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世纪的颠簸总算到了终点时,“后”的修辞己逐渐被各种离奇重复的认识所取代。关于由此导致的种种空间位移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没有人比哈尔·福斯特描绘得更巧妙了。活泼易懂的写作风格伴随着理论的精确性和政治的参与感,《实在的回归(世纪末的前卫艺术)》是一本最为深刻敏锐的文化批评典范。
图书 | 实在的回归(世纪末的前卫艺术)/艺术理论研究系列/凤凰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当20世纪的颠簸总算到了终点时,“后”的修辞己逐渐被各种离奇重复的认识所取代。关于由此导致的种种空间位移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没有人比哈尔·福斯特描绘得更巧妙了。活泼易懂的写作风格伴随着理论的精确性和政治的参与感,《实在的回归(世纪末的前卫艺术)》是一本最为深刻敏锐的文化批评典范。 内容推荐 《实在的回归(世纪末的前卫艺术)》是美国当代看名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史家哈尔·福斯特的批评论文集,广泛而深刻地探究了多种艺术现象和理论模型。作为后现代批评家的代表人物,福斯特认为,新前卫艺术不是对历史前卫艺术的简单模仿或重复,后现代主义也绝非对现代主义的简单突破或决裂。相反,在过去和当下之间有一种复杂的辩证关系,一种延迟效应(精神分析中的后遗效应)。 本书的第一章论证了新前卫艺术对于历史前卫的延迟效应,在这一铺垫之后,第二章立即提出了一种以极简王义与波普为核心的当代艺术谱系,之后的章节则讨论了当代艺术实践中的语言学转向、犬懦理性、对“实在”的表现和人类学转向等。本书运用文学、哲学和心理学的前沿理论来解读林林总总、光怪陆离的艺术现象,展现了20世纪的创新艺术和理论之间的夏杂纠葛。尤其是本书的第一章和第五章,从弗洛伊德创伤理论、延迟效应理论,到拉康的三界理论,再到克里斯蒂娃的卑贱理论,层层深入,洞隐烛微,是运用精神分析模型解读艺术现象的经典文本。 目录 导论 谁害怕新前卫? 极简主义的关键 符号的受难 犬儒理性的艺术 实在的回归 作为民族志学者的艺术家 后现代主义遭遇了什么? 注释 索引 插图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实在的回归(世纪末的前卫艺术)/艺术理论研究系列/凤凰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哈尔·福斯特 |
译者 | 杨娟娟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4748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9 |
出版时间 | 2015-08-01 |
首版时间 | 2015-08-01 |
印刷时间 | 2015-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 |
CIP核字 | 2015179335 |
中图分类号 | J051 |
丛书名 | 艺术理论研究系列 |
印张 | 2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0 |
宽 | 157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11-214号 |
版权提供者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