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的悲哀
人的情绪体验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相信每个人都曾有过莫名其妙被某种情绪所侵袭的体验。这些情绪体验既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也包括消极的情绪体验,并不是所有情绪都是对人的行为有利的。所以,认识情绪,进而管理情绪,就成为了我们必须正视的课题。
《牛津英语词典》上说:情绪是心灵、感觉、情感的激动或骚动.泛指任何激动或兴奋的心理状态。简单来说,情绪是一个人对所接触到的世界和人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就是快乐、生气、悲伤等心情.它不只会影响我们的想法和决定,更会激起一连串的生理反应。
我们可以将情绪大致分为愉快和不愉快两种体验:
愉快的情绪体验包括喜悦、快乐、积极、兴奋、骄傲、惊喜、满足、热忱、冷静、好奇心和如释重负等。
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失望、挫折、忧郁、困惑、尴尬、羞耻、不悦、自卑、愧疚、仇恨、暴力、讥讽、排斥和轻视等。它们又可细分为合理的情绪和不合理的情绪。
快乐、激动、悲伤、恐惧、愤怒、害怕、担心、惊讶等感觉,共同构成了人丰富多彩的情绪生活。人活着,就免不了体验这些情绪。情绪左右了人类无数的决定和行为,无论是对我们的学习经验,还是社会适应能力来说,情绪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由此可见,情绪是多种情感交错而引起的一连串反应,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它并不是理智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
20世纪60年代早期,美国一位很有才华、曾经做过大学校长的人竞选美国中西部某州的议会议员。此人资历很高,又精明能干、博学多识,非常有希望赢得选举的胜利。
但是,有一个谎言却在此时散布开来——3年前,在该州首府举行的一次教育大会中,他跟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有一点“暖昧”的行为。这只不过是一个很小的谎言,但这位候选人却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对此感到非常愤怒,并竭力想为自己辩解澄清。由于按捺不住对这一恶毒谣言的怒火,在以后的每一次集会中,他都要站起来极力澄清事实,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其实.大部分选民根本没有听到或过多地注意到这件事,但此时人们却越来越相信有那么一回事儿了。有些公众甚至振振有词地反问:“如果你真是无辜的,为什么要百般狡辩呢?”
如此火上浇油,使这位候选人变得更加气急败坏。他声嘶力竭地在各种场合中为自己辩白,谴责谣言的传播者。然而,这却更使人们对谣言信以为真。最悲哀的是,连他的太太也开始转而相信谣言了,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消失殆尽。
最后,他在选举中败北了,从此一蹶不振。
虽然这位候选人的智商很高,但很明显,他缺乏高情商,他不懂得情商是一种表达和调控情绪的艺术。
那么,情商和情绪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无数事例证实:情商就是一种情绪管理的能力。情商高,代表着自控力强,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力也比较好。反过来说.情商低,就代表一个人常常会陷入大悲大喜之中,因为忧郁而一事无成,或者是脾气暴躁无常,常出现暴力行为,人际关系就容易紧张,社会适应力也较差。
比如,你可能会因为马上要进行一次很重要的公开讲话而紧张不已,生怕出差错。如果你一直让自己陷入这种恐慌的情绪中,毫无疑问,你的这次演讲肯定没有条理,乱讲一通。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一直陷于这种紧张之中并不能改变什么,并且你开始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静下心来分析紧张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也就是说,你开始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绪。那么,当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害怕、会紧张、会恐惧之后,就不会感觉那么紧张了。
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种种不如意,有的人会因此大动肝火,结果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而有的人则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泰然自若地面对各种刁难,在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取得成功,你有必要调控自己的情绪,理智客观地处理所有问题。
一个人的情绪管理得好,相对来说他的自控力就会增强,因而做事的效率大增,成功的概率也跟着提高。唯有在了解自我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进一步地管理情绪,达到自我激励、发挥创造力等目的。
情商是管理情绪的一种艺术,如果你要快乐幸福地生活,你就要学会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控力,这也是提高你的情商的一种方法。
P009-011
自控力,主宰人生命运的情商
一个人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或许很多人会回答:智商、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然而,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其风靡世界的《情商》一书中提出,在促使一个人成功的诸多要素中,智商作用只占20%,而情商作用却占80%。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是一个人自我情绪管理(自控力)以及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指数。
如果说成绩由智商决定,那么综合素质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情商。只有提高情商,才能很好地发挥组织协调能力,才能培养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也才能成为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领袖。
