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民族乐舞曲创作多视角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谭勇、席玲玲、孙晓丽编著的《中国民族乐舞曲创作多视角研究》立足于民族音乐学的哲学观点,以人类学、艺术学、民族学、社会学、美学等理论为支撑,以点带面地介绍了中国民族乐、舞、曲的创作和表演形态。把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乐舞从汉唐以来的胡人胡琴史延伸泛化,以国际化的视野将西部乐舞北上中、西亚、欧洲里海、非洲;南进西南水陆道,并深入南北亚洲诸国,既描述了中国五千年来基于传统美学观的中原民族音乐形态,又浓墨重彩地绘制了中国少数民族灿烂缤纷的乐舞画卷,尤其是将少数民族乐舞整合为“十二木卡姆”“马头琴乐舞”“康巴弦子乐舞”“彝人南昭乐舞”等模块形态。

目录

激情回眸浩瀚世界春意浓墨乐舞曲论(序)

第一章 唯登昆仑拂巨声

 第一节 守望胡琴的麦田

 第二节 震撼维也纳的中国民乐冲击波

 第三节 丝绸之路上的唐大曲

 第四节 唐代乐舞方略对中国民族乐器衍变的影响

 第五节 《弦索备考》与江南丝竹的渊源比较研究

 第六节 跳弦繁管簇锦异妍

 第七节 孔子“礼乐观”对王光祈国乐思想的影响

 第八节 音乐史论法新境的开拓

 第九节 中国古典诗词与中国民族音乐关系举要

 第十节 离愁别绪歌千载 断肠声里唱《阳关》

 第十一节 王光祈与少年中国之梦

第二章 乐舞飙扬溯渊长

 第一节 丝路乐舞梦飞来

 第二节 北非、东非乐舞行记

 第三节 零距离触觉俄罗斯芭蕾

 第四节 神秘的蔓波歌舞

 第五节 泰舞拉孔蕰涵的跨文化乐舞

 第六节 塔吉克音乐与东西方乐舞的融合

 第七节 蒙古国艺术大学胡琴教育体系调查

 第八节 “乡愁”悠悠“归”管弦

 第九节 南疆少数民族乐舞曲的“再生态”演绎

 第十节 四川傈僳族传统音乐现状调查

第三章 移步换形曲铿锵

 第一节 论戏曲音乐的本体性

 第二节 王光祈国乐思想对西南少数民族戏剧的影响

 第三节 四川清音哈哈腔的类别及演唱诠释

 第四节 四川扬琴乐舞诗三维融涵

 第五节 民间音乐声腔的器乐化实践

 第六节 梅兰芳戏曲体系别样延伸

 第七节 弦索乐长江域地戏曲关系近状举论

 第八节 民族器乐叙事曲的戏剧性初探

 第九节 中国戏曲对中国手风琴艺术的影响

 附录发散与聚合

第四章 东学西渐乐缤纷

 第一节 中西音乐拼接进发的光彩

 第二节 倾听黑白键的翻腾龙跃之声

 第三节 “花丛中不仅仅有大炮”

 第四节 论乐舞艺术中歌唱与乐器的平衡法则

 第五节 从《中国风》的创作手法看手风琴音乐的新形式

 第六节 胡琴乐舞的世界迁徙与变异

 第七节 移步换景谱华章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民族乐舞曲创作多视角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谭勇//席玲玲//孙晓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5137848
开本 32开
页数 4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624
CIP核字 2015059330
中图分类号 J609.2
丛书名
印张 15.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 23: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