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之恋
内容
试读章节

进沟口的第三天清晨。

九寨沟被一层神秘的薄雾笼罩着,像刚出浴的神女,裹着轻纱,若即若离。

陆少男匆匆洗漱完毕,寻到离住宿地仅一箭之遥的诺日朗瀑布前,想画一幅向往已久的“雨中诺日朗”。她身穿黑白细方格夹克衫,戴一顶乳白贝雷帽,肩上斜挎着画夹,模样儿很潇洒,妩媚之中显出几分自信,几分调皮。

空气中散发着湿润、清新的气息。

诺日朗瀑布的景致,使这位美院学生惊奇不已。瀑布背后,是一脉淡紫色的山影。透过朦胧的雾霭,山上隐隐现出错落有致的树林。蓝色、黄色、红色,织成一种优美的旋律。看去很像东山魁夷笔下的作品。不,那种浓烈、深沉、静美的情调,远远超过了那位日本画圣笔下所达到的境界。

陆少男陶醉了。她急不可待地打开画夹,调好颜料,握着一支画笔,恣意地在画布上涂抹起来。她惬意地想,在美院今年的新画展上,自己又有了盖帽的希望。

蓦地,她的目光停留在视野的一个点上。

在画面的右下方,草丛中兀然现出一个坐着的男性公民。那人就穿一件运动衫,托着腮,坐的姿势很像罗丹的《思想者》,不同的是膝上摊着一本很厚的书。在晨雾中,这个身影显得孤独,惆怅,与她的画面很不协调。“诺日朗”的灵感和诗意,她所追求的天然韵味,统统被破坏了。

又是那个男的。他就住在诺日朗招待所隔壁房间,在旅途中总是独来独往。他不太像医学系毕业班圈子里的人,但来时却同欧阳文彬他们搭着同一辆车。旅游车刚开进沟口那一刻,车上人全部“啊”地欢呼起来。唯独他无动于衷,只默默地朝窗外投去一瞥,又照样低下头看着膝下的书。后来,游镜湖,观长海,他的表情都很平淡,腋下总离不开那本书。什么书能使一个30岁的男子汉这般着魔呢?她很奇怪。除了平淡,在他身上似乎还有一种深不可测的东西。在珍珠滩,男女游客们一窝蜂踩进水里嬉戏,拍照,他却杲立在铁灰色的岩石上,望着流水出神,好像在聆听什么声音,脸上凝聚着一种奇特的表情……

没想到,一大早,他就出现在诺日朗瀑布前。

她把画笔一扔,走上前去,很不客气地说“喂,能挪挪位吗?”

他抬起头,诧异地望了她一眼。这是一张温厚而富有男性特征的脸,五官线条粗犷,棱角分明,颇像用炭笔勾勒的一幅速写肖像。尤其那一对憨厚中透着灵性的窝眼,幽幽的,仿佛在问:“哪点得罪你了,小姐?”

“你挡住我的画面了。”她很天真地一笑,指指身后的画夹。

“哦。”他惊觉地站起来,嘴角掠过一抹歉意,准备闪开。

就在他合上书的一瞬间,她的目光像磁石般地被吸住了。

这是一本精装医学书,那乳白色布纹封面她非常熟悉,书面烫着金:《实用心脏病学》。著者是她的父亲——著名国内心脏病专家陆明翰教授。

她重新打量了他一眼。想不到这陌生的怪客读的是父亲的专著。

一种莫名的好奇心和亲切感不禁油然而生。一次,欧阳文彬曾当着她的面说:“这是国内公认的心脏病权威著作。”陆教授关于冠心病的病理学说在国内颇有影响,医学界称为陆氏理论。陆少男虽然对心脏的那些复杂的机理和奥秘一窍不通,但她知道这本书的价值和分量,它是父亲半生心血的结晶。

“这本书……你哪来的?”她问。

这问题也问得怪。未必是偷来的或捡来的?

