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徐州简史
内容
编辑推荐

王健主编的《徐州简史》第一次系统梳理了徐州上自远古、下至本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史论精辟、宏微相济,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既是一部系统性、学术性很强的史书精品,又是一本兼具趣味性、可读性的大众教科书。

本书对于打造“舞动汉风”文化品牌,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更好地汇聚起加快“两个率先”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容推荐

徐州地处南北冲要,自古以来即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徐州的历史波澜壮阔,经济文化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王健主编的《徐州简史》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按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徐州自新石时代至今的历史进行言简意赅的介绍,通俗易懂,是了解徐州历史的简明读本,是徐州乡土教育的重要资料。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徐州

 一 彭城自古列九州

 二 新石器时代的东夷文化

 三 夏商西周时期的彭国和徐国

 四 春秋战国时期的徐州

 五 多元文化在徐土的融合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徐州

 一 秦汉时期的徐州政局

 二 郡国治理及其变迁

 三 封国经济的高度繁荣

 四 恢弘博大的儒、道、释文化

 五 汉代三绝:汉墓、汉俑、汉画像石

 六 风俗特色与道德建树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徐州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徐州政局

 二 围绕徐州的争夺战

 三 区域经济的艰难发展

 四 南北文化的汇聚

 五 彭城刘氏的功业和文治

 六 佛教的空前繁盛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徐州

 一 隋朝的徐州政局与政区

 二 唐代的徐州政局与政区

 三 漕运带动下的地方经济

 四 诗词并峙的文化高峰

 五 释道两教与名人胜迹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徐州

 一 宋元时期的徐州政局

 二 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

 三 苏轼治徐的政绩与文治

 四 文学成就与科举教育

 五 宗教民俗与名人胜迹

第六章 明代的徐州

 一 跌宕起伏的徐州政局

 二 曲折发展的社会经济

 三 黄河的水患治理

 四 科举教育与文化名人

 五 宗教信仰与社会风俗

第七章 清代的徐州

 一 清朝建立与乾隆南巡

 二 河务得失与漕运转衰

 三 传统经济举步维艰

 四 亮点时见的文艺

 五 书院教育恢复发展

第八章 晚清时期的徐州

 一 经济的困顿和航运的衰败

 二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三 晚清时期的徐州政局

 四 传教士的涌入及民众的抵制

 五 晚清徐州的社会人文

 六 独具风采的徐州艺术

第九章 民国时期的徐州

 一 行政区划的沿革

 二 各种势力的角逐

 三 震惊世界的两次会战

 四 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 地方文化的变迁

第十章 共和国时期的徐州

 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二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

 三 改革开放的起步与拓展

 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五 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徐州历史大事记

试读章节

二 郡国治理及其变迁

公元前202年,刘邦封韩信为楚王,管辖泗水、东海、薛郡等五郡,建都下邳。次年,韩信改封淮阴侯。由于彭城特殊的战略地位,又靠近汉皇故里,刘邦封皇弟刘交为楚王,管辖彭城、薛郡、东海三郡,下辖40余县,建都于彭城。

楚元王经略彭城

刘交建都后,在彭城建设了楚宫、秘府、武库、内殿、御府、太仓等王都建筑。徐州出土的楚国职官铜印和封泥,有“楚宫司丞”、“楚卫士丞”、“楚御府印”、“楚太仓印”、“楚武库印”等。刘交以“好书,多才艺”闻名,他在楚国大力倡导儒学,招纳人才。彭城在汉初已颇有规模,不愧为文化昌明、经济繁荣的东方王国都城。

刘戊与七国之乱

楚国的第三代楚王是楚元王之孙刘戊。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力排众议,采纳了朝臣晁错的削藩建议,下令削夺部分王国的地盘,划给中央直接管辖,激化了朝藩矛盾。刘戊在吴王刘濞的煽动下,与吴、赵、胶东、胶西、淄川、济南等诸侯王结盟反叛,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采纳太尉周亚夫的作战策略,由梁国坚守,挡住吴楚军势头。周亚夫率领汉军切断敌军的粮草供应,迫使吴楚军队退却。途中汉军发起伏击和追歼,楚王兵败自杀。汉景帝立楚元王之子刘礼为楚王,封地仅领有彭城郡,下辖彭城、武原等7县。随后,朝廷取消了诸侯王的治民权,只能享用租税,接受郡守的监督。

解忧公主和亲

解忧是楚王刘戊的孙女。汉武帝时,为了巩固与乌孙国(位于今新疆伊犁)的联盟,将江都王之女细君“和亲”远嫁乌孙昆莫(国王),不久,细君郁郁以终。公元前101年,武帝封年仅二十的解忧为公主,嫁给乌孙昆莫。

初到乌孙,解忧公主努力适应当地的民族习惯。没过几年,昆莫去世,按照当地习俗,她又嫁给了新昆莫翁归靡。公元前87年,匈奴接连进犯汉朝北部,对乌孙也采取攻势。于是,解忧毅然上书汉昭帝,建议汉、乌联合出击匈奴。公元前72年秋,20万汉、乌联军东西夹击匈奴,使匈奴元气大伤,汉朝北边的威胁基本消除。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了半个世纪,直到七十岁,才奉召返回长安。她为巩固汉、乌联盟,安抚西域,作出了杰出贡献,不愧为汉代巾帼英雄。冯嫽是解忧的侍者,颇有胆识才干,后嫁给乌孙右大将为妻,号称“冯夫人”。她“常持汉节”作为公主使者,协助解忧安抚西域各国,稳定乌孙政局,在乌孙各族中享有盛誉。

