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为什么痛(精)》中,作者伊娃·易洛思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爱这个经久话题重新进行解释,带给人新的启发和更丰富的认识。对于爱里的痛苦,文化解读将之归结为人们的不成熟,弗洛伊德解读将之归类为家庭因素。心理分析学与流行心理学则说服我们每个人应该承担责任。本书的目的在于改变我们对现代关系的错误思考方式,进而提出问题不是出在童年生活中的错位和错乱,也不在于自我意识的不足,而在于塑型我们的爱的力量(Institutional force)出了问题。
图书 | 爱为什么痛(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爱为什么痛(精)》中,作者伊娃·易洛思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爱这个经久话题重新进行解释,带给人新的启发和更丰富的认识。对于爱里的痛苦,文化解读将之归结为人们的不成熟,弗洛伊德解读将之归类为家庭因素。心理分析学与流行心理学则说服我们每个人应该承担责任。本书的目的在于改变我们对现代关系的错误思考方式,进而提出问题不是出在童年生活中的错位和错乱,也不在于自我意识的不足,而在于塑型我们的爱的力量(Institutional force)出了问题。 内容推荐 人,渴望自由,但自由并不意味可以获得幸福,人的“痛苦”往往就是缘起自由。爱情的自由,亦然。 爱情的“痛”,不是不自由,而恰恰是人的自由所带来的。失恋,离异的“痛”就是爱情自由的一种代价。 在现代社会中,自由恋爱作为一种力量,最终导致了婚姻市场的兴起,当婚姻成为一种市场,爱情自然会有价码:地位、金钱、权力和美貌——尽管这些筹码是以自由的名义。然而人的自由却不能确保带来地位、金钱、权力和美貌,所以,爱情的伟大和纯粹,自然会变得脆弱和廉价,甚至沦为一种标签。 《爱为什么痛(精)》作者伊娃·易洛思,杰出的社会学家,“美国社会学联盟最佳图书奖”获得者,围绕“爱与痛”的主题,摈弃传统的心理分析,以女性独特的睿智,详尽解析现代爱情之痛的社会成因,让每个渴望爱情、正在经历爱情,或走向婚姻的人,始终保持一份清醒。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回答:爱,为什么痛?我们只能给出如何获得“爱”的种种可能。 目录 致谢 第一章 引言:忧患重重的爱 第二章 爱情大转型,或婚姻市场兴起 第三章 承诺恐惧症及爱情选择新架构 第四章 对认同的需索:爱情与自我脆弱性 第五章 爱情、理性、反讽 第六章 从浪漫幻想到失望 第七章 结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爱为什么痛(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伊娃·易洛思 |
译者 | 叶嵘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3772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5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55 |
出版时间 | 2015-09-01 |
首版时间 | 2015-09-01 |
印刷时间 | 2015-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6 |
CIP核字 | 2015137551 |
中图分类号 | C913.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192 |
宽 | 134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13-975号 |
版权提供者 | Suhrkamp Verlag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