深海测绘为将要进行的拖曳式侧扫声呐的深海探测等做准备。

然而,在整个南印度洋竟然没有一丝一毫属于马航MH370客机的残骸或者其他可靠的痕迹。

那么,这次的客机失踪之谜,其中又有些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我们先来看看与这次事故有关方面的各种情况和数据,试着从中分析一下各种相关的可能性吧。

先来看看事故的主角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它是马来西亚国家航空公司,1987年正式改定现在的名字。枢纽机场为吉隆坡国际机场、古晋国际机场和亚庇国际机场。它的主要经营范围是马来西亚联邦的国内航线,也包括欧亚、澳洲等国际航线。20世纪40年代,它从只有一架飞机开始做起,到今天,已经发展为整个东南亚机队最多的航空公司,可谓是实力雄厚。

然而,正是这么一家实力雄厚的航空公司,却上演了如此一出惨剧。自马航MH370失踪以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对失踪飞机的消息和线索几易其口,不仅在实际情况的公布上遮遮掩掩,对于飞机的寻找和救援工作也不是十分卖力。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这一系列表现,使得本就迷雾重重的马航MH370失踪之谜变得更加难以捉摸。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恐怕我们已经很难知道。而那些失踪者的下落,也只能等待奇迹的出现。或许,只能由历史来告诉我们最终的真相了。

P1-7

序言

死去或者明天—这个充满灾难的世界

从浩瀚宇宙茫茫星云望去,我们脚下的这个蔚蓝色的美丽行星,不过是无数星辰中一粒微小的尘埃。然而,对于被她承载和养育着的我们和所有已知的芸芸众生来说,她却是广阔无垠的大地之母。在我们这个世界,生命和死亡,宁静和灾祸,如同一首和谐的旋律,奏出时而激昂、时而隐秘的交响曲。从人类所能知晓的时光开始,无数的灾难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这个世界的上空,似幽灵般恐吓生灵万物;这个灾难幽灵也会在一瞬间降临人世,吞噬和毁灭所及的一切。

翻开历史的羊皮卷,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灾难和动荡甚至占据了从文明的起点到而今这个时间巨轴的大部分:从古老庞贝的废墟,到新奥尔良漫天的海啸;从耶路撒冷城头的鲜血,到现代巴格达上空的硝烟,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大大小小层出不穷的天灾人祸,就算是几天几夜也难以说尽。但是,各种各样的灾难一直伴随着生命的始终,既是苍生万物在毁灭和惊恐的悲鸣,也是我们百折不挠不断迎接挑战的悲壮颂歌。

也许,生活在现代文明阳光下的我们,对灾难的感受已不如前人那样激烈和哀痛。然而,就在我们看着这些文字的每一秒钟,都有大大小小的灾难正不断地降临到这个世间。自然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破坏性因素,使得它似乎永难停息。为了战胜灾难,人类一直没有放弃过对灾难之门神秘钥匙的苦苦探索。那么,灾难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

灾难是恐怖的,也是神秘的。每一次灾难过去,我们都能发现大量可以被多重解读的信息,都能让人在悲痛和恐慌之后,对灾难背后隐藏的悬疑和内幕感到疑惑甚至惊讶。每一次灾难的过去,都可能有信仰的坍塌,也可能有灵魂的重塑。而灾难事件中的密码,往往神秘莫测,鲜为人知。也许,只有通过对那些深埋历史和尚未“行远”的著名灾难事件抽丝剥茧,进行重新发现和解密,我们才能够更深度地去重新发现灾难,了解灾难。

民间有云:万物生有时,死有地。然而,万物是在沉默中腐朽,还是在直面中涅槃?或者,我们无法禁绝灾难,我们除了有战胜灾难的勇气和信心,还要在每一次灾难中,获得巨大的启迪和新生。现在,请带着这样的希望和信念,随着本书,来探寻这个充满灾难的世界吧。

后记

我们的未来在何处

当仰望深邃的夜空时,无边的黑夜固然会给人以无限的神秘与恐惧之感,然而,依然会有繁星与皓月带给我们以希望般的光明。这一切,就好似一幅人类未来的前景图。

自人类出现在这个星球上以来,月亮始终为人类提供夜晚的光明。在我们的脑海里,月亮一直是神秘与美丽的代名词,仿佛一切的高贵与圣洁,都不足以形容月亮之万一。

然而,当历史的车轮转动到现代,人类在科技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们不仅拥有了横渡地球上各大洲、探索地球上神秘的高山大洋的能力,还拥有了探索浩渺无垠的太空——尤其是月球的能力。

在此之前,在人类发明望远镜之后,我们就已经知道,月球其实并不像人类想象的那么美好。月球上面既没有美轮美奂的天宫与曼妙的仙子,也没有各种祥瑞神兽。在这个一直给人类提供夜晚里的光明的地球唯一的卫星上面,其实遍布伤疤。

然而,当人类真正有能力近距离观察甚至探索月球的时候,即便是有之前的心理准备,我们仍然被月球表面所呈现出来的情景所震惊:在人类目光所及之处,遍布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整个月球表面仿佛亘古以来就不断被天外陨石撞击。伤痕累累的月球,令初次迈入太空的人类震惊不已。

震惊之后,我们不禁要问:月球遭遇了如此多天外陨石的撞击,地球为何至今安然无恙?

