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民安编著的《隐私合理期待总论--隐私合理期待理论的产生发展继受分析方法保护模式和争议(民商法学家)》介绍了当今两大法系国家隐私合理期待总论部分的理论及案例。主要内容包括隐私合理期待理论发展沿革、隐私合理期待的分析方法、隐私合理期待保护模式、隐私合理期待理论存在的问题。本书还对我国《民法通则》关于隐私侵权责任法制度的不足提出了有益的改进建议。
图书 | 隐私合理期待总论--隐私合理期待理论的产生发展继受分析方法保护模式和争议(民商法学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民安编著的《隐私合理期待总论--隐私合理期待理论的产生发展继受分析方法保护模式和争议(民商法学家)》介绍了当今两大法系国家隐私合理期待总论部分的理论及案例。主要内容包括隐私合理期待理论发展沿革、隐私合理期待的分析方法、隐私合理期待保护模式、隐私合理期待理论存在的问题。本书还对我国《民法通则》关于隐私侵权责任法制度的不足提出了有益的改进建议。 内容推荐 张民安编著的《隐私合理期待总论--隐私合理期待理论的产生发展继受分析方法保护模式和争议(民商法学家)》从总论方面介绍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所确立的并得到当今两大法系国家法律所承认的隐私合理期待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隐私合理期待理论的产生、发展和继受,隐私合理期待的分析方法,隐私合理期待的保护模式,公民或者他人权利的性质,隐私合理期待理论所存在的问题,等等。鉴于我国民法学者对隐私合理期待理论了解不多,本书对我国民商法学者、立法者和法官研究隐私合理期待理论尤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书内容新颖,理论前沿,案例丰富,适合民商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律师及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师生阅读,对我国立法机关及司法人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编 隐私合理期待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隐私合理期待理论研究 一、导论 二、财产所有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三、隐私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四、隐私合理期待理论在美国的产生和确立 五、隐私合理期待理论在两大法系国家的继受 六、隐私合理期待理论在我国的继受 隐私合理期待理论——《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所保护的隐私权原则和政策 一、导论 二、隐私权的政治理想与权利现状 三、《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的历史、文本以及逻辑 四、B0vd v.United States一案及其后续案件 五、合理的隐私期待:从Olmstead一案到Katz一案 六、灵活的宪法与狭隘的保护模式 七、结语 加拿大的隐私合理期待理论 一、导论 二、加拿大最高法院对隐私合理期待理论作出的一般说明 三、加拿大最高法院在R.v.Nolet一案中对隐私合理 期待作出的具体说明 四、加拿大最高法院在R.v.Gomboc一案中对隐私合理 期待作出的具体说明 五、结语 第二编 隐私合理期待的分析方法 公民的隐私合理期待——《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中的搜查、扣押和诉权 一、导论 二、《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诉讼案件中“诉权”的概念 三、Katz一案与隐私合理期待的分析方法 四、何为扣押行为 五、何为搜查行为 六、结语 为了更好地保密而超越纯粹的保密利益——拓展《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所保护的隐私范围 一、导论 二、理解《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搜查规制的界限:利益驱使方法的诞生、成熟与改进 三、对宪法保护范围的恰当指引:《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所保护的隐私利益的性质 四、对《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所规定的范围规则的批判与修改建议 五、实现Katz一案的承诺:一种经过改良的范围界定的理论分析方法 六、结语 隐私合理期待的两步分析法——对United States v.Knotts一案的评析 一、导论 二、隐私权的三种分析方法 三、对United States v.Knotts一案的判决 四、对United States v.Knotts一案的评析 五、结语 第三编 隐私合理期待的保护模式 《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所贯彻的平衡调整理论 一、导论 二、《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中的平衡调整理论 三、与平衡调整理论相关的例子 四、支持平衡调整理论的案件 五、结语 隐私合理期待保护的一种新模式 一、导论 二、Katz一案:现代《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的诞生 三、联邦最高法院对Katz一案标准的解读 四、《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保护的一种新模式:考察他人披露的程度 五、结语 《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对隐私合理期待所提供的四种保护模式 一、导论 二、隐私合理期待的四种保护模式 三、适用多种保护模式的论证 四、结语 第四编 隐私合理期待理论的争议 《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所保护的对象:财产、隐私和安全 一、导论 二、财产所有权理论的产生、发展及终结 三、隐私权理论的产生、发展及缺陷 四、安全权理论的确立 五、结语 人格尊严理论与《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 一、导论 二、过分依赖隐私权理论会削弱《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为公民提供保护的力度 三、人格尊严理论比隐私权理论更能把握《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的核心价值观念 四、将人格尊严理论纳入合理性的判断标准 五、结语 “每个人”的《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隐私或者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相信任 一、导论 二、《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的当前理论:隐私权与合理性 三、隐私权已不再适用于《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的分析 四、《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的新比喻: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 五、结语:公民自由的代价 《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保护范围的判断标准——一种实用主义的方法 一、导论 二、《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保护范围的有限性 三、一种实用主义的方法 四、结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隐私合理期待总论--隐私合理期待理论的产生发展继受分析方法保护模式和争议(民商法学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张民安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60535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57 |
出版时间 | 2015-09-01 |
首版时间 | 2015-09-01 |
印刷时间 | 2015-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36 |
CIP核字 | 2015159757 |
中图分类号 | D913.04 |
丛书名 | |
印张 | 3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30 |
宽 | 158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