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论睁眼看世界
内容
编辑推荐

《论睁眼看世界》是人民出版社社长曾彦修的杂文和政论集。作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作者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联系历史与现实,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尤其是涉及党的历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为亲历者,其看法无疑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其对一些问题经验教训的总结也很值得后人借鉴。作者贬评时弊,谈古喻今,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启迪意义。因书稿内容涉及中共党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与人物,将按要求送有关部门审阅。

内容推荐

《论睁眼看世界》是人民出版社原社长曾彦修的一本杂文集。作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作者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联系历史与现实,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书中涉及中共党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人物,作为亲历者,其看法无疑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作者贬评时弊,谈古喻今,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启迪意义。

本书涉及面较广,包括古今中外历史、外交、经济及社会问题等方面。作为中共党内的一个“右派”分子,由于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对许多问题的感悟是很多人所无法比拟的。书稿的内容涉及一些历史人物,如孙中山、姚文元等,还涉及一些历史事件,诸如对《河殇》的看法、对平反冤假错案的看法、对“影射史学”的看法,等等。

目录

前记

本书编选体例

特载

 萧乾先生致作者信

 邵燕祥:推荐一篇国际题材的杂文

 章明:历史不能伪造

 刘绪源:“封闭是万恶之源”

论“数蚊子”

论“睁眼看世界”

从“孟德新书”失传说起

“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说

“九斤老太”论

“斗争哲学”曾被认为是反共谬论

世间无“双百”,人类就倒退

应该珍视“出头鸟”

八大本《胡适批判》谁读过

“批判从严”是不是提倡胡说

“图书馆”与图书监狱

官要修衙,客要修店

当我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走过的时候……

请君重读“五噫”歌

邑有流亡愧俸钱

必须“法言法语”,只能法言法语

历史无“平反”,正气何处来?——一个极其优良的民族传统

从“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说起——不是谈货币学问题

“深人浅出”及其他

明白如话永远的写作之门

应该编一套《看不懂集》,才是最好的写作教科书

有些名家文章实太难懂了

林放文章老更成

如此罕见佳作,为何通通退稿?——介绍张林岚《月下小品》自费出版经过的怪事

王羲之进得了现在的“新碑林”吗?

如此文章谁识得

颂官忙于救火的记者是怎样训练出来的

这是“临时休战”啊!——五十年前《大公报》名记者朱启平向全世界发出的第一声警报

假如换个打法……

“终战”五十周年的高潮是:“反不战!”

德国人东飞劝日本

扶桑十日志殷勤

一盏明灯与五十万座地堡

从美国等如何对待归国战俘想起的

看电影《紫日》有感

一部最好的电影《勿忘我》被忘了!——关于“反右”题材电影的印象

杂花生树小集

 一 “长亭外,古道边”为何人人喜欢

 二 才华不宜大爆炸

 三 龙井茶里放味精

 四 天天如此“文化导向”,如何对得起祖宗?

 五 影视奇观:惟缺常识

 六 这两部电影是不是巨细全抄呢?

 七 为什么天天叫我们看恐龙、鳄鱼、毒蛇、蝎子呢?

 八 “科学知识”怎么天天讲反科学呢?

 九 优生学等于“名利学”吗

 十 “圣人弗禁”,你何必禁?——对《“性感”变香了》一文质疑

 十一 “阴谋文学”的老祖宗是《列宁在1918》

 十二 高天降下姚文元

 十三 向撒切尔夫人问一声好

 十四 总统顾问与保育员女工是可以轮着做

 十五 “管好身边人”——这是批评还是献媚?

 十六 诺奖之迷

《西蒙诺夫回忆录》里东西多

“影射史学”与“阴谋史学”

我们为什么非把洪秀全、义和团认作老祖宗不可?——顺向破除三论的黎澍、唐宝林、潘旭澜三位学者致敬!

以杀相为乐的汉武帝——豫陕川行小感之一

建议重印罗曼·罗兰的《群狼》等剧本

千万不要胡吹——儒学能够领导世界吗?

“东方文明”琐议

辛亥百年零感

 一 辛亥革命是简单的“失败”了吗?

 二 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称谓”问题

 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四 是“周期律”,不是“周期率”

附录

 天下何人不识君?

试读章节

论“睁眼看世界”

鸦片战争以前,清朝政府实行了两百年的锁国政策或者叫闭关政策,天下的九洲万国是个什么样子,他们一点也不晓得。其结果是妄自尊大,自己腐败病弱得不像样子,还以“天朝”自居来自慰。等到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用军舰、大炮、商品等来强迫叩门的时候,哪里抵挡得住,纸老虎立刻被戳个稀烂。

闭着眼睛不看世界,什么都是自己的好,对自己的短处一点也不敢正视,讳疾忌医,天天以自大来满足自己,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用“瞒和骗”来满足自己(《论睁了眼看》),这不是什么爱国主义,而是爱国主义的反面。再用鲁迅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同上)这几年,不能不说在某些方面我们也受了这种固有的、也是舶来的思想①的一些影响,其结果是自己吃亏,在好些方面弄得孤陋寡闻起来。这是我们看到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所亲身经历的现实教训。

只有弱不禁风的人才什么都怕,酸的不行,辣的不行,生冷的不行,油荤的也不行,只吃祖传的补品人参和鹿茸,其结果是拒绝了一切的营养,身体越来越弱,一阵轻风吹来就喷嚏连天,慢说什么大风大雨了。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听说,一个大智者和大勇者①最近曾经说过,中国过去历史上最盛大的朝代是汉唐,也正是这两个朝代的当权者表现了伟大的气魄,他们大胆地吸收了很多外国的文化来充实了自己。这是值得我们深深记取的教训。