他朝她一笑,并不搭话,拍拍屁股,走了。天上飘起了雨丝,他一边朝坡上走,一边将书小心地藏进了衣服里。她突然发现,刚才他坐的石头旁,有一片红色的野花,色素饱和、浓烈,火辣辣的,像在燃烧一般。P3-5

书评(媒体评论)

“科学小说不是科幻小说,科幻小说可以任由作家想象,而科学小说要有依据,科学小说是科普的一种好形式,因为它把一个科学问题通过人物和故事变得使人们容易懂,喜欢看。”

——钱学森

“在音乐的旋律中一口气读完了松鹰发在新浪网的中篇《心之恋》,久久难以平静!这是一篇站在科学脊梁上写成的情感与哲理小说!十分完美,我很喜欢。也很享受。谢谢这篇小说带给我的有关冠心病病因学说的科学知识。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好作品问世。”

——网友高山流水

“‘科学小说’这个文学品种要能够成立,关键在于要拿出有代表性的、著名的、有影响的作品,松鹰的《心之恋》就是这样的佳作。”

——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主席周孟璞

“不少人不顾个人得失和名利,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辛苦耕耘,不少人还把自己对一些科学领域的探索成果和努力,用科学小说传播给人们,甘作人梯,让更多的人来研究,来攀登,努力追求科学小说的贝尔纳效应。松鹰先生也许就是这样,他可以说就是这方面杰出的代表之一!”

——著名科普作家汪志

“科学小说是引导青少年走向科研之途的动力!”

——冰心

后记

《心之恋》科学小说集即将和读者见面,这是科学普及出版社将科学和文学联姻的一个创新。希望这本书的出版,会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感谢科学普及出版社原社长苏青先生和副总编杨虚杰女士的厚爱和鼎力支持,同意将我的《心之恋》小说、《心之恋》影视文学剧本、导演阐述和相关的冠心病论文结集出版,并且做了精心编辑,精关包装,隆重推出。同时,要感谢我的挚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尹传红先生把这本书稿推荐给杨虚杰副总编,才使我与科学普及出版社有了合作的机会。也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鞠强、汪晓雅和科普出版社的其他同仁,为本书付出的辛勤劳动。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中国科普的老前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长王麦林老师,感谢她为《心之恋》科学小说集作序,这对我是莫大的荣幸和鼓励。

创作《心之恋》小说、剧本和完成论文,虽然已是20多年前的往事.但当年创作的激情和感动,至今难忘。借此机会,向所有鼓励和帮助过我的老师、编辑和朋友张守仁、戴木胜、王荣轩、阮若琳、周孟璞、高山流水、汪志、赵健、张志武、易冰兰、意西泽仁、张世成、张思勇、阎志胜、程玉书、杨扬、余丁、何训田、胡浩、杜渊、谢华、王国平等。表示诚挚的感谢。最后,要感谢我的夫人江保瑜做出的奉献,没有她的默默支持,我的创作不会取得这些成绩。

目录

心之恋(小说)

心之恋(影视文学剧本)

《心之恋》创作手记

附:系统平衡说:冠心病致病机理新探(论文)

后记

序言

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作品

王麦林

《心之恋》是一部以医学科学为题材的科学小说;是一部以文学的小说体裁描绘科技知识的科学文艺作品。

作者以《心之恋》为题,讲述了两个心。一个是人的生理的心——心脏病及其病因:一个心是心理上的心,是主人公一颗眷恋和执着追求了解和研究心脏病病因的心。正如《特区文学》卷首语所说的,“《心之恋》一语双关:既有深切动人的恋情,又有如痴如醉的对人体心脏的探寻。作品以研究生泰天雄钻研心脏病为主线,展开种种矛盾,字里行间透出生命的活力和幽远的诗意,对传统的陋习也无疑具有一种理性的评判力量。”

故事以对心脏病痛因的研究为主线展开。

心脏病是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闭塞。心脏缺血造成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体血液里的胆固醇高。高胆固醇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s医学院专家陆教授的这一“血脂说”是医学界多数人公认的。

但是“血脂说”也有问题。非洲东部草原的马萨伊游牧部落.吃肉喝牛奶,还常喝活牛的血,而他们却很少有人得冠心病。这怎么解释呢?所以有人提出了血栓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促发因素。他们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和尸检发现,许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冠状动脉内都发现有血栓:而且,有的患者血清胆固醇浓度是在正常值内。这事引起我们的主人公——陆教授的门徒秦天雄的注意。他想,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否不是或完全不是因高血脂呢?是否,可能有某种尚未清楚的机理起着作用呢?

