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马克·奥·勃里恩编著的《帝国的衰亡》是一部鉴古论今的领导者的管理书。本书通过剖析十六个古代最伟大的帝国的崛起、称霸和衰落,讲述了各帝国的盛衰之理,管理之利弊。本书旨在读史论今,在古代各帝国的盛衰史里总结出历史规律,进一步提炼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所需要的管理品质、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式。
图书 | 帝国的衰亡(十六个古代帝国的崛起称霸和沉没) |
内容 | 编辑推荐 科马克·奥·勃里恩编著的《帝国的衰亡》是一部鉴古论今的领导者的管理书。本书通过剖析十六个古代最伟大的帝国的崛起、称霸和衰落,讲述了各帝国的盛衰之理,管理之利弊。本书旨在读史论今,在古代各帝国的盛衰史里总结出历史规律,进一步提炼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所需要的管理品质、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式。 内容推荐 科马克·奥·勃里恩编著的这本《帝国的衰亡(十六个古代帝国的崛起称霸和沉没)》是领导者必读的管理书目!它梳理了历史上16个最强盛帝国的强盛与没落,分析了各个帝国兴衰过程中的管理方式,因何能突出重围称霸一方,又因何种管理漏洞使得帝国逐步衰弱最终埋没在历史长河里。最终总结出每个帝国的领导艺术。坚决、果断、善于分析而又不缺乏仁爱,合纵连横,分析利……一切领导者必备的管理技能与质素都在本书里。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埃及法老 从鼎盛时期开始的漫长衰落 第二章 米诺斯文明 两个民族的故事 第三章 赫梯人 海上民族的牺牲品 第四章 亚述 亡于剑下 第五章 新巴比伦 美索不达米亚的绝唱 第六章 库什 湮灭的历史 第七章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 西方世界的导火索 第八章 雅典 胜利的重负 第九章 马其顿 伟人的弱点 第十章 迦太基 罗马霸权的牺牲品 第十一章 塞琉古王朝 希腊精神的局限 第十二章 汉朝 内忧外患 第十三章 帕提亚 封建帝国和行政国家 第十四章 罗马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第十五章 萨珊帝国 疲于征战 第十六章 玛雅 神圣王权的终结 试读章节 埃及帝国 第十八王朝的底比斯人把喜克索斯人驱逐出了埃及,借此也确立了未来法老的尚武精神。从此,在神圣荣誉的驱使下,法老王既是统治者,也是战士,通过在境外的战争来确保埃及上下都能忠贞不贰。埃及的历史上,法老曾经凭借建立官僚体系、确保边境安宁、保证农业收成、建筑纪念碑来保证自己在来世继续做统治者。但是,这一切已经一去不返。 自古王国以来,所有的法老王都在纪念性质的建筑物上把自己描绘成重创异族敌人的英雄,到了阿赫摩斯那里,这成了他最主要的形象。现在,在新王国时代,雄心不已的法老王们一个比一个更想效仿阿赫摩斯的血腥武功。曾几何时,在中王国时期,官僚体制和制度化的学习曾经是王朝的特征。在新王国,军事备战和控制异族成了头等大事。从此,埃及的帝同时代开始了。 在这个时代,涌现了埃及最有名的统治者,其中最让人喜闻乐见的也许就是哈雪苏(Hatshepsut)女王(公元前1473-前1458年)。虽然一开始哈雪苏女王是作为她年幼的继子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Ⅲ)的共同摄政而走上统治位置的,但她很快便宣布她才是唯一的统治者。在哈雪苏女王的统治下,埃及经历了一段和平繁荣时期。她还对努比亚以南的富裕国家蓬特(Punt)进行了一场远征,这段事迹曾被大书特书。哈雪苏死于公元前1458年,在她死后图特摩斯三世成为唯一的国王,不久之后他将所有纪念碑上、神庙中哈雪苏的形象都给系统地亵渎了。不管这是出于图特摩斯对其继母摄政的憎恶还是因为这位女王曾有过令人无法原谅的藐视他的行为,哈雪苏近乎被从记录中抹去了——这是一种有意为之的残忍行为,因为在埃及信仰中,一个人在现世的造像画像是在来世永生的保证。 