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翰·肯尼迪等8位美国总统,乔治·明诺特、爱德华·珀西尔等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尔·盖茨、路易斯·郭士纳等几十位商业领袖,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作为哈佛大学的莘莘学子,他们都非常注重哈佛的情商课。
情商是人们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对于哈佛大学这样的世界名校来说,培养青年学子超常的情商,其重要性远远在教授具体的知识技能之上,正是这种教育思想使哈佛大学在文学、思想、政治、科研、商业等方面都造就了灿若群星的杰出人才。
自控力作为意志的重要品质,情商的重要要素,对一个人的成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身心健康、心智水平、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等无不受到自控力的引导。然而,许多人都明显地意识到自己自控力非常薄弱,对大多数人而言,理性地控制自己只是一时的行为,而力不从心或者失控却是常态。
设定起床的铃声,但铃声响了又反复延时;作业拖到早自习才开始“抄”;看到漂亮衣服就想买;一直想减肥,却总是瘦一斤长两斤;计划每天学1小时英语,却总是因为打游戏而把任务拖到明天。这些“放纵自己”“图痛快”“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行为都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现。
自控力差者还时时地表现得情绪失控。比如有些年轻人遇到不顺心的事,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常出现暴力行为,严重的甚至最终遭受刑事处罚,这都属于不冷静的处世态度。
自控力与人的性格有关。性格过于敏感的人总想在众人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但却常常临场发挥失常。比如你可能会因为马上要进行的一次很重要的公开讲话而紧张不已,生怕出现错误,结果上台演讲时,便面红口吃,语无伦次;比如有的运动员,平时成绩很好,到了重大比赛,就发挥不好。这种情况,无一例外地属于因紧张而导致的情绪失控。
自控力是感性与理性构成的一个矛盾体。如果任凭感性支配自己的行动,那便使自己成为了情绪的奴隶。也许你觉得吸一支烟不会上瘾,吃一块巧克力不会使人立刻发胖,玩几次游戏不会染上网瘾,拖延一次任务也不会丢掉工作,但长此以往,量变必然带来质变。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自控力,为最有利于自己的大目标而控制自己的行为。
达尔文曾写道:“我们认识到应该控制自己思想的时候,便是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时候。”每个人的成功都是“自我克制”和“坚持不懈”的结果,缺乏自控力却妄谈成功就像盲人在谈论颜色。
自控力并非生来就有或者不可改变的,它是一种能够培养和发展的技能。
在《情商》一书中,戈尔曼也明确指出,情商不同于智商,它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由下列三种可以学习的能力组成的:
——了解自我的能力:能立刻察觉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
——管理自我的能力:能够安抚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忧郁以及控制刺激情绪的根源;
——激励自我的能力: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自己的情绪,增强注意力与创造力。
如果你学会了审视和了解自己,学会了怎样激励自己、怎样调动情绪,你将不会再无助地听任消极情绪的摆布,而能够从容地面对痛苦、忧虑、愤怒和恐惧等情绪,你会发现自己能轻而易举地驾驭它们,驾驭一切。
心理学家利兰说:“一个有意锻炼自己并提升自控力的人,将会获得无比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能够完全控制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够使人的心理发展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让一个人得到以前从未想过能拥有的智慧和能力。所有那些一直以来不为人们所发现的东西其实就存在于人的自身,自控力就是那把能够开启人的观察力和征服力之门的钥匙。”
自控力是一个人成熟度的体现。没有自控力,就没有好的习惯;没有好的习惯,就没有好的人生。最易干成大事的是那些情商高、能掌控自己的人。增强自控力,就会少一些失言、失手、失足,多一分珍重。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要把你变成什么样,只有自己要把自己变成什么样。完善人格修养,以自律为前提把握好自控力,你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本书浓缩了哈佛大学关于情商方面精彩的7堂课,让广大未能进入哈佛学习的朋友也能领会名校的成功智慧,用世界上更先进、更有效的方法快速提升自己的情商,成为社会精英人物,成就卓越人生。一个人能走多远,关键在于能抵御多少诱惑,如果你想生活变得更美好,就从自控力入手吧。
一个人能走多远,关键在于能抵御多少诱惑。
提高自控力,控制好自己的欲望、情绪和行为,可以更好地应对压力、解决冲突、摆脱困境,使自己的身心更健康,恋情更长久,家庭更和睦,事业更成功,社会关系更和谐。
西武编著的《自控力(哈佛大学的7堂情商课)》浓缩了哈佛大学关于情商方面精彩的7堂课,让广大未能进入哈佛学习的朋友也能领会名校的成功智慧,用先进、高效的方法快速提升自己的情商,成为社会精英,成就卓越人生。
如果你想生活美好、事业成功,就先从提高自控力开始吧!
西武编著的《自控力(哈佛大学的7堂情商课)》以哈佛大学在情商方面的成功教学案例为基础,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情商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很多可以帮助读者提高自控力的具体措施,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切身感受到情商带给自己的深刻体悟与巨大能量,从而更好地驾驭自己的情绪,把握自己的命运,成就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