陆教授警告他的学生不得与他分庭抗札,去做与“血脂说”理论背道而驰的工作。教授的警告。使秦天雄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一些流言蜚语也旋风般地在医学系传开了。

什么“秦天雄翅膀还没硬就翘尾巴了,想推翻陆教授的理论!”

“想标新立异,出风头,连自己的老师都不认了。”

“他追陆教授的女儿,也是有野心的……”

人言可畏。舆论可以把一个无辜者压扁,可以顷刻改变一个人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几乎在一夜之间,秦天雄发现自己完全被孤立了。医学系的同行都向他投来异样的目光。人们在他背后窃窃私语。他成了叛徒、犹大、沽名钓誉的野心家。恋人也劝他更换选题。“难道教授的理论不能触动吗?”“难道对父辈就不能怀疑吗?”“我要坚持真理!”

他豁出去了,什么都不顾了:师生情面、爱情、前程……

秦天雄决定不顾一切也要钻研这个问题。他决定从,临床入手。他在医院给患者做冠脉造影。

影像显示说明,患者心肌梗死是血栓引起的;但是发病之后,血栓又消失了!这个发现使秦天雄十分震动。

这一现象说明,血液循环内部一定存在着某种因素,对血栓的形成和溶解起着支配作用。

血小板异常活动!

秦天雄突然茅塞顿开。在冠心病的致病机理中,血小板可能扮演了一个比胆固醇更重要的角色。他还惊奇地发现:血小板的活动与心血管系统的平衡机制一种新的解释。

在冠状动脉循环中,存在着一个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的双平衡系统,对维持心血管的正常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这个双平衡系统能自动调节,保证冠状动脉正常循环运行。一旦这一平衡系统失调,造成恶性循环,就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栓(血小板异常聚集)、痉挛(血管收缩过度)和急性心肌梗死。

秦天雄的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突破意义。它解开了长时间困扰医学界的疑团:冠心病的基本病因是心血管自身的平衡系统遭到破坏。真正的罪魁不是胆固醇,而是血小板,是血小板的聚众造反(功能异常活跃)!这就是血脂浓度不高的人为什么也可能得冠心病的原因。一个新的理论框架诞生了。他成功了!

小说写得好。有科学,有哲理,有情趣,有美景,有音乐,有精神,引人入胜。令人振奋。是一个科学小说的范例。

内容推荐

松鹰著的《心之恋》是一篇融合了青春、爱情与梦想的科学小说。作者选择了冠心病的研究作为本书的背景,论证严谨、观点深刻,具有较硬的科学内核。男主人公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面对爱情与事业冲突所表现出来的挣扎、彷徨与决绝,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女主人公纯洁美好,与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相得益彰。小说中出场的诸多人物个性突出,构成了一幅高校知识分子的群像。总体来看,这是一部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小说,相信有一定读者市场。

编辑推荐

松鹰著的《心之恋》是一部以医学科学为题材的科学小说;是一部以文学的小说体裁描绘科技知识的科学文艺作品。

作者以《心之恋》为题,讲述了两个心。一个是人的生理的心——心脏病及其病因:一个心是心理上的心,是主人公一颗眷恋和执着追求了解和研究心脏病病因的心。作品以研究生泰天雄钻研心脏病为主线,展开种种矛盾,字里行间透出生命的活力和幽远的诗意,对传统的陋习也无疑具有一种理性的评判力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之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松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0093573
开本 32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2016228237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0
13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07:04