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同志在评价近代史上的几个先进人物的时候,恰恰特别指出了他们向外国——在那时来说就只能是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历史功绩:“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论人民民主专政》)为什么呢?因为在那时专靠孔孟之书和走老路是救不了中国的,要救中国就要另择途径,他们向西方去找真理,就表示了中国人的一种觉醒。在这点上,他们都是爱国者,比起那些顽固的国粹派,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

这里,我想谈谈一个学者对林则徐的“独具只眼”的评价是有意义的。这就是范文澜同志在他的《中国近代史》上所作的评价。作者说:“林则徐是清朝时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是对林则徐何等有见识、何等重要的一句评语啊!林则徐是一个爱国者,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敬佩的,但是还很少有人从作者的这个角度去评价他(蒋廷黻之流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诬蔑林则徐,说他昧于世事,不了解世界潮流,妄图抵抗,是不顾国家民族利益的肇祸者),作者现在补足了这一面,这就给了我们以深刻的教训和启示。林则徐地下有知,恐怕也要引以为自豪的吧!

今天,这些教训和启示,对我们还是一样的有用,甚至可以说是更加重要了。因为,今天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一些国家,它们的科学和技术是在一日千里地进步,我们如果不把它们的一切有利于我们的东西吸收过来,我们是要吃大亏的。

我们过去是吃过西方的东西的大亏,因此对西方的东西存有戒心,这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要看这是西方的什么东西。正如鲁迅所说,我们被西方来的东西吓怕了。其原因在于有很多东西是西方殖民主义者“送来”的,而不是我们去“拿来”的。鲁迅指出学习外国要用“拿来主义”,要找有“养料”的东西。鲁迅说,如果对一切外国的东西望而生畏,怕被他们“污染”了,徘徊不敢进门去看一眼,那是“孱头”;如果看见这些东西而“勃然大怒”,一把火把它们“烧光”了,以保持自己的“清白”,那是“昏蛋”;如果无条件地“羡慕”这些东西,连鸦片烟也拿过来大吸特吸,那便是“废物”。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办呢?一不要做“孱头”,二不要做“昏蛋”,三不要做“废物”,而是要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对这些东西,要“占有”,要“挑选”,拿来之后,“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要能做到这样,首先是拿来的人要“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以上见《拿来主义》一文,载《且介亭杂文》)——这一点,我们是能够办到的。因为,这样的人,我们现在多得很,一个有九百多万成员的最先进的政党,和一个大智者大勇者在引导着我们。

(本文原栽1956年8月《文艺报》第16期)

2009年按:毛把洪秀全作为“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近代第一人,今天同意的人恐怕难找了。但毛那时尚以“向西方寻找真理”为可贵,则很有启发意义。这就是说,原来“西方”也不一切都是“牛鬼蛇神”。P4-7

序言

本小册的主要内容是习称的“杂文”,以及几篇与杂文有密切关系的论述文字。鲁迅早就说过,“杂文”一词是不明白的,它的真实内容应为“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之类为妥。正是此点今天已被新的条文大大的冲淡了。不过,我是始终照此指导性意见办的,只是水平太低罢了。我写的任何文字,从不保存。原因是我没有准备出什么文集。但若干年来,有几位可敬的老同事不断鼓励我将一些旧文字出版,甚至表示愿代为收集资料。这怎么敢当呢,我便只能自己收集了。但很困难,因我一篇也没保存。有一些是可以从我过去的小册子上选用的,但不多,主要是质量太低不能用。现在有多篇都是从网上弄下来的。有几篇是老同事张慎趋先生新近提供的剪报。有的是从中学教科书上弄来的。还有广西桂林的一种大学选文读本上有几篇,现在从网上找来的大概就是它们。虽然来源杂乱而不全,但关系不大。既然是“选”,有若干篇也就行了。

我的一些杂著、杂文,除个别外,大都水平很低,今所保存于此书者已觉得十分过分。但我也尚知有所删削。例如,《重读论雷峰塔的倒掉》《论歌德派》等,今也仍有人重视,但前者并无创意,后者太长,类此,均未选。我有三篇颇长的豫陕甘川行杂感,分别涉及汉武帝、秦始皇、诸葛亮三人,现在重读,秦皇、诸葛二篇无甚新见,便只留汉武一篇。

我之所以敢于大着胆子选出本书,主要是因为有几位先生写的几篇嘉许文字壮了我的胆。当然,主要是一些多年的老同事一直在催促我编选此书,这表明他们对其中某些文字曾经有过印象。没有以上诸友人的催促、鼓励,我是绝不敢妄自印出此书的。

多年来,催促我编选我的旧文的老同事,其中最主要的是吴道弘、王志民二位。结果拖了五六年,我编成了两本。一本大体上是这本杂文集,一本是回忆与论述。两稿编成后,又承吴、王二同志通读一遍,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因我已衰老,有些技术性的东西,多次也看不出来。又文名是一时偶然想起的,自知太过分,但以为就一直想不出新名字来,就只好愧用此名了。

我这里特附上萧乾、邵燕祥、章明三位我所佩服的名家的奖掖、嘉许的书信、文章。还有一篇牧惠现已印行的、嘱咐在他死后五年或十年出版的文集中,也有关于拙作的一篇文章,其中说,我的《论数蚊子》一篇“真是绝了”。此文我已看到过,但我目前又找不出,甚歉。是他们壮了我的胆子,谨此敬致谢意。尤其是萧乾老人,时已重病,他在医院中致函本人,奖掖后学,更所铭感。

作者

2011年8月中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论睁眼看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彦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63161
开本 32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1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2016128732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9.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2: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