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安徽卷)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景录》丛书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出版物。由周乾所著的《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安徽卷)》内容翔实,文字简洁、凝练、生动,配有120多幅珍贵历史图片,图文并茂,装饰考究,既有很高的学术性、文献性、可读性,又有鲜明的现实意义,是一本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珍贵图书。

内容推荐

由周乾所著的《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安徽卷)》分为万众一心,奋起救国;浴血抗敌,筑我长城;挺进敌后,共赴国难;血债累累,罪恶滔天;中外携手,同抗凶顽;全面反攻,收复河山等六部分,全景式再现了江淮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共同抗日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目录

一 万众一心,奋起救国

(一)东北沦陷,奋起救亡

(二)危机加深,誓死抗争

二 浴血抗敌,共筑长城

(一)正面阻敌,血染疆场

(二)千万民众,筑我长城

三 挺进敌后,共赴国难

(一)铁军组成,挺进敌后

(二)分路出击,奋勇杀敌

(三)浴火再生,重整山河

四 血债累累,罪恶滔天

(一)日机在皖,狂轰滥炸

(二)日军暴行,罄竹难书

(三)以战养战,掠夺资源

五 中外携手,同抗凶顽

(一)日寇凶焰,殃及欧美

(二)国际友人,助我抗敌

六 全面反攻,收复河山

(一)保卫颍阜,遏敌锋芒

(二)我新四军,开始反攻

(三)收复河山,日军投降

参考书目

后 记

试读章节

1935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在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等华北五省策划所谓“华北自治运动”。10月,河北东部发生日本人指使的汉奸暴动。11月24日,河北省滦榆区行政专员殷汝耕公然宣布冀东脱离中央,在日军的卵翼下成立所谓“冀东防共自治政府”。面对日本在华北地区策划的咄咄逼人的分裂运动,南京政府决定以妥协和让步化解危机。12月7日,南京政府决定设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变相承认河北和察哈尔的“自治”。12月9日,北平学生数千人冲破国民党军警的封锁,走上街头,举行大规模抗议示威,提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一二·九运动发生之后,立即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安徽各地学生纷纷响应。12月19日,安庆城内的省立安徽大学等学校率先行动,组成救国会,发表宣言,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安庆高级中学则发起组织安庆各中学成立救国联合会,发表通电,声援北平学生。12月20日,安庆各民众团体假借记者公会召开联席会议,决定电告南京政府,要求保障各地民众的爱国运动,并致电北平,慰问参加爱国示威游行的学生。23日下午2时,安庆全城大中小学40余所学校1万多名学生,举行大游行,学生们群情激昂,高呼爱国口号,反对华北伪组织,声援北平学生。

24日,北平学生联合会派赴安徽省代表刘毓衍、朱南华二人抵达芜湖,先后会见记者和各校师生,报告北平学生救国运动经过、意义。他们声泪俱下,揭露此次事件的真相,强调遭到当局暴力伤害的学生有300多人,失踪数十人,被捕20余人,恳请各地学生和同胞一致奋起,救亡图存。与会者群情激昂,振臂高呼爱国口号。当晚,这两位北平学生前往安庆,继续发表演说,推动那里爱国救亡运动的展开。

25日下午2时,芜湖省立、私立中学等中等以上学校,为响应北平学生爱国运动,特由各校教职员和学生各推举1人为代表,在芜湖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旧商部召开会议。包括公职、高农、芜中、广益、萃文、芜女等校代表2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决定成立芜湖中等学校教职员学生救国联合会,公推高农教职员代表王逊甫为主席,设立常务委员会,分总务、宣传和设计等三股,办理联合会日常事务。会议发表宣言,张贴爱国标语,要求南京国民政府立即采取行动,讨伐伪组织,“以保国土,而维国格”。会后,拟定致南京国民政府和北平学生两则电报。其致南京国民政府电文如下:

“殷逆汝耕,假名自治,窃据冀东,背叛国家,此种丧心病狂为虎作伥之举动,凡属国民,莫不发指。我中央政府有维护领土及行政完整之责,急请命令讨伐,遏绝乱萌,教职员学生等,当不惜任何牺牲,为我政府之后盾。北平军政负责人员,身为国家长官,守土卫国,是其天职,近对学生爱国运动,横以武力压迫,致以重伤群众,值兹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秋……不知是何居心。亦恳请中央迅令保障学生爱国之正当行动,并令安慰负伤学生,以重民意,而固国本。”

其致北京学生电文如下:

“值兹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秋,我同学于阴谋四伏之危机中,作轰轰烈烈之爱国运动,钦佩之余,愿共奋斗。远闻横遭武力压迫,受伤极重,悲壮光荣之牺牲,足以昭示我国人心之未死。谨此电慰,并希再接再厉,同救危亡。”

与此同时,合肥、蚌埠、宿县、阜阳、六安、滁县等地的学生,也纷纷以举行集会、发表演说、游行示威、通电慰问等方式,表明对北平学生的支持和对南京政府对日奉行妥协政策的不满。

P19-22

序言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成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转折。

日本军国主义及其推行的大陆政策是日本侵华的罪恶根源。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有着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日本民族曾经饱受中华文化的滋润。然而,具有浓厚军事封建传统的日本,经过长期武家政权的统治,“神国观念”“大国意识”和“武士道精神”等思想意识逐渐植根于社会之中。其中一些“精英”缺失厚人善邻的理念,而充满好勇斗狠、野蛮凶残的武士习性和扩张野心,常以狭隘的“岛国心态”觊觎辽阔的东亚大陆。为争夺“生存空间”,他们磨刀霍霍,暗中窥伺,一旦有机可乘,便一次次地把魔爪伸向邻国。具有代表性的是,武士首领丰臣秀吉16世纪末统一日本后,就提出征服朝鲜、占领中国、称霸东南亚和印度的“大日本帝国”的构想,并且两次发动侵朝战争,企图假道朝鲜侵略中国,定都北京。虽然其美梦破灭了,但向大陆扩张的野心却暴露无遗,而且对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建立起以天皇为统治核心的近代军国主义制度,并将以侵略中国及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确定为基本国策,迅速走上穷兵黩武、侵略扩张的近代军国主义道路。

从明治维新开始的70余年间,日本推行大陆政策,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华战争:1874年日本首次对外用兵就是侵犯中国领土台湾,随后强行将中国的藩属国琉球并入曰本版图;1894年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的甲午战争,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强占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攫取了巨额战争赔款和一系列在华特权;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通过《辛丑条约》获得了在中国京、津等地的驻兵权;1904年日本发动日俄战争,夺取了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部的权益;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1915年日本公然提出独霸中国的“二十一条”;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炮制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制定了侵吞东北、独占中国、称霸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构想;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开启了长达14年之久的侵华战争。

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旨在变全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在14年侵华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大肆践踏中国大地。在政治上炮制伪满洲国,培植汪精卫等傀儡政权“以华制华”,对其占领区强化殖民统治;在军事上,施以法西斯暴行,制造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等惨案,发动细菌战、化学战,实行“三光”政策,肆无忌惮地残杀中国同胞,造成3500万以上的人员伤亡;在经济上,疯狂掠夺中国的各种战略资源,实行“以战养战”,给中国造成6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文化上,蓄意摧残中国民族文化,大肆毁损、劫夺中国典籍文物,实施奴化教育;还强征“慰安妇”充当日军性奴隶,残酷奴役被抓捕的大量劳工;等等。历史表明,日本是近代历史上给中国造成灾难和伤害最严重的国家,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犯下的法西斯罪行罄竹难书!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民族解放战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日本的疯狂侵略,中华儿女团结御侮,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民族解放战争。为实现国家独立和解放,中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决定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抗日战争中,以巨大的民族牺牲筑起了反侵略战争的血肉长城,在夺取抗战伟大胜利的征程中锻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抗战精神。