其实,地球所遭遇的天外陨石,甚至还要远在月球之上。然而,由于大气层或者其他因素,在大多数陨石的撞击中,地球都能够保持安然无恙,只有极少数的撞击能够给地球带来伤痕。

无疑,人类是幸运的,因为,如果到达地面的陨石真的像月球上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多,那么,人类以及其他生物肯定会走向灭亡。似乎冥冥之中一直有一双手,在温柔地慰抚、保护着人类及地球上其他的一切生物。我们知道,这双手的主人,便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地球。

母亲总是疼爱并保护着自己的孩子。但是她也有发怒的时候。生活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的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进行着自己的活动。有的在传播自己的文化,有的在发展自己的经济,有的专注于人类科技的发展,有的对于战争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的是一个环保主义斗士,还有的是为了一己私利而破坏环境的罪魁……众生众相,非一言可以“概”之,非一言可以评之。

我们的所作所为,自然有着自己所一贯坚持的道理。然而,对于我们的母亲地球而言,我们的这些作为有着具体的分别。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地球来说,如果她有一颗糖果可以分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她无疑要将其给予环保主义者,而非为了一己私利破坏环境的“坏孩子”。在她生气的时候,作为一位威严的母亲,她甚至还会动手惩罚自己的孩子。

自然不是每一次地球发怒都要归咎于人类,然而平心而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灾难确实已经不计其数。数量上超过月球的天外陨石的袭击先不必说,我们威严的地球母亲为我们挡住了大部分袭击。事实上,单单发生在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的灾难,已经足以令人感觉到触目惊心。

就拿给人类带来恐惧与无助的地震来说,全球一年平均发生500万次左右,虽然其中绝大多数并没有明显的震感,然而单单是那些七八级的大地震,平均一年也要发生20次左右。要知道,地球上每一次发生七八级的大地震,都像在玩轮盘游戏,如果震源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或者是在碧波万顷的大洋深处,那么自然无碍,给我们带不来多大的伤害。然而,地震一旦发生在人烟密集的人类聚居区,那么几乎每一次都能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伤亡。

近年来,给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两次地震,无疑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这两次地震一个8级一个9级,给人类带来的伤亡和损失无疑更是惨重的。然而,这两次大地震无论是从震级还是从人员伤亡数量,乃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来说,其实都不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痛的大地震。

如此惨痛的地震,在人类多灾多难的历史上都不能拔得头筹,我们似乎已经能够想见,人类在发展的历史上,所经历的灾难是如何的惨重。而这还仅仅是地震一项,如果再加上洪水、台风、沙尘暴、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那么,人类的历史上几乎没有空白,全部都会写满“灾难”二字。

更加令人痛心的是,即使生活在这样的多灾多难的环境之中,人类依然不能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来自大自然的威胁,反而各自为政,甚至是各自为敌。相互对抗无疑引发了无休止的战争,甚至到了科技和文明都无比发达的现代,人类之间的相互对抗、敌对与战争都没能最终停止。

不可否认,战争从某个角度上来说,确实有促进人类科技发展的效果,然而其本身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也是不能够予以否认的。人类就像是一个行走在重重危机之路上的斗士,本来,应付四伏的危机就已经能够令其筋疲力尽。但这个斗士非但没有四肢协调地去应对周围的危机,反而还要用一把被称作“战争”的刀,在自己的身上戳出几个窟窿。这样的行为,我们简直难以想象,然而我们整个人类却的确如此做了。

除了战争,由人类自身引发的灾难还有很多,比较突出的就有水土流失引发的滑坡泥石流、核污染、生存环境的破坏与污染等,不一而足。

多灾多难的人类无时无刻不生活在自然和人为的灾难之中。在我们每一个看到这些数据的人来说,人类的生存安全条件无疑都是十分值得怀疑的,更有很多人对人类的未来持悲观态度,认为人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会走得太远。  然而我们似乎忘记了,在人类还十分弱小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面对我们的力量所无法战胜的危难,结果却令人大为吃惊——弱小的人类不但没有走向灭亡,反而获得了极速的发展壮大。我们出现在这颗星球上只有短短的几百万年,这几百万年对于每一个人类个体来说,虽然是无比漫长的,但是如果放到整个地球的历史中去,却又显得相当的短暂,甚至称其为“地球一眨眼的工夫”,也并不过分。

但也正是这地球短短的一眨眼的工夫,尤其是人类文明产生以来的这短短几千年的时间,人类却在多灾多难的生存环境中发展出了以往地球上任何生物都没能取得的文明与力量。在危难面前,弱小的人类不但没有灭亡,反而空前强大了起来。

由此,我们似乎更加有理由相信,即使我们的面前有着无尽的灾难,那么等待我们的,也不会是灭亡,而应该是无限光明的希望。因为人类的发展已经证明,灾难与困苦并不能打倒我们,反而会成为我们一步一步迈向强大的磨刀石,只会将人类磨砺得更为坚强与壮大!

我们的前面是灾难,穿过灾难,就是光明、繁荣与强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可预知的地球(人类灾难全档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王楠
绘者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134782
开本 16开
页数 3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5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图书小类
重量 0.688
CIP核字 2015094168
中图分类号 P183-49
丛书名
印张 2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