第十八王朝时期一位法老塑像的头部,可能表现的就是伟大的哈雪苏。 图特摩斯三世不仅仅发动了一场抹去对其继母记忆的战争。当埃及对地中海东部城市的控制受到了米坦尼王国的威胁时,这位法老对亚洲发动了一场军事干预,这次军事干预几乎持续到其统治结束,火大小小包括了至少17次远征。埃及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该地区的资源,尤其铜和黎巴嫩香柏木,但是图特摩斯在征服过程中的收获远不止这些。单是在攻陷密格多(Megiddo)之后,埃及军队的战利品就包括了894辆战车、2000多匹马和大约200副盔甲。显然,军事活动是有利可图的。 其他的法老也竭力效仿这种行为。在第十八王朝期间,努比亚大地常年回响着同法老军队的厮杀声,现在已经完全成了埃及的囊中之物,珍贵的矿藏直接由埃及派来的官员负责开采,后者的治理倚赖沿尼罗河而建一直延伸到南方的腹地的军事堡垒。从远至塞浦路斯和叙利亚的地方送来了贵重的金属和奢侈品,邻国送来的人质也填塞了宫廷每个角落,属国以这种方式来表示愿意归化埃及。上、下埃及的统治者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埃及又出现了一轮接一轮的纪念碑建筑热潮,以此来歌颂埃及的赫赫战功。艺术的复兴、从被征服国涌入的让人眼花缭乱的原料,对这种狂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统治底比斯的法老家族曾经两次把上、下埃及统一为一个国家,在这个城市附近的卡拉克,庙宇建筑群可谓荦荦大观。自中王国时期以来,这个地方的神圣建筑就已经动工了,但到了第十八王朝,法老们才开始把卡拉克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建筑项目——骄傲、富有的埃及的辉煌圣殿。然而,王同的未来已经埋下了不幸的伏笔。 底比斯财富和宗教影响力的累积将招致祸害。当然没有人能有如此先见之明。底比斯祭司的权力与日俱增,这成了埃及最终衰亡的最后一个必需的因素。本来埃及南北的合作并不稳固,外国势力虎视眈眈,国内越来越穷兵黩武而法老权力如止不住的失血一样丧失,这个因素成了压垮埃及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这些问题形成了埃及文明衰落的合力。只需再来一次冲击,这个漫长的衰落过程就会开始。 公元前1352年,埃及的衰落开始了,始作俑者就是阿克何纳托(Akhenaton)。 P16-17 序言 追溯历史的滚滚长河,遥远的古代帝国令人神往。因为这些帝国天才的成就、摧枯拉朽的军事力量、残暴血腥的杀戮,我们容易对其浮想联翩。历经沧桑岁月,时间阻隔反而使得其丰功伟绩愈发光耀鲜明。我们不禁要问,在现代人看来板荡蒙昧的古代世界,这些帝国为什么能有如此伟大的作为? 此类问题让人着迷,此外我们通常还会问,这些帝国是如何崩溃的?为什么会走向终结?从雅典的帕特侬神庙到埃及的金字塔,古代世界的宏丽纪念碑不仅提醒我们其建造者的伟大,让我们感叹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摧毁这样天才的巨制,还警示了比我们的生活更加可怖的那种现实。 在那样的古代世界中,强权即美德。正如伏尔泰所言,“历史不过是罪行和不幸的活剧”。古代诸帝国的历史便是明证,一望即知。那些残忍、贪婪和专横的帝国统治者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成堆的征服和苦难的事例。 但是,同任何人类的壮举一样,要揭示完整的真相也远非易事。帝国控制并支配巨大的资源和人力,在艺术、工程、科技、法律方面都留下了大量遗产,这些遗产便是帝国强盛围力和高度中央集权的明证。罗马将在军事行动中俘获的大量人口当做奴隶役使,并以血腥的角斗表演来纵情狂欢,但是罗马也建造了堪称奇迹的建筑物,并为今日的政治、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权力可以体现为众多的事物,从金字塔的奇观到披枷戴锁被关在畜栏内的妇孺,莫不是帝国兴衰的原因所在。 