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走近科学丛书》是中央电视台10年来各频道优秀科教电视节目的精编出版,涵盖了科教方面的专题精彩内容,无论是古今中外的文明演变,还是未知世界的谜团悬疑,无不在本书中尽现。
CCTV走近科学编辑部编著的《揭开王陵的秘密》讲述天下帝王们的壮丽王陵,内容神秘吸引人,图文并茂,是读者在趣味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了解一些人文知识,从而提高自己品位,并激起求知探索的兴趣。
图书 | 揭开王陵的秘密/CCTV走近科学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CCTV走近科学丛书》是中央电视台10年来各频道优秀科教电视节目的精编出版,涵盖了科教方面的专题精彩内容,无论是古今中外的文明演变,还是未知世界的谜团悬疑,无不在本书中尽现。 CCTV走近科学编辑部编著的《揭开王陵的秘密》讲述天下帝王们的壮丽王陵,内容神秘吸引人,图文并茂,是读者在趣味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了解一些人文知识,从而提高自己品位,并激起求知探索的兴趣。 内容推荐 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权威、准确、真实地记录了万事万物所发生的不可思议的现象,帮你探索和发现一个个未知的世界。以科学的视角为你寻找答案,权威揭秘传说,让你在好奇中走近科学。 CCTV走近科学编辑部编著的《揭开王陵的秘密》为《CCTV走近科学丛书》之一。这些身为天下至尊的帝王们,没有一个不想长生不老,他们延续现世生活的欲望是十分强烈的。于是很多人在生前,凭藉着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巨大的财富,营建他们的万年寿域,希望生前享受到人间的荣华富贵到了阴间仍能继续。于是一座座帝王陵寝被建在壮丽辉煌的风水宝地上,留给后人一部部遐想万千的史话。 目录 秦公大墓的千古遗恨 沉默的辉煌——神秘的秦始皇陵 发现曹操墓 马王堆传奇 王陵疑云——揭秘西汉楚王刘茂墓 消失的王陵——南诏、大理王陵之谜 王陵疑惑——发掘战国时代的韩国王陵 大墓疑云——揭秘西周虢国王陵 试读章节 疯狂的古墓盗掘 20世纪末期的几年时间里,甘肃省的礼县一时在中国乃至世界声名鹊起,其原因来自于一场令许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普通有良知的老百姓都深感痛心的盗墓风潮。这场“古墓浩劫”堪称千古遗恨。 据公开的文字记述,1987年,礼县部分乡村的农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悄悄开始了一股挖掘龙骨的地下活动,将其作为名贵中药材出售,换取钱财。 所谓“龙骨”,其实就是大型古生物的化石。 挖掘龙骨很快成为一时风潮,由礼县波及邻近的天水市、西和县的数十个乡镇,蔓延至西汉水流域及其主要支流。其间不断传出有人挖龙骨时挖到古墓、得到宝藏,消息像风一样迅速地传播各地,也像风一样快地引来了一些不法文物贩子。他们最初以低廉的价格搜罗流散在农民手里的零星古董,继之以越涨越高的现金坐地收购出土文物。对穷困有切肤感受的农民深知“一分钱难死个英雄汉”的道理,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那些锈迹斑斑的铜壶烂罐、一小块渗透土沁的玉石片竟然能够轻而易举地卖到三五万元钱,这种从前想都不敢想的暴利,就像多少代人渴望早上出门,把挡路的石头踹上一脚,石头立马变成金疙瘩一类的美梦果真变成了现实。 “若要富,挖古墓,一夜变成万元户。”龙骨,很快就被人置之脑后,忘得一干二净,再也没有人指望依靠它发家致富了。 关于礼县盗掘古墓的起因,还存在另一种没有见诸文字的说法。 赵小钧,作曲家,兰州城市学院副教授,礼县永兴乡龙槐村人,近年来一直在搜集礼县盗墓活动的资料。 赵小钧介绍说:盗墓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在我们村的村头河边有一个乌鸦洞,据说盗出来了7个鼎、6个簋,其中有2个方簋,4个圆簋。 无论起因怎样,个别农民通过盗墓的确有钱了,而且是突然间有了很多钱。 赵小钧介绍说:有个小伙子在榆树坡上的车马坑盗完后,晚上文物贩子就把钱给他了。他把钱装在自己的衬衣里面,回到家里站到炕头把衣服一提,钱就全部落在炕上了,把他的父亲吓哭了。他的父亲认为儿子肯定在哪里偷盗了,就下炕悄悄地把大门锁上,开始盘问儿子,说你是不是偷盗了,哪儿来的这么多钱。儿子就讲是挖古墓卖的钱。 个别农民的瞬间暴富,刺激了更多农民的致富欲望。一个肇始于“先富起来”的脱贫梦,很快演变为部分村庄大规模的盗掘古墓,而且来势迅猛,极为罕见。 隐藏在幕后的不法文物贩子以金钱为诱饵,推波助澜。当地的不法农民为挣钱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把礼县的古墓推向了毁灭性的灾难。 有一个大型炭墓坑,盗墓者花了很大力气,用背斗从盗洞里往上背土,但太深挖不出来了,就点着了火,光炭就烧了一个月。 盗墓者利令智昏,几近疯狂,如果盗墓没有收获,回来时就会把铁锨反复抛向空中,砍断有线电视线路,以发泄心中的怨十艮。渐渐地,盗墓的中心地址集中到了礼县永兴乡的大堡子山上。 大堡子山位于西汉水北岸,像连绵的群山中独独伸出的龙头,挡住了通往礼县的去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通行便利,县上炸开岩石,在南侧修筑了一条盘山公路。 1987年以前,礼县大堡子山附近的农民在山上种庄稼、栽果树,延续着数千年以来的劳作方式,修梯田的时候,他们也偶尔挖出过青铜器,但没有人拿回家去,更谈不上贩卖。农民认为,那是死人用过的死铁烂铜,“拿回家坏人”,意思是拿到家里会给家人带来不祥,所以就主动卖给国营废品收购站,拿到三五块钱卖些煤油、食盐,补给家用。 然而,这些20年前的寻常景象,现在来说仿佛已是遥远的犹如另一个星球上的故事。 到了1992年和1993年,礼县的盗墓活动进入了最疯狂的时期,大堡子山成了部分农民实现发财梦想的天堂。内地和香港、澳门地区的不法文物商贩趋之若鹜,住在距离礼县70千米以外的天水市,派人打探消息,鼓动、引诱、收买当地农民不分昼夜挖掘墓葬,迅速形成了勘探、挖掘、收购、贩运一条龙的作业系统。 一些农民虽目不识丁,但在盗墓过程中很快掌握了基本的文物知识,他们对文物的识别、断代、辨伪能力和职业文物工作者相比毫不逊色。 P2-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揭开王陵的秘密/CCTV走近科学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CCTV走近科学编辑部 |
绘者 | |
出版社 |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888182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首版时间 | 2016-06-01 |
印刷时间 | 201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2 |
CIP核字 | 2015035814 |
中图分类号 | K928.76-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黑龙江 |
长 | 237 |
宽 | 171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