这场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展开的。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致使中国东北迅速沦陷。中国共产党率先号召全国人民武装抗日,直接推动和主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在民族危亡面前,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全国共同抗战奠定了基础。1937年7月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合作,共赴国难,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抗战比较积极,其领导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战场,广大官兵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国共产党提出唯一正确的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挺进抗日前线,开辟了独特的敌后战场。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对日军两面夹击的战略格局,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图谋。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全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随着日本战略重点向其占领区的转移和对国民党诱降方针的实施,国民党虽然坚持了继续抗战的方针,实施了一些较大规模的战役战斗,但从总体上看,其抗战逐渐趋向消极,反共磨擦逐渐增多。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维护了团结抗战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把抗日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开展大规模群众性的游击战争,抗击了日军主力,发挥了重大的战略作用。广阔的敌后战场愈战愈强,逐渐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1943年夏秋开始,全国抗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八路军首先在华北敌后揭开了局部反攻的序幕。1943年10月和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也开始了反攻作战。1944年春,日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一号作战”。由于国民党当局继续奉行消极避战方针,致使正面战场出现了豫湘桂作战的大溃败。敌后解放区战场连续发起局部反攻作战,大量消灭日、伪军,收复了大片国土。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的反攻作战,收复了缅北、滇西广大地区。从1945年8月9日开始,中国解放区战场对日、伪军展开大规模全面反攻,直至取得最后胜利。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日被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一举收复了甲午战争以来被日本侵占的全部国土,改变了中国自近代以来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屈辱地位,一扫近百年屡战屡败的悲观阴霾,重新找回民族的自尊自信。曾经雄踞于世界东方的古老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重新确立了大国地位。抗日战争也改变了中国社会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取得了人民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为建立新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有利条件。

历史把伟大的中华民族推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前列。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不仅攸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且攸关人类社会的前途命运。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牵制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首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日本率先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在东方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中国人民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以灭亡全中国为目标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展开全国性抗目战争,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中日全面战争的爆发,标志着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开始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中国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制约着日本的“北进”和“南进”,保障了同盟国“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实施。中国还派出远征军开赴缅甸,与盟军共同对日作战,并且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直接参与和支持了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

中国还积极倡导和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并为创建联合国和构建战后世界和平秩序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积极促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继续发挥着东方主战场的作用。中国还参与联合国的创建,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为最后打败法西斯发挥了重大作用。

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不朽精神,将永远镌刻在近代中国和世界反侵略战争的史册上,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铭记历史,以史鉴今,是当代人的历史责任。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结束70年了,但人们仍强烈地呼唤对那场战争的集体记忆和历史思考。

当今世界,在人们高唱和平与发展主旋律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不时发出鼓噪声。长期以来,日本一些右翼势力和政要顽固坚持错误的战争史观,极力否认和美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罪行,一再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还不断修订历史教科书篡改侵华历史。这种泯灭人类良知的行为,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强烈反对。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告别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为铭记历史,踏寻先烈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足迹,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奋勇前行,人民出版社黄书元社长倡议并组织全国各地人民出版社共同编辑出版《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抗战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全面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壮丽景象,隆重纪念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远见之举!

这套《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系列图书,由人民出版社承担总述卷,主要记录全国抗战的全貌,记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建立、曲折经历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各省区市人民出版社承担的其他各卷,主要记录各省区市行政辖区内各党派、各阶层、各团体、各界人士的抗战言行及其影响,广大军民顽强抗击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迹等。

在编写过程中,出版社和作者认真负责,不辞辛苦,克服了各种困难,查阅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照片图册,吸取了抗战研究的最新成果,使用了不少新发现的档案资料和文史资料,其中不乏历史价值高、表现力强的图片资料,体现了思想学术的前沿性。

本书面向普通读者,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努力做到既忠实于史实,又注重文字的生动性、可读性。采用史话叙写与图说相结合的方式,按时间顺序,以场景、事件陈述为主干。既有对大背景、大事件、大场景的高屋建瓴的叙写,又有对作为细节的典型或代表性事件、人物、言论等的点睛勾勒,体现了完整性与生动性的统一、思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人民出版社协同地方人民出版社精心组织,认真编辑,优选图片,创新设计,科学编排,打造成了图文并茂、印制精美、收藏价值高的精品佳作。这是为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教育提供的一份好读物,也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2015年5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安徽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2080693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2015125925
中图分类号 K265.06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8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3: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