公元前24世纪,阿卡德的萨尔贡大帝征服了位于波斯湾和地中海之间的广袤疆域,有学者认为,他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帝国。虽然,我们对阿卡德帝国的版图知之甚少(甚至连帝国的都城阿卡德的位置尚存争议),萨尔贡大帝的扩张也基于我们所熟悉的模式:先是对周边地区实施军事征服,建立稳定的朝贡制度并且扩大威望,然后对臣服的大量人口实施松散的控制,以确保未来的资源和人力之需。在帝国统治扩张的过程中,对王权的尊崇美化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这并不亚于战利品的价值。凶恶的名声可以震慑不安分的邻国,压制桀骜的臣民,因此有必要进行定期的战争,这些战争亦可带来更多的贡品,换取更多的军队,诸如此类。 对于所有的古代帝国而言,利用武力攫取财富和土地、扩大威望、消除地区性的威胁是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就管理日益增长的人口而言,地球上数千年中产生过众多的策略。亚述人靠的是恐怖高压和宣传,而阿契美尼德的波斯人依赖地区自治来笼络人心。亚历山大大帝和其希腊化时期的继承者则寄希望于一统东西方风俗制度,以其作为军事力量的革命性辅助手段来铸造一个稳定的新社会。其他一些国家,和埃及人一样,以神化王权的手段为中央集权的基础。帕提亚帝国的统治基本建立在大家族之间的封建关系上,但是罗马帝国则利用复杂的“胡萝卜加大棒”的一套法治手段来维持帝国的统治,作为后盾的则是世所未见的强大军事机器。 虽然统治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所有这些帝国都要面对一个重大的悖论:那就是要在凭借武力建立的帝国内维持和平。中国西汉的贾谊说过:“征服者崇尚权谋和武力,而给一国带来和平与稳定的方法莫过于提倡尊重权威。”这位公元2世纪的学者还说:“取天下和守天下不能使用同样的谋略。”在这里,他谈论的是中围第一个结束了战国状态而达大一统的国家,这就是非常短命的秦朝。但是,他的看法适用于所有的古代帝国,这些超级国家能否顺利统治常常取决于它们能否维系暴力征伐与清和治理之间的微妙平衡。 在下面的章节中,难以维持平衡的情况将反复出现,帝国的统治因为诸多因素而变得形势严峻,这些因素包括宗教冲突、阶级矛盾、环境灾难、商业竞争,以及咄咄逼人的邻国逐渐强大直至最后难以抵御这个最常见的原因。大国面临的威胁是多种多样的,从包藏祸心的祭司、心怀嫉妒的贵族,到使百万人前途叵测的军事失利,原因不一而足。在深重的历史画面中,强大帝国的历史异彩斑斓,但主调唯有一种,即所有的帝国都难以逃脱覆灭的命运。 最后,有必要说明一点,囿于本书的篇幅,不能对古代帝国的衰亡采用一种真正全面的、权威性的叙述方式,只能在最强盛、最富传奇色彩的帝国和那些不太有名的帝国之间取一个平衡,这种做法有点另辟蹊径的意味——首先这是因为帝国的定义在学界争议不断,虽然有些帝国可能会出现在一些重量级的著作中,却不符合本书的录入标准,而本书列入的一些帝国却不被某些权威当做帝国。既然如此,我只有要求读者对此持宽容态度,并期望本书对诸多国家和民族的论述能够引人入胜并有所助益,这也是我所自信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帝国的衰亡(十六个古代帝国的崛起称霸和沉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科马克·奥·勃里恩 |
译者 | 邵志军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433862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5-11-01 |
首版时间 | 2015-11-01 |
印刷时间 | 2015-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 |
CIP核字 | 2015182353 |
中图分类号 | D03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01-2013-1954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