西汉中后期的楚国

传至西汉中期,楚王刘延寿于公元前68年因谋反罪自杀,楚国被废除,改设彭城郡。公元前49年,汉宣帝下令恢复楚国,封皇子刘嚣为楚王,领有彭城郡,下设7县。到王莽新朝时,楚国被废,改名为和乐郡。《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后期楚国有114738户,497804人,其中彭城县有40196户。

楚王刘英之狱

东汉建立后,光武帝于公元41年封皇子刘英为楚王,下辖彭城、武原、广戚等8县。后来又增取虑、昌阳两县。

早在西汉末年,佛教就传人中国。东汉时,汉明帝曾遣使去西域求取佛经。楚王刘英到封国后,招揽西域僧人,兴建佛寺,大力弘扬佛教,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信奉佛教的贵族。刘英还制作刻有符瑞文字的金龟玉鹤,编造图谶,搜集天下名士的名录。这些举动令汉明帝深感不安,认为刘英有政治野心,会威胁朝廷的秩序。公元70年,楚王刘英以谋反的罪名被废,楚国改为楚郡。汉章帝继位后,改楚郡为彭城国,封汉明帝皇子刘恭为彭城王。彭城王世代相传,一直延续到汉末。

东汉下邳国

在徐地东部,东汉时新建下邳国。公元72年,汉明帝封皇子刘衍为下邳王,建都于下邳(今睢宁古邳镇),下辖下邳、司吾、良成、曲阳等县。汉章帝时,又将临淮郡和九江郡的17个县划归其国,地盘超过彭城国,下邳国也延续到汉末。

P17-22

序言

《徐州简史》的编辑出版,标志着我市“地方史系列”编纂工程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这是文化强市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献给全市人民的一份文化大礼!

徐州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自古为华夏九州之一,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和近2600年的建城史。早在上古时期,徐州的先-民们就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大墩子、刘林和花厅等遗址绽放着新石器文化的熠熠光彩。秦末刘邦率领丰沛子弟揭竿而起、反抗暴秦、楚汉相争,建立了强盛的汉朝,享誉中外的两汉文化由此发祥,奠定了汉民族“大一统”的坚实文化基础,形成了“汉人、汉字、汉语、汉服”等特定称谓。千百年来,徐州文化吐纳东西、融汇南北,在多元开放、兼收并蓄中熔铸了博大深厚的人文气象,形成了“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城市特质。

徐州是区位优越、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徐州东濒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连齐鲁,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是“五省通衢”的交通枢纽和形胜天下的军事要冲。“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从春秋争霸到楚汉战争,从三国交兵到隋唐藩争,从两宋抗金到明清征伐,从以徐州为中心的台儿庄战役到人民解放军淮海战役决战决胜,史载发生在以徐州为中心地区的规模较大的战役就有400余次。英雄的徐州人民在刀光剑影中饱经血与火的考验,在战火硝烟中见证了神州大地的千年沧桑。

徐州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荣耀之城。古彭大地群山环绕、青嶂四围,陶冶了徐州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这里先后走出了刘邦、刘裕、萧道成、萧衍、李异等11位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产生了重要影响。徐州的历代文化名人更如漫天星斗、映照古今,涌现出养生人文始祖彭祖、文献学家刘向、道教祖师张道陵、史学理论家刘知幾、军旅音乐家马可和国画大师李可染等巨匠泰斗,苏轼、白居易等名士也在此为官为文、建功立业,他们杰出的文化创造震烁华夏、泽被后世。

徐州是欣欣向荣、快速发展的希望之城。新中国成立后,全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徐州初步建设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机械、化工和纺织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两个率先”,抢抓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等重大机遇,全力突破“三重一大”,加快推动经济总量由小到大、产业层次由低到高、城市功能由弱到强、生态环境由灰到绿、人民生活由安居到宜居“五个转变”,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连续八年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跃居江苏省第5位和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32位,初步走出了一条有徐州特色的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

为全面展示徐州历史发展进程,弘扬地域文化核心价值,徐州市委、市政府于2013年启动《徐州简史》、《徐州史纲》和《徐州通史》系列编纂工程。江苏师范大学组建高水平编纂班子,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高质量完成了该系列第一部著作——《徐州简史》的编纂工作。该书第一次系统梳理了徐州上自远古、下至本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史论精辟、宏微相济,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既是一部系统性、学术性很强的史书精品,又是一本兼具趣味性、可读性的大众教科书。《徐州简史》的出版,对于打造“舞动汉风”文化品牌,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更好地汇聚起加快“两个率先”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希望全市人民能够认真阅读、深入学习《徐州简史》,从历史的兴衰沉浮中获得启迪和智慧,从文明的传承创新中汲取营养和动力,更加热爱我们这座伟大光荣的城市,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齐心协力把家乡建设得更加富裕文明和谐,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徐州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是为序。

中共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

2015年4月3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徐州简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王健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14356
开本 16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2015155222
中图分类号 K295.33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