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隐私合理期待分论--网络时代新科技时代和人际关系时代的隐私合理期待(侵权法报告)
内容
编辑推荐

张民安编著的《隐私合理期待分论--网络时代新科技时代和人际关系时代的隐私合理期待(侵权法报告)》介绍了当今两大法系国家隐私合理期待分论部分理论及社会现实对隐私合理期待理论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对隐私合理期待理论的影响、互联网和计算机对隐私合理期待的影响、人际关系对隐私合理期待理论的影响。本书为侵权法报告。

内容推荐

张民安编著的《隐私合理期待分论--网络时代新科技时代和人际关系时代的隐私合理期待(侵权法报告)》从分论方面介绍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所确立的并得到两大法系国家法律承认的隐私合理期待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对隐私合理期待理论所产生的影响,互联网和计算机对隐私合理期待理论所产生的影响,最新科技对隐私合理期待理论所产生的影响,人际关系对隐私合理期待理论所产生的影响。鉴于隐私合理期待理论在现代隐私权领域的重要地位,本书内容尤其值得关注。

本书内容新颖,理论前沿,案例丰富,适合法学界专家、法官、律师及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师生阅读,对我国立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编 科技时代的隐私合理期待

 《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与新技术——宪法迷思与司法审慎性思辨

一、导论

二、《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与新技术的服从规范

三、《窃听法》与涉及新技术之政府调查行为的立法规制

四、制度能力与涉及新技术之政府调查行为的立法规制

五、结语

 科技对公民隐私合理期待的侵蚀

一、导论

二、适用《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的历史

三、不同的主观隐私期待

四、多样化的期待,多样化的保护措施

五、隐私合理期待和政府的搜查行为

六、立法的回应

七、建议:改变《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的判断标准

八、结语

 科技对公民在开放场所隐私合理期待所产生的影响——美国Califomia v.CiraoIo一案评析

一、导论

二、Califomia v.Ciraol0一案的案情简介

三、California v.Ciraol0一案的判决

四、开放场所理论、一目了然理论与隐私合理期待

五、结语

第二编 网络时代的隐私合理期待

 《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在互联网领域的适用:一般原则

一、导论

二、物理世界与网络世界

三、通信信息一非通信信息的区分取代内部空间一外部空间的区分

四、运用于互联网的《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规则

五、结语

 互联网当中的《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加密技术是否能够产生“隐私合理期待”

一、导论

二、《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与通话行为和解密行为

三、对《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的误解

四、结语

 云计算时代的隐私合理期待——《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在云计算时代所面l临的困惑

一、导论

二、《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和信息技术

三、互联网的法律困境:类推法的障碍

四、建立《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法律体系以解决数字化的互联网带来的问题

五、结语

第三编 新科技时代的隐私合理期待

 iPhone时代的隐私合理期待

一、导论

二、逮捕时的附带搜查规则:一项明示规则

三、逮捕时的附带搜查规则对搜查传呼机和移动电话的适用

四、当iPhone遇到逮捕时的附带搜查规则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结果

五、将iPhone从明示规则中解放出来:一些缩小逮捕时的附带搜查规则的方法

六、电子设备内的数据和远程储存数据的区别

七、结语

 Facebook时代的隐私合理期待

一、导论

二、Facebook和MySpace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三、《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的背景

四、用户对Faceb00k和MySpace上的信息是否享有隐私合理期待

五、Faceb00k和MySpace的隐私政策如何影响用户的隐私合理期待

六、受限制的Facebook信息与其他实体的比较

七、结语

 GPS时代的隐私合理期待

一、导论

二、GPS技术的原理及其功用

三、《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与监控技术

四、GPS监控技术的《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审查

五、结语

第四编 隐私合理期待领域的第三方当事人规则

 共有隐私、关系权利与《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

一、导论

二、共有隐私权:预览和引文

三、作为主张《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权利基础的共有隐私

四、共有关系的风险

五、共有隐私问题的建议标准

六、结语

 从隐私权到自由权——Lawrence一案后的《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

一、导论

二、Lawrence一案后的人际交往隐私权

三、《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下的人际交往隐私权

四、共享隐私所产生的问题与《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

五、《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下的自由权:一种实质性的分析

六、结语

 Facebook与人际交往隐私权——为什么第三方当事人规则不能适用

一、导论

二、《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与第三方当事人规则

三、Facebook与第三方当事人规则

四、人际交往隐私权

五、Faceb00k上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隐私权

六、结语

 第三方当事人理论与合理的隐私期待

一、导论

二、第三方当事人理论的替代效应和功能

三、第三方当事人理论和事前的明确规则

四、对第三方当事人理论批评的回应

五、结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隐私合理期待分论--网络时代新科技时代和人际关系时代的隐私合理期待(侵权法报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张民安
绘者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6053596
开本 16开
页数 5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22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686
CIP核字 2015163315
中图分类号 D913.04
丛书名
印张 34.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0
158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5: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